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
第一单元 第二节
新课导入
地球表面可以划分为许多区域。不同区域之间有共同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异。区域发展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回忆曾经去过的某个地方,与自己的家乡比较一下:两地有哪些异同?应该如何分析这些异同?
江南水田
新疆天山云杉林
能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掌握区域比较的思路与方法。
能结合实例,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区域发展的异同
相似性
区域要素
区域地理环境相似性
区域整体特征
地形、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
区域整体显著特征,如青藏高原整体显著特征表现为高寒。
区域发展的相似性
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特征等
例如不同发达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相对较高
差异性
不同区域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气候
地貌
水文
植被
土壤
经济
社会
文化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差异性的成因
比较区域发展异同的一般步骤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比较地理位置
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矿产资源等
比较自然地理环境
政策、历史文化传统、农业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口状况、劳动力状况、社会发展状况
比较人文地理环境/人类活动
区域异同和区域发展异同的区别
区域异同:是指区域本身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体现。
区域发展异同:既有空间异同的表现,又有时间上的表现,充分体现了时空综合的特点。
区域发展异同的一方面表现是区域本身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是区域发展特征和发展方向上的异同。
二、区域发展异同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读图分析日本和英国在自然环境上的相同点?
思考
均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大部分处于北温带,气候较温暖湿润。
自然环境的比较
读图分析日本和英国在自然环境上的不同点?
思考
提示:可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资源等方面分析。
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
地形: 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
水文: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
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
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森林覆盖率只有1/9,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较少
植被:森林覆盖率高,约占国土的2/3,植物种类多样
日 本 英 国
地形 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 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
气候 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 森林覆盖率高,约占国土的2/3,植物种类多样 森林覆盖率只有1/9,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较少
水文 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 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
矿产资源 贫 乏 煤、铁、石油
归纳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比较
经济发展的比较
相同点:
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岛国的优势。
经济发展的比较
相同点:
农业在经济中均不占重要的地位,渔业资源都比较丰富。
农业生产的比较
自然环境对日本和英国农业生产发展形成了怎样的影响?
思考
英国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适合牧草生长,以畜牧业为主。
日本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农业用地紧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
工业发展的比较
“临海型”布局
“资源型”布局
日本工业为什么具有“临海型”特点?
英国工业为什么具有“资源型”特点?
思考
英国虽是个岛国且港湾优良,但由于英国的煤炭、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因此,英国工业大都接近原料产地布局。
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所需工业原料多需从国外进口;同时,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这里港湾众多,海运便利,既便于进口原料,又有利于出口工业产品。
英国
“资源型”布局
“临海型”布局
北海油田的开发对英国现代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带动了北海沿岸苏格兰地区的发展。
日本
工业生产向国外转移
为减少对国际市场原料和燃料的依赖,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政策,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生产向国外转移,以充分利用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
日本工业向近邻的东亚各国和地区转移
日 本 英 国
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 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工业及其分布 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临海型”布局 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有“世界工厂”之称。“资源型”布局向“临海型”布局转变
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 以畜牧业为主
人口与城市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 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曾向海外大量
移民
归纳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比较
三、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存在差异
根据各地的区域特征,采取适宜的发展策略,这就是因地制宜原则。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浙江省长兴县的因地制宜发展
长兴县地理位置
长兴县位于浙江省北部,东临太湖,山水环绕,扼守苏浙皖三省门户,交通便捷,地理区位优越。过去长兴县以传统的工矿业为主,炸山采石,下井挖煤,还办起蓄电池生产厂,虽赚得“金山银山”,却丧失“绿水青山”。
近年来,长兴县促进传统产业转型,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实现了经
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长兴县卫星地图
长兴县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全县以花卉苗木、名优水果、优质茶叶、高效竹林和特种水产等为重点的特色产业用地约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近70%。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
长兴县四时旅游主题
长兴县利用太湖岸线的资源,发展百里古银杏园、太湖源生态园等旅游项目。占地300多公顷的太湖图影生态湿地已开发为长三角地区新兴的生态旅游景观,西太湖畔的宝地—— 仙山湖也建成了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
长兴霞幕山
长兴仙山湖
知识拓展
中国南北方地区的区域发展异同
我国南北方地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为北方地区,以南为南方地区。两个区域在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于两个地区都处于季风区的范围,因此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多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降水丰沛,气候湿润,河流纵横。此外,这两个区域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胡焕庸线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南北地理分界线
虽然同处于东部季风区,但是由于纬度位置、地形等不同,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也影响到各自的经济发展、人口及城市分布等。下表为南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经济发展的差异
农业生产的差异:
北方以旱作为主,小麦一年一熟或者两年一熟;南方则以水田为主,水稻一年两熟或者两年三熟。
北方地区耕地多,耕地资源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4.1%,南方地区耕地较少,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5.9%。虽然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水资源少,对于农业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从总体上看农业发展的潜力,特别是人均拥有的土地资源和粮食生产能力,北方好于南方。
北方耕地
南方水田
工业发展比较:
北方能源与矿产资源丰富,全国煤炭资源的90%、铁矿的60%、石油资源几乎全部在北方。南方能源资源普遍短缺,只是稀有金属和部分有色金属占优势。
由于资源优势,北方地区的工业类型以煤炭、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而南方地区人口更为密集,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包括轻工业和各种加工业等。
虽然,南北方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都具有第一、二产业比例下降,第三产业比例上升的总体趋势,但是南方地区产业调整速度较北方地区更快,第三产业贡献率的上升也更为明显。
活动
1.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相对一致性,但内部也存在着差异,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请说说可以选取哪些指标来进行划分,并尝试进行划分。
2.用因地制宜原则,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3.近年来东北地区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分析其原因。
1.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相对一致性,但内部也存在着差异,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请说说可以选取哪些指标来进行划分,并尝试进行划分。
参考答案:
东北区域内部的划分既可以根据自然指标,也可以根据人文指标。例如,根据地形要素将东北地区划分为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东北部山地以及东北中部平原;根据农业生产要素将东北农业区划分为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以及畜牧业区。
2.用因地制宜原则,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东北地区成为中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耕地多、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3.近年来东北地区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近些年来东北水稻种植面积有扩大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量增加,此外还有政策的原因,如政府出台了支持水稻发展的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