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漫画《三代人赶集》反映了我国哪些方面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新华社发
生活方式、生活水平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343.4 133.6
1990年 1 510.2 686.3
2000年 6 255.7 2 282.4
2017年 36 396.2 13 432.4
2021年 47 411.9 18 930.9
下表反映了什么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图片对比,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常生活的变迁和交通通信的发展状况
史料实证
通过材料分析,理解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家国情怀
了解人民生活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
时空观念
通过表格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的变化,培养时空观念。
课程标准: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生活的变迁
问题导学
自主导学
问题1: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产生了哪些变化?
问题2:改革开放后我国在交通、通信方面取得了那些成就?
全班分为五组,组内讨论,梳理问题,绘制思维导图。
日常生活的变化
概况
由色彩和样式很单调到展示个性、显示风度,丰富多彩
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食品匮乏、饮食结构单一到吃饱吃好营养均衡、精细搭配,绿色食品
“票证年代”什么时候正式结束的?
从1953年我国发布《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命令开始,五花八门的票证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吃的、穿的、用的,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1993年,全国粮油购销体制改革,粮油价格放开,“票证年代”也宣告全部终结。
票证数十年间的存废,反映了我国经济由落后到快速发展、物资由贫乏走向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巨变。
日常生活的变化
概况
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由拥挤简陋到面积扩大,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生活娱乐方式丰富多彩
日常生活的变化
概况
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截止2010年底,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末高铁通车里程达到了2.9万公里,世界第一,高速公路总里程14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一,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和运输方式。
通信发展
概况
中国的互联网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使信息传递更快捷简便,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素养提升: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暴力与贫穷,使共产党失去民心,直到邓小平改弦易辙……中国各项传统与制度获得重新评价,凡是党认为有助于国家恢复的事物都加以支持。邓小平要求共产党拥抱全球资本与资本主义观念……高明的领导班子,积极进取的人民,合作的外国人,再加上一点运气,可以让共产党搭上发展的顺风车。
——泰德·费雪曼 《当世界又老又穷》
史料研读
改革开放
党和政府的重视
人民的努力
思想的解放
参与国家合作
本课小结
1.如下图是我国2017年和2020年发展教育等民生事业的财政支出柱状图。它反映了我国
①教育等民生保障逐步提高
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得到解决
④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当堂测评
B
2.如图。伴随高速铁路的开通,“半小时”“一小时”城市圈形成。这一成就( )
A.形成全国电信网络 B.实现军备更新换代
C.加速区域协调发展 D.促进了西部大开发
当堂测评
C
3.以下示意图根据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账本制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当代中国百姓生活的变迁。促使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生活方式的变化
C.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D.城市化进程加速
当堂测评
A
4.读下图,可知改革开放以来
A.城市缺房问题彻底解决 B.农村居住环境明显好转
C.城乡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D.室内设备设施大为改观
当堂测评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