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二地理
第Ⅰ卷(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第1题。
a b c d
1.与图示天气系统正确对应的我国天气现象是( )
A.b——伏旱;d——春雨 B.a——沙尘暴;c——梅雨
C.c——寒潮;d——台风 D.a——北方夏季的暴雨;b——秋高气爽
读泰国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2-3题。
2.该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3.该地最高气温没有出现在7月份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 B.地势低 C.受反气旋影响明显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下图为雄安新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4-5题。
4.白洋淀成为华北平原较大的常年积水洼地,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冬季气温低,蒸发弱 B.夏季降水多,雨水补给量大
C.地势低,多河流注入 D.上游水库较多,调蓄作用强
5.某中学学生绘制了雄安新区当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简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下面6-7题。
6.图中甲洋流( )
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 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
7.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 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
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 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于某年9月22日(秋分日)在我国新疆某地(41°N,88°E)拍摄的某驼队在沙丘上行走时的日落景观图(驼队在沙丘上行走的方向与摄影师和太阳的连线垂直)。读图完成下面8-10题。
8.若此时该驼队正行走在一个新月形沙丘上,则其大致位置及行进方向是下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9.若该日正午时分,该驼队行走在此沙丘上,则驼影相比骆驼实际身高( )
A.更长 B.更短 C.一样长 D.先长后短
10.根据新月形沙丘的形状特征,判断该地盛行风的方向是( )
A.偏西 B.偏北 C.偏南 D.偏东
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下图为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正常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高 B.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海岸气温较低
C.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 D.厄尔尼诺年南美洲东部海区气流上升
12.在厄尔尼诺年,下列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是( )
A.南赤道暖流势力加强 B.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C.南美西部干旱区出现“绿洲” D.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量增加
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平均海拔已超过40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读下图,完成13-14题。
13.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1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生物多样性减少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下图为东祁连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5题。
15.下列关于高山冰雪下界在东北与西南坡分布的高低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气温低、降水多 B.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气温高、降水少
C.东北坡高于西南坡;东北坡气温高、降水多 D.东北坡高于西南坡;东北坡气温低、降水少
下图中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右图为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据此完成下面16-17题。
16.关于图中的气压带与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B.乙风带控制下气候干燥
C.丙风带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 D.丁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
17.图示季节( )
A.亚欧大陆上被印度低压控制 B.亚欧大陆上的温度高于同纬度海洋
C.亚洲东部地区主要盛行东南季风 D.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
读右图北京市地图,完成第18-20题。
18.图中( )
A.包含有不同类型的区域 B.区域的划分均依据综合性指标
C.各类型区域边界明确 D.区域之间主要是自然条件差异
19.北京市在西部和北部的山区规划建设了生态涵养区,重点考虑的因素有( )
①行政区划 ②地形 ③气候 ④河流 ⑤经济发展水平 ⑥地方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④⑤⑥
20.北京市在西部和北部的山区规划建设了生态涵养区,反映出地理环境会影响区域( )
A.生活特点 B.发展条件 C.发展水平 D.发展方向
第Ⅱ卷(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1.读图回答问题(20分,每空2分)。
下图为澳大利亚地区某日等压线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此时最有可能经历暴雨的是____________;甲和丙两地风力更大的是____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甲 乙 丙 丁
(2)地球公转处于丙图所示情形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_,该日天津市的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当太阳光以图乙中的情形照射地球时,此时B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新旧日期范围的比例是____________(说明:C点所在经线为180°)。(4分)
(4)丁图为北温带某地楼间距规划图,则甲图中与决定L的合理数据关系最密切的公转轨道位置为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该位置附近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及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福建某学生(26°N,119°E)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将支架改为可调节式,如下图。
春分日,为了使热水器有更好的效果,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交角α应该调节为____(2分)
A.23°26' B.26° C.64° D.64°34'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及地貌剖面示意图
(1)说出上图中甲、乙两处地质构造的名称: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简述丙地貌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指出上图中①②岩体中的形成较早的是_____;①岩石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②岩石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6分)
材料二:下图为干旱型冲积扇(旱扇)和湿润型冲积扇(湿扇)示意图。
(3)从物质来源、动力机制等角度简析冲积扇的形成条件(4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图中甲、乙两河流位于大陆西岸,山脉自东向西逐渐升高,海拔落差约为4000。乙河流受矿产开采的影响,植被破坏较严重。甲、乙两河流在水文环境上存在着很大差异。甲河流11月至次年1月为汛期,河流径流量较大,6月至9月为枯水期。
(1)写出乙河流图示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及水文特征。(6分)
(2)比较甲河段和乙河段流量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5CADCA 6-10DCABA 11-15CCBCB 16-20CDABD
21.(20分,注意:每空2分)
(1)丁 丙 丙地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
(2)秋分日 昼夜平分(或昼夜等长) (3)8时 1:3 (4)③ 较快且逐渐变快 (5)B
22.(16分)
(1)断层(2分) 背斜(2分)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分)
(2)②(2分)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或内力作用)(2分)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或外力作用)(2分)
(3)河流从山区带来大量泥沙、碎石(2分);出山口时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宽,流速变慢,河流搬运的泥沙和碎石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2分)
23.(14分)
(1)主要补给水源:冰川融水(2分)
水文特征: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较大;流速较快。(任写两点得4分)
(2)差异:当地夏季乙河流径流量较大(2分);
当地冬季甲河流径流量较大(2分);
原因:乙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夏季气温高,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较大(2分);甲河流流域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河流径流量较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