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历史八下第12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历史八下第12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11 15:4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共同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东欧国家改革的背景 东欧国家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促使国民经济迅速的恢复和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苏联模式与本国国情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改革势在必行。一、东欧剧变1.原因: ①经济状况差,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 ②外债负担沉重,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③经济困难导致社会危机。 ④苏联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⑤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2.时间:20世纪80年代 3.表现:A.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接连丧失政权 B.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4.结果: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实现了统一。 ★5.实质:社会主义国家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 ★ 6.教训:①改革务必要实事求是,符合本国国情②要高度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③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④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强化结果:原来的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有的国家分裂了,有的国家则走向统一。其中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各国执政党改变,共产党丧失了政权。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都:波恩首都:柏林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两德的统一被铁丝网隔开的西柏林市民被隔断的街道被隔开的东西柏林水中的柏林墙 经过一番努力,东柏林妇女终于由属于东德的楼内进入了属于西德的街道 1961年8月13日,柏林市民由处于分界线的楼内逃往楼外的西柏林。 1989年,柏林墙倒塌前夕,柏林墙虽然已经有些缺口,但东德士兵还在坚守着岗位,图为西德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与之交谈。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拆除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宣布并入联邦德国。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1990年10月3日零时,在柏林帝国议会大厦前,联邦德国国旗徐徐升起,分裂长达45年之久的德国终于统一了。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哪些启示?1. 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 5.改革要从实际出发,符合本国国情。 总结与思考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为什么?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挫折。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不够成熟。社会主义要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制度,其发展和巩固必然比历史上任何一次革命都要困难和艰巨。 社会主义的挫折,仅是苏联模式的受挫,而决非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世界上仍有一些国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中国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一种成功的社会主义模式。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科技与生产,增强国家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战胜资本主义。 20世纪最后三十年,中国、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改革,然而他们的改革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这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1、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改革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3、改革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4、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法治国; 对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认识: 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这种模式的失败,我们应该吸取它们的经验教训,中国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东 欧 剧 变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 3)历史因素: 4)西方因素: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策略。1)从 开始, 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 执政 年的 ,纷纷 。 2)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 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3)东欧剧变以后, 一分为 ; 一分为 ; 和 合并,实现了 。经过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原因实质:同学们再见文秀居士背景: 年, 上台,针对 改革。 过程:1)首先把 作为重点,影响: .80年代后期, . 2)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 。 影响:①苏联的 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 ②各加盟共和国 。 背景: 内容:主要针对 ,在 、 方面采取了改革措施。 结果(评价):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但 。        2)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 。 3) 年, 被迫下台。苏 联 改 革赫鲁 晓夫 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解 体原因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外因: ) 1)1990年3月首先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的是 。 2) 年 月 日的“八一九事件” 目的: 。 结果:失败 影响: 失去了 , 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 。 3) 年底,苏联解体. (实质: ) 过程苏联解体说明了 。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东 欧 剧 变1)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的经济每况愈下, 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2)东欧国家普遍 , , 3)面对这种困难局面,有的 ,但 ,有的 。 4)日益严重的 ,导致了 。 5) 也放松了对 控制。 6)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策略。 7)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1)从 开始, 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 执政 年的 ,纷纷 。 2)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 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3)东欧剧变以后, 一分为 ; 一分为 ; 和 合并,实现了 。经过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原因实质: 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道路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走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教训) 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实行依法治国。 4)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5)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 你知道的中外历史上出现过的改革。 世界:1)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2)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3)1921年,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 4)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 5)匈牙利改革 6)苏联:①赫鲁晓夫改革、 ②戈尔巴乔夫改革 中国: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1978年底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 从东欧剧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各国出现经济困难。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导致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历史的回忆实质: 原因: 内部: 外部: 主要: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东欧各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 体制弊端日益显露。 (2)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旧框架, 出现失误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2)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在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的问题时说的一段话。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东欧” ,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