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联盟学校高一期末联考
物理试题
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共6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部分(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其中 1-7题单选,每小题4分; 8-10题多选,全选对得6分,选不全得3分,有错选或未做答得0分,共46分)
1. 下列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已有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外推得来的,属于理想实验,能直接用实验来验证的
B. 伽利略通过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米、千克、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D.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 李老师准备驾驶新能源汽车从洋县中学城东校区前往陕西理工大学北校区参加学术活动,手机高德导航地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航上备选三路线方案中的75公里指的是位移
B. 估测“高速多”路线方案中平均速率最小
C. 选用导航推荐的不同行驶路线,位移相同
D. 图中显示的1 小时5分是指时刻
3. 下图为物理《必修一》教材插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研究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过杆跳技术动作要领时,运动员不可以看为质点
B. 图乙中观察桌面微小形变的物理方法是光学放大法
C. 图丙表明在真空中静止释放物体时,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
D. 图丁中运动员受到支持力是因为运动员的脚掌发生了形变
4.2023年11月22日全国跳水锦标赛暨巴黎奥运会、多哈世锦赛选拔赛在湖北武汉体育中心开赛,陈芋汐获得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某轮比赛中,陈芋汐在跳台上倒立静止,然后下落,前5m完成技术动作,随后5m完成姿态调整最后入水。假设整个下落过程近似为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 ,则她用于姿态调整的时间约为( )
A. 0.4s B.0.2s C. 1.0s D. 0.5s
5.如图所示,在水平晾衣杆上晾晒被子时,为了使被子尽快晾干,可在被子间支撑轻质小木棍,小木棍的位置不同,两侧被子间夹角θ将不同,设被子重力为G,晾衣杆对被子的作用力大小为 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0越大, F越大
B. 无论 0取何值, 都有 F=G
C. 0越大, F越小
D. 只有当 0=120°时, 才有 F=G
6.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50kg的沙发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两人同时从背面和侧面分别用F =90N、F =120N的力推沙发,F 与F 相互垂直,且平行于地面. 沙发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g=10m/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沙发不会被推动
B. 沙发将沿着 P 的方向移动, 加速度为0.7m/s
C. 沙发将沿着F 的方向移动, 加速度为0.1m/s'
D. 沙发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
7. 阿联酋迪拜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塔高828m,也被称为世界第一高楼。楼层总数162层,配备56部电梯,最高速可达17.4m/s。游客乘坐观光电梯大约 1min就可以到达观光平台。若电梯简化成只受重力与绳索拉力,已知电梯在 t=0时由静止开始下降,其加速度 a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t=3s时, 电梯处于失重状态 B. 7~53s时间内, 绳索拉力等于零
C. t=59s时, 电梯处于失重状态 D. t=60s时, 电梯速度最大
8.一列火车与一辆汽车均做匀变速运动直线运动,火车与汽车的速度分别为 v 和v 、v 、v 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表所示,在0~4s时间内,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
t/s 0 1 2 3 4
v (m·s- ) 19.0 18.5 18.0 17.5 17.0
v (m·s-1) 9.8 10.9 12.0 13.1 14.2
A 汽车的的位移在增大 B. 汽车的加速度较大
C .火车的平均速度较小 D. 火车的位移在减小
9.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物体m放置在固定的斜面上,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保持静止, 拉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大小为24N
8.物体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大小为32N
C.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大小为2N
D.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下的叠摩擦力,大小为6N
10.入冬以来,我县雾霾天气频发,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高出许多,保证雾霾中行车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雾天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两汽车同向匀速行驶,乙在前,甲在后。某时刻两车司机听到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车刚好没有发生碰撞。图示为两车刹车后匀减速运动的v-t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两车开始刹车时的距离为87.5m
B、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12.5m
C.两车刹车后间距先减小后增大
D. 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15m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54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1.(6分)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桌上放一块方木板,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方木板上。再用图钉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点。如图甲所示,在橡皮条另一端栓上两条细绳形成结点,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
(1) 判断力 F单独作用与力F 、F 共同作用效果相同的依据是 (1分)
