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一课一练】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一课一练】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2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25 21:5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一课一练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单选题
1.人体完成呼吸动作的主要呼吸肌是(  )
A.胸大肌 B.腹部肌肉
C.背部肌肉 D.肋间肌和膈肌
2.学校医务室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小华用肺活量计测了几次肺活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小华的肺活量是(  )
测量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肺活量/mL 3300 2900 2800
A.2800mL B.2900mL C.3000mL D.3300mL
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其中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  )
A.肺泡和血液之间 B.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
C.外界环境和肺泡之间 D.外界环境和血液之间
4.呼气时人体会排出大量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
A.心脏 B.血液 C.肺泡 D.细胞
5.与人体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  )
A.不含氧气 B.全部都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增多 D.氧气增多
二、综合题
6.测量胸围差
( 1 )胸围差是受测者吸气与呼气的胸围之差,是   横向扩张和收缩造成的,是   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 2 )受测者尽力深吸气、深呼气,分别记录吸气终了、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计算两次胸围长度的差,在同一位置测量3次,取最大值即可。
7.呼吸运动:
(1)当肋间肌和膈肌   使得胸腔容积   时,肺便    ,肺内气压相应   ,于是气体就被吸入,如   图所示。
(2)当肋间肌和膈肌   使得胸腔容积   时,肺便   ,肺内气压相应   ,于是气体就被呼出,如   图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
8.图为模拟人体呼吸运动中胸部各器官变化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③模拟的器官是   。
(2)模拟人体吸气运动的是   图,此时②的体积变大,代表气体进入人体的   。
(3)该装置最大的不足之处是人体呼气时,模拟   的玻璃罩不能   (填扩大或缩小),只能通过用手推动③来改变其容积,使气体呼出。
四、资料分析题
9.随着新冠病毒的传播,呼吸机是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星,能帮助无法吸入足够氧气的病人保持呼吸,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水平。呼吸机主要分为无创、有创两种类型。
无创呼吸机是通过鼻面罩、口鼻面罩或全面罩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的设备。简单易用,但有弊端。当患者自身分泌物过多时,就会堵住通气的“通道”。
由于新冠病毒令患者肺部出现渗出物,使肺的通气、换气功能受损,还会导致患者肺组织纤维化,变硬变脆,从而导致呼吸困难。在无创呼吸机不能满足通气和供氧需求时,通过气管插管,利用有创呼吸机,患者从而获得一线生机。
有创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如图。
有创呼吸同样有利有弊。有创呼吸机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简称;VAP)。它是重症监护室使用呼吸机通气患者的常见并发症。VAP是由跟随管道进入下呼吸道的细菌引发的炎症。引发VAP的致病菌主要是来自我们口咽部位的寄生菌群。
虽然有创呼吸机存在诸多问题,但仍是目前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有效手段。
(1)正常情况下,呼吸道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一定的处理。上述呼吸机治疗时, 吸气气源先流经呼吸机的   对空气进行一定的清洁;之后流经的湿润器是模拟人体鼻腔和气管壁的   ,以补偿气管插管患者失去的呼吸道的湿润处理。
(2)根据文意,患者出现VAP的主要原因是呼吸机管道不能有效清除细菌,并且患者气管的此功能也很低。在正常人体内,气管的   和   可以实现此功能。
(3)无论是自主呼吸还是用呼吸机辅助治疗,进入肺泡的气体经过   作用与包绕在肺泡外的   进行气体交换, 其中的   (填气体名称)被运往全身各处供利用。
五、读图理解题
10.下图图(一)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1 ]   。
(2)[ 2 ]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   。
(3)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   。
(4)图(二)中b代表的物质是   。
(5)血液中,运输物质b的细胞是   。
11.如图模拟的是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   。
(2)如图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   。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   (填“收缩”或“舒张”),其顶部下降,使得胸腔容积   ,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   ,于是气体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呼吸动作的主要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
故选:D
【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2.【答案】D
【解析】【解答】测量肺活量时,为了减少误差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因为肺活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所以“小华测了三次肺活量,数据分别是3300mL,2900mL,2800mL”,则小华的肺活量是“3300毫升”。
故答案为:D
【分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是衡量肺的功能的重要标志.
3.【答案】A
【解析】【解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内的气体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共四个过程.
