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迁移 (第3时课)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 指标 权重 评 价 因 素 评价等级 简要评价
优 良 中 一般
教学 目标 (1) 10 1、根据课标、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具体的教学目标。 2、整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教学结构 (2) 15 1、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能力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安排教学环节,具有自己的特色。 2、过程设计科学合理,抓住重点关键,突破难点。 3、过程层次清晰,布局合理,信息反馈及时。 4、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扎实,体现学法指导。 5、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对学生智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 方法 (3) 20 1、注重优化教学过程,讲究教学实效。 2、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精当,富有诱导性。 3、依据教材、学生实际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注意教与学的调节,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教学 手段 (4) 10 1、根据教学实际,教学手段运用合理,如电教,提高教学效率。 2、精心设计常规教具和学具的操作。
教学时间 (5) 10 1、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节。 2、各环节耗时合理,讲练时间协调. 3、作业适度,负担合理。准时下课,不拖堂。
教学氛围 (6) 20 重视教学情况的创设,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师生感情融洽。
教学 效果 (7) 20 1、教学措施落实,学生各方面表现出色。 2、教得实、学得活,即时效果好。 3、教学任务完成,课业负担减轻,教学效率提高。
注:优95%,良85%,好75% 一般60%
评教人:知识性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科学知识 1 通过材料分析,知道什么是人口迁移 很好 一般 不好
2 通过活动探究,探究人口迁移的影响
3 通过材料分析,知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4 通过材料分析,了解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和移民潮
5 通过材料分析.了解图瓦卢举国搬迁的原因
6 通过材料和读图探究,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探究能力 1.通过分析,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
2.通过分析,知道探究人口迁移的影响
3.通过分析,知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4.通过材料分析,了解爱尔兰移民的原因
5.通过材料分析.知道图瓦卢举国搬迁的原因
6.通过材料和读图探究,掌握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科学态度 培养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
一 成员
二 成员
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大单元整体教学】 高中地理学科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一单元 人口 分课时设计
课题 第一节 人口迁移 (第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地理1新教材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位于教材的起始单元,也是人文地理知识的开始,“人口”部分是为后面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环境与发展打下基础,属于基础章节。本节内容由“什么是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和“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组成。 “人口迁移”的第一个课时,教师需要完成两个教学因子的教学,“什么是人口迁移”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第一个教学因子涉及人口迁移、人口流动、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等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身边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第二个教学因子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师可以先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理解推拉理论,再通过材料提示让学生思考影响人口迁移的其他因素,最后通过教材中的活动进一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为“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课文正文由“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组成;有三幅图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解释清楚第三张图片“人口净迁移率”含义;案例“阿拉伯外籍人口占比超三成”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阿拉伯外籍人口所占比例较大”;活动“调查家庭人口迁移情况”,可作为课后实践活动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
2.学习者分析 在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学生学习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相关知识,掌握了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主要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种方式,其中机械增长指迁入人口的增加值。学生对人口的空间分布有了初步了解,为学习本节课奠定了知识基础。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运用实例,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2.能够利用相关图文资料,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重点: 运用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影响。 教学难点: 运用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4.教学评价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春运情况视频
概述2019年春运人口情况,并判断是否为一次人口迁移过程呢?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并思考进入课堂新课。 引出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概念
任务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 2.人口流动的概念 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4.人口迁移的分类 ①.按迁移空间范围划分 ②.按迁移方向划分 5.什么是人口净迁移率 (1).概念 (2)人口迁移率如何影响人口数量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得出结论: 1.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暂时离开原居住地的人口移动现象。 3.(学生讨论)完成表格 4.①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②农村→城市 农村→农村 城市→农村 城市→城市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知识训练)学生完成判断题 5.(1)人口净迁移率又称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迁入人口减去迁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2)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1.让学生学会区分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2.让学生学会读人口迁移分类,总结出地理规律。 3.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学习,分组讨论学习任务。
活动探究:认识人口迁移的影响
思考讨论: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迁出地) 2.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迁入地)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 1.有利影响:缓解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影响: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步发展。 2.有利影响: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利影响: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并验证探究得出的结论,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探究人口迁移的影响
思考: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思考问题】学生回答: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让学生充分利用学过知识迁移到解决问题中来。
任务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推拉理论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文因素 【思考问题】 1.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排斥力(推力)与迁入地的吸引力(拉力)共同构成。 拉力因素:收入、教育、医疗、和平、城市生活、工作、食物等。 推理因素:战争、环境污染、自然灾害、贫困等。 阻力因素:距离远近、交通便利程度、语言相通/不通、 国家政策、文化、宗教信仰差异等。 2.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 3.人文因素: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人文因素等。 让学生学会人口推拉理论的原理。 2.让学生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案例分析1: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和移民潮
思考:爱尔兰人为什么会背井离乡?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 讨论后展示成果 学生回答:到18世纪末,土豆成为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但是从1845年起,爱尔兰连续数年,土豆因病害严重歉收,引发大饥荒,短短几年中,100多万人背井离乡,形成移民潮。 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案例,并验证探究得出的结论,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2:图瓦卢举国搬迁
