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5 19:5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注音,读准“鬻、誉、弗、夫”等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文言文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通过表格梳理,了解楚人话中矛盾之处,了解楚人和路人的思维过程,让思维可视。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学会认识和分析文本中人物的思维,从而提升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然后将学到的思维方式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来,学以致用,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指导现实生活。
2.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流程】
导入:
1.根据图片回顾学过的文言文寓言故事,有《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和《亡羊补牢》。
2.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么多的寓言故事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寓言故事跟下面的兵器有关,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了解“矛” “盾”的样子与功能,引出下文。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自相矛盾》。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书写“矛” “盾”。生练习写
【设计意图:由学过的文言寓言导入,温故知新,激发兴趣。再强调寓言中蕴含的寓意给人以深刻启迪的特点,读寓言故事,可以训练思维,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
活动一:走进故事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87页,阅读文章,提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学生读课文
3.提醒学生注意“鬻、誉、吾、弗、夫”这几个字的读音。
4.生字会读了,放在句子中你还会吗?生挑战读句子。
5.学好文言文不仅要读准字音,也要读好停顿。 按节奏生自己练读。
同桌练读 找生读,评价
活动二:品读释义
1. 师:你发现了吗,第一句中有两个“yù”,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谁来分析一下。
生:第一个鬻是“卖”的意思,我是通过看注释的方法知道的。师总结借助注释是学习文言文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师:第二个“誉”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誉”是夸赞,夸耀的意思,我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知道的。
师: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联系上下文就知道了它的意思。
师:“陷”和“或”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陷”是刺破的意思,“或”是有的人的意思,我是通过看注释的方法知道的。
师:谁来说一说“弗”和“立”的意思?
生:“弗”是不的意思,“立”是存在的意思。我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知道的
2. 回顾以前学过的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如: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课本插图、查阅资料、展开想象等
3. 用上这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文章每句话的意思,同桌之间说一说。 生自主疏通文意,同桌交流。
师评价。
师:理解了文意,我们再来读课文,我相信大家对文章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一起读:
4.(1)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仿佛来到了楚国的集市,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瞧,一个楚人一手执矛,一手拿盾,在高声叫卖,他是怎么说的?你来说.
生: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楚人是在夸耀自己的矛和盾,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帮楚人吆喝吆喝?生表现。
(3)正当楚人满心欢喜的夸赞他的矛和盾时,有个路人发出了这样的声音,谁来读?
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师:路人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路人的思维过程,小组合作把你想到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对应的结论梳理一下。
生相互交流。师评价。
师:楚人在听了路人的话后有什么反应?
生:其人弗能应也。
师:楚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生:呀,被发现了,好尴尬。
5.(1)故事到这讲完了,为什么还要加最后这句一句呢?有什么作用? 这是作者发出的议论,也就是作者通过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2)师: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能自相矛盾。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文言,有滋有味地学着楚人极尽夸赞矛和盾,引导学生走进楚人和路人的心里,再借助表格理清其中的三层思维:一是诵读楚人的话,了解楚人线性动态思维,卖盾时极尽夸赞盾,卖矛时又极力夸赞矛,但是夸过了头,没想到盾和矛的关系。二是路人的思维,把楚人的两句话结合起来看,便产生了疑问:“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先小组讨论,碰撞思维,理清楚人会有哪些可能?三是再次走进楚人的内心,了解他为何“弗能应也”。因为无论出现哪一种可能,都会暴露楚人话中的错误,因此楚人无言以对。层层递进,矛盾渐渐清晰,思维变得可视。】
活动三:现场表演,理解寓意。
(1)我们学习《自相矛盾》这个故事,也明白了故事蕴含的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演一演这个故事。
(2)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说一说,演一演。教师巡视。
(3)指名小组现场表演,师生评议。(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我们在生活中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自相矛盾。)
(4)其实生活中也有自相矛盾的例子,思考一下,矛盾在哪?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一边说要保护环境,一边又在砍树。刚刚劝别人要守信,自己却完不成承诺别人的事。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理解自相矛盾。通过表演故事,学会多元分析,然后运用于实践,能发现生活中的矛盾现象,并指出矛盾。】
活动四:拓展阅读,感知传统文化
介绍韩非子,韩非(约前 280-前 233)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又称“韩非子”。
代表作品:
《韩非子》。其中著名的寓言故事有《滥竽充数》《郑人买履》《买椟还珠》等同学们可以试着用上今天学习文言的方法,课后和小伙伴们阅读韩非子的其他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会领悟到很多深刻的道理。
作业:
1、做延学单上关于《郑人买履》的题目。
2、背诵课文。本课的学习已接近尾声,但传统经典的魅力仅展示了冰山一角。教材中的文言文只是一个例子,文言课堂中习得的方法,要运用于课外大量的自主学习中。韩非子的哲学智慧,为学生开启了思维之门,“自相矛盾”的深刻寓意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自相矛盾》课后反思
这是篇文言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寓言所蕴涵的道理简单明了,又能让人体味到其中的含蓄和幽默,但因其毕竟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白话文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学起来多少会感到有些困难枯燥。因此在设计这堂课时,我不仅力求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的策略,更在思索一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方式。提高五年级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但可以更好地继承古人为我们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古为今用,而且可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既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又要让学生明白故事背后的道理,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枯燥的讲解接句子的意思与字词的意思,可想而知学生兴趣不浓,整个课堂而皇之也会死气沉沉。几经思索与修改,决定把教学重点放在“读”上: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优化读的过程,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读中理解字词,在读中领悟寓意,真正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回顾整个课堂,感觉学生在读中有了感悟和理解,在读中领略了文言文的韵律美,在读中还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之情。但是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以后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