4.【答案】D
【解析】【解答】呼气时人体会排出大量二氧化碳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产生的。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通过吸气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同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呼吸。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如下图所示
5.【答案】C
【解析】【解答】A.与人体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含有氧气,A不符合题意。
B.人呼出的气体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B不符合题意。
CD.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水分的含量也增加,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表: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6.【答案】胸廓;肋骨间的肌肉
【解析】【解答】(1)胸围差是指尽力吸气终了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的差,因为吸气与呼气与胸廓的容积改变有关,所以,胸围差是胸廓横向扩张和收缩造成的,是肋骨间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2)测量时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再让受测者尽力深呼气,记录下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计算两次胸围长度之间的差,在同一位置测量3次,取最大值即可。
故答案为:胸廓、肋骨间的肌肉。
【分析】此题考查胸围差的概念及测量方法,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胸围差可以间接地反映肺在一次呼吸活动中,最大通气能力的高低,在没有肺活量计的情况下,可通过测胸围差来测定呼吸功能,方便易行。
7.【答案】(1)收缩;增大;扩张;减小;甲
(2)舒张;缩小;收缩;增大;乙
【解析】【解答】(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减小,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如图中的甲。
(2)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出肺,完成呼气,如图中的乙所示。
故答案为:(1)收缩、增大、扩张、减小、甲;(2)舒张、缩小、收缩、增大、乙。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减小,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增大,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8.【答案】(1)膈
(2)乙;肺
(3)胸廓;缩小
【解析】【解答】(1)图中③模拟的器官是膈,膈位于胸腔的底部,是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的结构,吸气时,隔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呼气时正好相反,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故答案为:膈。
(2)图中②模拟的是肺,吸气时气体进入肺,肺的体积变大,呼气时,肺收缩,故模拟人体吸气运动的是乙。
故答案为:乙;肺。
(3)人体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但是该装置最大的不足之处是人体呼气时,模拟胸廓的玻璃罩不能缩小,只能通过用手推动③来改变其容积,使气体呼出。
故答案为:胸廓;缩小。
【分析】人体呼吸:
9.【答案】(1)过滤器;黏膜
(2)纤毛;黏膜
(3)扩散;毛细血管;氧气
【解析】【解答】(1)呼吸道是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呼吸道的畅通。呼吸道黏膜内有毛细血管,对空气有温暖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且能分泌黏液,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所以,上述呼吸机治疗时,吸气气源先流经呼吸机的过滤器对空气进行一定的清洁;之后流经的湿润器是模拟人体鼻腔和气管壁的黏膜,以补偿气管插管患者失去的呼吸道的湿润处理。
故填:过滤器;黏膜
(2)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所以,根据文意,患者出现VAP的主要原因是呼吸机管道不能有效清除细菌,并且患者气管的此功能也很低。在正常人体内,气管的纤毛和黏膜可以实现此功能。
故填:纤毛;黏膜
(3)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进行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由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肺泡中的高、氧气的含量比肺泡中的低,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与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进入血液中的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里的线粒体,参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所以,无论是自主呼吸还是用呼吸机辅助治疗,进入肺泡的气体经过扩散作用与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其中的氧气被运往全身各处供利用。
故填:扩散;毛细血管;氧气
【分析】呼吸全过程:
10.【答案】(1)肺
(2)清洁
(3)二氧化碳
(4)氧气
(5)红细胞
【解析】【解答】(1)图一中,1是肺,2是呼吸道,人体的呼吸系统由2呼吸道和1肺组成,2呼吸道不仅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够使气体变得清洁、温暖和湿润,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图一中2是呼吸道,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
(3)图二中,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当气体进入肺泡后,肺内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高于肺泡,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
(4)图二中,a是氧气,b是氧气,当气体进入肺泡后,肺内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高于肺泡,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
(5)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核血小板,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具有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气结合,在含氧气低的地方与氧气分离的特性,所以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故答案为:(1)肺;(2)清洁;(3)二氧化碳;(4)氧气;(5)红细胞。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能够使气体变得清洁、温暖和湿润。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肺的结构单位,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当气体进入肺泡后,肺泡内的氧气进入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流经肺泡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1.【答案】(1)膈
(2)膨胀;收缩;扩大;减小;被吸入肺
【解析】【解答】(1)图中装置,玻璃罩模拟胸廓,玻璃管模拟气管、支气管,瓶底的橡皮膜模拟膈,气球模拟肺。
故答案为:膈。
(2)如图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膨胀。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膈会收缩,膈顶部下降,使得胸腔容积扩大,肺便扩张,肺内气体压力减小,于是气体就被吸入肺。
故答案为:膨胀;收缩;扩大;减小;被吸入肺。
【分析】吸气和呼气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