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中图版历史下册教案:4.1 民族团结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中图版历史下册教案:4.1 民族团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11 22:5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课 民族团结
【内容标准】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以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意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分析法培养学生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和理解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和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与进步是繁荣中华民族的康庄大道。21教育网
【教学要点】21世纪教育网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难点:处理好民族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发展西部经济的重大意义。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导入: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少数民族同学?(若有的话,请其介绍民族成分)中国除了汉族以外,还有 55 个少数民族。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1cnjy.com
【新课探究】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
2.新中国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具体表现:(从政治、文教、习俗、经济方面引导学生分析)
⑴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⑵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⑶保护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⑷既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分裂主义。
3.意义:维护和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进步的良好关系。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前提),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1·cn·jy·com
少数民族自治地方
⑴3级: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⑵5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中国成立前设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5.意义21世纪教育网
⑴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
⑵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⑶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⑷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二、各民族共同繁荣
1.措施:
⑴有计划地在中西部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
⑵调整少数民族地区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
2.结果:
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民族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通讯以及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www.21-cn-jy.com
【总结巩固】21世纪教育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成功的,合乎国情,顺乎民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真题训练】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共有(D )
A、5个 B、31个 C、55个 D、56个
2、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布格局是(A )
A、大杂居、小聚居 B、小杂居、大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 D、大杂居、大聚居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是( A )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B、民族大融合 C、民族大杂居 D、发展民族经济
4、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B )
A、民族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大杂居 D、民族共同繁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