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3)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
A. 墙上手影“孔雀”
B. 水中“折笔”
C. 湖面“月影”
D. 树荫下“光斑”
2.(2017·高青模拟)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3.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
A.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面镜
B.高度变大,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C.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面镜
D.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4.汽车夜间行驶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
A.要节约用电
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
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
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
5.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实像 B.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6.(2016八上·长安期中)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7.(2017九下·无锡期中)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8.(2017·南关模拟)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物体越面镜,像越大 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9.(2017八上·江阴期中)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A. B.
C. D.
10.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C.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
D.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
11.(2017八上·北塘期中)如图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所谓“镜子时刻”的场景,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需要的平面镜至少( )
A.1块 B.2块 C.3块 D.4块
二、填空题
12.(2017·莒县模拟)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m,湖水深7m,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距离湖面 m.
13.丽丽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太阳的像,她看到湖水中有树的倒影和鱼,其中“倒影”是光的 现象.
14.商场或宾馆厅堂的墙壁上常装上一块很大的平面镜,这样可以给人以增大 的感觉,这是利用了 。
15.小强同学到银行取款,他想知道当时是几点了,由于人很多,银行的电子钟被挡住了,他向上看时,发现光滑如镜的天花板上倒映出电子钟的影像为 ,则实际的时间应是 。
16.(2016八上·汽开区期中)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该“倒影”距小鸟 m,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17.(2017八上·庆云期末)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
18.生活中一些光现象:
①阳光下树的影子;
②水面波光粼粼;
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
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
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填序号)。
三、实验题
19.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现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实验时应选择 来代替平面镜。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 ;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最好选择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 ;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观察到蜡烛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将蜡烛板玻璃,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处(选填“A”或“B”)。
21.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较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 。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A/B)这一侧观察;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说成的像是 像。
(4)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 关系。
(5)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
四、作图题
22.如图,请作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的像,观察图形可知,像与物体是 相反的,雕刻工艺常用的镜像技术就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这一特点来实现的 .
23.(2017·锦州模拟)如图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
24.(2017·寿光模拟)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25.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A图中墙上“孔雀”是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B图中水中“折笔”是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C图中湖面的“月影”是平面镜成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是光的反射现象,故符合题意;D图中树荫下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人等大,当人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你走向平面镜时,人的视觉近大远小,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人看到的像更清晰,故B正确;
C、当你走向平面镜时,距镜子的距离减小,镜中的像将靠近你,故C错误;
D、当你走向平面镜时,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仍然垂直,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3.【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因为此人身高1.6m,所以他在镜中的像高也是1.6m;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他以2m/s的速度沿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也以2m/s的速度沿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面镜,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故选C。
【分析】平面镜成像现象中,不论视觉上感觉像变大还是变小,事实上像的大小都没变,总与物大小相同。
4.【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汽车夜间行驶时,若驾驶室开灯,车前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把驾驶室内的灯光反射到驾驶员的眼睛里,使驾驶员看不清车前较暗的路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故选C。
【分析】夜间驾驶室外的光线是比较暗的,若打开驾驶室内的灯,室内物体的光线是比较强的,就可以通过前挡风玻璃在车前形成一个虚像(平面镜成像),干扰司机的视线。
5.【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小明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个“自己”,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室内灯光越亮,反射的光线越强,想也就越清晰。选项C正确。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的实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理与社会联系起来。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与铅笔还是关于平面镜所在平面对称的,故像不动,故B错误;
C、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故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不变,故C错误;
D、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分析此题.
7.【答案】D
【解析】【解答】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关于镜面对称的,由题意可知,平面镜只是下移了,并没有改变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也不会改变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仍会在原来的位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作图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A、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故A正确;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
C、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像大小是相等的,不管物体靠近镜面还是远离镜面,像的大小不会改变,故C错误;
D、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④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9.【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关于镜面对称的,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与像成轴对称图形)逐项分析。
10.【答案】A
【解析】【解答】解: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物体在上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这个虚像又在下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眼睛看到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选A.
【分析】首先要弄清潜望镜的原理,是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总之是平面镜成像.
11.【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点,就是我们看到的像.只要有2块平面镜,就可以多次反复成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点,就是我们看到的像。
12.【答案】3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平静的湖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灯在湖水面上成虚像,灯和灯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灯到水面距离是3m,所以灯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3m.
故答案为:3
【分析】平静的湖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13.【答案】直线传播;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解:树叶间有空隙,形成一个个小孔,树荫下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成的实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湖水中树的倒影是树经湖水这个“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4.【答案】空间;平面镜成像原理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虚像、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商场或宾馆里常装上一块很大的平面镜,目的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增大空间的视觉效果。
故答案为:空间;平面镜成像原理.
