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唐诗三首 卖炭翁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4唐诗三首 卖炭翁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5 20:08:4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深入思考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读诗歌,品味诗中对人物的精彩描写,理解卖炭翁的形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赏读诗歌,品味诗中对人物的精彩描写,理解卖炭翁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笔诤时政,心在苍生 ,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 ,神归东路,千秋永祀老诗翁。
师:这幅对联是在形容哪位诗人?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老诗翁一首叙事讽喻诗《卖炭翁》。
齐读学习目标。(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整体感知
读---老翁之事
(出示屏幕 读——老翁之事)
师:要求大家读准确,读明白,读好听。
下面大家用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三遍,齐读展示。(全班齐读)
师:声音宏亮,字字准确。
大家根据方法指导,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生讨论文意)
师:老师觉得这几个句子不太理解,哪位同学帮忙翻译?(学生翻译)
师:认识字音,明白文意,有没有同学愿意尝试朗读呢?
师:好这个勇敢的小女生。(生读)
来一位男生评价一下吧!
你的鉴赏水平很专业,希望可以听到你的朗读水平。(生点评、朗读)
师:两位同学节奏准确,语速缓慢,语调低沉,但感情稍显不足。根据方法指导,看着视频,跟读学习。(生跟读)
师:独学而无友,孤陋则寡闻,大家小组内互听互练。(生互读互听)
师:有没有愿意主动展示的,好,你们来!(小组展示读,读得有感情)
师:为你们的勇敢鼓掌,为你们的深情点赞。
朗读要以情带声、读活人物。来我们一起跟着伴奏齐声朗读《卖炭翁》。(播放音频,学生齐读)
三、感知探究
(出示问题)
师:讲了老翁烧炭、运炭和失炭的过程,用一个词来概括卖炭翁的境遇,那就是苦。
【过渡语】看来大家在朗读时代入了自己真挚的感情。我们也因共情而穿越。
来到大唐贞元年间,你的身份是一名记者。此时你正在街上漫游,苦于素材难寻之时。忽然看到一位老人满脸愁容,蹲坐在系有红纱的老牛旁,单薄的衣服,泥泞的污渍,凌乱的头发,你一眼就看出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于是主动采访。
(和一名学生模仿对话)
师:老人家您怎么了?
生:从形体和音色上模仿老翁:我的炭被抢了。
师:那您接下来准备怎么办?
生:我只能回到钟南山重新烧炭。
师:啊,您不打算把炭要回来吗?
生摇头:哎,没办法,没办法,
【过渡语】得知老人的遭遇,你打算写一篇报道,替老翁发出正义之声,讨回公道。
四、文本探究
发---正义之声
【过渡语】 为了获得更多人的同情,除了写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外你还应该写些什么,让读者也感受到他的苦,他的可怜?并说明理由
生:写他的外貌,由于烧炭他的工作特别脏特别累,所以看起来满面尘灰。因为长期烟熏火烤所以皮肤黑黄色,十个指头也是黑的,可以让读者看出他年纪很大,依旧很辛苦。
师:听完你的分析,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蓬头垢面,脸上都是灰暗的颜色,的确可怜。“烟火色、苍苍、黑”是卖炭翁生命的颜色,需要重读,齐读两遍,读出那种艰辛。
生:我会写他的心理。衣正单与“愿天寒”形成不合情理的鲜明对比。那么冷的天气,老人衣服单薄,可为了木炭卖上好价钱却希望天更冷,多可怜啊!
师:对啊,天气寒冷,自己瑟瑟发抖却期盼更无情的寒流,更肆虐的风雪,这一忧一怨的矛盾心理包含了多少无奈与辛酸。大家再试着读一读这句话。
生:我会写他的动作。“驾、辗、歇”写出天气寒冷,道路结冰,又体现牛车之重,在泥潭中休息更突出卖炭翁的辛苦。
师:你的眼睛很亮,抓住句中动词字的好处。这里面只有动作吗?
生:还有环境。“一尺雪”环境描写,说明雪大,烘托运炭的艰难;“牛困、人饥、日已高、泥中歇”写出运炭时路遥和艰难,更写出老翁精疲力竭的情态。
师:对还有环境,天寒地冻,路遥人困,他已精疲力竭了,听完你的解读我更同情他了。
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可以感受卖炭翁的苦,卖炭翁的可怜呢?
(屏显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师:大家了解一下这一千斤木炭是怎么来的?辛苦吗?可怜吗?那这个句子呢?
师:对,一问一答之间我们看到了老翁冒着严寒,没日没夜的烧炭,竟然只是为了穿衣吃饭,这要求低的可怜啊!
小结:你运用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使卖炭翁 的形象跃然纸上。
(板书)劳动艰辛、生活困苦、年岁已高
【过渡语】报道写好之后,结果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迟迟不能发布。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黄衣使者白衫儿。
师: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生自由回答)
师:聚焦诗歌内容,齐读。
生: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师:谁来分析?
