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水循环与陆地水体
课标要求 命题方向 考题取样 核心素养
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2.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水循环特点分析 2022浙江6月,T23 2020天津,T2 【综合思维】 从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的角度,考查河湖的水文特征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区域认知】 对特定区域的水体运动变化的过程进行描述。 【地理实践力】 结合统计资料,分析特定区域水资源的特征和利用
水量平衡原理的相关计算 2023浙江1月,T27 2022湖南,T14—16
陆地水体的补给来源分析 2022山东,T18(3) 2022辽宁,T18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2022全国乙,T7—8 2020江苏,T27
命题分析预测 从高起点的小切口入手,以前沿的工程建设或生产生活水体污染等为情境,考查学生思维品质、思维方式,进而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与应用性
备考策略 关注主干知识,落实课标要求,在学习陆地水体类型和各种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时可结合示意图来理解
考点1水循环及其意义
一、水循环过程、环节及意义
基本模式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
地理意义 ①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动态[1]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使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②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2]能量转换;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④塑造地表形态
二、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 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
水汽输送、降水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
地表径流 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强度、人类活动
下渗 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硬度、土质疏松状况
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正面影响
(1)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3]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域面积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升高,可增大区域蒸发量和降水量。
(2)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4]空间分布,也可以使流域的蒸发量增大,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大空气湿度。
(3)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加,减少地表径流。
(4)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5]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5)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2.负面影响
(1)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植物[6]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7]调节作用。
(3)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量,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4)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8]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倒灌,出现土地盐碱化现象。
情境1淡水透镜体
我国南海很多岛屿存在淡水透镜体(如下图)。淡水透镜体是因淡水和海水的密度差异,地表大量下渗的雨水排开内渗的海水,在地下形成的中央厚边缘薄的淡水水体。
(1)说出与淡水透镜体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水循环环节。
【提示】仔细读题和图片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降水与下渗。
(2)简述淡水透镜体能够漂浮于地下咸水之上的原因。
【提示】结合淡水和咸水的差异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降水通过下渗到达地下,降水为淡水,密度小,漂浮于密度大的海水之上。
情境2智能风光互补节水渗灌技术
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举办。为解决当地高温干旱环境下草坪的养护问题,卡塔尔采用了我国智能风光互补节水渗灌技术,将水直接输送到草类根部进行精准灌溉(下图)。
(1)说出智能风光互补节水渗灌技术增强的水循环环节。
【提示】智能风光互补节水渗灌技术能够直接把水输送到草的根部。
【参考答案】 下渗。
(2)简述卡塔尔世界杯采用渗灌技术养护草坪的主要目的。
【提示】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回答。
【参考答案】 卡塔尔气候干旱,为了解决当地高温干旱环境下草坪的养护问题,将水直接输送到草类根部,可减少水分蒸发,所以其主要目的是高效利用水资源。
研透高考 明确方向
命题点水循环特点分析
[2022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塔里木河下游某地部分地理要素剖面示意图。该地的地下水主要靠地表径流补给。完成下题。
图中,相对于荒漠(A)
A.河岸林地地下水含盐量低
B.耕地地下水埋藏较深
C.河岸林地地表水下渗较少
D.耕地地表水蒸发量小
【解题思路】读图可知,相对于荒漠,河岸林地地区的地下水有河水补给,河水属于淡水,因此河岸林地地下水含盐量应较低,A选项正确;读图可知,与荒漠相比,耕地地区的地下水埋藏较浅,距离地表较近,B选项错误;与荒漠相比,河岸林地地区地表水下渗多,对地下水补给量大,地下水位较高,C选项错误;耕地地区有植被覆盖,土壤含水量大,再加上植物的蒸腾作用,导致地表水蒸发量大于荒漠地区,D选项错误。
命题拓展
新疆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是塔里木河下游重要的补给水源,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生态补水初期会导致该河(D)
A.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弱
B.湿地减少,流域降水增加
C.地下径流增多,蒸发减弱
D.地下水位升高,蒸发增强
【解题思路】塔里木河流域降水少,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生态补水初期会导致该河下渗增加,地下水位逐渐上升,蒸发增强,A、C错误,D正确;生态补水初期会导致塔里木河的水量增加,湿地增加,B错误。考点2水量平衡原理及其应用
地球上的水时时刻刻都在循环运动中。从长期来看,全球的水量是平衡的,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水量收入和支出是有差异的。水量平衡是指地球任一区域在一定时段内,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差[1]等于该区域该时段内的蓄水变化量。水量平衡通用公式可以表示为:水量收入-水量[2]支出=蓄水变化量。
1.全球水量平衡
从多年平均情况来看,全球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全球海陆[3]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全球表面有大陆和海洋两大基本单元,依据水量平衡通用公式,可以分别建立海洋和陆地水量平衡公式。
领域 水量收入 水量支出 水量平衡公式 多年平均情况 (蓄水变化量=0)
