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4.1 怎样认识电阻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4.1 怎样认识电阻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10-26 13:48:57

文档简介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4.1 怎样认识电阻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大小无关
D.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答案】C
【知识点】电阻
【解析】【解答】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
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依然不变,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据此分析判断. 
2.两条不同材料做成的电阻丝,已知电阻相同,长度也相同,那么它们的横截面积(  )
A.一定相等 B.一定不相等
C.有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四个: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在此题中,两导体的电阻相同,长度相同,如果再告诉温度相同,那么就是电阻率大的这种材料的电阻丝的横截面积大,电阻率小的那种电阻丝的横截面积小,两根电阻丝的横截面积一定不同.
但由于此题中没有告诉两者温度的大小关系,所以也会出现这样一种可能:两者的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电阻率大的那根电阻丝的温度低,电阻率小的那根电阻丝的温度高而导致了了两者的电阻相等.
综上分析这两根电阻丝的横截面积有两种可能:①相等,②不相等.
故答案为:C
【分析】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3.物理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处没有物理.以下各种装置的原理不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改变导体接入电路长度从而改变电阻
B.汽车方向盘﹣﹣等臂杠杆原理
C.电铃﹣﹣电流的磁效应
D.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变阻器
【解析】【解答】解:
A、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导体接入电路长度从而改变电阻,故A正确;
B、汽车方向盘是一轮轴,动力作用在轮上、阻力作用在轴上,是一省力杠杆,故B错;
C、电铃的构造中,以主要器件是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C正确;
D、近视眼镜需要利用凹透镜来矫正,利用的是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分析】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轮轴、电铃的原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对选项做出判断. 
4.有两个电阻,其中R1=10Ω,R2=15Ω,将它们并联后的总电阻是(  )
A.25Ω B.5Ω C.6Ω D.12Ω
【答案】C
【知识点】电阻的并联
【解析】【解答】依据并联电路电阻关系 = + 得R= 代入数值可得R=6Ω。
故答案为:C。
【分析】电阻的并联: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5.(2016九上·诸城期中)下列与导体电阻大小有关的物理量是(  )
A.导体中的电流 B.导体两端的电压
C.导体的质量 D.导体的长度
【答案】D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大小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另外还与温度有关,与导体的两端是否有电压及电压大小、通过的电流大小均无关,与导体的质量没有关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故选D.
【分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大小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另外还与温度有关,据此回答.
6.(2017·东城模拟)图中,电阻箱的示数为(  )
A.2020Ω B.20Ω C.2012Ω D.2200Ω
【答案】A
【知识点】变阻器
【解析】【解答】解:×100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2,×10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0,×1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2,×1的位置对应的数是0,电阻箱的示数为2020Ω.
故选A.
【分析】电阻箱的读数方法:用“△”所对的数字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把他们相加即可.
7.(2017九上·岱岳期中)下列因素中,对导体电阻大小有决定作用的是(  )
A.导体是否接入电路 B.导体两端的电压
C.通过导体的电流 D.导体的长度
【答案】D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解:导体电阻大小和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是否接入电路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电阻是导体的一种特性,和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是否接入电路无关.
8.下列因素中,对导体电阻大小有决定作用的是(  )
A.导体是否接入电路 B.导体的长度
C.通过导体的电流 D.导体两端的电压
【答案】B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导体电阻大小和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是否接入电路无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9.(2016九上·临河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电阻为零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大
C.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小,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小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中有无电流和电流的大小无关
【答案】D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确定了,电阻值也就确定了,与导体两端有无电压、电压过低,有无电流通过导体、电流大小都无关系.
故选D.
【分析】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特性,它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
二、填空题
10.(2015九上·门头沟期末)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是   Ω.
【答案】25
【知识点】变阻器
【解析】【解答】解:电阻箱的示数,R=0×1000Ω+0×100Ω+2×10Ω+5×1Ω=25Ω.
故答案为:25.
【分析】按照电阻箱的读数方法,用△所对的数字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把他们相加,就得出电阻箱的示数.
11.若需要一个12Ω的定值电阻,现在只有5Ω,10Ω,20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则可以把一个20Ω和一个   Ω的定值电阻   联起来当作12Ω的定值电阻使用.
【答案】30;并
【知识点】电阻的并联
【解析】【解答】因为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大于其中任何一个串联电阻,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并联电阻。所以,根据1/R=1/R1+1/R2可知,并联的电阻为30Ω。
故答案为:30;并.
