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课 教育事业的发展
【内容标准】
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地位等知识。提高对教育重要性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能力。21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对教育重要性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能力。21cnjy.com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正确的教育方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保证; 初步树立“科教兴国 ” 的意识。
【教学要点】
重点: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难点: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今天,同学们坐在教室里接受初中阶段的学习,享受的就是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国家法律给予大家的权利叫“义务教育”?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对一定年龄的少年儿童实施一定范围的普通教育,叫做“义务教育”。通俗地说,父母或监护人必须按照政府的法律规定将自己的适龄子女送入学校接受教育21·cn·jy·com
【新课探究】
一、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1、掌握 1986 年 4 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开始时间:1986年4月。21世纪教育网
法律依据: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实施成果:到2001年底,占全国人口85%的地区已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
3、指导学生看 117 页和 118 页四幅插图及课文小字,了解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概况。
1 )、教育的初步发展,农村小学入学人数大幅增加
2 )、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题词,是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 )、推行《义务教育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1989年开始我国实施了一项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公益事业希望工程。图为“希望工程——托起明天的太阳”宣传照片。 www.21-cn-jy.com
4 )、一对师生正走在希望小学的路上。
4、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意义
⑴不仅给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⑵而且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1.20世纪50年代初,进行院系调整,较大发展。
2.“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21世纪教育网
3. 1977年,“文革”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
4.改革开放的20年,高等教育体系形成。
(①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②培养层次分明 ③办学形式多样 ④学科门类齐全)
5.20世纪90年代,开始改革高等教育体制。优先发展,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1)改革目的:①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需要。
②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③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21世纪教育网
④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2)意义: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更趋合理,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和调整,我国已形成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办学形式多样、学科门类齐全、培养层次分明的高等教育体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