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分层作业
【基础达标】
1.新中国成立前:物价_______,民生凋敝。
2.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_____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_____”,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3.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_____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
4.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_____。
5.中国的_____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_____。
【能力提升】
1.下图所示粮票向我们传达的历史信息有( )
①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匮乏 ②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③经济发展水平低,粮食供应紧张 ④利用粮票不断优化消费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为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生活变化,某学习小组以“服饰演变”为主题,搜集到下列资料:
《人民日报》1953年所载新闻人物照片 奶奶回忆说,她在娘家是第三闺女,读小学时,穿着她大姐的旧衣裳
父亲初中毕业时的全班合影 母亲拿出父亲送的第一件连衣裙
该学习小组采用了哪些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
①田野考察 ②文献研究 ③实物研究 ④社会访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3.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下面是新华网公布的2022年全国两会“十大热词”中的一部分,这主要体现出( )
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国家对于人民利益高度重视
C.“两会”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D.生态问题成为关注的新趋势
4.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上海市民杨秀燕从1965年-2020年记录的家庭每日开支(图),小到几分钱,大到上千元,无一遗漏。这份记录的价值在于( )
A.记录者是生活在上海的普通市民 B.反映中国一定时期社会历史变迁
C.记录时间跨越新中国各历史阶段 D.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5.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反映出( )
A.经济持续增长使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B.经济持续增长使消费观念不断变化
C.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D.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6.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而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了更多体现。这说明中国百姓生活( )
①消费选择呈现多样化 ②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③消费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④消费体现国家意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2022年暑假期间、侨居海外多年的黄先生回甘肃老家。下列生活场景中他能看到的是( )
A. B.
C. D.
8.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围绕“新时代中国发展之路”这一主题,河北某中学学生展开了探究。请你也来参与。
材料一 【走近人物——感受家国情怀】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
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
——屠呦呦
(1)上述两位科学家有哪些科研成果?请各举一例。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品质是什么?
材料二 【聚焦现实——体会科技发展】
1956年中国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1973年中国长空一号卫星发射失败。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10年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2018-202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球背面影像图,嫦娥五号实现月球采样返回。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2020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 【人生百态——感悟社会变迁】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资匮乏,年夜饭吃得“一清二白”,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进入八十年代,年夜饭里肉、蛋等渐渐丰富。九十年代,海外食品引进国内,菜肴也变得丰富多彩。进入二十一世纪,西式、农乐、拼桌……年夜饭的吃法花样不断翻新,甚至只需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等着年夜饭送到面前。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居民饮食发生了哪些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时代中国发展之路”的认识。
【核心素养】
1.(2020·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们惊讶于中国人清一色蓝、灰、军绿色的衣着,所以有了“灰蚂蚁”“蓝蚂蚁”的形容。80年代,中国人一直被忽视与压抑的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推动“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的主要因素是( )
A.三大改造 B.改革开放 C.港澳回归 D.中美建交
2.下图反映了1700-200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变化趋势。20世纪中后期呈上升趋势得益于( )
A.中国总人口呈不断下降趋势 B.生产关系调整提高粮食产量
C.政府和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 D.民众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提高
3.(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统考中考真题)有人这样改编李清照的调:红镇香留在深秋,夫妻相思,无眠不愁。锦书不自云中来,轻敲键盘,意在心留。花未飘零水常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这首词反映出
A.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B.信息时代导致了情感危机
C.信息技术改变了生活方式 D.传统文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
4.下列社会现象中,最有可能出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是( )
A.凭借布票购买布料 B.劝禁女子缠足
C.庆祝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游览港珠澳大桥
5.下列两幅图呈现出我国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它们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是( )
A.健全交通网,加强联系 B.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C.发展高科技,巩固国防 D.有利于海峡两岸交往
6.通过手机上的订餐软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挑选各种美食:通过自动购票机可以轻松购买车票:一个小小遥控器,可以打开车库门、室内灯光……这些现象反映了( )
A.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C.交通运输业推动餐饮业的发展 D.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30476.5万吨,2018年达到65789.2万吨。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1)依据材料一,指出“野菜”的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二,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再列举一例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所做努力的相关史实。
(3)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始终在竭力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请为河南农业的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变化表
时间 火电(%) 水电(%) 核电(%) 风电、太阳能发电等(%)
1978年 69.7 3o.3 0 0
1987年 70.7 29.3 0 0
1997年 75.7 23.5 0.8 0
2007年 77.4 20.6 1.2 0.7
2017年 62.2 19.2 2.0 16.5
