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11 16:3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联国旗和国徽俄罗斯国旗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 改革与演变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推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苏联经济。1870-1924回溯:什么是“斯大林模式”?如何评价它?积极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消极的:这种体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经济上管得过死,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缺少民主,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改革。材料:1. 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有1.5% 2.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之时,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推广种植玉米“秘密报告”: 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全盘否定了斯大林 虽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最终失败。 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1、改革的重点: 2、结果: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工业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 有所提高,但改革仍没有突破斯 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 制更加僵化。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美苏两国力量对比 战略核武器军备上赶上美国常规武装力量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85年1、改革内容: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 后转到政治方面,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2、评价:改革没有成效,引起 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社会危机加剧。 1、八一九事件(1)时间:1991年8月19日(2)目的:使国家结束分裂,摆脱危机。(3)结果:失败。(4)影响: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四、苏联解体四、苏联解体3、苏联解体的含义。a、苏联分裂成为多个国家。 b、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1991年底; 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最高领导人职务;2、苏联解体时间、标志、苏联解体:无可奈何花落去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 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从苏联到独联体摩尔多瓦15个加盟共和国独立拉脱维亚阿塞拜疆爱沙尼亚白俄罗斯俄罗斯格鲁吉亚立陶宛摩尔多瓦土库曼乌兹别克亚美尼亚乌克兰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苏联解体的原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催化剂:八一九事件 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思考: 为什么中国和苏联的改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就一定会成功!启示:东欧各国被束缚在苏联主导的集团体系中,缺乏自主选择的条件,难以突破。匈牙利事件后被遗弃在布达佩斯街头的斯大林头像匈牙利的改革匈牙利事件爆发后, 苏联坦克开进布达佩斯 历时三周的动乱使匈牙利遭受重大损失,数万人伤亡,二十余万人外逃,经济损失约占全年国民收入的1/4。这场民族的悲剧对匈牙利以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布 拉 格 之 春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在一年之内,东欧各国何以风云突变?从东欧各国内部看是经济建设的失误以及东欧国家共产党人中的一部分推崇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行民主社会主义。 从外部看帝国主义国家对东欧加紧了和平演变攻势、苏联放松对东欧的控制等。 东欧剧变时间:1989年下半年起时间:1989年下半年 实质: 由社会主义制度演变成资本主义制度 表现:执政四十年的各国政党,纷纷失去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内容: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各国执政党改变,共产党丧失了政权。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都:波恩首都:柏林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两德的统一被铁丝网隔开的西柏林市民被隔断的街道西柏林看到另一侧的东德警察和士兵被隔开的东西柏林水中的柏林墙街道在西方, 楼房属于东方。楼房上的窗口就是著名的‘死窗户“,被砌死以阻止人们逃往西柏林 经过一番努力,东柏林妇女终于由属于东德的楼内进入了属于西德的街道 1961年8月13日,柏林市民由处于分界线的楼内逃往楼外的西柏林。 1989年,柏林墙倒塌前夕,柏林墙虽然已经有些缺口,但东德士兵还在坚守着岗位,图为西德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与之交谈。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拆除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宣布并入联邦德国。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1990年10月3日零时,在柏林帝国议会大厦前,联邦德国国旗徐徐升起,分裂长达45年之久的德国终于统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