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
一、选择题
1.(2017八下·无棣期末)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2017·凉州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 )
A.(﹣1,1) B.(﹣1,﹣2)
C.(﹣1,2) D.(1,2)
3.(2017·浙江模拟)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图形,现计划用铁丝按照图形制作相应的造型,则所用铁丝的长度关系是( )
A.甲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 B.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
C.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 D.三种方案所用铁丝一样长
4.(2016九上·阳新期中)如图,这是一个正面为黑,反面为白的未拼完的拼木盘,给出如下四块正面为黑、反面为白的拼木,现欲拼满拼木盘并使其颜色一致,请问应选择的拼木是( )
A. B. C. D.
5.(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A)规定: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小于周角)后能和自身重合,则称此图形为旋转对称图形.下列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且有一个旋转角为60°的是( )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六边形 D.正十边形
6.(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把△ABC沿着B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它们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BC面积的一半,若BC= ,则△ABC移动的距离是( )
A. B. C. D. ﹣
7.(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已知点A(a,1)与点B(﹣4,b)关于原点对称,则a+b的值为( )
A.5 B.﹣5 C.3 D.﹣3
8.(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点B落在AB边上点B′处,此时,点A的对应点A′恰好落在BC边的延长线上,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CB′=∠ACA′ B.∠ACB=2∠B
C.∠B′CA=∠B′AC D.B′C平分∠BB′A′
9.(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将△ABC沿BC翻折得到△DBC,再将△DBC绕C点逆时针旋转60°得到△FEC,延长BD交EF于H.已知∠ABC=30°,∠BAC=90°,AC=1,则四边形CDHF的面积为( )
A. B. C. D.
10.(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A,B的坐标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 )
A.1 B.﹣1 C.0 D.2
11.(2017·巴彦淖尔模拟)如图,将△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如果△ABE的周长是16cm,那么四边形ABFD的周长是( )
A.16cm B.18cm C.20cm D.21cm
12.(2017七下·新野期末)如图,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得到△AB1C1,若点B1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则∠BB1C1的大小为( )
A.70° B.80° C.84° D.86°
二、填空题
13.(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在正方形OABC中,O为坐标原点,点C在y轴正半轴上,点A的坐标为(2,0),将正方形OABC沿着OB方向平移 OB个单位,则点C的对应点坐标为 .
14.(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ABC中,AB=AC,BC=12cm,点D在AC上,DC=4cm.将线段DC沿着CB的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点E,F分别落在边AB,BC上,则△EBF的周长为 cm.
15.(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COD,若∠AOB=15°,则∠AOD= 度.
16.(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已知:如图,在△AOB中,∠AOB=90°,AO=3cm,BO=4cm.将△AOB绕顶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1OB1处,此时线段OB1与AB的交点D恰好为AB的中点,则线段B1D= cm.
17.(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在△ABC中,∠ACB=90°,AC=4,BC=3,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DE(其中点B恰好落在AC延长线上点D处,点C落在点E处),连接BD,则四边形AEDB的面积为 .
18.(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若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OB按如图所示放置,OB=2,则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三、解答题
19.(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下列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图中“鱼”的各个顶点都在格点上.
(1)把“鱼”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写出A、B、C三点平移后的对应点A′、B′、C′的坐标.
20.(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已知AC⊥BC,垂足为C,AC=4,BC=3 ,将线段A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AD,连接DC,DB.
(1)线段DC= ;
(2)求线段DB的长度.
21.(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2,0),等边三角形AOC经过平移或轴对称或旋转都可以得到△OBD.
(1)△AOC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OBD,则平移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AOC与△BOD关于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 ;△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DOB,则旋转角度可以是 度;
(2)连结AD,交OC于点E,求∠AEO的度数.
22.(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请解答下列问题:
(1)将△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A1B1C1;
(2)若点M是△ABC内一点,其坐标为(a,b),点M在△A1B1C1内的对应点为M1,则点M1的坐标为 ;
(3)画出△ABC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A2B2C2.
23.(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给出了格点三角形ABC(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
(1)①先将△ABC竖直向上平移5个单位,再水平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
②将△A1B1C1绕B1点顺时针旋转90°,得△A2B1C2,请画出△A2B1C2;
(2)求线段B1C1变换到B1C2的过程中扫过区域的面积.
