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材分析
新《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和时间,使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例如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和技术中最基本的测量,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所必备的基础。学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学习其它物理测量的基础,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对以后使用温度计、测力计、电流表等仪器的使用都会有所帮助。
学情分析
刚开始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使学生了解测量的必要性是这部分内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第1节首先给出了两幅图,让学生先观察后测量,认识到人的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从而引出使用测量工具或仪器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在明确测量的必要性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研究性学习来总结长度和时间的知识,达到能够规范地使用测 量仪器和进行正确测量的目的。本节的重点是要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教学难点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方法
讨论法: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实践法: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学会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具准备
计时工具:电子表、石英表、机械表等.
测长度工具:直尺、皮卷尺、折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1-1和图1-2,比较两条线段和两个圆面积的大小,再让学生用尺子量量,回答视觉总是可靠吗?
2.一分闭上眼睛估计钟时睁开。
追问学生,感觉可靠吗?
学生测量回答
靠我们的感觉去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错误。
新课教学
国王外出看见一条小河问阿基米德,你知道这条河能装多少桶水?阿基米德回答:“其实这个问题不是看河水有多少,而是看这个桶有多大。如果桶和这条河一样大,那么只要一桶水。如果桶只有这条河的一半大,那么就要两桶水。如果。。。。。。
物理学里必须用仪器来测量。
国际单位制
1.测量需要有标准。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我国用市尺,英国英尺,国王的足,清政府赔付丝绸用围,结果胖瘦不一。
2.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有了统一的单位就好进行测量了。
二、长度的测量
大家都知道长度可以用尺子来测量.同学们能说说都有些什么样的尺子吗?
在精确测量或特殊测量时常用的游标卡尺、千分尺(也叫螺旋测微器).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是m.
2.长度的其他单位及换算:
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 km=103m 1 dm=10-1 m
1 cm=10-2m 1 mm=10-3 m
1μm=10-6m 1 nm=10-9m
长度的单位:km—m—dm—cm—mm—nm—μm
练习 7.8dm=______m=_______mm
60μm=______mm=_________m
0.05km=______m=________cm
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应做到: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约18cm
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约1cm
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0.5m,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
练习3:
给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1.50_____,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
2.5_______,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_____:
三、时间的测量
同学们了解的表都有哪些?你认为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方法一样吗?
小游戏: 请3名同学到台上闭眼估计30秒的时间,认为时间到的举手示意。
1.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是s.
2.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1h=3600s
四、误差
任何实验测量结果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由于受所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如在测量长度实验中,有的同学读刻度尺示数可能估计得偏大一些,而有的同学估计的可能小一些,而一个物体它的真实长度总是一定的,这个真实的长度叫做真实值,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
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
2.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3.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4.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小。
学生感受国际交流不方便。
直尺、三角板、卷尺.
裁缝用的皮尺、木匠用的折尺……
学生练习
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笔记本的长和宽。总结
看书13页一些长度。
学生练习
钟表、手表、怀表、小闹钟等.
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日晷。用太阳或影子计时的、古代人用“燃香”来计时,我听老人们说过“一炷香的功夫”。
小结
1.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及手表的正确使用.
2.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误差.
5、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做课本第1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1题要求的4个实验。
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方法一(卡尺法):测硬币直径:
方法二(化曲为直法)测硬币周长:用一纸条紧紧贴绕在硬币侧面,重合的部分用针扎洞,取下纸条测两针孔间的距离即硬币周长.在硬币侧面的某一位置涂上一点颜色,使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纸上就会留下颜色的痕迹,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硬币的周长,也可以测出硬币直径求出周长.
方法三(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
方法四:(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3)测一页纸的厚度:测出100张纸的厚度d,则一张纸的厚度L=d/100.
