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七年级下册 预习篇
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红楼梦》
1.作者:曹雪芹和高鹗。曹雪芹生前定稿前80回,高鹗续写后40回。
2.成书年代:清朝乾隆时期。
3.内容: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反映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4.价值: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歌颂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敢于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5.特点:思想性强,艺术性高。
6.地位:《红楼梦》是清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7.影响: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
二、昆剧与京剧艺术
1.昆剧
(1)兴起: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2)发展:明朝万历末期,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
(3)顶峰: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代表作有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3)衰落: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2.京剧
(1)背景: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1790年,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为乾隆帝祝寿献艺。
(2)形成:徽调吸收其他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3)发展:京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1.下表是期末复习时教师制作的幻灯片的内容,据此判断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
●汤显祖《牡丹亭》是昆曲最具代表性的剧目
A.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 B.升华创新的秦汉文化
C.集历代之大成的明清文艺 D.繁荣的宋代城市文化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虚构传奇,故据此判断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集历代之大成的明清文艺,C项正确;幻灯片内容共同反映的主题是明清文化,不是两宋时期文化,排除A项;幻灯片内容共同反映的主题是明清文化,不是秦汉文化,排除B项;幻灯片内容共同反映的主题是明清文化,不是宋代城市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
2.如图所示戏剧形式,是吸取了众多地方戏曲的精华而形成的,最初被称为“皮黄戏”。该戏种是( )
A.昆曲 B.京剧 C.元曲 D.杂剧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皮黄戏”和所学知识可知,京剧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在清乾隆年间,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最初被称为“皮黄戏”,B项正确;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排除A项;元曲是盛行于元朝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排除C项;杂剧是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以我国经典名著为主题的第五组邮票面世,邮票图案名称如下。此组邮票主题来源是( )
黛玉焚稿 金玉联姻 探春远嫁 宝玉却尘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黛玉焚稿、金玉联姻、探春远嫁、宝玉却尘”和所学知识可知,黛玉、金玉、探春、宝玉都是《红楼梦》的人物。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历史命运,被视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D项正确;明代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排除A项;明代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排除B项;明代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反映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斩妖除魔的神话故事,排除C项。故选D项。
4.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因其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底层人物形态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受到人民的喜爱和推崇。材料反映了明清小说受到人们欢迎的原因是( )
A.百姓学识逐渐提高 B.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C.内容反映现实生活 D.题材高雅不落俗套
【答案】C
【详解】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和戏剧备受人们的欢迎,C项正确;百姓学识逐渐提高不是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是此时期文学产生的政治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小说和戏剧反映的题材不一定是高雅的,排除D项。故选C项。
5.下面是历史老师在小专题复习时制作的卡片内容。该小专题的名称最有可能是( )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宋应星编成《天工开物》,该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曹雪芹著作《红楼梦》,这是我国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
A.璀璨的科技成就 B.先进的科技文化
C.昌盛的文学艺术 D.衰落的封建制度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伤寒杂病论》和《天工开物》属于科技著作,《红楼梦》属于文学作品,都是先进的科技文化,B项正确;璀璨的科技成就和昌盛的文学艺术都只是涉及其中的一个方面,排除AC项;明清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与东汉时的《伤寒杂病论》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解读下面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时间轴,关于其朝代及其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
B.②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③是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④是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答案】D
【详解】根据图示④处的时间1368-1840年,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明清时期,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而衰,D项正确;秦汉时期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排除A项;②是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排除B项;③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7.豫剧是河南的代表性剧种,流布河南全省及河北、安徽、江苏、黑龙江、甘肃、新疆、台湾等多个省区。据文化部统计,全国共有国有豫剧团300多个,民营豫剧团1300多个,从业人数10万多人。这说明( )
A.豫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人们喜爱 B.河南文化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C.豫剧是在吸收多个曲种的基础上形成的 D.豫剧在传承过程中,推陈出新
【答案】A
【详解】根据“流布河南全省及河北、安徽、江苏、黑龙江、甘肃、新疆、台湾等多个省区。据文化部统计,全国共有国有豫剧团300多个,民营豫剧团1300多个,从业人数10万多人。”可以看出,豫剧的社会基础广泛,受到民众的喜爱,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整个河南文化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豫剧的形成过程,排除C项;“推陈出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8.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戏曲出现的相同社会条件是( )