24.(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1,﹣1),B(﹣3,3),C(﹣4,1)
(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
(2)画出△ABC绕点A按逆时针旋转90°后的△AB2C2,并写出点C的对应点C2的坐标.
25.(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已知,点P是等边三角形△ABC中一点,线段AP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到AQ,连接PQ、QC.
(1)求证:PB=QC;
(2)若PA=3,PB=4,∠APB=150°,求PC的长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符合题意
D.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A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解答】解:∵将点A(1,﹣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点A′的横坐标为1﹣2=﹣1,纵坐标为﹣2+3=1,
∴A′的坐标为(﹣1,1).
故选:A.
【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上平移纵坐标加求解即可.
3.【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解析】【解答】解:由图形可得出:甲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
乙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
丙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
故三种方案所用铁丝一样长.
故选:D.
【分析】分别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各图形中所用铁丝的长度,进而得出答案.
4.【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解析】【解答】解:A、C和D旋转之后都不能与图形拼满,B旋转180°后可得出与图形相同的形状,故选B.
【分析】将所给的拼木分别尝试拼接或由拼木盘观察,直接选出拼木.
5.【答案】C
【知识点】旋转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正三角形的最小旋转角是120°,故不符合题意;
B、正方形的旋转角度是90°,故不符合题意;
C、正六边形的最小旋转角是60°,故符合题意;
D、正十角形的最小旋转角是36°,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及正多边形的性质,可知正三角形最小旋转角为120°;正方形的最小旋转角为90°;正六边形的最小旋转角为60°;正十边形的最小旋转角为36°,即可得出答案。
6.【答案】D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ABC沿BC边平移到△DEF的位置,
∴AB∥DE,
∴△ABC∽△HEC,
∴ =( )2= ,
∴EC:BC=1: ,
∵BC= ,
∴EC= ,
∴BE=BC﹣EC= ﹣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易证△ABC∽△HEC,由已知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BC面积的一半 ,就可得出( )2= ,由EC的长,就可求出BC的长,然后求出平移的距离BE的长即可。
7.【答案】C
【知识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由A(a,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B(﹣4,b),得
a=4,b=﹣1,
a+b=3,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求出a、b的值,然后求出a与b的和即可。
8.【答案】C
【知识点】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CB'和∠ACA'都是旋转角,则∠BCB′=∠ACA′,故A不符合题意,
∵CB=CB',
∴∠B=∠BB'C,
又∵∠A'CB'=∠B+∠BB'C,
∴∠A'CB'=2∠B,
又∵∠ACB=∠A'CB',
∴∠ACB=2∠B,故B不符合题意;
∵∠A′B′C=∠B,
∴∠A′B′C=∠BB′C,
∴B′C平分∠BB′A′,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角相等,可对A作出判断;由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可证得∠ACB=∠ACB,∠B=∠B,CB=CB,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对B、D作出判断;由题意不能证明AB=CB,综上所述,可得出答案。
9.【答案】C
【知识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ABC=30°,∠BAC=90°,AC=1,
∴BC=2AC=2,
∴AB= = ,
由翻折、旋转的性质知AC=CD=CF=1,∠ACB=∠BCD=∠FCE=60°,
∴∠ACF=180°,即点A、C、F三点共线,CE=CB=2,EF=BD=AB= ,∠E=∠ABC=30°,
∴DE=2﹣1=1,
在Rt△DEH中,DH= DE= ,
S四边形CDHF=S△CEF﹣S△DEH= ×1× ﹣ ×1× =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B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根据翻折和旋转的性质,可证AC=CD=CF=1,∠ACB=∠BCD=∠FCE=60°,可证得点A、C、F三点共线,然后求出EF、DE、DH的长,根据S四边形CDHF=S△CEF﹣S△DEH,就可求出答案。
10.【答案】C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A(1,0),A1(3,b),B(0,2),B1(a,4),
∴平移规律为向右3﹣1=2个单位,向上4﹣2=2个单位,
∴a=0+2=2,b=0+2=2,
∴a﹣b=2﹣2=0.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点A和A1的横坐标的变化及点B和B1的纵坐标的变化,就可得出平移的方法,即可求出a、b的值,然后求出a-b的值。
11.【答案】C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
∴EF=AD=2cm,AE=DF,
∵△ABE的周长为16cm,
∴AB+BE+AE=16cm,
∴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E+EF+DF+AD
=AB+BE+AE+EF+AD
=16cm+2cm+2cm
=20cm.
