【精品解析】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期末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期末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24 17:39:18

文档简介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期末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10分)
1.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它们反射的   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由雄伟的高原,绵延的群山,广阔的   ,低缓的丘陵,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   ……
3.   、蜡烛、燃香都曾经被用来记算时间。
4.骨、   和肌肉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项运动。
二、选择,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内。(每题2分,共18分)
5.雨后彩虹,别有一番光景。彩虹属于光的什么现象(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反射现象
6.(2021五上·通榆期末)下面三幅示意图中能表示利用潜望镜观察到物体的是(  )。
A. B. C.
7.下列几个例子中没有使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用激光发射器测量地球和月球的距离。
B.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察空中和海面目标。
C.早晨照镜子梳头发。
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深度浅。
8.小明在新疆旅游时看到一处如图所示的景点“风蚀蘑菇”很久之前还是一块柱状的岩石,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岩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风蚀作用,请问风力作用最强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9.下列关于火山喷发和地震,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质灾难。
B.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C.火山喷发和地震对人类没有任何好处,
D.火山喷发和地震对人类生产生活危害较大
10.下列几种计时工具,计时误差最大的是(  )
A.日晷 B.水钟 C.钟摆 D.石英表
11.下列几种情形中,对时间精度要求很高的是(  )
①火箭发射②高铁发车③上街买菜④百米赛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人体内共有(  )多块骨头和(  )多块肌肉。
A.200;300 B.600;200 C.300;200 D.200;600
13.关于心脏的跳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
B.当睡觉时,心脏就要休息,不再跳动了
C.当我们紧张时,心脏跳动速度加快
D.经常锻炼身体,可以保持心脏的强健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4.(2021五上·通榆期末)光能穿过任何物体一直沿直线传播。(  )
15.我国的地形特点是东部低,西部高。(  )
16.(2021五上·通榆期末)观察世界地形图后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
17.(2019五下·高新期末)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恢复脑的功能。
18.经常锻炼身体有益健康。(  )
四、简答题。(4分)
19.生活中哪些仪器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至少举出两例说明。
五、实验题(共8分)
20.小明想探究“雨水是如何侵蚀土地的”,他找来了喷壶。在塑料盆底左侧挖了一个洞后铺上石子,再装入土壤,做成了三种模型。
(1)其中喷壶喷水模拟的是   ,当喷水量保持一致时,侵蚀最严重的是   ,土地侵蚀程度最小的是   。
(2)这三个模型不能研究的问题是(  )
A.土地侵蚀程度与地表植被有无关系
B.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地坡度的关系
C.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壤的成分和种类的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光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人能看到物体,主要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才能产生视觉。
2.【答案】平原;盆地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是的多种多样的。如果我们乘坐交通工具在广袤的地球表面长途旅行,有可能看到雄伟的高原、绵延的群山、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以及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
3.【答案】水钟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 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水钟、一炷香、一根蜡烛都可以用来计时。
4.【答案】关节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 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关节运动而实现的。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5.【答案】B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是由于不同的光在透过棱镜(水滴)等物质时产生不同的偏折角度形成的。
6.【答案】A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考查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7.【答案】D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A:用激光发射器测量地球和月球的距离。是运用的光的反射原理。
B: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察空中和海面目标,是运用的光的反射原理。
C:早晨照镜子梳头发,是运用的光的反射原理。
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深度浅,这是光的折射原理。
8.【答案】A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
【解析】【分析】 “风蚀蘑菇”——指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达,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根据图中“风蚀蘑菇”的形状,可以推知①处风力最强,岩石被侵蚀的最严重。可见A符合题意。
9.【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可能产生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分布地区与地震分布地区具有相似点,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两个地带: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火山不仅在山区中喷发,在海底也会爆发火山。火山喷发除了会带来灾害以外,还会带来丰富的地热资源。
10.【答案】A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日晷
【解析】【分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根据对计时工具及特点的认识,日晷、水钟、钟摆和石英表比较,其计时精度误差最大的是日晷。
11.【答案】D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根据对生活的了解可知,对时间精度要求很高的是火箭发射、高铁发车、百米赛跑,上街买菜不需要对时间精度很高。
12.【答案】D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路,人体肌肉共639块,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左右,人的肌肉在不停地运动。
13.【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重量约250克。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心脏的跳动也会逐渐加快,心脏在两次跳动间院都会有短暂的休息,但是它也会疲劳。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光照射到一个不透光的物体时会产生影子,光穿过水时会发生折射,并不是一直沿直线传播。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在这些大的地形区中,西部盆地多风蚀地形;山区多冰蚀地形,青藏高原多冻土地貌。所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洋占全球的71%,陆地占地球的29%。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恢复脑的功能,因而我们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要坚持科学的健身,把健身锻炼融于日常生活中,经常锻炼身体,有利于身体健康。
19.【答案】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20.【答案】(1)降雨;甲;乙
(2)C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黏土和细沙带走,侵蚀土地,从而改变地形地貌。雨水对土地侵烛是从雨点降落到地面开始的。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影响土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喷壶喷水模拟的是降雨,当当喷水量保持一致时,土地侵蚀最严重的是有坡度大且无草的甲,土地侵蚀程度最小的是无坡度且有草的乙。
