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二首--《池上》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古诗二首--《池上》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4 20:3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古诗二首---《池上》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背诵课文。
2.结合画面,学会用想象画面的方法,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
3.能正确认读“踪迹”“浮萍”等新词,正确读写“采”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做。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透过“偷”字体会小娃的童趣。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手指操
1、手指操导入:孩子们,咱们又见面了!还记得那首节奏欢快的汉乐府《江南》吗?课前先让我们跟随音乐舞动起来吧!(音乐)
2、请坐!这节课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表现。整理好书桌,调整坐姿,一定要找到自己最舒服的学习方式。可以开始了吗?好,上课!
3、看到你们刚才那灵动的小手就知道,你们很喜欢读古诗对吗?嗯,老师也很喜欢。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先让我们玩儿一个游戏吧!根据栩栩如生的画面猜古诗。
4、猜诗游戏导入。第一幅。生:《静夜思》(李白的诗别有韵味儿)第二幅。生:《春晓》(听了你的诵读我仿佛闻到了春天的气息。)第三幅。生:《咏鹅》(瞧,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嬉戏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到这片美丽的池塘上,发现古诗中的童趣。齐读课题!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池”左边三点水要写弯,“也”字在右要写宽。再齐读课题!
(二)由图入诗,初读古诗
1、出示课本插图嗯,孩子们先来观察这幅图,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你在图上都看到了什么?生 1:荷花(最好说出是什么样的荷花)生 2:绿绿的荷叶。生 3:蜻蜓、莲蓬、小娃、小船......(你们观察的很仔细,看,老师课下也情不自禁地把它们画了出来。咦?美丽的荷花荷叶藏哪里去了?在老师的手里呢!)画出来。嗯孩子们你看这一娃一船一竹蒿,碧叶荷花满池塘。如此优美的画面在诗人白居易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不着急,先听老师诵读一遍。(幻灯 6)配乐范读。(像老师这样读出停顿和节奏,古诗的韵味儿自然就出来啦)
2、学生同桌之间自由读。孩子们打开课本 67页,同桌之间自由读,画出停顿的地方。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开始吧。(教师巡视,纠正读音。)(拍手示意停下来)谁来读给你的小伙伴听?生 1读。(读得真好!)生 2读。(用心读,古诗才会走进你的心里)3、我再齐读一遍!《池上》开始——!
(三)再读古诗,了解诗意。
1、读着读着你们仿佛读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看,故事中的小娃撑着小艇划过来了。谁读出这句小诗?生 1。(让人听起来很舒服)生 2。(有停顿才好)
2、“撑”这个字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吐字一定要清晰。跟着老师拼读——!(字卡)开火车读,从你开始。老师在诗句中给“撑”找个好朋友——“撑小艇”。谁能加上动作读出这个词?生 1:(撑得不错)谁来讲台表演一下“撑小艇”?生 2:(太棒了,看来你也学会了撑小艇)那你能再给“撑”找个朋友组个词吗?生 2:(嗯,是个会学习的孩子,奖励你一个我自己做的书签吧!请回。)
3、让我们一起跟着动画边读诗边做动作吧!小娃们撑得快一点!(生齐读“小娃撑小艇。”)再撑得慢一些!多么悠闲自在的一群小娃啊!那诗中的小娃撑着小艇去干什么呢?齐读这句小诗——!
4、“采”这个字不仅要读准音还要求会写。你有好的识字方法记住这个字?生 1:(不错。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采”字是一个平舌音。它上面的“爪字头”就像一只手,下面是一个“木”,就像一只手正在采摘树木上的果实。谁个它找个朋友组词?生 2:生 3:(你能用上“”说一句话吗?嗯也奖励你一个书签,课下多多联系说话。)孩子们,书写“采”的时候你想提醒小伙伴注意什么?生 4:生 5:(你们都在用心学习!掌声送给自己。)先看老师写一个“采”。(采的爪字头写紧凑,下面的木写舒展。)好,再跟老师书空“采”的笔顺,开始——!非常好!