【分析】 电阻串联: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电阻并联: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12.小明通过实验探究电阻大小与某个预想的因素是否有关。他将材料、长度均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甲、乙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同一个电路中进行实验。当接入甲电阻丝时,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当接入乙电阻丝时,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2。他发现:I1< I2。则小明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   。
【答案】横截面积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变量的影响时都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一个变量变化,而控制其它变量都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实验中根据实验设计变化的量为自变量,受其影响而变化的是因变量。
小明通过实验探究电阻大小与某个预想的因素是否有关.他将材料、长度均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甲、乙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同一个电路中进行实验.当接入甲电阻丝时,记录电流表示数为 ;当接入乙电阻丝时,记录电流表示数为 .他发现: ,实验中横截面积的不同为自变量,电阻的不同为因变量。
故答案为:横截面积
【分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要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一个量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其它量不变)的思想和转化法(电阻大小的变化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体现的)的思想.
13.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材料、长度和    决定的;两只水果点亮了一只发光二极管(如图),两水果之间    (填“串联”或“并联”),现将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    (选填“能”或“不能”)发光.
【答案】横截面积;串联;不能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半导体特点及作用
【解析】【解答】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它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图中二极管发光,说明二极管的连接是正确的,因此水果电池组的A极是负极;图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因此两水果之间串联的;现将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不发光,是因为它的正负极接反了,说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故答案为:横截面积;串联;不能.
【分析】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14.电阻R1=40Ω、R2=60Ω,两电阻串联时的等效电阻是   Ω;两电阻并联时的等效电阻是   Ω.
【答案】100;24
【知识点】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
【解析】【解答】解:R1与R2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为:
R=R1+R2=40Ω+60Ω=100Ω;
∵ ,
∴R1与R2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为:
R= = =24Ω.
故答案为:100;24.
【分析】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三、实验题
15.如图是小明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所采用的电路,a、b、c、d是四根合金丝,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得到的一次实验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1)四根合金丝串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   之比,为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比较合金丝a和   两端的电压,合金丝d两端电压如图所示,示数为   V;
(2)在得到上表数据的过程中,   (选填“能”或“不能”)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为得到更可靠的实验结论,应多次实验,每次实验测量合金丝两端电压之前,需进行的一项实验操作是   .
(3)关于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小明还进行了理论探究:某金属丝电阻为R,长度为L若把n根这样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总长度为nL,总电阻为   ,从而得到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依此关系,上表中合金丝b两端的电压应该为    V.
【答案】(1)电阻;c;0.4
(2)不能;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不同的位置
(3)nR;2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当通过导体的电流相同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可以利用电压表的示数来反映导体电阻的大小;要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就要保证导体的材料和长度都相同,而导体的横截面积不同,所以选择a和c电阻丝;电压表0-3V的量程对应的分度值为0.1V,根据指针位置电压为0.4V;(2)在得到上表数据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电压不变,不能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为得到更可靠的实验结论,应改变电阻两端电压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实验测量合金丝两端电压之前,需进行的一项实验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不同的位置;(3)n条长为l、电阻为R的导体,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由n段长度同为l电阻同为R的导体串联而成的,这n段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则总长度为nL,总电阻为nR;合金丝b的长度是a的2倍,所以b两端的电压U=2×1V=2V.
【分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要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一个量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其它量不变)的思想.
16.刘星和李明为了探究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的阻值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两个定值电阻(R1=5Ω,R2=10Ω)及电源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根据电路图,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   ;②   .
(3)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的阻值之间的关系你的猜想是:   .
(4)对以上实验设计你还想提什么建议:   .
【答案】(1)
(2)电压表短路;电压表断路
(3)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4)更换R1、R2的阻值后,再进行实验
【知识点】电阻的串联
【解析】【解答】 (1)滑动变阻器下面的接线柱已经选择,上面选择哪一个都行,将电流表和开关串联接入即可,如下图;
;(2)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流表是完好的,并且与电流表串联的电路中各元件没有断路,电压表无示数并且电压表完好,说明电压表被短路或者连接出现了断路;(3)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4)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代表性,更换R1、R2的阻值后,再进行实验。
【分析】本题是一道电学实验题,综合了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滑动变阻器连接时“一上一下”选择接线柱,电流表与电路串联,注意正负接线柱),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以及多次实验的目的(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代表性,更换R1、R2的阻值,再多测几组数据).
四、综合题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M、N,是两个接线柱,准备连接滑动变阻器.
(1)当A接M,D接N时,滑片向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   ;
(2)当A接M,C接N时,滑片向左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   ;
(3)当A接M,B接N时,滑片向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   ;
(4)当B接M,D接N时,滑片向左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   .
