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苏联的崛起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苏联的崛起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11 21:1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1917.31917.
11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两个政权并存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国家革命任务复习复习提问?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后,在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上,采取过哪两种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怎样评价这两个政策?
第2课 苏联的崛起(斯大林的探索)1、苏联(USSR)的成立:一、理想与成就(P7-8)沙俄(1547年—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2、理想:赶上和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强国3、路线:4、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重工业)和农业集体化五年计划:一五(1928-1932)
二五(1933-1937)
三五(1938-1942)二战中断5、成就: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落后农业国----一流的工业强国6、精神:高昂的建设精神、斯达汉诺夫运动{ 1、苏联的成立
你知道苏联的由来吗?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 1922年年底,各族人民在自愿和平等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罗斯联邦1922年苏联成立俄罗斯联邦
外高加索联邦
乌克兰
白俄罗斯1925年加入的有
乌兹别克
土库曼1929年加入的有
哈萨克
塔吉克
吉尔吉斯1940年加入的有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摩尔多瓦1940年苏联有15个加盟共和国。苏联成立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1991年苏联解体斯大林 列宁逝世后,代之
而起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扶木犁的穷国汪洋大海中的孤岛此时的苏联……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中建成的。沙皇俄国并没有现代的生产机器。当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垮台时,那里既没有多少工业品,也很少粮食。同时,也没有熟练工人;农民还过着中世纪的生活。 ??????? ?――《斯大林时代》
1920和1921两个饥荒的年头夺去了成百万的生命。一度曾是肥沃的伏尔加河流域的乡村,即使当时有学校,也没有一个农民的儿童能够上学。 ???????????????????????????????????????????????????????? ? ?――斯大林 我们不得不鞭策我们的国家,因为它落后了一百年,并因为落后而面临灭亡的危险。……否则我们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中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 ?????????????????????????????????????????????????????????????――斯大林 理想与现实从来不能等同,可是苏联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却把理想与现实演绎得淋漓尽致,它不仅做到了,而且是那么成功,如同一个神话。是什么使苏联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呢? 1.停止实行新经济政策。
2.全面掀起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浪潮。
3.优先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三个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1933年-1937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1913—1940年五国工业增长比较表——苏联建设的成就“一五”计划提早完成!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水电方面以建设第聂伯河水电站为标志。它是欧洲最大的水电站,当时全国都投入了第聂伯河水电站的建设,这项工程是苏联人民最熟知和最热爱的工程,也是苏联人民的骄傲和光荣。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一五”计划所取得的成绩:石油开采居世界第二位、钢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煤的产量居世界第四位。——苏联的成就“二五”计划提早完成,苏联的工业总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 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后来苏联的模式”是指?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什么时候形成?有什么特征?
有何作用?
有何弊端?思考三、斯大林模式 3、斯大林模式有何利弊?1、斯大林模式形成于何时? 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2、斯大林模式有何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党政不分;指令性计划经济)利:使苏联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弊:高度集权的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的建
设和经济持续发展。苏联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工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农业集体化的成就与问题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1940年与1913年相比,苏联重工
业增长14.5倍,轻工业只增长
3.9倍,农业总产值仅增长41%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一、重重工业,
轻轻工业;
二、品种少、质量差。
三、打击了农民积极性。
四、发展粗放,
资源浪费。弊端:肃反运动(1934年)
因基洛夫被杀,在苏联开展大规模的大清洗运动。探究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列宁的社会主义探索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探索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三年内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巩固了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苏联建立(政权扩展)“两个五年计划”
农业集体化
通过新宪法斯大林模式形成一战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
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一个让人嗟叹的结局: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从这两张斯大林主义意识形态的革命城建艺术上,我们发现多么像中国毛泽东文革时代与今天朝鲜金正日政权的形象啊. 1、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2、苏联建立于
A.1917年二月革命 B.1917年十
C.1921年 D.1922年3.苏联实施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A.1917—1926年 B.1922—1931年
C.1920—1929年 D.1928—1937年
4.社会主义在苏联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成功
B.新经济政
C.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5.1936年《苏联宪法》规定苏联的国家性质是
A.独立国家联合体
B.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D.工农共产主义国家6.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我们先进行到这里,同学们辛苦了!光荣和梦想属于伟大的你们!
豪情万丈1.斯达汉诺夫以冲天的热情工作6
小时,采煤102吨,超过定额13倍。
2.甜菜种植员玛丽以每英亩21吨的
产量创出了新的记录。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说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说:‘我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苏联通过新宪法1936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苏联成立1922年底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18~1920十月革命1917.11二月革命1917.3重大事件时间列出与1、2两课内容有关的大事年表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A、“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B、“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C、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斯大林模式能回答吗?内容政策(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高度集中管理,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固定粮食税恢复外资和私营企业实行自由贸易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对症下药理想和成就 (斯大林的探索)1.社会主义工业化??:
( 1 )重点:
?( 2 )措施:实行两个五年计划?
?( 3 ) 成果:
2.农业集体化:
( 1 ).目的---适应工业化需要。
( 2 ).方法----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什么?)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