【分析】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15.【答案】15:20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镜面是水平放置的,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做出12:50的上下相反的对称图形如图:即为15:20。
故答案为:15:20.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6.【答案】8;虚;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像;
已知小鸟距水面4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4m,所以“倒影”距小鸟为4m+4m=8m.
故答案为:8;虚;反射.
【分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
17.【答案】4.2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由图示可知,视力表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2.3m,被测者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0.4m,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得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2.3m+2.3m=4.6m,
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0.4m=4.2m.
故答案为:4.2.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结合图示,先求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然后减去被测者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即可得到答案.
18.【答案】②③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①阳光下树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②水面波光粼粼是光在水面发生了反射;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是利用光的反射;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是光从水中折射到空气发生的折射现象。故能利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②③。
故答案为:②③.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9.【答案】茶色的玻璃板;大小关系;相等;较暗;确定像的位置;不变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实验时选择茶色的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是因为茶色玻璃比较暗,茶色玻璃板后面的环境对实验的影响比较小,成像更清晰,更容易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实验时选择两支等长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通过测量可知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蜡烛点燃时比较亮,在较暗的环境中,烛焰和环境的对比度比较大,烛焰的像会更清晰;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蜡烛在玻璃板成虚像,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大小不变,蜡烛像的大小不变。
【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像与物体大小相等;c.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20.【答案】不变;A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根据平面镜中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可知,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将蜡烛板玻璃,像的大小将不变,如图,作出蜡烛火焰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丙),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A处。
【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像与物体大小相等;c.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21.【答案】(1)薄
(2)等大;A
(3)虚
(4)位置
(5)消除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成一个像,这样两个像会相互干扰,像的位置不易准确确定,所以需要两个像距离越近越好,故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眼睛应该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3)因为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4)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便于探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5)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消除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像与物体大小相等;c.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22.【答案】左右;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解:①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
②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
③作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C′;
④用虚线连接A′B′,B′C′,就是ABC在平面镜的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像与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故答案为:左右;.
【分析】依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分别做出A、B、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就是物体ABC在镜中的像.
23.【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解:先作出点光源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连接S′与挡光板的最上左边缘,交平面镜于点O,连接SO作出入射光线,并画出反射光线,阴影部分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障碍物右边的范围,如图所示:
【分析】本题用到两个知识点:一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发光点的像点,二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要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
24.【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是以镜面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连接AA′,BB′,做这两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MN,即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25.【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分析】由平镜反射的光线好像都是由像发出来的,反向延长两条反射光线,交点处就是像的位置,然后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可找出发光点的位置,连接发光点与各入射点,标上箭头.
1 /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3)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
A. 墙上手影“孔雀”
B. 水中“折笔”
C. 湖面“月影”
D. 树荫下“光斑”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A图中墙上“孔雀”是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B图中水中“折笔”是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C图中湖面的“月影”是平面镜成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是光的反射现象,故符合题意;D图中树荫下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2017·高青模拟)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人等大,当人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你走向平面镜时,人的视觉近大远小,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人看到的像更清晰,故B正确;
C、当你走向平面镜时,距镜子的距离减小,镜中的像将靠近你,故C错误;
D、当你走向平面镜时,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仍然垂直,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3.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
A.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面镜
B.高度变大,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C.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面镜
D.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因为此人身高1.6m,所以他在镜中的像高也是1.6m;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他以2m/s的速度沿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也以2m/s的速度沿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面镜,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故选C。
【分析】平面镜成像现象中,不论视觉上感觉像变大还是变小,事实上像的大小都没变,总与物大小相同。
4.汽车夜间行驶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
A.要节约用电
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
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
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
【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汽车夜间行驶时,若驾驶室开灯,车前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把驾驶室内的灯光反射到驾驶员的眼睛里,使驾驶员看不清车前较暗的路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故选C。
【分析】夜间驾驶室外的光线是比较暗的,若打开驾驶室内的灯,室内物体的光线是比较强的,就可以通过前挡风玻璃在车前形成一个虚像(平面镜成像),干扰司机的视线。
5.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实像 B.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小明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个“自己”,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室内灯光越亮,反射的光线越强,想也就越清晰。选项C正确。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的实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理与社会联系起来。
6.(2016八上·长安期中)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与铅笔还是关于平面镜所在平面对称的,故像不动,故B错误;
C、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故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不变,故C错误;
D、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分析此题.
7.(2017九下·无锡期中)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答案】D
【解析】【解答】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关于镜面对称的,由题意可知,平面镜只是下移了,并没有改变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也不会改变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仍会在原来的位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作图分析.
8.(2017·南关模拟)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物体越面镜,像越大 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A、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故A正确;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
C、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像大小是相等的,不管物体靠近镜面还是远离镜面,像的大小不会改变,故C错误;
D、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④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9.(2017八上·江阴期中)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关于镜面对称的,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与像成轴对称图形)逐项分析。
10.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C.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
D.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
【答案】A
【解析】【解答】解: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物体在上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这个虚像又在下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眼睛看到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选A.
