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一国两制”的内涵和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
2.认识“一国两制”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
3.通过史料分析理解,进一步理解“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
4.通过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理解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增强对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的内涵;“一国两制”提出的意义。
难点: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知识结构】
【新课探知】
课标内容: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 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 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意义
(1)“ 、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谈判
(1)中英谈判:1984年,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 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中葡谈判:1987年,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 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回归
(1)香港回归祖国: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正式成立。
(2)澳门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
3.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1.一国两制
2. 比较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
特别行政区 经济特区
设立区域 港、澳、台地区 沿海特定区域
自治程度 除外交权和国防权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没有自治权,只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社会制度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设立目的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引进外资、技术等,扩大对外开放
3.香港、澳门成功回归的原因
综合国力增强(根本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英双方的努力;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自我测评】
1.2022年5月8日,李家超高票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人选。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该“理论”指的是( )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你认为他正在学习的是“一国两制”的( )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 香港 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A.背景 B.内涵 C.结果 D.影响
3.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主要变化是( )
A.社会制度 B.生活方式 C.经济制度 D.主权归属
4.“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 )
A.我国已完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已经确立
C.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D.我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5.下图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和区徽,其中代表香港的元素是( )
A.白莲花 B.紫荆花 C.牡丹花 D.杜鹃花
6.2019年12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表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势不可挡。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同发展、共繁荣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澳门回归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B.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C.实践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澳门成为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
7.从1999年到2018年、澳门经济总量由518.7亿澳门元增长到4446.7亿澳门元,以当年价格按支出法计算的本地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2%,人均GDP更是由12万澳门元提高到67万澳门元,达到了1999年的5.5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18年澳门人均GDP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这表明( )
A.经济特区建设成就斐然 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C.“一国两制”促进了澳门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
8.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根本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一年,中国国旗在香江江畔冉冉升起,这片一百多年前被迫割让的国土重新回到中国。……随着1999年12月20日的到来,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据彻底结束。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这种制度)……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既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的制度。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三2020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伟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梦想。盛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赴宁夏考察。在吴忠市红寺堡镇弘德村,总书记深入了解当地推进脱贫攻坚情况,在金星镇金花园社区,总书记深情嘱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
——摘编自中新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据彻底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并回答这一事件所涉及地区的回归是哪一个创造性构想的成功实践 此构想能成功实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哪一制度。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国家为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原则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认识。
【挑战突破】
1.中国共产党掌握全国政权后,在政治制度的创新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某学习小组对此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回答问题。
探究一:【论观点】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甲同学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中摘编的一段文字:
1949年9月21日,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人民解放军和华侨的代表,与会代表围绕新中国的名称、都城、纪年法、国旗、国歌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形成最终决定,会议选出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政府委员。这样看来,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团结建国的精神。
(1)概括上述文字材料所体现的观点,并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探究二:【看实施】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乙同学从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中摘选的一段文字: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早在194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解放的中国蒙古族聚居地区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援。
根据乙同学搜集的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按要求作答:
(2)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政治制度的名称,并概括说明我国实行这项制度的政治前提。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这项政治制度在我国有怎样的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将上述材料中涉及的内蒙古自治区的英文字母代号A填入下图的方框中(只填字母代号)。
探究三:【析意义】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丙同学从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2019)中摘选的一段文字:
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协力,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实现澳门治理体系日益完善、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稳定和谐,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了“一国两制”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国两制”方针的现实意义。
探究四:【作总结】
(6)该学习小组的丁同学负责“探讨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制度的共同特点”这一探究任务,请你帮他完成。
【参考答案】
【自我测评】
1.C
2.B
3.D
4.C
5.B
6.C
7.C
8.(1)事件:澳门回归。构想:“一国两制”。原因: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等。(言之有理即可)
(2)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措施: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进行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实行精准扶贫等。(言之有理即可)
(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56个民族的共享共荣:各民族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等。(言之有理即可)
【挑战突破】
1.(1)观点: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团结建国的精神。
论述:参加政协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来自各个党派、阶层、地区、民族,其代表的构成具有广泛性:会议中,全体代表共商国是,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也有党外人士。由此可见,这次会议是一次团结的大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团结建国的精神。(说明:明确写出观点,结合两方面史实进行论述即可:论证后进行总结写出结论)
(2)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
(3)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右边方框填A。
(5)意义:有利于保持特区的繁荣稳定;有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为国际社会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范例。
(6)特点:都依据国情制定;都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都具有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