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伐无道,诛暴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教学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
1.秦的暴政
播放配乐图片《秦阿旁宫》、《秦兵马俑》、《秦长城》这些建筑何其雄伟,壮观,气魄宏大。但修这些工程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算一算 P57页“动脑筋”秦朝服徭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5%)由此得出结论:
(1)徭役沉重
提问:繁重的徭役有什么恶劣影响?(使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田无人耕,衣无人织,秦的统治不稳。)
猜一猜 秦的市场上有一商人他卖鞋子的同时也卖拐杖,哪一种商品销路更好?(拐杖)为什么?
(2)刑法严酷。(死刑有十多种,连坐、诛连、轻罪重罚等,)
(3)赋税沉重。(这些都说明统治者残暴,引起民怨。人们诅咒秦始皇,公元前210年,他暴病死亡。)
提问: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秦二世的统治又如何?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他任用宦官赵高,朝政混乱,成语“指鹿为马”就是赵高所为)。
教师小结:正是秦的暴政,使人民苦不堪言,人民反对秦的残暴统治成为历史的必然,点燃反秦火焰的是谁?
2.陈胜、吴广起义
(1)请同学们表演历史剧——《大泽乡起义》 (五名同学,一名讲述经过,两名演陈胜、吴广,两名演群众)
(2)请一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起义进军路线图。(参考挂图《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3)教师小结: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天下响应→→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提问:陈胜、吴广起义有什么重大意义
(4)陈胜、吴广起义虽败,但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形象,这次起义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学生答P58页第二自然段)他们鼓舞着后世人们反抗暴政,在他们之后其他的起义军继续抗秦,最终秦朝灭亡。
3.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提问:继陈胜、吴广之后,众义军中出了两位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是谁?
(1)项羽、刘邦率军继续抗秦。
① 角色效仿(请两名同学扮演项羽、刘邦;简介二人的生平、事迹和各自的长处。)
② 教师激趣:你喜欢谁?说出理由(学生讨论、发言)
③ 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项羽有勇、刘邦有谋,他二人互相配合呼应,秦末农民起义进入第二阶段,经过一年多的奋战,起义军与秦军展开主力决战。
(2)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动脑筋”P59页,请一名同学讲述经过,并分析项羽以少胜多的原因,成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源于此战役。当巨鹿之战激烈进行时,刘邦的军队呢?(学生回答)
(3)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灭亡。
算一算,秦朝存在多少年?(公元前220年-公元前207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
想一想,秦虽亡,但天下出现双雄,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怎么办?
(4)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① 请同学们表演历史剧——《鸿门宴》,从中领会刘邦的机智。
② 提问:两人先后入咸阳,各有何表现?(学生回答)
教师激情:刘邦得民心,项羽失民心。二人最后一战在垓下,名曰“垓下之围”。项羽的军队中了刘邦的“十面埋伏”之计,“四面楚歌”响起,军心动摇,故而惨败。项羽无力再回天,吟诵了一首“垓下歌”(加配音朗读):
垓下歌
项籍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教师简介其意,感叹英雄末路,师生共同分析项羽败之因。从而得出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提问:胜利者刘邦建立了什么王朝?
(5)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
建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他又是一位怎样的君主?下一节课讲述汉朝的历史。
4.总结本课内容,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分析“楚汉之争”的性质。
5.课堂练习:
(1)填表:引导学生归纳秦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整理成大事年表(用多媒体展示表格,请学生口头填空)
时间 重 大 事 件 时间 重 大 事 件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9年 楚汉战争开始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2年
(2)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等人在前往渔阳戌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写一篇小论文,阐明你的观点。)
附:板书设计
第12课 伐无道,诛暴秦
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暴政 → 秦末农民战争
刘邦、项羽起义→楚汉战争→汉朝建立
PAGE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