【分析】首先要弄清潜望镜的原理,是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总之是平面镜成像.
11.(2017八上·北塘期中)如图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所谓“镜子时刻”的场景,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需要的平面镜至少( )
A.1块 B.2块 C.3块 D.4块
【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点,就是我们看到的像.只要有2块平面镜,就可以多次反复成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点,就是我们看到的像。
二、填空题
12.(2017·莒县模拟)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m,湖水深7m,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距离湖面 m.
【答案】3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平静的湖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灯在湖水面上成虚像,灯和灯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灯到水面距离是3m,所以灯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3m.
故答案为:3
【分析】平静的湖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13.丽丽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太阳的像,她看到湖水中有树的倒影和鱼,其中“倒影”是光的 现象.
【答案】直线传播;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解:树叶间有空隙,形成一个个小孔,树荫下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成的实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湖水中树的倒影是树经湖水这个“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4.商场或宾馆厅堂的墙壁上常装上一块很大的平面镜,这样可以给人以增大 的感觉,这是利用了 。
【答案】空间;平面镜成像原理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虚像、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商场或宾馆里常装上一块很大的平面镜,目的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增大空间的视觉效果。
故答案为:空间;平面镜成像原理.
【分析】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15.小强同学到银行取款,他想知道当时是几点了,由于人很多,银行的电子钟被挡住了,他向上看时,发现光滑如镜的天花板上倒映出电子钟的影像为 ,则实际的时间应是 。
【答案】15:20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镜面是水平放置的,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做出12:50的上下相反的对称图形如图:即为15:20。
故答案为:15:20.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6.(2016八上·汽开区期中)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该“倒影”距小鸟 m,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答案】8;虚;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像;
已知小鸟距水面4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4m,所以“倒影”距小鸟为4m+4m=8m.
故答案为:8;虚;反射.
【分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
17.(2017八上·庆云期末)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
【答案】4.2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由图示可知,视力表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2.3m,被测者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0.4m,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得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2.3m+2.3m=4.6m,
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0.4m=4.2m.
故答案为:4.2.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结合图示,先求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然后减去被测者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即可得到答案.
18.生活中一些光现象:
①阳光下树的影子;
②水面波光粼粼;
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
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
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填序号)。
【答案】②③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①阳光下树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②水面波光粼粼是光在水面发生了反射;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是利用光的反射;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是光从水中折射到空气发生的折射现象。故能利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②③。
故答案为:②③.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三、实验题
19.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现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实验时应选择 来代替平面镜。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 ;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最好选择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 ;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观察到蜡烛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茶色的玻璃板;大小关系;相等;较暗;确定像的位置;不变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实验时选择茶色的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是因为茶色玻璃比较暗,茶色玻璃板后面的环境对实验的影响比较小,成像更清晰,更容易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实验时选择两支等长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通过测量可知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蜡烛点燃时比较亮,在较暗的环境中,烛焰和环境的对比度比较大,烛焰的像会更清晰;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蜡烛在玻璃板成虚像,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大小不变,蜡烛像的大小不变。
【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像与物体大小相等;c.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2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将蜡烛板玻璃,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处(选填“A”或“B”)。
【答案】不变;A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根据平面镜中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可知,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将蜡烛板玻璃,像的大小将不变,如图,作出蜡烛火焰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丙),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A处。
【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像与物体大小相等;c.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21.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较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 。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A/B)这一侧观察;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说成的像是 像。
(4)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 关系。
(5)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
【答案】(1)薄
(2)等大;A
(3)虚
(4)位置
(5)消除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成一个像,这样两个像会相互干扰,像的位置不易准确确定,所以需要两个像距离越近越好,故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眼睛应该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3)因为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4)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便于探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5)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消除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像与物体大小相等;c.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四、作图题
22.如图,请作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的像,观察图形可知,像与物体是 相反的,雕刻工艺常用的镜像技术就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这一特点来实现的 .
【答案】左右;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解:①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
②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
③作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C′;
④用虚线连接A′B′,B′C′,就是ABC在平面镜的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像与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故答案为:左右;.
【分析】依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分别做出A、B、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就是物体ABC在镜中的像.
23.(2017·锦州模拟)如图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解:先作出点光源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连接S′与挡光板的最上左边缘,交平面镜于点O,连接SO作出入射光线,并画出反射光线,阴影部分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障碍物右边的范围,如图所示:
【分析】本题用到两个知识点:一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发光点的像点,二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要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
24.(2017·寿光模拟)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是以镜面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连接AA′,BB′,做这两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MN,即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25.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分析】由平镜反射的光线好像都是由像发出来的,反向延长两条反射光线,交点处就是像的位置,然后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可找出发光点的位置,连接发光点与各入射点,标上箭头.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