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6 14:2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一篇介绍海洋的常识性课文。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全文共有 7 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紧扣课题提出问题:“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至六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具体、生动、有序地介绍了海底的声音、动物、植物、矿物,展现了一幅神秘有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图。最后一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 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 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 教学难点: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四、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 播放视频:播放海底世界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和美丽。
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与大海有关的课文——《海底世界》。
4. 读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同时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海底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2. 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本课词语。
指名读,正音。
(3)指导书写:“官”下面不要写成“吕”;“参”下面不要写成“三”。
(4)齐读词语。
(5)出示句子: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6)指名读,正音。
(7)齐读句子。
(8)理解词语:“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联系上下文)
(9)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声音的词语?(哗啦、呼呼、轰隆、叽叽喳喳)
3. 回答问题:海底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课文,检查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学习第 1 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 1 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归纳总结:这一段主要提出问题: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
(3)教师提问:全文以什么形式出现,让你感受到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设问)
(4)教师指导朗读,读出疑惑的语气。
2. 学习第 2 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 2 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海底世界的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波涛澎湃”“宁静”等,体会海面和海底的不同景象。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2 自然段,读出海面的波涛汹涌和海底的宁静。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海面和海底的不同景象,感受海底的宁静。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都有哪些声音呢?
(2)出示句子: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3)指名读,思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拟人)
(4)引导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声音?(哗啦、呼呼、轰隆、叽叽喳喳)
(5)指导朗读:读出海底声音的奇妙。
(6)总结写法:这一段围绕“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这句话,从两个方面写了海底的声音,前半部分写海底有声音,后半部分具体介绍了海底的各种声音,这种写法叫作“总分”。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想象,让学生感受海底声音的奇妙,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总分”的写法。

4.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海底有哪些动物?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动物名称 活动方式
海参 靠肌肉伸缩爬行,速度很慢
梭子鱼 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
乌贼和章鱼 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贝类 自己不动,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3)引导学生体会“反推力”“免费的长途旅行”的表达效果。
(4)指导朗读:读出海底动物的有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感。

5. 学习第五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海底有哪些植物?
(2)出示句子: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3)指名读,思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这句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对比)
(4)引导学生体会“最小”“最大”的表达效果。
(5)指导朗读:读出海底植物的差异。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感受海底植物的差异,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对比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6. 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第六自然段,思考:海底有哪些矿物?
(2)出示句子: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3)指名读,思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4)引导学生体会“蕴藏”的表达效果。
(5)指导朗读:读出海底矿物的丰富。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感受海底矿物的丰富,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7. 学习第七自然段。
(1)齐读第七自然段,思考: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总结写法:这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写法,让学生体会文章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 总结全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海底世界,了解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 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海底世界的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全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通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六、教学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写作能力。通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