海洋 降水量、 [4]入海径流量 蒸发量 蓄水变化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蒸发量 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
陆地 降水量 蒸发量、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 蓄水变化量=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地下径流量) 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地下径流量
2.流域水量平衡
(1)闭合流域水量平衡
闭合流域与相邻流域之间没有水量交换,因此在任一时段内的收入水量只有[5]大气降水;支出水量有蒸发量和(地表、地下)径流量,故水量平衡公式可以表示为:蓄水变化量=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从多年平均情况来看,蓄水变化量趋于[6]零,即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内流区,因无径流注入海洋,则径流量=0,故内流区水量平衡公式可以表示为:降水量=蒸发量,即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多年平均蒸发量。
(2)非闭合流域水量平衡
非闭合流域存在着该流域与相邻流域之间的地下径流交换量,即蓄水变化量=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相邻流域间地下径流交换量。
3.水量平衡公式的应用
(1)水库容量不变且水位保持[7]不变,说明入库水量与出库水量是平衡的。
(2)雨季之前,将水库中的水放掉一部分,待雨季时水库有空间容纳来水,保持水量平衡。
(3)内流区域(闭合流域)水量[8]稳定,说明该流域的蒸发量与降水量是平衡的。
情境1塔里木盆地水汽运动
塔里木盆地属暖温带极端干旱区,盆地周围降水稀少,平均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但盆地深处和边缘地区曾出现过大暴雨。该地降水的水汽主要由本地自产和外地输入。下图是该区域水汽运动示意图。
(1)运用水量平衡原理简要描述图中塔里木盆地水量的收支情况。
【提示】结合图示信息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 降水量≈蒸发量+水汽输出。
(2)说出塔里木盆地大暴雨形成的条件。
【提示】仔细读题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水汽输入量增多。
情境2水量平衡收支流程图
下图为我国台湾地区某年的水量平衡收支流程图。
(1)说出甲代表的水循环环节。
【提示】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判断即可。
【参考答案】 蒸发。
(2)台湾地区丙代表的环节损失量约81%,推测其主要原因。
【提示】根据图中数据及台湾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降水集中,雨季河流水量大。
研透高考 明确方向
命题点水量平衡原理的相关计算
[2023浙江1月选考,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个特定区域的大气降水主要由水汽输入与水汽输出决定。长江流域多年平均水汽输入、输出和径流量之间基本平衡。长江流域受季风影响,降水年际变率较大。2022 年长江流域出现了“主汛期反枯”、长期高温少雨的大面积干旱现象,中下游的许多支流和湖泊干涸。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流域水循环简图及长江流域示意图。
(1)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8月降水年际变率大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副高控制、强度变化大,夏季风不稳定;台风雨占比高,年际变率大。(每点2分,共4分)
【解题思路】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与洋流等。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定区域,可以从夏季风降水和台风雨两个角度分析。夏季风降水角度,从副热带高压带位置、强度及夏季风强弱方面来回答;台风雨角度,从所占比例及变率方面来回答。
(2)图中长江流域入海径流占比为13.3%(1分)。说出长江沿江城市在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策略。(3分)
【参考答案】 控制高耗水工业布局;循环利用水资源。(每点1分,共2分)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长江流域多年平均水汽输入、输出和径流量之间基本平衡”可知,图中25.1%为该区域的降水占比,11.8%为由于蒸发而输出的水汽占比,因此该区域入海径流占比为25.1%-11.8%=13.3%。需要注意的是,图中陆地整体蒸发占比为1.7%+11.8%,其中1.7%重新以降水的形式回到陆地,其参与流域内循环。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水资源综合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使用或浪费,减少水污染及水源生态破坏等。从题目中提取关键词“工业高质量发展”,要从工业结构调整,减少高耗水工业布局入手,再结合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污染,以及增加水循环利用等角度回答。
(3)针对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状况,专家认为仅调长江上游水库的水无法有效解决中下游农业缺水问题,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原因。(6分)
【参考答案】 汛期降水少,上游水库蓄水量少;输水距离远,沿途蒸发、下渗多;支流灌区农田海拔高,地表水无法自流灌溉;河口海水倒灌,可供灌溉的地表径流减少。(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解题思路】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原因”,可以从降水、蒸发、蒸腾、下渗、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角度进行分析。农业缺水,可从水源型缺水与水质型缺水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降水来看,2022年长江流域出现了“主汛期反枯”现象,可知长江上游汛期降水少,水库蓄水量有限;从蒸发与下渗来看,调水至中下游的过程中,水分蒸发、下渗多,水分损耗严重;从径流来看,图中“中下游农田”集中分布在海拔较高的丘陵谷地,地表水无法自流灌溉,需建设输水工程,难度与成本较大;河口海水倒灌,可供灌溉的地表径流减少。
命题拓展
(1)2022年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从7月11日到8月15日,鄱阳湖(长江流域重要的吞吐型湖泊)水体面积大幅度减小。推测鄱阳湖对长江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削减汛期洪峰,减轻长江下游洪涝灾害;保证枯水期水量,维护长江水生生态环境;调节径流,维持径流稳定,保证航运安全。
命题拓展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长江流域降水较往年大幅减少,补充给鄱阳湖的水量不足;持续高温,蒸发量大。
(3)指出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当地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参考答案】 蒸发量减少;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考点3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一、河流补给类型
1.河流主要补给类型的比较(以我国为例)
补给 类型 补给 时间 补给 特点 主导 因素 主要 分布区 径流量的 季节变化
雨水 补给 主要 在夏 秋季节 水量变化大 [1]气候类型 东部 季风 区
季节性 积雪融 水补给 [2]春季 补给有时间性,水量变化较小 气温和积雪量 东北 地区
高山冰 川和永 久性积 雪融水 补给 主要在 夏季 补给有时间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气温 [3]西北 和青藏 地区
湖泊水 补给 全年 水量较稳定,对河流有[4]调蓄作用,与河流水互补 湖泊水和河水的相对水位 普遍
地下水 补给 全年 与河流水互补,是河流最[5]稳定的补给 地下水与河水的相对水位 普遍
1.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方式,不同河段或不同季节,以某一种补给方式为主。