——摘编自高世宪《电力改革开放40年成就辉煌》材料二 2007年,中共十七大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第一次把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2017年,中共十九大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摘编自张士义等《从一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能源的发展变化。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07年以来我国电力能源发展变化的原因。
(3)西江是“美丽中国”的绸带。请你为“生态西江”拟一条宣传标语。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分层作业
【基础达标】
1.新中国成立前:物价_______,民生凋敝。
【答案】飞涨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2.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_____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_____”,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答案】 思想观念 吃好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御寒等需要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3.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_____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
【答案】二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故填:二。
4.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_____。
【答案】交通运输网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5.中国的_____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_____。
【答案】 互联网 生活方式
【解析】中国的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故答案为:互联网;生活方式。
【能力提升】
1.下图所示粮票向我们传达的历史信息有( )
①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匮乏 ②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③经济发展水平低,粮食供应紧张④利用粮票不断优化消费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体现出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匮乏 ,经济发展水平低,粮食供应紧张,所以①③正确,D项正确;粮票没有体现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排除A项;粮票的作用不是优化消费结构,排除B项;粮票没有体现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排除C项。故选D项。
2.为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生活变化,某学习小组以“服饰演变”为主题,搜集到下列资料:
《人民日报》1953年所载新闻人物照片 奶奶回忆说,她在娘家是第三闺女,读小学时,穿着她大姐的旧衣裳
父亲初中毕业时的全班合影 母亲拿出父亲送的第一件连衣裙
该学习小组采用了哪些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
①田野考察 ②文献研究 ③实物研究 ④社会访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人民日报》1953年所载新闻人物照片”属于文献研究,“奶奶回忆”属于社会访谈,“父亲初中毕业时的全班合影”和“连衣裙”属于实物研究,②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题干材料与田野考察 无关,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3.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下面是新华网公布的2022年全国两会“十大热词”中的一部分,这主要体现出( )
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国家对于人民利益高度重视
C.“两会”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D.生态问题成为关注的新趋势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收入分配”“住房保障”“乡村振兴”“健康中国”“高质量教育”可知,国家从收入、住房、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全面关注人民利益,B项正确;“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两会’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与关注民生的关键词无关,排除A、C两项;材料中的关键词关注的不仅仅是生态问题,还有收入、住房、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排除D项。故选B项。
4.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上海市民杨秀燕从1965年-2020年记录的家庭每日开支(图),小到几分钱,大到上千元,无一遗漏。这份记录的价值在于( )
A.记录者是生活在上海的普通市民 B.反映中国一定时期社会历史变迁
C.记录时间跨越新中国各历史阶段 D.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答案】B
【解析】这本长达55年之久的百姓家庭“豆腐账”,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记录的是百姓衣食住行的进步和变迁。它反映了我国一定时期社会历史变迁,具有历史价值,因此被博物馆收藏,B项正确;记录者是生活在上海的普通市民不是这份记录被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原因,排除A项;新中国是在1949年成立,排除C项;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不是这份记录被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5.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反映出( )
A.经济持续增长使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B.经济持续增长使消费观念不断变化
C.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D.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答案】B
【解析】从题干图片可看出,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变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家庭财富明显增加,B项正确;从题干人们家庭财富的变化中,并不能说明经济持续增长使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使人们的就业观念不断变化,且题干中也没有相关内容能直接反映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就业观念的不断变化,排除AC项;题干反映的是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并不能直接说明产品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排除D项。故选B项。
6.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而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了更多体现。这说明中国百姓生活( )
①消费选择呈现多样化 ②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③消费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④消费体现国家意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可得出中国百姓生活的消费选择多样化,①符合题意。根据题干“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得出中国百姓生活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根据题干“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可以看出中国百姓生活的消费体现中国文化自信,③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题干体现不出中国百姓生活体现国家意志,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7.2022年暑假期间、侨居海外多年的黄先生回甘肃老家。下列生活场景中他能看到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2022年暑假”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1978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工具多样且速度越来越快。C项正确;ABD项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现状,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8.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围绕“新时代中国发展之路”这一主题,河北某中学学生展开了探究。请你也来参与。
材料一 【走近人物——感受家国情怀】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
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
——屠呦呦
(1)上述两位科学家有哪些科研成果?请各举一例。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品质是什么?