A.人民生活的提高 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对市民阶层精神需求的满足
C.东京、临安、大都、北京的繁荣 D.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底蕴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都是为了适应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的需要,B项正确;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出现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表现,排除A项;东京、临安、大都、北京的繁荣无法体现这几个朝代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倾向于市民生活,排除C项;题干中的文学体裁并非强调文化底蕴高,而是贴近民众生活,排除D项。故选B项。
9.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昆剧的传播反映了( )
A.经济发展促进文化重心转移 B.文化传播受交通条件影响
C.商帮活动推动市民文化传播 D.政治重心的文化吸引力不断增强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可以得出明中期以后,昆剧沿着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传播,由此可见,水陆交通的发达促进了昆剧的传播,文化传播受交通条件影响,B项正确;昆剧的传播并不意味着文化重心转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昆剧是由商帮传播的,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政治重心的文化吸引力不断增强,排除D项。故选B项。
10.如果让你制作一张以“弘扬明清时期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 )
①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 ②深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国粹——京剧
③昆曲传世之作《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明清时期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的医药学宝库,①符合题意;清朝道光年间,深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国粹——京剧形成,②符合题意;明朝万历年间,昆区形成为一个全国性剧种,《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是昆曲传世之作,③符合题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成书于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项选取不完整,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豫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传承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已成为河南很有影响的戏曲剧种。豫剧在生成和发展时期,汲取了昆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因素,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民间流行的音乐、曲艺说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朴直淳厚、丰富细腻、富于乡土气息的剧种特色。豫剧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马紫晨《中原戏曲文化丛书:豫剧》
材料二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又有了新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等等。
——丁牧著《中国戏剧的历史》
(1)结合材料一概括河南省豫剧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总结豫剧剧目取材方式。
(3)综上所述,请你为河南豫剧的发展建言献策。
【答案】(1)吸收了其他剧种的艺术形式,吸收了河南当地的民间艺术。
(2)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
(3)开展豫剧进校园活动,办豫剧板报(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豫剧在生成和发展时期,汲取了昆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因素,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民间流行的音乐、曲艺说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朴直淳厚、丰富细腻、富于乡土气息的剧种特色。”可归纳出吸收了其他剧种的艺术形式,吸收了河南当地的民间艺术。
(2)方式:根据材料二“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可归纳出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根据“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又有了新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等等。”可归纳出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
(3)建言献策:开放题,可围绕开展豫剧进校园活动,办豫剧板报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发明创造】发明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下面卡片一中的“第五大发明”指的是什么?并据卡片材料概括其作用。从卡片二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卡片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卡片二庆历中,有布衣毕升(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摘编自《梦溪笔谈》
(2)【国家名片】国家名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分别简述下列古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价值。
图一明代青花扁壶 图二明长城
(3)【人物鉴赏】做文明的引领者。从下面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位,简述其引领文明发展的成就。
图三关汉卿 图四曹雪芹
【答案】(1)“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
作用:使平民有参政的机会,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信息: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效率提高;印刷成本降低。
(2)图一:明代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青花扁壶是明代经济发展、制瓷技艺高超的物证。
图二:明长城是明朝修筑的军事防御体系。它保障了中原地区的安定,同时也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奋智慧、坚韧刚毅,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3)【示例】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力最深远的代表作。《红楼梦》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也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详解】(1)“第五大发明”:根据材料信息“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作用:根据材料信息“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可得出:使平民有参政的机会,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信息:根据材料信息“有布衣毕升(昇),又为活版”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根据“其法用胶泥刻字……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可得出:印刷效率提高;印刷成本降低。