A. F的大小等于 F 与F 的大小之和
B. 使橡皮条伸长相同的长度
C. 使橡皮条上的结点到达同一位置
(2) 实验中需要标记或者记录的信息有 (2分)
A. 橡皮条的原长 B. 橡皮条原长时结点的位置
C. 力F的大小和方向 D. 力 F 、F 的大小和方向
(3) 在该探究实验中,老师先用两个成一定角度的弹簧测力计拉悬挂的橡皮条,使橡皮条由0点伸长到E点(如图乙所示),现保持橡皮条伸长后的位置E点不动,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的方向不变,将另一个弹簧测力计 F 的方向由水平方向顺时针转过90°, 该过程中 F 和F 将( )。(3分)
A. F 逐渐增大,F 先减小后增大
B. F 逐渐减小,F 先减小后增大
C. F 逐渐增大,F 先增大后减小
D. F 逐渐减小,F 先增大后减小
12.(10分) 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合外力的关系。
(1) 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砝码盘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C.每次改变拉小车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中通过在砝码盘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E.实验中把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大小作为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需使小车质量远小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
(2)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3) 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已知A,B,C.…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则该纸带被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 m/s;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13.(8分)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劲度系数k=200N/m的竖直轻弹簧下端与物体拴接,对弹簧的上端施加方向竖直向上的恒定拉力,此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N=4N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
(1) 求拉力的大小 F (3分)
(2) 若缓慢增大拉力,求物体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伸长量 。(5分)
14.(13分)如图所示,物体质量为4kg,静置于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用大小为16N沿水平方向的拉力F拉动物体,物体运动4s后,撤去力 F,到物体最后停下来。取 求:
(1) 物体前4s运动的加速度: (4分)
(2) 撤去力 F后,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3分)
(3) 撤去力F后,物体又运动了多长时间 又运动了多远 (6分)
15.(17分) 如图所示,有一水平传送带以 的速度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 AB长度 ,其右端连着一段光滑水平面 BC,紧挨着 BC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置一辆质量 的平板小车,小车上表面刚好与 BC面等高。现将质量 的煤块(可视为质点)轻轻放到传送带的左端A处,经过传送带传送至右端B后通过光滑水平面BC滑上小车。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煤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重力加速度 求:
(1)煤块从 A 点运动到 B点所用的时间:(6分)
(2)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留下的划痕:(5分)
(3)若滑块刚好不从小车上掉下来,求小车的长度。(6分)
【高一物理 第6页(共6页)】汉中市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联盟学校高一期末联考
物理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A B D A AB BD B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
【答案】
11.(6分)C (2分);CD (2分); B(2分)
12.(10分).AD((2分);B(2分);1.10(3分);4.00(3分);
(8分)(1)6N;对物体和轻弹簧整体 受力分析列平衡方程F+N=mg (2分);得F=6N; (1分)。
;对物体和轻弹簧整体在刚离开地面时受力分析 F’=mg(2分) ;对弹簧受力分析得F’=F’弹(1分) ;F’弹=kx2((1分);联立得x2 =0.05m(1分)。
14.(12分)(1)F—μmg=ma1(2分);得a1=2m/s2 (1分);方向水平向右 (1分)。
(2)—μmg=ma2(1分);得a2=—2m/s2 (1分);方向水平向左 (1分)。
(3)a1t1+a2t2=0(2分);得t2=4s(1分); 撤去拉力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逆向看作匀加速x2=(1分)(a2的大小2m/s2带入计算);得 x2=16m(1分)。
15.(18分)解析(1)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煤块刚放上传送带时的受力分析并应用牛顿定律, (1分)
a=3m/s2 (1分)
设煤块在传送带上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所用时间为,对地位移为
当煤块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v=at1 得t1 =2s (1分) x1= t1 得x1=6m(1分)
由于x1=6m则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t1+t2=2s(1分)
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留下的划痕为煤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
Δx=x传-x1=vt- t1=6m (3分)
煤块滑上小车后经时间t煤块与小车共速,
煤块滑上小车之后,煤块和小车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煤块与小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2==μN=μmg=3N(1分)
煤块与小车的加速度分别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2= ma1 a1=—3m/s2 (1分)
=Ma2 a2=1.5m/s2 (1分)
(1分)
t=s (1分)
(5)若滑块刚好不从小车上掉下来,则共速时两者的相对位移大小为小车的长度,设共速为,各自的对地位移分别、,根据运动学规律可得
x煤=vt+a1t2 (1分)
x车 =a2t2(1分)
Δx=x煤-x车(1分)
联立解得Δx=4m即车长4m时,滑块刚好不从小车上掉下来。(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