故选C.
【分析】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EF=AD=2cm,AE=DF,而AB+BE+AE=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C+CF+DF+AD,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即可
12.【答案】B
【知识点】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由旋转的性质可知:∠B=∠AB1C1,AB=AB1,∠BAB1=100°.
∵AB=AB1,∠BAB1=100°,
∴∠B=∠BB1A=40°.
∴∠AB1C1=40°.
∴∠BB1C1=∠BB1A+∠AB1C1=40°+40°=80°.
故答案为:B.
【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知∠B=∠AB1C1,AB=AB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BB1A=∠AB1C1=40°,从而可求得∠BB1C1=80°.
13.【答案】(1,3)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在正方形OABC中,O为坐标原点,点C在y轴正半轴上,点A的坐标为(2,0),
∴OC=OA=2,C(0,2),
∵将正方形OABC沿着OB方向平移 OB个单位,即将正方形OABC沿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点C的对应点坐标是(1,3).
故答案为(1,3).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点C的坐标,再由已知条件:将正方形OABC沿着OB方向平移 OB个单位,即将正方形OABC沿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根据点的坐标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减右加,就可得出点C的对应点的坐标。
14.【答案】13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将线段DC沿着CB的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
∴EF=DC=4cm,FC=7cm,
∵AB=AC,BC=12cm,
∴∠B=∠C,BF=5cm,
∴∠B=∠BFE,
∴BE=EF=4cm,
∴△EBF的周长为:4+4+5=13(cm).
故答案为:13.
【分析】由已知条件:将线段DC沿着CB的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利用平移的性质,就可求出CF、EF的长,再证明∠B=∠BFE,可证得BE=EF,求出BE、BF的长,然后求出△EBF的周长。
15.【答案】30
【知识点】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COD,
∴∠BOD=45°,
∴∠AOD=∠BOD﹣∠AOB=45°﹣15°=30°.
故答案为:30.
【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根据旋转角为45°,可得出∠BOD=45°,再根据∠AOD=∠BOD﹣∠AOB,就可求出结果。
16.【答案】1.5
【知识点】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在△AOB中,∠AOB=90°,AO=3cm,BO=4cm,
∴AB= =5cm,
∵点D为AB的中点,
∴OD= AB=2.5cm.
∵将△AOB绕顶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1OB1处,
∴OB1=OB=4cm,
∴B1D=OB1﹣OD=1.5cm.
故答案为1.5.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就可求出OD的长,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就可证得BO=B1O,根据B1D=OB1﹣OD,就可求出B1D。
17.【答案】
【知识点】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在△ABC中,∠C=90°,AC=4,BC=3,
∴AB=5,
∵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E处,点B恰好落在AC延长线上点D处,
∴AD=AB=5,
∴CD=AD﹣AC=1,
∴四边形AEDB的面积为 ,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证得AD=AB=5,从而可求出CD的长,然后根据四边形AEDB的面积 =2×△ABC的面积+△BCD的面积,即可求解。
18.【答案】(﹣1,﹣1)
【知识点】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过点A作AD⊥OB于点D,
∵△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B=2,
∴OD=AD=1,
∴A(1,1),
∴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1).
故答案为(﹣1,﹣1).
【分析】过点A作AD⊥OB于点D,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及AD的长,故可得出A点坐标,再由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即可得出结论.
19.【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结合坐标系可得:A'(5,2),B'(0,6),C'(1,0).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作图﹣平移
【解析】【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抓住图形中的关键点,作出这些关键点的对称点,再连接各个点,即可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2)根据直角坐标系中所画出的图形, 写出点A′、B′、C′的坐标 。
20.【答案】(1)4
(2)解:作DE⊥BC于点E.
∵△ACD是等边三角形,
∴∠ACD=60°,
又∵AC⊥BC,
∴∠DCE=∠ACB﹣∠ACD=90°﹣60°=30°,
∴Rt△CDE中,DE= DC=2,
CE=DC cos30°=4× =2 ,
∴BE=BC﹣CE=3 ﹣2 = .
