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2张PPT。温故知新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来源:学_科_网]英国、美国、法国 这三国完成历史转折的过程中,都发生了战争,都采用了暴力手段。当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并巩固之后,由于它们在政治上比封建制度先进;在科技上发明成果累累;在经济上迅速富裕起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体现出全方位的优越性,形成了资本主义时代潮流,世界各国必然要被卷入进来。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一、 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1年改革
(农奴制改革或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
?答: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国家。思考 为什么?
答:因为农奴制的阻碍。 2、农奴制怎样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①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他们 没有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率极低。 ②农奴生活水平低,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地主在毒打农奴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经济: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一)根本原因政治:农奴暴动工厂主(资本家)的烦恼最近有些烦,工厂里人手总是不够;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民太穷了,他们买不起……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
(二)目的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我们都一一地做到了。(二)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
巩固贵族地主统治(三)内容(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 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资本主义发展的四个要素:雄厚的资本、
自由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原料。自由的劳动力 广阔的市场雄厚的资本(四)评价性质: 作用:局限: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
建残余 课本118页“动脑筋”: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俄国农奴在改革后的得与失? 老:“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少:“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 (老人说的话,反映了俄国1861年改革的积极作用。) (小孩说的话,反映了这场改革的消极作用。) 综合:他们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是站在不同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观察的结果,因此也都不够全面。不过,评价历史事件,首先要看它对历史产生的客观影响,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相比之下,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分角色扮演:1.假如你是解放后的农民,你有什么感受?
2.假如你是贵族地主,你有什么感受?
3.假如你是资产阶级的工厂主,你对改革有什么感受?
4.假如你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你对自己的改革满意吗?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D1.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2.面对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为缓解统治危机,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采取的措施是A “废藩置县”
B 废除农奴制
C 请求英法援助
D 颁布《土地法令》B3.某男子生于1821年,40岁时,他的农奴身份被国家统一取消,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并出钱购买了一块“份地”。使他身份发生改变的事件是: A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B 俄国1861年改革
C 日本明治维新
D 美国南北战争B4.以下各项中哪些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①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②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③削弱大贵族势力,收回军权
④农民出钱赎买份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5.19世纪60年代,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比较这两次改革,其共同点 A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B都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都是为了解放农奴D都是该国历史上重大转折A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
主观目的是什么?革命(农奴制)改革维护贵族地主利益,挽救统治危机。6.下列四国中,哪一个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D7.下列国家中,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与俄国相似的是A 日本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A二、日本明治维新[来源:Zxxk.Com]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幕府时期,全国居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
统治阶级由天皇、将军、大名、武士组成。天皇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里。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庭设在京都实权在将军手中,政府设在江户(东京)美国舰队登陆日本1853年明治天皇 (睦仁)(一)背景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列强入侵,矛盾激化
(1)幕府统治的危机(2)倒幕运动时间:1868年
主力:中下级武士
方式:武力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改革力量(二)明治维新目的:
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富国强兵1868年(三)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巩固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允许土地买卖。图为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日本使团出访欧美日本最早的铁路东京的鹿鸣馆明治初期的小学 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当时世界上也很罕见 观察日本明治天皇服装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对明治维新哪一政策
的最好体现?(三)评价性质: 作用:局限:1.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天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
产阶级性质改革3.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4.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探究明治维新对现在的中国有什么启示?学习,借鉴,发展,创新,
科教兴国等方面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明治维新请回答
(1)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日本在古代史上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学习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说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及其意义。
(2)材料一中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指什么战争?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指的又是什么战争?
(3)19世纪中期,日本民族矛盾激化。未来改变现状,日本又拜欧美为师,它是通过什么活动向欧美学习的?结果如何?
(4)从日本发展的过程,你认为值得我们借鉴的有哪些?中国;大化改新------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明治维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和借鉴,发展创新8.近代首先敲开日本大门的西方列强是A 法国
B 英国
C 美国
D 德国C9.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A 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危机B 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C 加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D 学习了他国的先进经验D10.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A 发展近代工业
B 努力发展教育
C 文明开化
D 废藩置县A11.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句口号A 废藩置县
B 文明开化
C 求知识于世界
D 置产兴业B12.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 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
B 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 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13.19世纪60年代,通过自上而下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是A英国、荷兰
B日本、俄国
C英国、西班牙
D荷兰、西班牙B本课知识梳理农奴制的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幕府的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亚历山大二世,
资产阶级性质明治天皇,
资产阶级性质
(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要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大力发展教育,实行征兵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留下大量封建残余。是俄国历史上重大转折点。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单元知识链接改错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通过颁布《宅地法》,宣布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这场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1861年开始,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经济上,禁止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即向中国学习,努力发展教育,使日本逐步转变为一个封建国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二1868西方资本主义允许14.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共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B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C 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重要措施
D 都以失败而告终[来源:学科网ZXXK]D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