2.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都在夏季,如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丰富,河流汛期在冬季。
2.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
(1)依据河流所在地区的气候判断
分析思路:图示地区经纬度或海陆轮廓 图示区域气候特征 河流补给类型。
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汛是[6]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夏汛是雨水补给形成的。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变化较大,其径流量随[7]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随气温和冰雪蓄积量的变化而变化,径流量高峰主要在夏季;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其调节使径流量变化较小;有明显春汛的河流,春汛时主要补给方式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3.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补给关系的分析
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
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使得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段年径流量比较平稳,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较小。
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不一定都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不存在地下水补给河流水的情况。
二、河流特征
1.河流水文特征
水文特 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
水位 高或低,季节变化大或小,汛期出现的时间及其长短 主要与[8]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的主要补给季节为汛期,此时水位高;河流流量相同时,河道的宽窄、深浅也影响水位的高低
流量 大或小 河流流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的[9]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
含沙量 大或小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讲,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度越差、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越大
结冰期 有或无、长或短 最冷月均温>0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
凌汛 有或无 凌汛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流速 快或慢 取决于河道地势落差大小
2.河流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流程、流向、[10]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形态)、河网密度、河道(深浅、宽窄、曲直)、落差、源地、注入地等。
3.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人类活动 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破坏植被 地表径流量增大;使河流水位变化增大;含沙量增大
植树种草 地表径流量减小;使河流水位变化平缓;含沙量减小
硬化城市路面 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城市内涝频发
铺设渗水砖 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使河流水位变化平缓
修建水库 水库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变化幅度减小;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
围湖造田 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情境1“玫瑰湖”
在我国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有一类特殊而罕见的湖泊,其湖面有时呈现出奇特的粉红色,这类湖泊被称为“玫瑰湖”,是一种季节性的“赤水”景观(受水温、盐度、水量等因素影响,含有红色色素的卤虫、藻类等生物大量繁衍)。巴丹吉林沙漠有中国分布最密集的“玫瑰湖”群(下图)。
(1)判断巴丹吉林沙漠中“玫瑰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
【提示】“玫瑰湖”位于大断裂东段,结合地下径流方向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地下水。
(2)说出巴丹吉林沙漠中“玫瑰湖”最可能出现“赤水”景观的月份。
【提示】受水温、盐度、水量等因素影响,含有红色色素的卤虫、藻类等生物大量繁衍,会形成“赤水”景观。
【参考答案】 8月份,水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地下水位上升,补给湖水的水量增大,有利于含有红色色素的卤虫、藻类等生物大量繁衍,出现“赤水”景观。
情境2洞里萨湖地上水库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水量季节变化很大。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古老的灌溉工程。
(1)判断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
【提示】仔细观察图中丰水期水位线的位置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湖泊水。
(2)说出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段。
【提示】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期是枯水期。
【参考答案】 11月至次年4月。
情境3伊敏河
伊敏河发源于大兴安岭,流经呼伦贝尔高原,最后注入海拉尔河。伊敏河流域(下图所示)积雪期较长,季节性冻土发育。辉河是伊敏河最大的支流,其中下游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
(1)分析伊敏河春汛显著的原因。
【提示】结合伊敏河的纬度位置、气候类型分析。
【参考答案】 春季积雪大量消融,径流补给量大;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
(2)分析辉河H河段含沙量较小的主要原因。
【提示】根据该河段所在地区的地势和该河段上游植被覆盖率分析。
【参考答案】 H河段上游植被覆盖率高;上游流经沼泽湿地;地势平缓,流速慢,泥沙大量沉积。
研透高考 明确方向
命题点1陆地水体的补给来源分析
1.[2022辽宁地理卷,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深层地下水的开采超过其恢复和更新能力,会造成中深层地下水补给区的水位低于浅层地下水的水位,改变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方式。某科研团队研究太原盆地中深层地下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含量(简称 TDS,即每升水中所含的溶解性固体量)分布特征,发现TDS 值越高的地方,地下水水位越低。下图示意太原盆地中深层地下水TDS 值的分布。
(1)简述该盆地中深层地下水水位分布状况并推断地下水流动方向。(8分)
【参考答案】 TDS值由四周向中间增大,可知地下水水位由四周向中心降低;(2分)TDS存在三个高值区,即地下水水位存在三个低值区。(2分)流动方向:四周的地下水向中部流动;(2分)局部地区地下水向TDS高值中心(地下漏斗区)流动。(2分)
【解题思路】根据TDS等值线图可知,该盆地中深层地下水的TDS值大致呈现从四周向中部升高的趋势,且存在三个高值区。结合材料可知,TDS值越高的地方,地下水水位越低,即盆地存在三个地下水水位低的区域。根据地下水水位高低,可以推断出太原盆地地下水由四周向中部地区流动,在中深层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含量相对较高的地区存在地下漏斗,局部地区的地下水向漏斗中心流动。