∴Rt△BDE中,BD= = = .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1)∵AC=AD,∠CAD=60°,
∴△ACD是等边三角形,
∴DC=AC=4.
故答案是:4;
【分析】(1)利用旋转的性质,可知AC=AD,∠CAD=60°,可得到△ACD时等边三角形,继而可求出DC的长。
(2) 作DE⊥BC于点E,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垂直的定义,就可求出∠DCE,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CE,BE,然后在Rt△BD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
21.【答案】(1)2;y轴;120
(2)解:如图,
∵等边△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DOB,
∴OA=OD,
∵∠AOC=∠BOD=60°,
∴∠DOC=60°,
即OE为等腰△AOD的顶角的平分线,
∴OE垂直平分AD,
∴∠AEO=90°.
【知识点】轴对称的性质;平移的性质;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1)∵点A的坐标为(﹣2,0),
∴△AOC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OBD;
∴△AOC与△BOD关于y轴对称;
∵△AOC为等边三角形,
∴∠AOC=∠BOD=60°,
∴∠AOD=120°,
∴△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DOB.
故答案为2;y轴;120.
【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及点A的坐标,可得到平移的距离;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可得出△AOC与△BOD关于直线对称的对称轴,利用旋转的性质, 可求出旋转角的度数。
(2)利用旋转的性质,可知OA=OD,求出∠DOC,从而可证得OE为等腰△AOD的顶角的平分线,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就可求出∠AEO的度数。
22.【答案】(1)解: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2)(a,b﹣5)
(3)解: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作图﹣平移;作图﹣旋转
【解析】【解答】解:(2)∵点M是△ABC内一点,其坐标为(a,b),点M在△A1B1C1内的对应点为M1,
∴点M1的坐标为:(a,b﹣5);
故答案为:(a,b﹣5)
【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及作图,将△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A1B1C1即可。
(2)根据平移规律:向下平移5个单位,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去5,就可得出点 M1的坐标 。
(3)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就可作出△ABC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A2B2C2。
23.【答案】(1)解:如图所示:△A1B1C1,△A2B1C2即为所求
(2)解:线段B1C1变换到B1C2的过程中扫过区域的面积为: = π
【知识点】扇形面积的计算;作图﹣平移;作图﹣旋转
【解析】【分析】(1)①根据平移的性质及作图,先将△ABC竖直向上平移5个单位,再水平向右平移4个单位就可得到△A1B1C1; ②利用旋转的性质,将点A1、C1绕B1点顺时针旋转90°,可得到点A2、C2,再画出△A2B1C2即可。
(2)线段B1C1变换到B1C2的过程中扫过区域的面积就是以B1为圆心, 3为半径,圆心角为90°的扇形的面积,再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可求解。
24.【答案】(1)解:如图所示,△A1B1C1即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
则B1的坐标是(3,3);
(2)解:△ABC绕点A按逆时针旋转90°后的△AB2C2是:
则点C的对应点C2的坐标是(﹣3,﹣4).
【知识点】作图﹣轴对称;作图﹣旋转
【解析】【分析】(1)根据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先分别作出点A、B、C关于y轴的对称的点 A1、B1、C1,再画出△A1B1C1, 然后写出点B1的坐标 。
(2)根据旋转的性质,先作出点B、C绕点A按逆时针旋转90°后的对称点的点B2、C2,再画出△AB2C2,然后写出点C2的坐标。
25.【答案】(1)证明:∵线段AP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到AQ,
∴AP=AQ,∠PAQ=60°,
∴△APQ是等边三角形,∠PAC+∠CAQ=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BAP+∠PAC=60°,AB=AC,
∴∠BAP=∠CAQ,
在△BAP和△CAQ中
,
∴△BAP≌△CAQ(SAS),
∴PB=QC;
(2)解:∵由(1)得△APQ是等边三角形,
∴AP=PQ=3,∠AQP=60°,
∵∠APB=150°,
∴∠PQC=150°﹣60°=90°,
∵PB=QC,
∴QC=4,
∴△PQC是直角三角形,
∴PC= = =5.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AP=AQ,∠PAQ=60°, 可得出△APQ是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 ∠PAC+∠CAQ=60°,∠BAP+∠PAC=60°,AB=AC ,推出∠BAP=∠CAQ,然后利用SAS证明△BAP≌△CAQ,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2)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去证明∠PQC=90°及PB=QC,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C的长。
1 / 1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
一、选择题
1.(2017八下·无棣期末)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符合题意
D.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7·凉州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 )
A.(﹣1,1) B.(﹣1,﹣2)
C.(﹣1,2) D.(1,2)
【答案】A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解答】解:∵将点A(1,﹣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点A′的横坐标为1﹣2=﹣1,纵坐标为﹣2+3=1,
∴A′的坐标为(﹣1,1).
