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令人心旷神怡。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既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又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展现了空间。简短四句诗,点、线、面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作者身在草堂凭窗远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低头瞥见门外停着的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船只,不禁喜上心头。短短四句诗,却描写了诸多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色彩明丽,有条不紊,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和愉悦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本首诗中的生字,会写“绝、含、吴、岭”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绝句》,并背诵下来。
3.能初步了解诗句意思,借助重点词句想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画面之美。
教学重点:
1.能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本首诗中的生字,会写“绝、含、吴、岭”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绝句》,并背诵下来。
教学难点:
能初步了解诗句意思,借助重点词句想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画面之美。
教学过程
一:看画猜诗
1.看画面,猜古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儿,今天,咱们来玩儿个“看画面,猜古诗”的小游戏。请看第一幅画,猜猜这是哪首诗?
(1)出示《咏柳》图片,指名猜,进行追问:你是怎么猜到的?学生说一说。
(2)《春晓》
师:没有难倒你们啊,那再来看这一幅,又是哪首诗?(指名说)你又是怎么猜到的?(指名说)
(3)师:最后一幅图片可有难度,睁大眼睛认真看,一起说。(出示古诗)我们一起读一读。
2.引发特点。
小结:大家看看这三首诗,都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1: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
二、揭示课题,读通诗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古诗的题目中有一个生字,就是——绝。(出示生字卡片“绝”,指名2人读)
(一)学写“绝”字
1.学习识字方法师:谁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预设1:偏旁加熟字,绞丝旁加色合起来就念绝,绝句的绝
预设2:换一换的方法记,鲜艳的艳,把丰去掉,换成绞丝旁就是绝,绝对的绝
师指导书写绝(继续写“句”)
2.读课题,理解诗题师: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绝是什么意思?绝句是什么意思?)
出示“绝”小资料:“绝”是以刀断丝的意思。可组词断绝、隔绝。所以绝句就是截句、断句的意思。绝句,又称截句、断句,四句一首。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二)读通诗句
1.检查自学情况,识记生字新词。
师:看,淘气的生字宝宝从古诗中跳出来了,你还能认识他们吗?我来指,你来读,看谁读得又准又快。我的小棒转转转(随意指一个生字,进行检测,最后再指“行”)重点指导多音字——行
2.多种方式识记出示:一鸣惊人一目十行停泊包含山岭句子:我是小黄鹂,我爱站在枝头上鸣叫。湖面上停泊着一艘小船。透过窗户,远处的美景被包含其中。
(三)读好停顿
师:想要学好绝句,就得读好诗句,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读出诗句的停顿吗?
(四)读出对仗
1.引入《对韵歌》,唤起旧知
2.我问你答,寻找对仗(出示《绝句》)这首里恰好也藏有这几种对子,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我来说,你来对——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
3.同桌对读现在同桌两个人试着对读这首诗,感受对仗工整。
三、想象画面,品读诗句
(一)发现“有形有色”
1.自读,圈画诗中景物。
师:其实,这首诗还有一个小秘密,诗中藏了一幅画。那么诗人描绘了哪些景物呢?请你拿起笔圈一圈。
预设: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
师:真是句句都是景啊,现在我们一边读诗句,一边想象这首诗的图画。
2.结合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在想象中感受画面的“有形有色”。
出示黑白图。
师:这是一幅没有任何色彩的图画。请你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想一想,你要把什么颜色送给谁?为什么?(教师贴出前两句诗句)出示说话的句式:我把()色送给(),因为()。
(1)黄鹂(评价:漂亮的小黄鹂来了(ppt显示)
(2)白鹭师:谁来补充,还有什么颜色?——我把()色送给(),因为()。
师:(教师将“白鹭”的词卡贴到诗句中,
评价:它们的有着洁白的羽毛),你们瞧,一行白鹭也飞来了。(ppt显示)
(3)翠柳师:还有其他色彩吗?谁继续——我把()色送给(),因为()。师:“翠”指的什么颜色?我们看看图片,一个“翠”字,让我们看到了那嫩嫩的、绿色的柳叶。
(4)青天师:还有吗?——我把()色送给(),因为()。重点指导青看,黄和绿相称,白与蓝相映,我们抓住了这些表示颜色的词,我们就看到了一幅有形有色的图画。(板书:有形有色)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指名读。
(二)体会“动静结合”
师:一首顶级的诗作,往往带给我们的是全方位的感触。再读诗句的前两句,看看除了目之所见的各种色彩外,哪两个字让你感觉画面动起来了?(鸣、上)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预设1:我听到了鸟儿欢快的鸣叫声,两只小黄鹂站在翠绿的柳枝上唱出了动听的歌。
预设2:我看到,一行白鹭正有力地扇动着翅膀,自由自在地飞上了高高的蓝天。
预设3:两只美丽的小黄鹂,站在翠柳的柳枝上鸣叫,仿佛在唱着欢乐的歌。一行白鹭在有力地扇动着翅膀,在湛蓝湛蓝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师总结:在同学们的描述下,我仿佛看到了一幅黄鹂站在翠柳的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呼朋引伴地飞上了蓝蓝的天空的画面。短短14个字,就营造出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春日画卷!(板书:有动有静)
(三)了解“千秋”“万里”“含”
师:前两句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美景,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后两句又描写了什么画面呢?自己先来读一读,想一想。
1.我说你猜。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来猜猜是哪句诗句?谁来补充?你还看到了什么画面?谁来猜诗句。老师来说画面,谁来猜诗句?