(2)简述该盆地中深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4 分)
【参考答案】 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周围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基底裂隙水补给。(任答2点得4分)
【解题思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盆地中深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为浅层地下水;图示区域有汾河流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存在断裂带,该盆地中深层地下水有周围地下水的侧向补给、深层地下水和基底裂隙水的顶托补给。
(3)说出为保持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的措施。(6分)
【参考答案】 采取封井压采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地下水资源,扩大污水回收利用量;跨流域调水;雨季回灌。(任答3点得6分)
【解题思路】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般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加强地下水水源保护、扩大污水回收利用量、跨流域调水、雨季回灌(人工回灌)、封井压采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
命题拓展
杏花村是我国著名的酒都。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北部的太原盆地,距省会太原市区90千米,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汾酒的产地。“好水出好酒”,影响酒都杏花村的主要水源是(A)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大气降水 D.跨流域调水
【解题思路】酿酒主要使用河流水,因此影响杏花村的主要水源是地表径流。
命题点2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2022全国乙卷]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2—3题。
2.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A)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解题思路】一般情况下,洪峰来临前,河流水位上涨较快,河水流速较快。P、O两点表示同一水文监测站不同时间观测的水位与流量,过P、O两点作曲线的切线(如下图),过O点的切线斜率大于过P点的切线斜率,说明P点水位单位时间内变化较O点小,故O点应为洪峰来临前河流水位上涨时观测的数据,B、C错。读图可知,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点水位较P点低,但两点的流量相同(如下图),说明O点水流速度较P点快,A对,D错。
3.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C)
A.洪水含沙量大 B.洪峰水位低
C.河床高 D.洪峰流量大
【解题思路】读图可知,与1958年7月相比,1996年8月洪峰流量较小,水位较高,说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的洪水含沙量小,河床高,洪峰水位高,C对。
命题拓展
(1)推测1996年后黄河下游河段主河床深度的变化趋势可能是(B)
A.变深 B.变浅
C.不变 D.无法确定
【解题思路】由上题分析可知,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的洪水含沙量小,侵蚀作用弱,河床深度可能变浅,故选B。
(2)与1958年7月相比,1996年8月花园口水文站该时间段河流的平均径流量、含沙量特征为(C)
A.丰水丰沙 B.丰水少沙
C.少水少沙 D.少水丰沙
【解题思路】与1958年7月相比,1996年8月该河段含沙量小,流量小,所以该时间段平均径流量、含沙量特征为少水少沙,故选C。
名师点拨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1.沼泽地的形成原因
2.内流河断流的原因
3.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因
4.城市内涝的形成原因
归纳总结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主要分为潜水、承压水和上层滞水三种类型,在地下分布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如下图所示:
方法技巧
1.描述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的思路
2.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成因的答题思路第2讲海水的运动
课标要求 命题方向 考题取样 核心素养
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温度的分布及其影响 2023浙江6月,T9—10 【综合思维】 从要素综合、区域综合、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认知】 以特定区域为载体,考查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 从地理环境对人类影响的角度,理解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盐度的分布 2023辽宁,T7—9 2022山东,T13
潮汐及其影响 2022浙江6月,T3—4 2022浙江1月,T13
洋流的性质及其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分析 2023北京,T5—6 2022湖北,T12
命题分析预测 结合时事热点,联系人地关系这一主题,考查各个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影响的辩证关系。围绕海水运动对全球水热时空分布的影响,要求学生能进行关联分析
备考策略 熟记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影响等基本知识,强化读图、析图及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素材进行演绎,探究事件背后的原因
考点1海水的性质
一、海水温度
1.影响因素——海水热量的收支情况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有很多,如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但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收支情况,即海水的[1]热量平衡。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2]太阳辐射,海洋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消耗的热量。
世界海洋每年热量的收支基本上是平衡的,只是不同季节、不同海区的热量收支不平衡。
2.海水温度的分布
海水温度具有水平和垂直变化规律,如下表:
表层水温 水平变化 随纬度变化 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同一纬度海区受洋流影响 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升高;寒流流过的海区,水温降低
同一海区随季节变化 夏季水温高于冬季水温
随深度变化 0—1 000米 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1 000米以下 水温继续递减,但变化不大,保持低温状态
海水结冰为何比淡水结冰难
淡水的冰点为0 ℃,在温度约4 ℃时密度最大;而海水的冰点受密度、盐度的影响。海水中含盐量越大,冰点越低。当盐度达到24.695×10-3时,海水最大密度值和冰点的温度一样,都是-1.332 ℃。(如下图所示)
海水的含盐量较高,平均盐度约35×10-3,故海水比淡水结冰难。
3.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海水的盐度
1.影响海洋表面盐度高低的主要因素
(1)气候(蒸发量与降水量对比关系)。当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时,海水被稀释,盐度[3]降低;当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时,海水浓缩,盐度[4]升高。
