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二数学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6页,共两部分,21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姓名、班级和教育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直线l:的倾斜角为( )
(A) (B) (C) (D)
(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若向量,则点B的坐标是( )
(A) (B) (C) (D)
(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离 (B)外切 (C)相交 (D)内切
(4)在数列中,,且,则等于( )
(A)4 (B)6 (C)8 (D)16
(5)在长方体中,,,,则点D到平面的距离为( )
(A)1 (B)3 (C) (D)
(6)已知双曲线C经过点,其渐近线方程为,则双曲线C的方程为( )
(A) (B) (C) (D)
(7)已知直线:,:.若,则实数( )
(A)0或 (B)0 (C) (D)或2
(8)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为q,记(),则“”是“数列为递减数列”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有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立竿测影,得其最短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若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春分日影长为7.5尺,则这十二个节气中后六个(春分至芒种)日影长之和为( )
(A)8.5尺 (B)30尺 (C)66尺 (D)96尺
(10)如图,在正方体中,E是棱CD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直线AE与所成角的范围是 (B)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最大值为
(C)二面角的大小不确定 (D)直线AE与平面不垂直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1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1)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且,则______.
(12)已知平面的法向量为,,若直线AB与平面平行.则______.
(13)已知圆C:,若直线与圆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写出符合题意的一个实数k的值______.
(14)探照灯、汽车灯等很多灯具的反光镜是抛物面(其纵断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正是利用了抛物线的光学性质:由其焦点射出的光线经抛物线反射之后沿对称轴方向射出.根据光路可逆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C:,一条光线经过点,与x轴平行射到抛物线C上,经过两次反射后经过点射出,则光线从点M到点N经过的总路程为______.
(15)在数列中,若,(,,p为常数),则称为“等方差数列”,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①不是等方差数列;
②若是等方差数列,则(,k为常数)是等差数列;
③若是等方差数列,则(,k、l为常数)也是等方差数列;
④若既是等方差数列,又是等差数列,则该数列也一定是等比数列.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
三、解答题共6道题,共8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13分)
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为等差数列,且满足,,求数列的前n项和.
(17)(本小题13分)
已知是正方体,点E为的中点,点F为的中点.
(Ⅰ)求证:;
(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18)(本小题14分)
如图,已知M是抛物线C:()上一点,F是抛物线C的焦点,以Fx为始边,FM为终边的,且,l为抛物线C的准线,O为原点.
(Ⅰ)求抛物线C的方程;
(Ⅱ)若直线FM与抛物线C交于另一个点N,过N作x轴的平行线与l相交于点E.求证:M,O,E三点共线.
(19)(本小题15分)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是等边三角形,平面,M为PC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
(Ⅱ)求MD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
(Ⅲ)设点N在线段PB上,且,PA的中点为Q,判断点Q与平面MN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0)(本小题15分)
已知椭圆E:()与y轴的一个交点为A(0,1),离心率为.
(Ⅰ)求椭圆E的方程;
(Ⅱ)设过点A的直线l与椭圆E交于点B,过点A与l垂直的直线与直线交于点C.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直线l的方程.
(21)(本小题15分)
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对任意.总存在.使得.则称是“M数列”.
(Ⅰ)判断数列()是不是“M数列”,并说明理由;
(Ⅱ)设是等差数列,其首项.公差.且是“M数列”
①求d的值和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设,直接写出数列中最小的项.
顺义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二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CAC DCBC BD
二、填空题
11.24 12.1 13.说明:范围内的任意值 14.24 15.②③
三、解答题
16.(本小题共13分)
解:(Ⅰ)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因为,,所以,所以,所以.
(Ⅱ)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则,,所以,,
所以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
17.(本小题14分)
(Ⅰ)∵是正方体,∴DA、DC、两两垂直
∴以DA为x轴,以DC为y轴,以为z轴如图建系
设,∴D(0,0,0),A(1,0,0),B(1,1,0),C(0,1,0)
,,,,,
∴,,∴∴
(Ⅱ)平面FCB的法向量
设平面EFC的法向量,,
令,得,;∴
设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
∴二面角余弦值为
18.(本小题14分)
(Ⅰ)解:方法1:过M作,垂足为A,连结FA.则,
因为,所以,.
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
方法2:过M作轴,垂足为G.则.
设点M的横坐标为.根据题意得:
解得.抛物线C的方程为.
方法3:设点,
则,
因为在抛物线C上,所以,化简得,
解得或(舍).抛物线C的方程为.
(Ⅱ)证明:抛物线C的焦点,.
直线FM的方程为.
联立方程得,
解得,,所以,
M点坐标为,E点坐标为,
因为,.所以M,O,E三点共线.
19.(本小题15分)
(Ⅰ)证明:连AC交BD于E,连ME.
∵ABCD是菱形,∴E为AC中点.
∵M是线段PC中点,∴ME是中位线,∴.
又∵平面MBD,平面MBD,∴平面MBD.
(Ⅱ)解:取AD中点O,连PO、OB
∵是等边三角形,∴.
∵ABCD是菱形,,∴是等边三角形.∴.
∵平面平面ABCD,平面平面,PO在平面PAD内,
∴平面ABCD.∴OB、OD、OP两两垂直.
∴以OB为x轴,以OD为y轴,以OP为z轴建立坐标系.如图,
∴,,,,,,
∴
∴平面ABCD的法向量为.
设MD与平面ABCD所成角为,则.
∴MD与平面ABCD所成角正弦值为.
(Ⅲ)解:点Q在平面MND内.连DQ(MQ、NQ都行)
∵,∴,∴
设平面MND的法向量为,则
令得,,∴.
∵PA的中点为Q,∴,.
∴.∴.
∵D在平面MND内,∴DQ在平面MND内.∴点Q在平面MND内.
20.(本小题15分)
解:(Ⅰ)由已知得解得,.椭圆E的方程为.
(Ⅱ)方法1:由题意可知,直线l与y轴不垂直,
又当l与x轴垂直时,显然.
所以,设直线l的方程为(),
联立方程,消去y整理得(*)
设点,则由点及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因为,所以直线AC的方程为,
将代入,解得.故点C的坐标为
.
由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知,即,
化简整理得,即,解得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或.
方法2:
由题意可知,直线l与y轴不垂直,又当l与x轴垂直时,显然.
过点A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D,再过点B作直线AD的垂线,垂足为F.
因为,所以.
当时,易判断.所以.
由,求得
由此可知点B的坐标为或(2,0)
直线l的斜率或,直线l的方程为或.
21.(本小题15分)
(Ⅰ)数列不是“M数列”,理由如下:
∵,当时,,此时找不到,使得.
所以数列不是“M数列”
(Ⅱ)①方法一:①是等差数列,且首项,公差,
则,
故对任意,总存在,使得成立,
则,其中为非负整数,
要使,需要恒为整数,即d为所有非负整数的公约数,
又,所以,所以.
方法二:是等差数列,且首项,公差,
则,其前n项和,
,,,
,,,
易知,若,则,∴,不满足题意,
所以,解得,
所以,所以是数列中的项.所以.
②∵,所以.
当时,;当时,.
所以,当时,有最小值.即数列中最小的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