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背诵:
新中国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50年代、70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了解“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杂交水稻与青蒿素的伟大成就;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扩大。
史料实证
通过史料分析的方式阐述“两弹一星”的发展原因,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家国情怀
了解科学家的事迹,学习他们的品质,认识科学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时空观念
通过指导梳理我国在各个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培养时空观念。
课程标准: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了解邓稼先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科技文化成就
问题导学
自主导学
问题1:“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防科技这一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问题2:改革开放后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问题3:袁隆平、屠呦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问题4: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文化工作中的方针是什么?取得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全班分为五组,组内讨论,梳理问题,绘制思维导图。
横空出世,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合作探究
结合材料,分析新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材料一:1950年11月30日,美国合众社报道,杜鲁门总统说:“他已考虑同朝鲜战场有联系的原子弹问题。” ……1953年年初,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将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秘密运到日本的冲绳岛,为向中国发射核导弹而做准备。
——唐国东:《中国载人航天之路》
材料二: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材料三: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999年)
史料研读
国际形势
帝国主义核威胁
国防需要
积极防御
客观要求
提高国际地位
横空出世,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第一颗氢弹试验 美国 8年零6个月
苏联 4年
英国 4年零7个月
法国 8年零6个月
中国 2年零8个月
中国 2年零8个月
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横空出世,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5个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国家,标志着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横空出世,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素养提升
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们遇到了怎样的难题?
材料一:1960年,进入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中国处在饥饿的边缘。有外国人嘲笑说,你们中国穷的五个人穿一条裤子,还想搞什么导弹、原子弹。
材料二:由于中苏关系恶化,1960年苏联撕毁了与我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将重要图纸资料全部带走,并停止提供原来订购的配套设备,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史料研读
材料三:
经济困难
专家撤走
环境艰苦
横空出世,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1941年邓稼先进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良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1947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的第9天就启程回国。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奠基者。
在我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邓稼先32次亲历现场,15次担任现场总指挥。
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50年钱学森回国受阻,并受美国方面监禁,1955年在中国多方面的努力下回到中国。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漫步太空,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领域
漫步太空,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
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
籼型杂交水稻
1959—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粮食成为影响全局的揪心问题,人民口粮严重短缺。全国受灾面积达到9亿多亩,占全国16亿亩耕地面积一半以上。饥饿、逃荒、浮肿病、人口的非正常死亡等情况出现并呈增加趋势,都因为粮食的极度匮乏。
——《周恩来总理为解决困难时期的粮食问题呕心沥血》
史料研读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屠呦呦与青蒿素
青蒿素
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在困境中,屠呦呦再次请教中医专家,并对以往研究过的几个药物的历代文献进行重新温习,发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以截疟的记载,悟及应以低沸点溶剂提取青蒿。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办. 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年鉴 2017年 上[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P43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文化事业的发展
文化
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
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如果没有30 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演讲》
文化事业的发展
文化
在党的文化政策的扶持鼓励下,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呈现新格局。
总体风格: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体裁与表现手法,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
前
1978年
后
文学
话剧/电视
舞剧
《茶馆》剧照
电影
总体风格: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与国际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素养提升: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和启示?
原因:
1、中国政府的重视。建国初期,建立起中国科学院,制订科学发展规划;
2、国防建设的需要。建国初期,我国取得成就的主要领域是两弹一星。
3、经济实力不断增长。
4、教育不断发展完善。
5、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勤劳……
启示:
1.科技兴国,科技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有利于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低纬度巩固。
2.科技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
3.科技得到发展有利于国内整政治的稳定,有利于人们的团结。
4.科技的发展要依靠全民的高素质,有赖于教育的扎实推进。
5.科技的发展以执政党正确的指导方针为保障……
本课小结
1.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了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以下内容与“两弹一星”史实不符合的是( )
A.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实验成功
C.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当堂测评
D
2.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飞行并成功返回地面乘坐的飞船是( )
A.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B.神舟五号飞船
C.神舟六号飞船
D.神舟七号飞船
当堂测评
B
3.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两个梦想,他一辈子没离开稻田( )
A.敬业奉献、国际主义的精神
B.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精神
D.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
当堂测评
A
4.20世纪70年代,体现出中国科研人员传承创新、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钱学森组织研制人造卫星
B.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焦裕禄治理河南省兰考县
D.屠呦呦领导团队发现青蒿素
当堂测评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