师:门外停泊着即将驶向遥远的东吴的客船。——门泊东吴万里船站在窗前,透过窗户看见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窗含西岭千秋雪
2.了解“千秋”“万里”
师:人们常说“万里江山,千秋万代”,千秋是千年的意思,诗人看到的雪山上的雪真的已积聚了千年吗?东吴离诗人居住的地方真的有一万里远吗?补充:这首诗是“诗圣”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东吴指三国时期的吴国,在今江苏一带,而两地相距三千多里。
师:那这“万里船”指的是(学生回答),这“千秋雪”指的是(学生回答)。原来诗人通过千秋、万里,想告诉我们时间特别长,路程十分遥远啊!回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学生齐读。
3.了解“含”
师:如此美的雪景,快伸出你的小手,把这千年雪景定格在你的手指相机里吧!(模拟拍照)这美丽的西岭雪景不仅留在了我们的手指框里,也留在了杜甫的窗框里,就像画一样镶嵌在了窗户上,用课文上的一个字形容,这就叫——“含”,这就是----(窗含西岭千秋雪)
4.情境问答
师:现在你们就是大诗人杜甫了,我要进行一次采访。请问您站在哪里看到这春日胜景的呢?(屋里)透过窗户远眺您看到了什么景色?近处您又看到了什么?向上看呢?(指名回答)
总结:站在窗前往外看,近处垂柳新绿、黄鹂双嬉,远端客船静泊、西岭披雪。蓝天白云间,白鹭成行,翩然飞远,整幅图色彩绚丽,远近交错,美不胜收!(板书:远近交错)
师:谁能美美地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
5.多种形式背诵古诗(出示这首诗的书法作品、图片进行朗诵及背诵)
四、拓展延伸
师:诗人杜甫在浣花溪草堂闲居时,一共写了四首绝句,老师把另外的三首也给大家带来了,先自己读一读。
1.出示杜甫所写的另外三首《绝句》,学生自己读一读。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愉快、高兴)
2.出示视频,分工合诵
师:带着这愉快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四句分工)
3.出示《春望》
师:同样是春天,但杜甫却在《春望》中这样写道(出示古诗《春望》),一起来读。
你感受到的是他怎样的心情?
(难过、伤心、悲伤、愤怒)
可见,在一个人的眼中,景色的美丽一定和心情有关。牵动杜甫心情的究竟是什么?杜甫是个怎样的人?
欢迎大家课下翻阅史料,寻找答案,最后让我们在诵读声中结束这场穿越千年的对话吧!(齐读)
4.出示古诗《绝句》,引出本课生字
五、指导书写——分类指导
师:老师为什么这么分类?
预设:从结构上,左右结构的放在一起,上下结构的放在一起。
师:左右结构的字我们已经学习了“绝”,相信大家一定也能写好“岭”,我们一起来看上下结构的这两个字,哪个字需要老师指导指名说。师生观察、教师示范书写学生描红仿写“绝”、“含”,师生共同评议书写“岭”、“吴”两字,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六、小结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句中的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意境高远的画卷,这就是古诗的魅力,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
课下请同学们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背给家人听,下课!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诗。全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会诗所表达的意境。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伊始,我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情境,力争把学生引入诗情画意之中。看到有标志性景物的图片,学生埋藏于心灵深处的情感被拨动,大家跃跃欲试,争先说出与画面相关的诗句,学习古诗的热情空前高涨。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通过引导学生抓诗中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黄”“翠”“白”“青”等,再结合语言训练,展开画面,使学生体会到画面色彩绚丽鲜明,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用手指框定格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不仅帮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诵”。读的活动在教学中是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欢快激扬的情感,升华了诗情。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设计了多层次的诵读挑战赛,放手让他们自由选择目标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达到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学习的目的。
本堂课也有不足,比如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对诗人写诗时的观察顺序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没有来得及引导学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