(2)图一:观察图片“图一 明代青花扁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青花扁壶是明代经济发展、制瓷技艺高超的物证。图二:观察图片“图二 明长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长城是明朝修筑的军事防御体系。它保障了中原地区的安定,同时也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奋智慧、坚韧刚毅,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3)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主要从两幅图片中任意选出一幅进行说明,史实准确无误即可。如选择“图四 曹雪芹”,结合他的代表作《红楼梦》展开论述即可。示例:
【示例】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力最深远的代表作。《红楼梦》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也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广府戏”。2009年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发源于佛山,主要流行于两广、台湾和港澳,在海外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演出。粤剧传统例戏忠实地反映了早期粤剧广场演出的形态,至今仍在农村表演。粤剧经典剧目继承了民间传说、京剧、昆剧等著名剧目。随着新媒体的诞生,有些著名粤剧如《帝女花》《红楼梦》等被拍摄成电影、电视剧、话剧、音乐剧等。
——摘编自胡雪峰《粤剧》
材料二 何尊(见题31—1图)是西周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青铜尊,尊体以雷纹为主,浮雕为饕餮纹,造型精美雄奇。其内底的铭文(见题31—2图)记述了周成王营建东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宅兹中国”一词是目前发现的“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
题31—1图 何尊题31—2图 何尊内底铭文
——摘编自唐浩明等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佛山版)》
材料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类型
类型 涵盖内容
思想型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人文精神
知识型 国学经典、节日节气和人文民俗
技艺型 绝学绝技、手艺工艺和传统艺术
实物型 历史遗址、可移动文物和传统用品
——摘自高文苗《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材料四 对于诸子百家思想是否优秀的评价,仍要以新时代为评判标准,要以是否与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是否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目标的实现相适合。其中,儒家、道家与法家等思想,同样要能够基于新时代的要求,取其精华,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国家、民族、社会与人民的共同进步。
——摘自高文苗《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粤剧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何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分类,并说说它入选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的理由。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诸子百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并选择其中一个学派的重要思想,说明其能成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理由。
【答案】(1)特点:粤剧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善于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2)分类:何尊是可移动文物,属于实物型史料;
理由:何尊可以用于了解西周青铜冶炼技术和艺术特点,何尊铭文中“宅兹中国”一句是目前发现的“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3)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诸侯林立纷争不断;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文化上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私学勃兴,文化出现繁荣发展的局面;
道家学派的“道法自然”思想: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与道家学派提倡的“道法自然”思想相一致。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它发源于佛山,主要流行于两广、台湾和港澳,在海外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演出;粤剧传统例戏忠实地反映了早期粤剧广场演出的形态,至今仍在农村表演,粤剧经典剧目继承了民间传说、京剧、昆剧等著名剧目;随着新媒体的诞生,有些著名粤剧如《帝女花》《红楼梦》等被拍摄成电影、电视剧、话剧、音乐剧等”所学知识可知,粤剧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善于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2)分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何尊是可移动文物,属于实物型史料,何尊是西周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青铜尊,且有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实物史料。
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何尊的尊体以雷纹为主,浮雕为饕餮纹,造型精美雄奇,可以用于了解西周青铜冶炼技术和艺术特点,何尊铭文中“宅兹中国”一句是目前发现的“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具有重要价值。
(3)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林立纷争不断;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致使私学勃兴。
道家学派的“道法自然”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倡导保护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这正与道家学派提倡的“道法自然”思想相一致。
法家学派的“以法治国”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强调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法治的理念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由此可见,法家学派的“以法治国”思想对中国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4.“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探究古代文化发展,回答以下问题。
【政策引领】
材料一:
(唐)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顾全芳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通过哪一制度实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这一目的?该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中宋朝的儿童诗和民间俗话,说出北宋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怎样治国策略?
【科技之光】
材料二:
图1 毕昇 图2 罗盘针(指南针) 图3 宋应星
(2)图1历史人物的哪一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图2指南针最早用于航海事业开始于哪个朝代?这项发明产生了怎样的世界性影响?图3人物的哪部科技巨著被称作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文学之美】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郭沫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把苦难研成墨,他把贬谪当成笔,挥豪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旷达的词章。——古代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图4 关汉卿 图5
(3)据所学知识说出郭沫若称赞的“诗中圣哲”是哪位诗人?材料中这位“古代感动中国人物”是哪位词坛巨匠?图4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请写出他的一部代表作品。图5描述的故事出自哪部文学名著?