(4)铜丝直径:将铜丝密绕在铅笔上(绕n匝),测出n匝铜丝圈的长度L,则铜丝的直径:D=
课件33张PPT。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你的眼睛会欺骗你(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k m d m c m m m
微米、 纳米
μ m n m长度的单位1km=1000m =103m 1cm=0.01m =10-2m1mm=0.001m =10-3m1μm=0.000001m =10-6m1nm=0.000000001m =10-9m1dm=0.1m =10-1m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um=1012nm单位常识与换算1、500m= μm
2、86nm= m
3、给下列物体标出单位及数据
中学生身高大约15.7 .
粉笔盒高度大约为8 .
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 .
5×1088.6×10-8dmcmmm4、讲台桌的高度大约为 1m
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尺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测量的工具:刻度尺、皮尺、卷尺、螺旋测微计、游标卡尺等等刻度尺 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一、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1、会认:×√×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2、会放: 3、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 4、会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78cmcmmm估读分度值 mm ;物体长度2.78cm. 分度值cm;物体长度 2.7cm. 准确值为 估读值为 单位为 此时物体长度为: 。5、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2.7cm0.05cmcm2.75cm6、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数字: 准确值 + 估计值
单位: m cm mm 较为常见
有且仅有一位由分度值决定木块B的长度是:1.7-1.9cm都可以;木块B的长度是:1.81-1.89cm都可以.训练你能读出下列物体的长度吗?做一做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说明: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注意:⑴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应该避免.⑵误差总是存在,不可避免的. 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办法:
A、校准测量工具
B、改进测量方法
C、选用适当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给下列数据写上单位。
A、张华身高174.0 .
B、硬币的厚度2.0 .
C、人头发的直径70 .
D、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4 .
cmmmumm2、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1.41厘米,1.52厘米,1.42厘米,1.44厘米,根据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测量结果有错误的是 厘米,物体的长度是 厘米(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mm1.421.523、:现有卷尺(分度值1cm)和游标卡尺(分度值0.1mm)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1、测量跳远长度需用_________.
2、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_________.
卷尺游标卡尺小结回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记录时有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1、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2、常见的长度单位:3、长度测量方法:思考??????想一想:如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铁丝的直径,硬币的直径,地图上上海到北京铁路线长与同学交流,确定自己的方案测多算少法(累积法)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相互配合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化曲为直法(替代法) 1、下列哪个长度最接近于18cm( )
A.一般墨水瓶的高度
B.圆珠笔芯的直经
C.课桌桌面的宽度
D.物理课本宽度 2、测量1枚硬币厚度,为了减小误差,下列方法中能减小估读误差最佳的是( )
A.用刻度仔细地测量硬币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10枚硬币叠加起来总厚度,再除以10,求出1枚厚度。
D.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硬币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D1min=60s1h=60 min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s2、时间单位的换算1h=3600s学会使用秒表取一块秒表,仔细观察:
1.大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是 ,大表盘的分度值是 .
2.小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是 ,小表盘的分度值是 .
3.随身携带的生物钟分度值60s0.2s1h1min小资料有趣的人体尺度 古代中国、古埃及、古罗马,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最早的尺都来源于人体,这是为什么?
你也许会说用身上的尺子方便呗!这当然是主要的。但是,还有一个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人体各部分的尺寸有着规律,不信,咱们试试看。
你用皮尺量一量拳头的周长,再量—下你的脚底长,你会发现,这两个长度很接近。所以,买袜子时,只要把袜底在自己的拳头上绕一下,就知道是否合适。小资料有趣的人体尺度 你为你的父母或兄长量一量脚长和身高,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身高往往是脚长的7倍。高个子要穿大号鞋,矮个人要穿小号鞋就是这个道理。小资料有趣的人体尺度 侦察员常用这个原理来破案:海滩上留下了罪犯的光脚印,量一下脚印长是25.7厘米,那么,罪犯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呢?(25.7cm×7=179.9cnl)
小琴为妈妈买鞋,她忘了妈妈的鞋号,只记得妈妈身高是168厘米,你能帮她算一算买几号鞋吗?全国统一鞋号是根据脚长编定的,如24号,就适合脚长为24厘米的人穿,算出脚长就可以算出鞋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