【答案】(1)变大
(2)变小
(3)不变
(4)变大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1)当A接M,D接N时,滑动变阻器接入左半段,滑片向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2)当A接M,C接N时,滑动变阻器接入左半段,滑片向左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变小.(3)当A接M,B接N时,滑动变阻器都接入电路,滑片向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不变.(4)当B接M,D接N时,滑动变阻器接入右半段,滑片向左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变大。
【分析】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 / 1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4.1 怎样认识电阻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大小无关
D.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2.两条不同材料做成的电阻丝,已知电阻相同,长度也相同,那么它们的横截面积(  )
A.一定相等 B.一定不相等
C.有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D.以上都不对
3.物理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处没有物理.以下各种装置的原理不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改变导体接入电路长度从而改变电阻
B.汽车方向盘﹣﹣等臂杠杆原理
C.电铃﹣﹣电流的磁效应
D.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有两个电阻,其中R1=10Ω,R2=15Ω,将它们并联后的总电阻是(  )
A.25Ω B.5Ω C.6Ω D.12Ω
5.(2016九上·诸城期中)下列与导体电阻大小有关的物理量是(  )
A.导体中的电流 B.导体两端的电压
C.导体的质量 D.导体的长度
6.(2017·东城模拟)图中,电阻箱的示数为(  )
A.2020Ω B.20Ω C.2012Ω D.2200Ω
7.(2017九上·岱岳期中)下列因素中,对导体电阻大小有决定作用的是(  )
A.导体是否接入电路 B.导体两端的电压
C.通过导体的电流 D.导体的长度
8.下列因素中,对导体电阻大小有决定作用的是(  )
A.导体是否接入电路 B.导体的长度
C.通过导体的电流 D.导体两端的电压
9.(2016九上·临河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电阻为零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大
C.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小,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小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中有无电流和电流的大小无关
二、填空题
10.(2015九上·门头沟期末)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是   Ω.
11.若需要一个12Ω的定值电阻,现在只有5Ω,10Ω,20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则可以把一个20Ω和一个   Ω的定值电阻   联起来当作12Ω的定值电阻使用.
12.小明通过实验探究电阻大小与某个预想的因素是否有关。他将材料、长度均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甲、乙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同一个电路中进行实验。当接入甲电阻丝时,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当接入乙电阻丝时,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2。他发现:I1< I2。则小明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   。
13.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材料、长度和    决定的;两只水果点亮了一只发光二极管(如图),两水果之间    (填“串联”或“并联”),现将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    (选填“能”或“不能”)发光.
14.电阻R1=40Ω、R2=60Ω,两电阻串联时的等效电阻是   Ω;两电阻并联时的等效电阻是   Ω.
三、实验题
15.如图是小明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所采用的电路,a、b、c、d是四根合金丝,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得到的一次实验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1)四根合金丝串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   之比,为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比较合金丝a和   两端的电压,合金丝d两端电压如图所示,示数为   V;
(2)在得到上表数据的过程中,   (选填“能”或“不能”)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为得到更可靠的实验结论,应多次实验,每次实验测量合金丝两端电压之前,需进行的一项实验操作是   .
(3)关于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小明还进行了理论探究:某金属丝电阻为R,长度为L若把n根这样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总长度为nL,总电阻为   ,从而得到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依此关系,上表中合金丝b两端的电压应该为    V.
16.刘星和李明为了探究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的阻值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两个定值电阻(R1=5Ω,R2=10Ω)及电源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根据电路图,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   ;②   .
(3)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的阻值之间的关系你的猜想是:   .
(4)对以上实验设计你还想提什么建议:   .
四、综合题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M、N,是两个接线柱,准备连接滑动变阻器.
(1)当A接M,D接N时,滑片向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   ;
(2)当A接M,C接N时,滑片向左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   ;
(3)当A接M,B接N时,滑片向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   ;
(4)当B接M,D接N时,滑片向左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电阻
【解析】【解答】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
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依然不变,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据此分析判断. 
2.【答案】C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四个: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在此题中,两导体的电阻相同,长度相同,如果再告诉温度相同,那么就是电阻率大的这种材料的电阻丝的横截面积大,电阻率小的那种电阻丝的横截面积小,两根电阻丝的横截面积一定不同.
但由于此题中没有告诉两者温度的大小关系,所以也会出现这样一种可能:两者的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电阻率大的那根电阻丝的温度低,电阻率小的那根电阻丝的温度高而导致了了两者的电阻相等.
综上分析这两根电阻丝的横截面积有两种可能:①相等,②不相等.
故答案为:C
【分析】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3.【答案】B
【知识点】变阻器
【解析】【解答】解:
A、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导体接入电路长度从而改变电阻,故A正确;
B、汽车方向盘是一轮轴,动力作用在轮上、阻力作用在轴上,是一省力杠杆,故B错;
C、电铃的构造中,以主要器件是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C正确;
D、近视眼镜需要利用凹透镜来矫正,利用的是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分析】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轮轴、电铃的原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对选项做出判断. 