【艺术之花】
图6 明代汤显祖 图7 昆曲《桃花扇》剧照 …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昆曲被称为“近代百戏之祖”,明朝时趋向成熟,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据所学知识回答图6昆曲作家的代表作是什么?图7是哪位昆曲作家的传世之作?材料中的“国剧”形成于什么时期?
【文明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摘自十九大报告
(5)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华文化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答案】(1)科举制;隋炀帝设立进士科;重文轻武。
(2)活字印刷术;北宋;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天工开物》。
(3)杜甫;苏轼;《窦娥冤》;《红楼梦》。
(4)《牡丹亭》;孔尚任;道光年间。(或清朝前期)
(5)学习中华文化;弘扬、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创新中华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的侵蚀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详解】(1)由材料“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可知这一制度是选官用人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实行的是科举制;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度创立的标志是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由材料“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知北宋重文轻武。
(2)结合所学知识,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结合所学知识,指南针最早用于航海事业开始于北宋;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由材料“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可知这位诗人是杜甫;“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句子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结合所学知识,黛玉葬花出自《红楼梦》。
(4) 明代汤显祖的代表作是《牡丹亭》;结合所学知识, 昆曲《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传世之作;由材料“…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可知这一“国剧”指的是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
(5)结合所学知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中华文化;弘扬、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创新中华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的侵蚀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七年级下册 预习篇
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红楼梦》
1.作者:曹雪芹和高鹗。曹雪芹生前定稿前80回,高鹗续写后40回。
2.成书年代:清朝乾隆时期。
3.内容: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反映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4.价值: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歌颂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敢于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5.特点:思想性强,艺术性高。
6.地位:《红楼梦》是清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7.影响: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
二、昆剧与京剧艺术
1.昆剧
(1)兴起: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2)发展:明朝万历末期,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
(3)顶峰: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代表作有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3)衰落: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2.京剧
(1)背景: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1790年,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为乾隆帝祝寿献艺。
(2)形成:徽调吸收其他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3)发展:京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1.下表是期末复习时教师制作的幻灯片的内容,据此判断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
●汤显祖《牡丹亭》是昆曲最具代表性的剧目
A.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 B.升华创新的秦汉文化
C.集历代之大成的明清文艺 D.繁荣的宋代城市文化
2.如图所示戏剧形式,是吸取了众多地方戏曲的精华而形成的,最初被称为“皮黄戏”。该戏种是( )
A.昆曲 B.京剧 C.元曲 D.杂剧
3.202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以我国经典名著为主题的第五组邮票面世,邮票图案名称如下。此组邮票主题来源是( )
黛玉焚稿 金玉联姻 探春远嫁 宝玉却尘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4.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因其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底层人物形态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受到人民的喜爱和推崇。材料反映了明清小说受到人们欢迎的原因是( )
A.百姓学识逐渐提高 B.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C.内容反映现实生活 D.题材高雅不落俗套
5.下面是历史老师在小专题复习时制作的卡片内容。该小专题的名称最有可能是( )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宋应星编成《天工开物》,该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曹雪芹著作《红楼梦》,这是我国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
A.璀璨的科技成就 B.先进的科技文化
C.昌盛的文学艺术 D.衰落的封建制度
6.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解读下面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时间轴,关于其朝代及其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
B.②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③是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④是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7.豫剧是河南的代表性剧种,流布河南全省及河北、安徽、江苏、黑龙江、甘肃、新疆、台湾等多个省区。据文化部统计,全国共有国有豫剧团300多个,民营豫剧团1300多个,从业人数10万多人。这说明( )
A.豫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人们喜爱 B.河南文化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C.豫剧是在吸收多个曲种的基础上形成的 D.豫剧在传承过程中,推陈出新
8.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戏曲出现的相同社会条件是( )
A.人民生活的提高 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对市民阶层精神需求的满足