故选:A.
【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上平移纵坐标加求解即可.
3.(2017·浙江模拟)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图形,现计划用铁丝按照图形制作相应的造型,则所用铁丝的长度关系是( )
A.甲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 B.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
C.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 D.三种方案所用铁丝一样长
【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解析】【解答】解:由图形可得出:甲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
乙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
丙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
故三种方案所用铁丝一样长.
故选:D.
【分析】分别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各图形中所用铁丝的长度,进而得出答案.
4.(2016九上·阳新期中)如图,这是一个正面为黑,反面为白的未拼完的拼木盘,给出如下四块正面为黑、反面为白的拼木,现欲拼满拼木盘并使其颜色一致,请问应选择的拼木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解析】【解答】解:A、C和D旋转之后都不能与图形拼满,B旋转180°后可得出与图形相同的形状,故选B.
【分析】将所给的拼木分别尝试拼接或由拼木盘观察,直接选出拼木.
5.(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A)规定: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小于周角)后能和自身重合,则称此图形为旋转对称图形.下列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且有一个旋转角为60°的是( )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六边形 D.正十边形
【答案】C
【知识点】旋转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正三角形的最小旋转角是120°,故不符合题意;
B、正方形的旋转角度是90°,故不符合题意;
C、正六边形的最小旋转角是60°,故符合题意;
D、正十角形的最小旋转角是36°,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及正多边形的性质,可知正三角形最小旋转角为120°;正方形的最小旋转角为90°;正六边形的最小旋转角为60°;正十边形的最小旋转角为36°,即可得出答案。
6.(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把△ABC沿着B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它们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BC面积的一半,若BC= ,则△ABC移动的距离是( )
A. B. C. D. ﹣
【答案】D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ABC沿BC边平移到△DEF的位置,
∴AB∥DE,
∴△ABC∽△HEC,
∴ =( )2= ,
∴EC:BC=1: ,
∵BC= ,
∴EC= ,
∴BE=BC﹣EC= ﹣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易证△ABC∽△HEC,由已知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BC面积的一半 ,就可得出( )2= ,由EC的长,就可求出BC的长,然后求出平移的距离BE的长即可。
7.(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已知点A(a,1)与点B(﹣4,b)关于原点对称,则a+b的值为( )
A.5 B.﹣5 C.3 D.﹣3
【答案】C
【知识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由A(a,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B(﹣4,b),得
a=4,b=﹣1,
a+b=3,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求出a、b的值,然后求出a与b的和即可。
8.(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点B落在AB边上点B′处,此时,点A的对应点A′恰好落在BC边的延长线上,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CB′=∠ACA′ B.∠ACB=2∠B
C.∠B′CA=∠B′AC D.B′C平分∠BB′A′
【答案】C
【知识点】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CB'和∠ACA'都是旋转角,则∠BCB′=∠ACA′,故A不符合题意,
∵CB=CB',
∴∠B=∠BB'C,
又∵∠A'CB'=∠B+∠BB'C,
∴∠A'CB'=2∠B,
又∵∠ACB=∠A'CB',
∴∠ACB=2∠B,故B不符合题意;
∵∠A′B′C=∠B,
∴∠A′B′C=∠BB′C,
∴B′C平分∠BB′A′,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角相等,可对A作出判断;由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可证得∠ACB=∠ACB,∠B=∠B,CB=CB,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对B、D作出判断;由题意不能证明AB=CB,综上所述,可得出答案。
9.(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将△ABC沿BC翻折得到△DBC,再将△DBC绕C点逆时针旋转60°得到△FEC,延长BD交EF于H.已知∠ABC=30°,∠BAC=90°,AC=1,则四边形CDHF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ABC=30°,∠BAC=90°,AC=1,