(2)径流量(有无径流的稀释作用)。在大陆沿岸海区,陆地径流入海会稀释海水,使盐度降低。例如我国长江口附近海区,冬季海水盐度为25‰—30‰。夏季则因入海径流量增加,盐度可降低到5‰左右。
(3)洋流(寒、暖流导致的蒸发强弱)。暖流的海水盐度[5]偏高,寒流的海水盐度[6]偏低;在同纬度地带,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高于寒流经过的海区。
(4)海域封闭程度。海域封闭,与其他海域(外海)的海水交换少,保持较低盐度或较高的盐度。
(5)海冰冻融。海水结成的海冰为固体淡水,海水在结冰期间,淡水减少,盐度较高,融冰时相反。
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外海或大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近岸海域——丰水期盐度低,枯水期盐度高。
世界盐度极值分布区:盐度最高海区——[7]红海(原因:位于副热带,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两岸为热带沙漠地区,注入的河流径流量小;海域较为封闭,与外海域海水交换少)。
盐度最低海区——波罗的海(原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两岸注入的河流径流量大,起到稀释作用;海域较为封闭,与外海域海水交换少)。
3.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提取资源: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中提取镁、溴等资源。
(2)影响养殖业:对海水养殖而言,海水盐度的稳定极其重要。例如,暴雨会使养殖场的海水盐度降低,如果应对不当,会造成养殖的鱼虾等大量死亡。
(3)海水资源的利用: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将海水淡化,以缓解当地的缺水状况;海水可作为工业冷却水。
三、海水的密度
1.海水密度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
2.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航行 密度大的海水浮力大,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因浮力较大,有利于潜艇航行。 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海水跃层,被称“海中断崖”,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军事侦察 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突然变大,人们把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突然变大的水层叫密度跃层,该水层对声波有反射和折射作用。潜艇在此深度范围以下活动,不易被声波侦测到
情境1斜温层
斜温层是大体积流体(如海洋、湖泊或大气)内的一层很明显的薄层,在该层内的温度随深度变化较该层之上或之下的温度变化快。由于上下层水温不同,海水的稳定性差异较大。下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北半球某一经线上三个不同纬度海区同一季节的水温垂直分布。
(1)说出该季节,斜温层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幅度最小的纬度海区。
【提示】根据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规律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根据三条曲线表示的水温可以判断出②曲线表示低纬海区,③曲线表示中纬海区,比较①②③曲线可以发现,纬度越高海区,斜温层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越小,因此最小的是两极海区。
(2)推测在同一海区,海水上下层扰动最强的季节。
【提示】海洋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
【参考答案】 冬季。
情境2“海中断崖”
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因浮力较大,有利于潜艇航行。有时,某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
(1)从海平面垂直向下2 000米,推测海水密度变化最显著的海区。
【提示】运用海水密度的相关知识分析。
【参考答案】 从海平面垂直向下2 000米,赤道海区海水密度增大的幅度更大,海水密度变化最为显著。
(2)推测潜艇在进入“海中断崖”后可能会发生的风险。
【提示】考虑海水密度与浮力的关系。
【参考答案】 潜艇在进入“海中断崖”的刹那,由于海水密度变小,浮力减小,潜艇会迅速下沉,从而遭遇危险。
情境3海底数据中心
2023年11月24日,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的数据舱在海南陵水成功下水(下图)。对比传统陆上数据中心,海底数据中心以海洋为自然冷源,可减少电能消耗,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1)说出为实现节能效益,将数据舱置于海底所利用的海水的性质。
【提示】海底数据中心以海洋为自然冷源。
【参考答案】 海底较低的温度。
(2)分析同一区域海底数据中心节能效果比较强的季节,并判断寒流海区和暖流海区哪个节能效果更强。
【提示】根据海水温度及洋流的性质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 夏季地面温度高于冬季,海底数据中心散热效果好,节约电能更多;流经同一区域的寒流温度低、暖流温度高,位于寒流海区的数据中心节能效果好。
研透高考 明确方向
命题点1海水温度的分布及其影响
[2023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南半球部分海域水温分布和海水运动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域表层海水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D)
A.甲密度最低 B.丁盐度最小
C.甲盐度大于丁 D.乙密度大于丙
【解题思路】图示区域为南半球部分海域,横坐标为纬度位置,纵坐标为海水深度。在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受温度和盐度影响,表层海水密度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减,由此可推断图中甲密度最大,A错;乙纬度比丙高,密度大于丙,D对;表层海水的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丁盐度最高,B、C错。
2.磷虾主要分布在约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其栖息海域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C)
①大陆冰川融化②暖寒流的交汇
③深层海水上升④西风漂流挟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思路】磷虾主要分布在约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该区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大陆冰川融化较少,其释放出来的营养物质有限,①错;在约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表层海水会围绕着南极洲向东流动,而靠近大陆的南极沿岸流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两股洋流温度存在差异,会出现交汇,海水搅动,深层海水上升,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②对;读图可知,50°S以南的海域,海水垂直运动方向总体为上升,③对;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分布在40°S—60°S的海域,分布范围大,流速快,但挟带的营养盐类较少,④错。故选C。
命题拓展
指出影响甲、乙、丙、丁四处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海水温度、洋流、海冰、蒸发量和降水量是四地盐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据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纬度不同,故海水温度不同,而海水温度不同则会使海水盐度不同;由于四地位于45°S—65°S的广大海域,在如此大面积的海域内,会有性质不同的洋流流经该海域,从而对盐度造成影响;高纬度海域由于靠近南极,有南极海冰,而海冰的融化和冻结都会对盐度产生影响;由于该片海域纬度差异较大,其温度变化明显,且受不同的大气环流影响,其蒸发量和降水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从而造成四地存在盐度差异。