C.东京、临安、大都、北京的繁荣 D.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底蕴
9.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昆剧的传播反映了( )
A.经济发展促进文化重心转移 B.文化传播受交通条件影响
C.商帮活动推动市民文化传播 D.政治重心的文化吸引力不断增强
10.如果让你制作一张以“弘扬明清时期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 )
①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 ②深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国粹——京剧
③昆曲传世之作《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豫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传承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已成为河南很有影响的戏曲剧种。豫剧在生成和发展时期,汲取了昆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因素,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民间流行的音乐、曲艺说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朴直淳厚、丰富细腻、富于乡土气息的剧种特色。豫剧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马紫晨《中原戏曲文化丛书:豫剧》
材料二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又有了新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等等。
——丁牧著《中国戏剧的历史》
(1)结合材料一概括河南省豫剧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总结豫剧剧目取材方式。
(3)综上所述,请你为河南豫剧的发展建言献策。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发明创造】发明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下面卡片一中的“第五大发明”指的是什么?并据卡片材料概括其作用。从卡片二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卡片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卡片二庆历中,有布衣毕升(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摘编自《梦溪笔谈》
【国家名片】国家名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分别简述下列古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价值。
图一明代青花扁壶 图二明长城
【人物鉴赏】做文明的引领者。从下面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位,简述其引领文明发展的成就。
图三关汉卿 图四曹雪芹
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广府戏”。2009年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发源于佛山,主要流行于两广、台湾和港澳,在海外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演出。粤剧传统例戏忠实地反映了早期粤剧广场演出的形态,至今仍在农村表演。粤剧经典剧目继承了民间传说、京剧、昆剧等著名剧目。随着新媒体的诞生,有些著名粤剧如《帝女花》《红楼梦》等被拍摄成电影、电视剧、话剧、音乐剧等。
——摘编自胡雪峰《粤剧》
材料二 何尊(见题31—1图)是西周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青铜尊,尊体以雷纹为主,浮雕为饕餮纹,造型精美雄奇。其内底的铭文(见题31—2图)记述了周成王营建东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宅兹中国”一词是目前发现的“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
题31—1图 何尊题31—2图 何尊内底铭文
——摘编自唐浩明等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佛山版)》
材料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类型
类型 涵盖内容
思想型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人文精神
知识型 国学经典、节日节气和人文民俗
技艺型 绝学绝技、手艺工艺和传统艺术
实物型 历史遗址、可移动文物和传统用品
——摘自高文苗《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材料四 对于诸子百家思想是否优秀的评价,仍要以新时代为评判标准,要以是否与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是否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目标的实现相适合。其中,儒家、道家与法家等思想,同样要能够基于新时代的要求,取其精华,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国家、民族、社会与人民的共同进步。
——摘自高文苗《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粤剧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何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分类,并说说它入选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的理由。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诸子百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并选择其中一个学派的重要思想,说明其能成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理由。
14.“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探究古代文化发展,回答以下问题。
【政策引领】
材料一:
(唐)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顾全芳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通过哪一制度实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这一目的?该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中宋朝的儿童诗和民间俗话,说出北宋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怎样治国策略?
【科技之光】
材料二:
图1 毕昇 图2 罗盘针(指南针) 图3 宋应星
(2)图1历史人物的哪一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图2指南针最早用于航海事业开始于哪个朝代?这项发明产生了怎样的世界性影响?图3人物的哪部科技巨著被称作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文学之美】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郭沫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把苦难研成墨,他把贬谪当成笔,挥豪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旷达的词章。——古代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图4 关汉卿 图5
(3)据所学知识说出郭沫若称赞的“诗中圣哲”是哪位诗人?材料中这位“古代感动中国人物”是哪位词坛巨匠?图4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请写出他的一部代表作品。图5描述的故事出自哪部文学名著?
【艺术之花】
图6 明代汤显祖 图7 昆曲《桃花扇》剧照 …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昆曲被称为“近代百戏之祖”,明朝时趋向成熟,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据所学知识回答图6昆曲作家的代表作是什么?图7是哪位昆曲作家的传世之作?材料中的“国剧”形成于什么时期?
【文明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摘自十九大报告
(5)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华文化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