∴BC=2AC=2,
∴AB= = ,
由翻折、旋转的性质知AC=CD=CF=1,∠ACB=∠BCD=∠FCE=60°,
∴∠ACF=180°,即点A、C、F三点共线,CE=CB=2,EF=BD=AB= ,∠E=∠ABC=30°,
∴DE=2﹣1=1,
在Rt△DEH中,DH= DE= ,
S四边形CDHF=S△CEF﹣S△DEH= ×1× ﹣ ×1× =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B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根据翻折和旋转的性质,可证AC=CD=CF=1,∠ACB=∠BCD=∠FCE=60°,可证得点A、C、F三点共线,然后求出EF、DE、DH的长,根据S四边形CDHF=S△CEF﹣S△DEH,就可求出答案。
10.(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A,B的坐标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 )
A.1 B.﹣1 C.0 D.2
【答案】C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A(1,0),A1(3,b),B(0,2),B1(a,4),
∴平移规律为向右3﹣1=2个单位,向上4﹣2=2个单位,
∴a=0+2=2,b=0+2=2,
∴a﹣b=2﹣2=0.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点A和A1的横坐标的变化及点B和B1的纵坐标的变化,就可得出平移的方法,即可求出a、b的值,然后求出a-b的值。
11.(2017·巴彦淖尔模拟)如图,将△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如果△ABE的周长是16cm,那么四边形ABFD的周长是( )
A.16cm B.18cm C.20cm D.21cm
【答案】C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
∴EF=AD=2cm,AE=DF,
∵△ABE的周长为16cm,
∴AB+BE+AE=16cm,
∴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E+EF+DF+AD
=AB+BE+AE+EF+AD
=16cm+2cm+2cm
=20cm.
故选C.
【分析】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EF=AD=2cm,AE=DF,而AB+BE+AE=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C+CF+DF+AD,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即可
12.(2017七下·新野期末)如图,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得到△AB1C1,若点B1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则∠BB1C1的大小为( )
A.70° B.80° C.84° D.86°
【答案】B
【知识点】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由旋转的性质可知:∠B=∠AB1C1,AB=AB1,∠BAB1=100°.
∵AB=AB1,∠BAB1=100°,
∴∠B=∠BB1A=40°.
∴∠AB1C1=40°.
∴∠BB1C1=∠BB1A+∠AB1C1=40°+40°=80°.
故答案为:B.
【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知∠B=∠AB1C1,AB=AB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BB1A=∠AB1C1=40°,从而可求得∠BB1C1=80°.
二、填空题
13.(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在正方形OABC中,O为坐标原点,点C在y轴正半轴上,点A的坐标为(2,0),将正方形OABC沿着OB方向平移 OB个单位,则点C的对应点坐标为 .
【答案】(1,3)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在正方形OABC中,O为坐标原点,点C在y轴正半轴上,点A的坐标为(2,0),
∴OC=OA=2,C(0,2),
∵将正方形OABC沿着OB方向平移 OB个单位,即将正方形OABC沿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点C的对应点坐标是(1,3).
故答案为(1,3).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点C的坐标,再由已知条件:将正方形OABC沿着OB方向平移 OB个单位,即将正方形OABC沿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根据点的坐标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减右加,就可得出点C的对应点的坐标。
14.(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ABC中,AB=AC,BC=12cm,点D在AC上,DC=4cm.将线段DC沿着CB的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点E,F分别落在边AB,BC上,则△EBF的周长为 cm.
【答案】13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将线段DC沿着CB的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
∴EF=DC=4cm,FC=7cm,
∵AB=AC,BC=12cm,
∴∠B=∠C,BF=5cm,
∴∠B=∠BFE,
∴BE=EF=4cm,
∴△EBF的周长为:4+4+5=13(cm).
故答案为:13.
【分析】由已知条件:将线段DC沿着CB的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利用平移的性质,就可求出CF、EF的长,再证明∠B=∠BFE,可证得BE=EF,求出BE、BF的长,然后求出△EBF的周长。
15.(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COD,若∠AOB=15°,则∠AOD= 度.
【答案】30
【知识点】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COD,
∴∠BOD=45°,
∴∠AOD=∠BOD﹣∠AOB=45°﹣15°=30°.
故答案为:30.