材料二 【聚焦现实——体会科技发展】
1956年中国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1973年中国长空一号卫星发射失败。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10年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2018-202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球背面影像图,嫦娥五号实现月球采样返回。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2020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 【人生百态——感悟社会变迁】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资匮乏,年夜饭吃得“一清二白”,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进入八十年代,年夜饭里肉、蛋等渐渐丰富。九十年代,海外食品引进国内,菜肴也变得丰富多彩。进入二十一世纪,西式、农乐、拼桌……年夜饭的吃法花样不断翻新,甚至只需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等着年夜饭送到面前。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居民饮食发生了哪些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时代中国发展之路”的认识。
【答案】
(1)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精神:热爱祖国;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不怕困难;等等。(答出一点即可)
(2)独立自主研制;跻身世界先进国家之列;发展过程曲折。(答出两点即可)
(3)食材越来越丰富;吃法花样翻新;饮食消费更加便捷;海外食品增多。(答出一点即可)
(4)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努力;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
(1)根据所学可得出,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结合所学可得出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精神:根据所学可得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热爱祖国;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不怕困难;等等。
(2)根据“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得出独立自主研制;根据“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得出跻身世界先进国家之列;结合所学可得出发展过程曲折。
(3)根据“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资匮乏,……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进入八十年代,年夜饭里肉、蛋等渐渐丰富”可得出食材越来越丰富;根据“进入二十一世纪,西式、农乐、拼桌……年夜饭的吃法花样不断翻新,甚至只需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等着年夜饭送到面前。”得出吃法花样翻新;饮食消费更加便捷;海外食品增多等。
(4)结合材料和所学,可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努力;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等方面概括。
【核心素养】
1.(2020·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们惊讶于中国人清一色蓝、灰、军绿色的衣着,所以有了“灰蚂蚁”“蓝蚂蚁”的形容。80年代,中国人一直被忽视与压抑的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推动“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的主要因素是( )
A.三大改造 B.改革开放 C.港澳回归 D.中美建交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们惊讶于中国人清一色蓝、灰、军绿色的衣着”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生活水平低的现象。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开始注重衣着的时尚性,因此推动“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的主要因素是改革开放,B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53—1956年,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排除;C项发生在1997和1999年,与题干时间“20世纪70年代”不符,排除;D项发生在1979年,是中国的外交成就,与题干信息“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不符,排除。故选B。
2.下图反映了1700-200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变化趋势。20世纪中后期呈上升趋势得益于( )
A.中国总人口呈不断下降趋势 B.生产关系调整提高粮食产量
C.政府和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 D.民众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提高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20世纪中后期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这是因为政府和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重视林业建设,加强了对森林的保护,C项正确;中国总人口呈不断下降趋势不符合实情,排除A项;粮食产量增加与森林覆盖率上升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B项;“普遍提高”说法有误,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统考中考真题)有人这样改编李清照的调:红镇香留在深秋,夫妻相思,无眠不愁。锦书不自云中来,轻敲键盘,意在心留。花未飘零水常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这首词反映出
A.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B.信息时代导致了情感危机
C.信息技术改变了生活方式 D.传统文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材料“花未飘零水常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体现的是信息技术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C项正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出现情感危机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B项;传统文学对现代社会仍然有一定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4.下列社会现象中,最有可能出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是( )
A.凭借布票购买布料 B.劝禁女子缠足
C.庆祝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游览港珠澳大桥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总投资约1200亿元人民币。大桥于2003年8月启动前期工作,2009年12月开工建设,筹备和建设前后历时达十五年,于2018年10月开通营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建设成就之一,D项正确;凭借布票购买布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实行改革开放后逐渐消失,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令内务部通伤各省劝禁缠足,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5.下列两幅图呈现出我国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它们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是( )