命题点2海水盐度的分布
[2022山东地理卷]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D)
A.甲乙丁丙 B.甲丁乙丙
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
【解题思路】读图可知,甲地北侧有多条入海径流,且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较多,蒸发较弱,盐度应是四个地点中最低的。而丙地沿海几乎没有河流注入,且距离地中海主体部分较近,受地中海高盐度海水的影响较大,盐度应是四地中最高的,A、B错误;受西南风影响,地中海高盐度海水自南向北流入亚得里亚海,而后受陆地轮廓的影响只能沿东岸向西北方向流动,丁海域受高盐度海水的影响较乙海域大,且乙海域有河流注入,因此丁海域盐度较乙海域高,C错误,D正确。
4.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C)
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解题思路】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地中海高盐度海水流入亚得里亚海后沿东岸向西北方向流动,受狭管效应影响,丙处流速大于丁处,B、D错误;北半球由南向偏北方向流动的洋流一般为暖流,因此可判断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为暖流,A错误,C正确。
命题拓展
亚得里亚海表层洋流流动方向(A)
A.呈逆时针 B.呈顺时针
C.冬逆夏顺 D.冬顺夏逆
【解题思路】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且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说明亚得里亚海内部形成一个洋流环流。读图可知,该海域位于40°N以北,受盛行西风影响显著,受西南风影响,来自地中海的海水自南向北进入海湾并到达亚得里亚海东海岸,之后沿海湾做环形运动,在亚得里亚海西海岸由北向南流出海湾,因此亚得里亚海表层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A正确,B错误。亚得里亚海表层洋流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C、D错误。考点2海水的运动形式
一、海浪
1.海浪的极端表现形式
海啸和风暴潮是常见的海浪的极端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概念 特点
海啸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1]海啸 能量巨大
风暴潮 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 能量巨大,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时,风暴潮来势倍增
2.对海浪的防御与利用
(1)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2)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如修建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3)海浪能是重要的海洋能源。人们可利用海浪[2]发电。
二、潮汐
1.潮汐的变化规律
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农历每月的[3]初一和[4]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
2.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活动 影响(具体表现)
潮间带采集和养殖 根据潮汐规律去海滩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例如,涨潮时鱼群随水流进入潮间带,落潮后被滞留下来,利于捕捞
利用潮汐发展养殖。例如,养殖紫菜、海带、贝类等
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 在沿海港口建设中,准确估算潮汐,就能估算港口、河道的合理挖掘面积,减少工程量
港口船舶可根据潮汐规律进出港口,载重较大的船舶应赶在[5]涨潮时进出
潮汐发电 在海湾或河口筑拦潮大坝,利用潮汐的[6]水位差,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
盐场生产 涨潮时,外海高盐度的海水被推向海岸,这是提取海水晒盐的好时机
3.潮汐能的特点
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蕴藏量大,运行成本低;潮汐能属于[7]清洁能源,潮汐能发电对环境污染小;潮汐能是一种相对稳定可靠的能源,受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小。
情境1波浪能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它主要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目前利用波浪能的主要方式是发电,下图是我国东海某海域不同方向波浪能占总波浪能的比例统计图。
(1)推测该海域波浪能最丰富的季节。
【提示】波浪能主要是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
【参考答案】 冬季。
(2)说出与渤海北部海域相比,该海域波浪能开发的有利条件。
【提示】分析该区域的自然条件即可。
【参考答案】 海域不封冻。
情境2潮汐能
潮汐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且相对稳定,很少受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我国于1980年5月建成的江厦潮汐电站是世界上已建成的较大的双向潮汐电站之一。下图为某潮汐发电站大坝剖面图。
(1)若H表示潮汐发生时大坝两侧的水位差,判断H在一个月内达到最大时的日期。
【提示】根据潮汐的变化规律判断即可。
【参考答案】 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
(2)小明想去海滩拾贝或者游泳,若水位二是大坝靠近大陆一侧的水位,当H增大时,请给小明推荐活动,并说明理由。
【提示】根据图示内容判断即可。
【参考答案】 根据材料可知,大坝靠近大陆一侧的水位高,且水位差增大,说明海水正处于落潮阶段。落潮时,海水水平运动是远离海岸,在海滩游泳不安全;海水退去,利于拾贝。
研透高考 明确方向
命题点潮汐及其影响
[2023山西运城高三联考]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为潮汐,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方向流动为潮流。振幅形容潮汐高潮位和低潮位的高度差,迟角指通过角度描述潮流峰值出现的时刻与月球引力达到最高点时刻的时间差。南北两股潮流系统在台湾海峡交汇,澎湖列岛附近潮流迅猛。下图示意某日台湾海峡潮汐等振幅线和潮流等迟角线。读图,完成1—3题。
1.该日台湾海峡的潮汐(C)
A.自北向南减弱 B.自东向西增强
C.在福建省沿海较强 D.在台湾省沿海差异较小
【解题思路】根据图中等振幅线分布可知,其数值越大,则潮汐强度越大,而图中福建省沿海等振幅线数值大,说明潮汐较强,C正确;图中的等振幅线并不呈现自北向南降低和自东向西增加的趋势,所以潮汐不是自北向南减弱,也不是自东向西增强,A、B错误;台湾省北部和西南部沿海等振幅线较为密集,说明潮汐差异较大,D错误。故选C。
2.澎湖列岛西部海域潮流迅猛复杂,主导因素是(A)
A.潮流迟角 B.潮汐振幅
C.水面宽度 D.海陆轮廓
【解题思路】读图可知,南支潮流和北支潮流在澎湖列岛附近等迟角线都趋于0°,说明两支潮流峰值出现在月球引力最大时,即两股潮流在各自的高峰时期相遇,形势迅猛复杂,A正确;澎湖列岛附近等振幅线并不密集,潮汐振幅对其潮流影响不大,B错误;水面宽度和海陆轮廓对其潮流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不能得出其对潮流具有影响,C、D错误。故选A。
3.南北两股潮流系统(A)
A.提高了台湾海峡渔获量
B.为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C.加强了福建省沿海的潮汐
D.有利于横渡台湾海峡的航行
【解题思路】南北两股潮流系统促进了海峡内外水体交换,带来了营养盐类,有利于鱼类聚集,能提高台湾海峡渔获量,A正确;北支潮流系统自高纬流向低纬,属于寒流,降温减湿,B错误﹔潮汐是受日月引力影响,潮流并不能影响潮汐,C错误;南北向的潮流系统不利于东西向横渡海峡的航行,D错误。故选A。
命题拓展
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C)
A.风浪、海啸和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
B.暖流会降温减湿,寒流会增温增湿