【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根据旋转角为45°,可得出∠BOD=45°,再根据∠AOD=∠BOD﹣∠AOB,就可求出结果。
16.(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已知:如图,在△AOB中,∠AOB=90°,AO=3cm,BO=4cm.将△AOB绕顶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1OB1处,此时线段OB1与AB的交点D恰好为AB的中点,则线段B1D= cm.
【答案】1.5
【知识点】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在△AOB中,∠AOB=90°,AO=3cm,BO=4cm,
∴AB= =5cm,
∵点D为AB的中点,
∴OD= AB=2.5cm.
∵将△AOB绕顶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1OB1处,
∴OB1=OB=4cm,
∴B1D=OB1﹣OD=1.5cm.
故答案为1.5.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就可求出OD的长,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就可证得BO=B1O,根据B1D=OB1﹣OD,就可求出B1D。
17.(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在△ABC中,∠ACB=90°,AC=4,BC=3,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DE(其中点B恰好落在AC延长线上点D处,点C落在点E处),连接BD,则四边形AEDB的面积为 .
【答案】
【知识点】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在△ABC中,∠C=90°,AC=4,BC=3,
∴AB=5,
∵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E处,点B恰好落在AC延长线上点D处,
∴AD=AB=5,
∴CD=AD﹣AC=1,
∴四边形AEDB的面积为 ,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证得AD=AB=5,从而可求出CD的长,然后根据四边形AEDB的面积 =2×△ABC的面积+△BCD的面积,即可求解。
18.(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若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OB按如图所示放置,OB=2,则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答案】(﹣1,﹣1)
【知识点】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过点A作AD⊥OB于点D,
∵△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B=2,
∴OD=AD=1,
∴A(1,1),
∴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1).
故答案为(﹣1,﹣1).
【分析】过点A作AD⊥OB于点D,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及AD的长,故可得出A点坐标,再由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即可得出结论.
三、解答题
19.(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下列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图中“鱼”的各个顶点都在格点上.
(1)把“鱼”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写出A、B、C三点平移后的对应点A′、B′、C′的坐标.
【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结合坐标系可得:A'(5,2),B'(0,6),C'(1,0).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作图﹣平移
【解析】【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抓住图形中的关键点,作出这些关键点的对称点,再连接各个点,即可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2)根据直角坐标系中所画出的图形, 写出点A′、B′、C′的坐标 。
20.(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已知AC⊥BC,垂足为C,AC=4,BC=3 ,将线段A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AD,连接DC,DB.
(1)线段DC= ;
(2)求线段DB的长度.
【答案】(1)4
(2)解:作DE⊥BC于点E.
∵△ACD是等边三角形,
∴∠ACD=60°,
又∵AC⊥BC,
∴∠DCE=∠ACB﹣∠ACD=90°﹣60°=30°,
∴Rt△CDE中,DE= DC=2,
CE=DC cos30°=4× =2 ,
∴BE=BC﹣CE=3 ﹣2 = .
∴Rt△BDE中,BD= = = .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1)∵AC=AD,∠CAD=60°,
∴△ACD是等边三角形,
∴DC=AC=4.
故答案是:4;
【分析】(1)利用旋转的性质,可知AC=AD,∠CAD=60°,可得到△ACD时等边三角形,继而可求出DC的长。
(2) 作DE⊥BC于点E,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垂直的定义,就可求出∠DCE,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CE,BE,然后在Rt△BD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
21.(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2,0),等边三角形AOC经过平移或轴对称或旋转都可以得到△OBD.
(1)△AOC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OBD,则平移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AOC与△BOD关于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 ;△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DOB,则旋转角度可以是 度;
(2)连结AD,交OC于点E,求∠AEO的度数.
【答案】(1)2;y轴;120
(2)解:如图,
∵等边△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DOB,
∴OA=OD,
∵∠AOC=∠BOD=60°,
∴∠DOC=60°,
即OE为等腰△AOD的顶角的平分线,
∴OE垂直平分AD,
∴∠AEO=90°.
【知识点】轴对称的性质;平移的性质;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1)∵点A的坐标为(﹣2,0),
∴△AOC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OBD;
∴△AOC与△BOD关于y轴对称;
∵△AOC为等边三角形,
∴∠AOC=∠BOD=60°,
∴∠AOD=120°,
∴△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DOB.
故答案为2;y轴;120.
