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3.理解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走进文本,认识鲁迅
1.导课:本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八单元,走近鲁迅,了解鲁迅的作品,鲁迅的为人。请同学们读一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习作要求: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在中国,他是大文豪,是骨头最硬的文化人物。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谁呢?
2.学生交流搜集的作者资料。关于鲁迅,你们通过查阅资料,又有哪些了解呢?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3.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鲁迅是敢于突破封建旧观念束缚的一代先锋。其可贵之处在于敢于面对权势,敢于正视生命中的残酷与血腥,敢于面对时弊,敢为天下先。鲁迅精神是铁骨铮铮的民族性!泼辣的笔触,机智犀利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旧社会黑暗的腐朽,并做出了有力的回击,笔下的文字,正是鲁迅先生直截了当的攻击,毫不掩饰,敢说敢骂。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笔下的文章:少年闰土,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闰土是谁,和作者什么关系,写了关于他的什么事,为什么要写他等)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的谜团能得到解决。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易错字词:碧绿 郑重 允许 仿佛 厨房 刺猬 畜生 胯下
2.词语你理解吗?
绍兴毡帽:绍兴毡帽内外乌黑,圆顶,前侧摊成畚斗形,有卷边,可藏香烟钞票小物件。夏日可遮阳吸汗,冬天可挡风御寒,它隔热防晒,既当笠帽,又当草帽,除了酷暑炎日,四季可用。上街购物可随手用它作盛物之器。它湿之即干,有时还用它盛水洗脸。工想作坐垫,用后一拍尘去,洁净如故,经济实惠,是当时农民与木匠、竹匠、石作、打铁匠、渔人、酒作工、船老大、锡箔师傅等百作工匠(旧称“短衣帮”)的帽饰,因而泛称为"毡帽客人"。由于以前的手工业者大都兼作农事,没有完全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因此毡帽实际上成为绍兴农民的共性帽饰。当时社会以农为本,戴毡帽的人到处可见,戴上它的一副憨厚土气的忠厚相,朴实无华,特征鲜明,如在异乡,只要凭他头上的鸟毡帽判断,就是绍兴人!
(1)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家景:家境,家中经济状况(贫富)。大祭祀是指旧社会大家族全族对祖先的祭典,大家族分若干房,每年由各房轮流主持祭祀活动,轮到的叫“值年”。)
(2)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仿佛年纪,年纪差不多大)
(3)许下愿心:许愿。
(4)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语序与现在的表达不同,先放句首)
3.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作者与闰土之间的哪四件事?每件事能不能用两个字概括?
明确:回忆 相识 相处 离别
(三)品读课文,赏析感悟
1.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初识闰土时,你会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文中哪句话可以体现?
明确: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预设:
(1)“紫色的圆脸”说明闰土经常劳动、身体健康:“头戴一顶小毡帽”说明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颈上戴明晃晃的银项圈”写出了少年闰土的可爱。从这些外貌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
(2)哪位同学能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试着读出闰土浑身的健康与活力。(生读,生互评,教师适时引导与鼓励)
2.初识闰土,我们就能看出他的可爱、健康。除此之外,闰土还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再次阅读“相处”部分,思考这一部分写了我和闰土相处的哪几件事?分别体现了闰土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做圈画分析。
(出示概括事件要求:事件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时间/地点+干什么事)
明确:四件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潮汛看鱼、抓住捕鸟的动作描写,闰土捕鸟技术娴熟,体现他的聪明能干。(请学生上前展示捕鸟画面)
闰土对各种鸟和贝类的名称了如指掌,还见过跳鱼,体现他的见多识广。抓住语言描写,闰土守护瓜田时遇到猹不慌不忙,体现他的勇敢机智。(分角色朗读瓜地刺猹部分,学生互评后再次组内自读,体会闰土的镇定勇敢)
3.啊,小小的闰土居然这么的见多识广,于是作者不禁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能用原文的话作答吗?
明确: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为什么我和我往常的朋友不知道这些事呢?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闰土知道的稀奇事真多,“我”和“我”以往的朋友都不知道,这是因为闰土从小参加劳动,对自然界了解很多,而“我”和“我”的朋友——这些有钱人家的少爷,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只能看见院子里墙上的四角天空,眼界狭窄知识缺乏。这里用对比突出了“我们”与“闰土”的不同,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闰土的敬佩、尊重的感情。
(2)正因为这样,所以鲁迅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因此,他们分别时是多么难舍难分啊!
4.指名带感情朗读最后一段(配乐朗读)。
(四)拓展阅读,升华练笔
1.好朋友总有离别的时候,可这一别就是三十年,30年后,闰土是什么样子呢 “我”和闰土见面是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并写出来。课后与鲁迅《故乡》对比,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年闰土变得如此地步?
2.运用已经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对自己最熟悉的同学做一个片段描写,写后全班交流,看别人能不能猜出自己写了谁。
【设计意图】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在丰富学生阅读积累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与生活相结合的练笔,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