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背诵:
五个民族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意义、
西部大开发
一:统一之由: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三:统一之路: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四:同舟共济:香港和澳门的稳定的发展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目录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知道“一国两制”的内涵和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认识“一国两制”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
史料实证
通过史料分析理解,进一步理解“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
家国情怀
通过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理解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增强对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时空观念
通过地图梳理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课程标准: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一、统一之由: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香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
1898年
1860年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新界,租期99年
《北京条约》
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一、统一之由: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
19世纪五六十年代
1557年
1887年
葡萄牙人先后占侵占领氹仔岛和路环岛
葡萄牙人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半岛的定居权
葡萄牙政府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北京条约》,强行将澳门划属葡萄牙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居住权
一、统一之由: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如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面对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以及全国人民希望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该采用什么方法解决港澳台问题?
我多年以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道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1984年
改革开放新时期
最早提出
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概况
“一国两制”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一国”维护了国家主权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两制”既坚决维护了中国主体的社会主义性质,又尊重了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因此“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实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982年9月24日
1984年12月
2007
2012
1997年7月1日
20XX
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会谈。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香港正式回归!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
三、统一之路: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回归
为什么是1997年?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规定的租期是99年
1898+99=1997
三、统一之路: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澳门回归
1987年4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在北京签署《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澳门正式回归!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识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
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红白两色,体现着“一国两制”的精神
表明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绿色象征着充满生机的祖国
三、统一之路: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回归意义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一大盛事,它一洗中国人民蒙受了一百多年的民族耻辱……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
——《党政干部学刊》1997年
材料一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使香港、澳门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也使海峡两岸的人民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增加了信心和希望,鼓舞着他们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
——《共和国史》
材料二
①标志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在完成祖着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
三、统一之路: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回归原因
素养提升:为什么香港、澳门能胜利回归?
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 “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速
“两弹一星”科技成就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香港人民欢迎解放军进驻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根本原因),国际地位提高
②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③“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
四、同舟共济:香港和澳门的稳定的发展
新发展
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预言“香港已死”
2007年美国《财富》杂志刊登题为《哎哟,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承认当年言论错误
澳门GDP持续增长
内地支援香港抗击疫情
团结的力量,统一的力量
素养提升
比较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
特别行政区 经济特区
设立区域 港、澳、台地区 沿海特定区域
自治程度 除外交权和国防权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没有自治权,只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社会制度
设立目的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引进外资、技术等,扩大对外开放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本课小结
1.邓小平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即使武装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从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台湾问题必须使用和平解决模式 B.武力统一后也可实行“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构想排斥使用武力 D.只有通过武力才能解决台湾问题
当堂测评
B
2.下面是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一段讲话。他认为香港能够回归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实力的增强 B.“一国两制”的方针
C.正确的外交方针 D.中英双方的努力
当堂测评
A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 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3.英国国旗缓缓降落,中国五星红旗冉冉升
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了。下列有关香港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在“一国两制”构想推进下解决的
②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9年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④标志着祖国实现完全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当堂测评
B
4.著名的楹联专家马萧萧写了一副对联:“结缔归根玉莲蕊共紫荆艳,清源正本镜海波随香港回”。请问这幅对联赞颂的事件是( )
A.台湾回归 B.中日建交 C.港澳回归 D.中美建交
5.以下是《人民日报》部分社论标题,根据相关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为实现全中国土地改革而斗争》
②《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
③《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一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④《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当堂测评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