生:“翩翩”写出其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神态;
“手把”“口称”见其仗势欺人、专横跋扈;
“回、叱、牵”,刻画出其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
师:“手把文书”能不能换成“手拿文书”?
生:不能。
师:为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哪位同学表演一下“手把”和“手拿”的区别。
(学生表演二字的区别,深入体会宫使的仗势欺人、不屑一顾、专横跋扈。)
师:拿是很随意的,把是端着的一种状态。你把宫使那种不屑一顾、仗势欺人演绎的活灵活现哦,掌声送给你。
师:那这是一群 。
生:趾高气扬、仗势欺人、霸道凶残的人。
(师板书:趾高气扬、霸道凶残、仗势欺人)
师:宫使仗的是谁的势?齐读社会背景。
(屏显背景链接)
【过渡语】韩愈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文中哪些语句可看出“宫市”掠夺的本质呢?
生: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师:如何理解?
生:“千余斤”数量之多,付出心血之多。“惜不得”写出无可奈何。
“半匹、一丈”,数量极少,形成对比,突出宫使掠夺的残酷。
师:从对比中突出宫使掠夺的残酷,更看出来老翁的无可奈何。读出那份残酷和无奈。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是对比?
(生自由发言,屏显,概括)
师:对,有宫使与老翁之间的对比以及老翁自身的对比。
【过渡语】同学们,读完诗歌,老师头脑中一直浮现了一架极度倾斜的天平,你们知道天平两侧放的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
师:请大家把天平补充完整。
(师板书画出倾斜的天平,标记统治者、劳动者、剥削压迫、同情抨击)
(师引导,生发言)
(半匹红纱一丈绫竟然撬动了千余斤的一车炭 ,因为它代表的是趾高气扬、仗势欺人霸道凶残的统治者。千余斤的炭代表了千千万万像卖炭翁那样年迈贫困、勤劳艰辛、悲惨可怜的底层劳动人民。造成这种极度不平衡的原因是以“宫市”为名行掠夺之事,统治阶级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体现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对统治阶层的憎恨和批判。)
师:非常好,半匹轻纱撬动了千斤木炭,统治者与劳动者对立,天平的极度倾斜是因为以“宫市”为名行掠夺之事,统治阶级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大家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屏显)
《卖炭翁》讲述了卖炭翁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人的态度又是怎样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表现出来的?
(学生自由回答)
师:“怎样”是我们作者怎么做的,现在我们一起来梳理:作者一方面为我们写出卖炭翁烧炭、卖炭的艰难困苦,内心矛盾的心理以及那份悲惨可怜;另一方面写出了宫使的趾高气扬、仗势欺人、霸道凶残,同时利用对比尤其是“半匹红纱一丈绫”和“一车炭千余斤”的对比,所以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没有直接抒情也没有议论,而是把情感蕴含在诗歌的叙述、描写以及强烈的对比之中。
小结:文章讲述卖炭翁( )的悲惨故事,从中揭露了( )的本质,反映了( )的社会现实,诗人(态度)( ),通过一系列的叙述、描写以及对比蕴含其中。
同学们,穿越这一遭虽然我们没有没有帮老翁讨回公道,但我们也有所收获。从古代英雄细看当今伟人,从前辈精神领悟吾辈责任。
五、拓展延伸
思---少年之责
国事衰微、朝廷昏暗、宦官专权、百姓悲惨。文弱的书生,以笔为武器,以诗为口舌,为社会改革鸣锣开道,为百姓疾苦呼吁呐喊。这其中就有白居易。
师:齐读作者简介
师:老师读黑色字,大家齐读红色字。(屏显)
师:为民请命,为民发声,哪怕屡遭贬谪,依旧笔耕不辍。这就是心系苍生的白居易。
当下社会,疫情肆虐,举国上下忧心忡忡,共抗病毒。我们之所以可以安享盛世,是因为有他们,有他们(大家分享一个疫情小故事,屏显)。
师:白衣天使,国士无双。他们身上,责任和担当不再是文字,而是能真切感受到的精神和温暖。
师:同学们,从唐朝白居易笔诤时政到现在习近平发时代之先声,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白居易为百姓提笔写诗;到逆行者为国民以身为盾,这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那作为祖国之未来的吾辈之少年又该当如何做呢?(自由发言)
师:你会怎么做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呢?
师:相信大家一定说到做到。全体起立,举起右拳,齐读两遍。(屏显)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知识武装头脑,投身强国伟业!)
(师板书:知识武装头脑,投身强国伟业!)
松弛的琴弦奏不出时代的强音,相信大家会从完成每一次学习任务开始做起!
结束语:
让我们,铭记这些沉吟的诗词、奔走的脚步、不屈的精神!
让我们,向心系苍生、胸怀天下、情暖人间的悯农者致敬!
让我们努力成长为发时代之先声,为发展所奋斗的好青年!
最后,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背诵《卖炭翁》。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