C.潮汐是海水在日月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D.早晨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潮
【解题思路】洋流、波浪和潮汐是海水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海啸不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A错误;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B错误;潮汐是海水在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C正确;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D错误。故选C。考点3洋流
一、洋流的形成及分布模式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此外还受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东西向的洋流是在[1]风带作用下形成的,而南北向的洋流多是在[2]海水补偿作用下形成的。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如下:
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和北半球的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均属于在西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洋流,但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
二、北印度洋海区冬、夏环流系统
在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的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3]季节变化。
1.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4]逆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甲)。
2.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5]顺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乙)。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项目 影响 举例
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低纬度海区水温不会持续上升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6]降温减湿 北大西洋暖流→西欧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荒漠
海洋 生物 寒暖流[7]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两种洋流汇合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形成大渔场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上升流将海底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渔场 秘鲁渔场、索马里渔场等
海洋 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8]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
海洋 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及经济效益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
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地区、寒暖流交汇区形成海雾 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
洋流从格陵兰岛附近挟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 拉布拉多寒流常挟带冰山
情境1日本核污染水排放
2023年8月22日,日本政府举行会议,决定于8月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按照计划,日本将用数十年时间,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超过100万吨的核污染水经过处理和稀释后排入太平洋。日本此举遭到周边国家的强烈谴责和反对。
(1)从长远来看,日本核污染水排入大海会危害全球海洋,分析核污水扩散的主要途径。
【提示】根据海水交换的途径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洋流。
(2)分析日本核污染水的排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提示】根据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回答。
【参考答案】 日本核污染水的排放会导致污染物在海洋生物体内聚集,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会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会导致浮生物死亡,使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从而加速温室效应。
情境2上升流
上升流是从海洋表层以下沿直线上升的洋流,是表层流场产生水平辐散所造成的。下图为某年8月海南岛周边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
(1)判断图中上升流最显著的海区。
【提示】图中发生上升流的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会低于周围海域。
【参考答案】 ③海区。
(2)上升流往往是受离岸风影响形成的,写出促使图示上升流形成的离岸风。
【提示】仔细读图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 西南季风。
研透高考 明确方向
命题点洋流的性质及其影响
[2022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洋流(D)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解题思路】暖流大致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或大致由较低纬度海区流向较高纬度海区),寒流大致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或大致由较高纬度海区流向较低纬度海区)。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北大西洋暖流,②为加那利寒流,D正确。
2.受图示洋流影响(B)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解题思路】甲海域既无寒暖流交汇,也不存在上升流,且远离陆地,渔业资源并不丰富,无大型渔场分布,A错误;乙群岛西部有寒流流经,受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乙群岛降水较少,出现荒漠景观,B正确;丙沿岸有暖流流经,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故丙沿岸冬季增温明显,C错误;地热资源与板块运动有关,与洋流无关,D错误。
命题拓展
下列洋流中,与①洋流成因相似的是(A)
A.北太平洋暖流 B.赤道逆流
C.日本暖流 D.本格拉寒流
【解题思路】①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受西风带影响,属于风海流。北太平洋暖流是在盛行西风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属于风海流,A正确;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在大洋西部相汇,导致大洋西部海水水位较高,因此形成一支自西向东的表层洋流,为赤道逆流,因此赤道逆流属于补偿流,B错误;日本暖流属于补偿流,C错误;本格拉寒流属于补偿流,不属于风海流,D错误。故选A。考点4海—气相互作用
一、海洋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方式和过程