5、写之前先看大屏,一定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保持三个一。看到课本 69页,先描红一个再写两个“采”,开始吧。(音乐书写,巡回指导。纠正坐姿,可以手把手师范。)大部分孩子都写完了!嗯,先放下手中的笔听老师讲,课下组内进行评比,组长选出三名书写最美观大方的报给老师领取小小的奖励好不好?真棒!我发现咱们小二班的孩子不但书写工整漂亮而且坐姿也是最标准的!(提醒坐姿)
(四)借助画面,体会“偷”之趣。
1、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采”字我们会写了,那诗中的小娃撑着小艇满载而归,他采的是什么?生 1。(出示白莲花)这就是白色的莲花呢。那小娃是怎么采的呢?用诗句中的一个词。——“偷采”。谁能上台表演一下这个“偷采”这个动作?生 2。(你能不能换个词语,偷采就是()地采?太惟妙惟肖了。感谢你!送出一只书签。)
2、这里“偷”的意思就是“偷偷地、悄悄地”。当你偷偷地做什么事情又怕别人发现,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生 3:那你能带着这份紧张来读一读这句诗吗?(嗯听出了你的紧张。)是啊,看到这满池的荷花随风起舞,陶醉在花香中,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生 4。(那读出你的高兴!)当我们采着莲蓬吃着清脆可口的莲子时,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生5。(那读出你的开心!)假如你是这个小娃,面对这样美丽的荷花你想做些什么?生 6。嗯,让我们带着这既高兴又紧张的复杂心情齐读这句小诗!生齐读——!
3、如此的美景美味真是惬意又幸福。这句小诗短短 10个字,处处充满了童趣。有小娃撑小艇之趣,还有偷采白莲之趣。(板书)老师觉得更有趣的还在后面呢!师范读——“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浮萍这个词谁来领读?(字卡)生 1。生 2。男生读女生读。那浮萍是什么呢?我们先来观察这两个字的偏旁。“浮”左边是三点水,“萍”上面是草字头。那这两个偏旁分别跟什么有关?生 3。嗯,所以我们可以猜想浮萍就是——生 4。是的,它是生长在水中的植物,没有根,可以在水面上漂浮。正是这满池的浮萍被小娃的小船划过冲开了一道清晰的痕迹啊!“踪迹”就是痕迹的意思。跟老师拼读——!(字卡)谁来试着读一下?生 5。(平舌音很标准)生 6。(像个小小播音员。)咱们齐读——!小娃啊小娃,清亮的水面上留下了你偷采白莲的踪迹,你却不知道怎么隐藏啊!这就是——师读: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不解”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生 7。(你真聪明。你来带着疑惑读一读这句诗。)嗯一定注意停顿。我们男女生赛读。男生——女生——!
5、多么有趣的画面啊。此时此刻我们大诗人白居易老爷爷也发现了这个小娃。只见他光着小脚丫,头扎小辫子,手撑一只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花正往回赶呢!可是他不知道怎样隐藏自己的踪迹,水面上的浮萍向两边展开。(播放动画,教师说出诗意)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娃?生 1。(那你读出小娃的“”。配乐全诗朗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娃?生 2。(那你读出小娃的“”)你喜欢这个小娃吗?生 3。(读出你的喜欢。)老师很喜欢他的天真呢!听我读——!注意“回”和“开”可以拉长音,古诗的那种韵味儿就出来了。谁来试一下?生 4。(掌声送给她!)嗯我们一起齐读吧!接下来就让我们拿出你们的荷花荷叶,来再现《池上》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拿好放在胸前边读诗边做动作。谁来表演小娃?生 5。
6、配乐表演并适时表扬学生。
(五)方法迁移,学习《所见》。
1、孩子们刚才我们用观察画面、想象画面和找关键词的方法,找出了《池上》的小娃撑小艇之趣,偷采白莲之趣。体会到这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娃,也感受到了诗人白居易对小娃的喜爱之情。
2、下面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锦囊,先来观察画面,学习《所见》。在这幅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景物?生 1——生 2——(教师进行评价)
3、是啊,这个孩子正在黄牛背上吹笛子呢!想象画面,笛声悠扬,响彻树林。忽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先听老师范读古诗《所见》。
4、这首诗中是谁?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先填一填表格。
5、生回答并评价。带着对牧童的喜欢来指导朗读。孩子们,在古诗中像这样充满童趣的诗句比比皆是。听,它在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里: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它在诗人高鼎的《村居》里: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还在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里: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当然你们一定没有忘记《池上》中的这位小娃吧!齐读——生齐:《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六)课后拓展。
师:亲爱的孩子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诵读体会到了古诗中的童真童趣,希望你们课下继续诵读古诗,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课下你们可以画一画《池上》,也可以和父母一起诵读这几首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