4.【答案】C
【知识点】电阻的并联
【解析】【解答】依据并联电路电阻关系 = + 得R= 代入数值可得R=6Ω。
故答案为:C。
【分析】电阻的并联: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5.【答案】D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大小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另外还与温度有关,与导体的两端是否有电压及电压大小、通过的电流大小均无关,与导体的质量没有关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故选D.
【分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大小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另外还与温度有关,据此回答.
6.【答案】A
【知识点】变阻器
【解析】【解答】解:×100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2,×10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0,×1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2,×1的位置对应的数是0,电阻箱的示数为2020Ω.
故选A.
【分析】电阻箱的读数方法:用“△”所对的数字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把他们相加即可.
7.【答案】D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解:导体电阻大小和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是否接入电路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电阻是导体的一种特性,和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是否接入电路无关.
8.【答案】B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导体电阻大小和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是否接入电路无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9.【答案】D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确定了,电阻值也就确定了,与导体两端有无电压、电压过低,有无电流通过导体、电流大小都无关系.
故选D.
【分析】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特性,它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
10.【答案】25
【知识点】变阻器
【解析】【解答】解:电阻箱的示数,R=0×1000Ω+0×100Ω+2×10Ω+5×1Ω=25Ω.
故答案为:25.
【分析】按照电阻箱的读数方法,用△所对的数字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把他们相加,就得出电阻箱的示数.
11.【答案】30;并
【知识点】电阻的并联
【解析】【解答】因为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大于其中任何一个串联电阻,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并联电阻。所以,根据1/R=1/R1+1/R2可知,并联的电阻为30Ω。
故答案为:30;并.
【分析】 电阻串联: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电阻并联: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12.【答案】横截面积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变量的影响时都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一个变量变化,而控制其它变量都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实验中根据实验设计变化的量为自变量,受其影响而变化的是因变量。
小明通过实验探究电阻大小与某个预想的因素是否有关.他将材料、长度均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甲、乙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同一个电路中进行实验.当接入甲电阻丝时,记录电流表示数为 ;当接入乙电阻丝时,记录电流表示数为 .他发现: ,实验中横截面积的不同为自变量,电阻的不同为因变量。
故答案为:横截面积
【分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要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一个量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其它量不变)的思想和转化法(电阻大小的变化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体现的)的思想.
13.【答案】横截面积;串联;不能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半导体特点及作用
【解析】【解答】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它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图中二极管发光,说明二极管的连接是正确的,因此水果电池组的A极是负极;图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因此两水果之间串联的;现将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不发光,是因为它的正负极接反了,说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故答案为:横截面积;串联;不能.
【分析】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14.【答案】100;24
【知识点】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
【解析】【解答】解:R1与R2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为:
R=R1+R2=40Ω+60Ω=100Ω;
∵ ,
∴R1与R2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为:
R= = =24Ω.
故答案为:100;24.
【分析】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15.【答案】(1)电阻;c;0.4
(2)不能;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不同的位置
(3)nR;2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当通过导体的电流相同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可以利用电压表的示数来反映导体电阻的大小;要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就要保证导体的材料和长度都相同,而导体的横截面积不同,所以选择a和c电阻丝;电压表0-3V的量程对应的分度值为0.1V,根据指针位置电压为0.4V;(2)在得到上表数据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电压不变,不能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为得到更可靠的实验结论,应改变电阻两端电压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实验测量合金丝两端电压之前,需进行的一项实验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不同的位置;(3)n条长为l、电阻为R的导体,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由n段长度同为l电阻同为R的导体串联而成的,这n段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则总长度为nL,总电阻为nR;合金丝b的长度是a的2倍,所以b两端的电压U=2×1V=2V.
【分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要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一个量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其它量不变)的思想.
16.【答案】(1)
(2)电压表短路;电压表断路
(3)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4)更换R1、R2的阻值后,再进行实验
【知识点】电阻的串联
【解析】【解答】 (1)滑动变阻器下面的接线柱已经选择,上面选择哪一个都行,将电流表和开关串联接入即可,如下图;
;(2)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流表是完好的,并且与电流表串联的电路中各元件没有断路,电压表无示数并且电压表完好,说明电压表被短路或者连接出现了断路;(3)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4)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代表性,更换R1、R2的阻值后,再进行实验。
【分析】本题是一道电学实验题,综合了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滑动变阻器连接时“一上一下”选择接线柱,电流表与电路串联,注意正负接线柱),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以及多次实验的目的(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代表性,更换R1、R2的阻值,再多测几组数据).
17.【答案】(1)变大
(2)变小
(3)不变
(4)变大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1)当A接M,D接N时,滑动变阻器接入左半段,滑片向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2)当A接M,C接N时,滑动变阻器接入左半段,滑片向左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变小.(3)当A接M,B接N时,滑动变阻器都接入电路,滑片向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不变.(4)当B接M,D接N时,滑动变阻器接入右半段,滑片向左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变大。
【分析】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