海洋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与海洋表层的[1]水温有关。水温高,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降水丰富;水温高,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也较多,从而可推知[2]热带地区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
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过程如下:
影响海洋与大气之间水热交换的因素如下:
二、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海洋对热能反映表现为:吸热较慢,增温较[3]缓,放热较慢,降温也较缓。海洋对大气温度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陆地对热能反映表现为:吸热很快,[4]增温也快,放热迅速,降温也迅速。陆地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小,以致陆地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比海洋大。如下图所示:
三、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与[5]大洋环流,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具体如下图所示:
四、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情境1“海浩”
2022年11月30日,山东青岛气温降至零下3 ℃。青岛近海海域海面上“蒸汽腾腾”,仿佛海水被煮沸了。气象专家解释:受强寒潮天气影响,海水翻腾,海面下部温暖海水上升,海水快速蒸发到空中,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冰晶,这种现象被称为“海浩”。
(1)分析本次“海浩”的形成条件。
【提示】仔细阅读题目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海—气间温差大,有利于海水快速蒸发并遇冷凝结为冰晶;受强寒潮天气影响,风力大,使海水翻腾,形成了“海浩”。
(2)据分析,本次“海浩”的发生和近期拉尼娜现象有关。简述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秘鲁沿海会出现的现象。
【提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 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西部的表层海水温度差异增大,东南信风势力增强,表层海水运动速度加快,补偿上升流势力增强,鱼类饵料更加丰富,鱼类增多,气温降低,干旱加剧。
情境2沃克环流
沃克环流是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到达西太平洋后,遇较暖洋面而上升,在高空中再向东运行,形成的一个封闭的环流。
简述若沃克环流增强,太平洋东、西两岸水温会受到的影响。
【提示】结合海—气相互作用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 南美洲西部沿岸受寒流影响,沃克环流增强,此时寒流势力增强,水温降低;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暖流势力增强,水温升高;受寒、暖流势力增强影响,太平洋东、西部表层海水温差增大。
研透高考 明确方向
命题点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分析
[2023北京地理卷]暴雨引发的洪水挟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层。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呈正相关。推算的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距今时间/年
1.由图可知(C)
A.距今1 200年左右该地气候较稳定
B.距今3 500年该地河流侵蚀作用强
C.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
D.全球气温下降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解题思路】砂质纹层是暴雨引发的洪水挟带泥沙在湖泊中沉积形成的,而该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呈正相关,因此厄尔尼诺事件是该地暴雨频发的主要原因,C正确。图中距今1 200年左右厄尔尼诺事件频次较高,说明暴雨频发,气候不稳定,A错误。距今3 500年厄尔尼诺事件频次低,说明暴雨出现频率低,河流侵蚀作用弱,B错误。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中部海水出现的异常升温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与东南信风减弱有关,与全球气温下降关系不大,D错误。
2.该地最可能位于(D)
A.印度洋沿岸 B.大西洋西岸
C.亚欧大陆东部 D.南美洲西部
【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上空的沃克环流减弱,导致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异常多雨,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异常少雨,因此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影响太平洋沿岸地区,A、B错误;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该地暴雨增多,故其最可能位于东太平洋沿岸地区,C错误,D正确。
命题拓展
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B)
A.赤道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减弱
B.赤道南美洲西海岸干旱加剧
C.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减少
D.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
【解题思路】赤道太平洋地区原本盛行大致由东向西的东南信风与东北信风,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太平洋东岸气温降低,气压升高,使得东南信风与东北信风增强,A错误;南美洲西海岸地区,下沉气流增强,降水减少,气候更加干旱,B正确;赤道西太平洋地区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增多,C错误;秘鲁沿岸上升流是东南信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导致的,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增强,上升流也将加强,D错误。故选B。
知识拓展我国主要盐场及有利条件
盐场 分布 条件
长芦盐场——我国产盐量最大的盐场 河北、天津的渤海沿岸地区 地势平坦,海滩宽广;风大雨少,日照充足,海水蒸发旺盛
布袋盐场——“东南盐仓” 台湾岛西南沿海平原 海滩广布;注入淡水少;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夏半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同时该地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海水蒸发;冬半年干燥少雨,日照时间长,气温高,蒸发快
莺歌海盐场 海南岛西南海滨 位于热带,地势低平;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长年烈日当空,日照充足,海水盐度高
名师提醒影响盐场选址的主要自然条件
海水盐度(附近无大河流入,海水盐度较高,有利于提高盐产量)、地势(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盐田布局)、海滩(泥质海滩,有利于提高盐产量)、气候条件(晴天多,降水少,蒸发旺盛,平均风速大,有利于海盐晒制)。
方法技巧影响海水盐度分布因素的分析思路
一般先考虑纬度的影响,不同纬度海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不同,盐度也不同。如果是同一纬度地区,第一要考虑寒、暖流的影响:受寒流影响的海域,海水蒸发弱,盐度较低;受暖流影响的海域,海水蒸发强,盐度较高。第二要考虑近海岸地区河流注入水量的大小:河水注入量较大的海域,受河水稀释作用强,盐度较低;河水注入量较小的海域,受河水稀释作用弱,盐度较高。第三应考虑海域封闭度的影响。海域封闭度高,与外海海水交换少,容易形成独特的盐度特征。另外,高纬度海区结冰量大或融冰量小的海域盐度高,而结冰量小或融冰量大的海域盐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