(2)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本题中的的变量有地表植物和坡度,所以可以研究的是土地侵程度与地表植被有无关系、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地坡度的关系,无法研究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壤的成分和种类的关系,因为没有土壤的成分和种类这个变量。
1 / 1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期末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10分)
1.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它们反射的   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答案】光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人能看到物体,主要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才能产生视觉。
2.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由雄伟的高原,绵延的群山,广阔的   ,低缓的丘陵,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   ……
【答案】平原;盆地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是的多种多样的。如果我们乘坐交通工具在广袤的地球表面长途旅行,有可能看到雄伟的高原、绵延的群山、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以及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
3.   、蜡烛、燃香都曾经被用来记算时间。
【答案】水钟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 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水钟、一炷香、一根蜡烛都可以用来计时。
4.骨、   和肌肉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项运动。
【答案】关节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 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关节运动而实现的。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二、选择,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内。(每题2分,共18分)
5.雨后彩虹,别有一番光景。彩虹属于光的什么现象(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B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是由于不同的光在透过棱镜(水滴)等物质时产生不同的偏折角度形成的。
6.(2021五上·通榆期末)下面三幅示意图中能表示利用潜望镜观察到物体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考查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7.下列几个例子中没有使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用激光发射器测量地球和月球的距离。
B.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察空中和海面目标。
C.早晨照镜子梳头发。
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深度浅。
【答案】D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A:用激光发射器测量地球和月球的距离。是运用的光的反射原理。
B: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察空中和海面目标,是运用的光的反射原理。
C:早晨照镜子梳头发,是运用的光的反射原理。
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深度浅,这是光的折射原理。
8.小明在新疆旅游时看到一处如图所示的景点“风蚀蘑菇”很久之前还是一块柱状的岩石,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岩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风蚀作用,请问风力作用最强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答案】A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
【解析】【分析】 “风蚀蘑菇”——指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达,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根据图中“风蚀蘑菇”的形状,可以推知①处风力最强,岩石被侵蚀的最严重。可见A符合题意。
9.下列关于火山喷发和地震,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质灾难。
B.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C.火山喷发和地震对人类没有任何好处,
D.火山喷发和地震对人类生产生活危害较大
【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可能产生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分布地区与地震分布地区具有相似点,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两个地带: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火山不仅在山区中喷发,在海底也会爆发火山。火山喷发除了会带来灾害以外,还会带来丰富的地热资源。
10.下列几种计时工具,计时误差最大的是(  )
A.日晷 B.水钟 C.钟摆 D.石英表
【答案】A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日晷
【解析】【分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根据对计时工具及特点的认识,日晷、水钟、钟摆和石英表比较,其计时精度误差最大的是日晷。
11.下列几种情形中,对时间精度要求很高的是(  )
①火箭发射②高铁发车③上街买菜④百米赛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根据对生活的了解可知,对时间精度要求很高的是火箭发射、高铁发车、百米赛跑,上街买菜不需要对时间精度很高。
12.人体内共有(  )多块骨头和(  )多块肌肉。
A.200;300 B.600;200 C.300;200 D.200;600
【答案】D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路,人体肌肉共639块,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左右,人的肌肉在不停地运动。
13.关于心脏的跳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
B.当睡觉时,心脏就要休息,不再跳动了
C.当我们紧张时,心脏跳动速度加快
D.经常锻炼身体,可以保持心脏的强健
【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重量约250克。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心脏的跳动也会逐渐加快,心脏在两次跳动间院都会有短暂的休息,但是它也会疲劳。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4.(2021五上·通榆期末)光能穿过任何物体一直沿直线传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光照射到一个不透光的物体时会产生影子,光穿过水时会发生折射,并不是一直沿直线传播。
15.我国的地形特点是东部低,西部高。(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在这些大的地形区中,西部盆地多风蚀地形;山区多冰蚀地形,青藏高原多冻土地貌。所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16.(2021五上·通榆期末)观察世界地形图后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洋占全球的71%,陆地占地球的29%。
17.(2019五下·高新期末)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恢复脑的功能。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恢复脑的功能,因而我们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18.经常锻炼身体有益健康。(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要坚持科学的健身,把健身锻炼融于日常生活中,经常锻炼身体,有利于身体健康。
四、简答题。(4分)
19.生活中哪些仪器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至少举出两例说明。
【答案】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五、实验题(共8分)
20.小明想探究“雨水是如何侵蚀土地的”,他找来了喷壶。在塑料盆底左侧挖了一个洞后铺上石子,再装入土壤,做成了三种模型。
(1)其中喷壶喷水模拟的是   ,当喷水量保持一致时,侵蚀最严重的是   ,土地侵蚀程度最小的是   。
(2)这三个模型不能研究的问题是(  )
A.土地侵蚀程度与地表植被有无关系
B.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地坡度的关系
C.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壤的成分和种类的关系
【答案】(1)降雨;甲;乙
(2)C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黏土和细沙带走,侵蚀土地,从而改变地形地貌。雨水对土地侵烛是从雨点降落到地面开始的。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影响土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喷壶喷水模拟的是降雨,当当喷水量保持一致时,土地侵蚀最严重的是有坡度大且无草的甲,土地侵蚀程度最小的是无坡度且有草的乙。
(2)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本题中的的变量有地表植物和坡度,所以可以研究的是土地侵程度与地表植被有无关系、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地坡度的关系,无法研究土地侵蚀程度与土壤的成分和种类的关系,因为没有土壤的成分和种类这个变量。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