【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及点A的坐标,可得到平移的距离;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可得出△AOC与△BOD关于直线对称的对称轴,利用旋转的性质, 可求出旋转角的度数。
(2)利用旋转的性质,可知OA=OD,求出∠DOC,从而可证得OE为等腰△AOD的顶角的平分线,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就可求出∠AEO的度数。
22.(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请解答下列问题:
(1)将△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A1B1C1;
(2)若点M是△ABC内一点,其坐标为(a,b),点M在△A1B1C1内的对应点为M1,则点M1的坐标为 ;
(3)画出△ABC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A2B2C2.
【答案】(1)解: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2)(a,b﹣5)
(3)解: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作图﹣平移;作图﹣旋转
【解析】【解答】解:(2)∵点M是△ABC内一点,其坐标为(a,b),点M在△A1B1C1内的对应点为M1,
∴点M1的坐标为:(a,b﹣5);
故答案为:(a,b﹣5)
【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及作图,将△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A1B1C1即可。
(2)根据平移规律:向下平移5个单位,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去5,就可得出点 M1的坐标 。
(3)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就可作出△ABC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A2B2C2。
23.(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给出了格点三角形ABC(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
(1)①先将△ABC竖直向上平移5个单位,再水平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
②将△A1B1C1绕B1点顺时针旋转90°,得△A2B1C2,请画出△A2B1C2;
(2)求线段B1C1变换到B1C2的过程中扫过区域的面积.
【答案】(1)解:如图所示:△A1B1C1,△A2B1C2即为所求
(2)解:线段B1C1变换到B1C2的过程中扫过区域的面积为: = π
【知识点】扇形面积的计算;作图﹣平移;作图﹣旋转
【解析】【分析】(1)①根据平移的性质及作图,先将△ABC竖直向上平移5个单位,再水平向右平移4个单位就可得到△A1B1C1; ②利用旋转的性质,将点A1、C1绕B1点顺时针旋转90°,可得到点A2、C2,再画出△A2B1C2即可。
(2)线段B1C1变换到B1C2的过程中扫过区域的面积就是以B1为圆心, 3为半径,圆心角为90°的扇形的面积,再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可求解。
24.(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1,﹣1),B(﹣3,3),C(﹣4,1)
(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
(2)画出△ABC绕点A按逆时针旋转90°后的△AB2C2,并写出点C的对应点C2的坐标.
【答案】(1)解:如图所示,△A1B1C1即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
则B1的坐标是(3,3);
(2)解:△ABC绕点A按逆时针旋转90°后的△AB2C2是:
则点C的对应点C2的坐标是(﹣3,﹣4).
【知识点】作图﹣轴对称;作图﹣旋转
【解析】【分析】(1)根据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先分别作出点A、B、C关于y轴的对称的点 A1、B1、C1,再画出△A1B1C1, 然后写出点B1的坐标 。
(2)根据旋转的性质,先作出点B、C绕点A按逆时针旋转90°后的对称点的点B2、C2,再画出△AB2C2,然后写出点C2的坐标。
25.(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单元测试B)已知,点P是等边三角形△ABC中一点,线段AP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到AQ,连接PQ、QC.
(1)求证:PB=QC;
(2)若PA=3,PB=4,∠APB=150°,求PC的长度.
【答案】(1)证明:∵线段AP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到AQ,
∴AP=AQ,∠PAQ=60°,
∴△APQ是等边三角形,∠PAC+∠CAQ=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BAP+∠PAC=60°,AB=AC,
∴∠BAP=∠CAQ,
在△BAP和△CAQ中
,
∴△BAP≌△CAQ(SAS),
∴PB=QC;
(2)解:∵由(1)得△APQ是等边三角形,
∴AP=PQ=3,∠AQP=60°,
∵∠APB=150°,
∴∠PQC=150°﹣60°=90°,
∵PB=QC,
∴QC=4,
∴△PQC是直角三角形,
∴PC= = =5.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AP=AQ,∠PAQ=60°, 可得出△APQ是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 ∠PAC+∠CAQ=60°,∠BAP+∠PAC=60°,AB=AC ,推出∠BAP=∠CAQ,然后利用SAS证明△BAP≌△CAQ,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2)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去证明∠PQC=90°及PB=QC,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C的长。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