A.健全交通网,加强联系 B.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C.发展高科技,巩固国防 D.有利于海峡两岸交往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图片1使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图片2促进了港珠澳的紧密联系,这些健全了交通网,加强了联系,A项正确;港珠澳大桥主要在汉族地区,体现不出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排除B项;基础设施中的交通建设,不能体现发展高科技,巩固国防,排除C项;图片1是促进了西藏地区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6.通过手机上的订餐软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挑选各种美食:通过自动购票机可以轻松购买车票:一个小小遥控器,可以打开车库门、室内灯光……这些现象反映了( )
A.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C.交通运输业推动餐饮业的发展 D.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解读题干材料可知,手机上的订餐软件方便了人们挑选美食,自动购票机方便了购票出行,遥控器方便了人们对车库门、灯光的控制,这些综合反映出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生活更加方便,D项正确;订餐软件只是方便了挑选美食,无法反映饮食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自动购票机方便了购票出行,无法反映出行方式的改变,排除B项;材料只是通过订餐软件和自动购票机的例子展示了科技改变生活,无法说明交通运输业推动餐饮业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30476.5万吨,2018年达到65789.2万吨。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1)依据材料一,指出“野菜”的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二,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再列举一例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所做努力的相关史实。
(3)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始终在竭力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请为河南农业的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答案】
(1)从充饥的食物到“尝鲜”的食材。(言之成理即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发展;改革开放,粮食产量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言之成理即可)
(2)袁隆平团队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符合题意即可)
(3)守住耕地红线;科技兴农等。(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解析】
(1)变化:根据图片,左图为“1938年,南京郊外挖野菜充饥的少年”体现出这时野菜的功能是充饥;右图“寻味食鲜—野菜节”体现出这时野菜的功能已经变成了“尝鲜”,所以,材料一体现出“野菜”的功能发生的变化是从充饥的食物到“尝鲜”的食材。原因:根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可以得出野菜功能转变的原因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发展,解决了温饱问题;根据材料二“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30476.5万吨,2018年达到65789.2万吨”体现出野菜功能转变的原因有改革开放,粮食产量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所做努力的相关史实有袁隆平团队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
(3)建议: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促进河南的农业发展,必须要守住耕地红线;推广先进技术,科技兴农等,言之有理即可。
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变化表
时间 火电(%) 水电(%) 核电(%) 风电、太阳能发电等(%)
1978年 69.7 3o.3 0 0
1987年 70.7 29.3 0 0
1997年 75.7 23.5 0.8 0
2007年 77.4 20.6 1.2 0.7
2017年 62.2 19.2 2.0 16.5
——摘编自高世宪《电力改革开放40年成就辉煌》材料二 2007年,中共十七大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第一次把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2017年,中共十九大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摘编自张士义等《从一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能源的发展变化。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07年以来我国电力能源发展变化的原因。
(3)西江是“美丽中国”的绸带。请你为“生态西江”拟一条宣传标语。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答案】
(1)传统能源火电、水电逐渐减少,可再生能源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逐渐增多。
(2)国家重视;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工人阶级的奋斗精神、实干精神等。
(3)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奔涌洪涛在我心,取之有道总含情;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构建首府绿色屏障;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变化表”可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能源的发展变化:传统能源火电、水电逐渐减少,可再生能源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逐渐增多。
(2)根据材料二“2007年,中共十七大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第一次把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2017年,中共十九大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可得出2007年以来我国电力能源发展变化的原因是:国家重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7年以来我国电力能源发展变化的原因: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工人阶级的奋斗精神、实干精神等。
(3)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奔涌洪涛在我心,取之有道总含情;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构建首府绿色屏障;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