思考:图瓦卢为什么会举国搬迁?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 讨论后展示成果 学生回答: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国土不断淹没 扩展知识视野,学会知识的迁移。
案例分析3: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结合背景资料,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2.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 讨论后展示成果 学生回答: 1. 2.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恶化,居住条件差,而太平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新资源开发和新工业兴起,吸引了大批人口迁移到这些地区。 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案例,并验证探究得出的结论,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6.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口迁移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 2.人口流动的概念 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4.人口迁移的分类 5.什么是人口净迁移率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推拉理论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文因素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作业 课后作业 (作业时间:15分钟) 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据此并读图,完成1-3题。 1.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文化教育发达 C.老龄化 D.土壤盐渍化 2.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城市是( ) A.上海 B.呼和浩特 C.兰州 D.大庆 3.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社会经济 C.国家政策 D.战争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生态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5、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的社会经济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③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④促进生态环境改善⑤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⑥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A.②⑤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⑥ 受区域发展、各地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我国住房存在一定程度“人”“居”分离(户籍地与居住地分离)的结构性差异状态。每年春节,在外务工经商人群返回家乡带来一定的购房需求,尤其是对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比较集中区域的学区房需求更加旺盛,形成了“返乡置业”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过年现象。据此完成6-9题。 6.现阶段,我国出现“人”“居”分离现象的主导原因在于各区域之间( ) A.文化观念差异大 B.环境质量高低悬殊 C.经济发展不平衡 D.资源能源禀赋不同 7.在外务工经商人群返乡购买学区房,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子女教育 B.交通通达度 C.家庭团圆 D.就业机会 8.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9.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因素 B.战争因素C.气候因素 D.土地因素 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三亚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拥有全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下图为三亚市部分人口资料。 (1)根据材料,影响三亚市流动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属于____因素。 (2)调查发现三亚市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的规律性,试分析三亚市人口迁入最多的季节和主要原因。 (3)大量人口迁入对三亚市有何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5.A 6.C 7.A 8.C 9.A 10.(1) 务工经商 经济 (2)冬季;三亚市纬度低,冬季气温高,是有名的避寒胜地。 (3)加重城市负担;加剧交通拥堵;导致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加重;影响社会治安,增加管理难度 拓展学习 我国历史上十大人口迁移 一、永嘉之乱。 中国最早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有晋代(291-306) “八王之乱” (307-312)引起的移民,大约 90 万人被迫迁徙定居南方。 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晋朝的实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南下,侵占了中原的腹地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有名的五胡乱华。中原士族、富户、大户相继南迁。 二、安史之乱,中原涂炭,河南、河北、陕西的居民南下江淮,西入川。 三、靖康之耻,北宋靖康元年,金兵大举南侵,高宗赵构南迁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由此引发了中原族人的又一次大规模南迁。此次中原人移居地包括今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等地。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入侵,临安陷落,南迁江南的中原族人又不得不再次南迁,拥进广东、福建等地。据人口史学家估计,受“靖康之难”影响至少超过五百万人离开北方定居到南方地区。 四、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从山西南部向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区的大规模移民。 明王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朱元璋决定从山西移民填充华北平原,其中移民河南93万人,移民山东121万人,移民河北41万人。今天河南、河北、山东有很多人都以洪洞大槐树为祖居地的,这不仅是人们的代代口口相传,也见之于家谱、史册。仅豫西地区,从大槐树的移民后裔就占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五、明末清初的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 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张献忠入川,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更大开杀戒;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戮。据官方统计,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成都全城只剩下7万人,一些州县原有人口只剩下10%或20%。 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湖广是个大地理概念,包括两湖、两广、江西、福建等南方省份。在一个世纪内,四川接纳移民达600多万人。当代四川人口中 80%以上的家庭是清代“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后裔,总数达六七千万人之巨,在成都,这个比例更高,达95%以上。 如朱德在《我的母亲》中介绍,祖先就是湖广填四川时广东迁移过来的,陈毅、聂荣臻的先祖来自湖南,吴玉章、郭沫若的先祖来自福建,刘伯承、罗瑞卿的先祖来自湖北,邓小平的回籍祖来自广东等。 六、粤、闽等沿海居民的下南洋。 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当今东盟10国在内的广大区域。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但真正意义上的下南洋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的,到清朝末年达到高潮。到1905年,海外华侨总数已达700万人。 直至近代几次革命低潮时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中国人移居东南亚。下南洋的流民,来自全国大部分省区,但福建、广东人占95%以上。这与自然、人文因素极有关系。闽、粤两省海岸曲折,人民与海相习,这是内地老百姓不能相比的;两省距离南洋较近,往返方便,路近费省。据统计,印尼两亿人口中,约一千万是华人;马来西亚两千五百万人口,华人约六百万;泰国六千五百万人口,华人约二千万,占了将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三百多万人,华人多达90%,是海外华人占所在国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国家。 七、晋商和陕北居民的,形成了今天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汉族人口。 走西口的时间,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开始,那么截止时间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应该是在明末清初,这个时候数量是最大。走西口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所以生活比较困难;另一部分人就是由于在内蒙这一带,当时的边防需要,所以晋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时候,内蒙边防的需要发展起来的。那么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到口外去发展商业,发展贸易,以至于到后来的票号。 所以走西口这个现象,实际上就是中国移民的一个部分。那么“西口”到底在哪里呢?它位于山西、内蒙古交界处的右玉县,它实际上是长城上的一道关隘,真正的名字叫杀胡口。 八、山东、河北、河南的闯关东,形成了今天东北的多数居民。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略称,闯关的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而其中又以山东人为最。山东又以胶东最多,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关东之要“闯”,清王朝把东北作为龙兴之地,是不准内地人迁入的。 为什么要去闯关东,因为随着日俄势力不断蚕食东北,清政府解除封禁,鼓励移民实边。 九、抗日战争时期河南人沿陇海铁路的西北大移民。 河南人沿陇海铁路大规模西迁是由三大历史事件造成的:一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大规模侵华,群众往西安等大后方逃亡。 十、新中国成立及以后半个多世纪的移民路线。 新中国成立前后,伴随着解放军的南下,国民政府的垮台,大批军政人员、家属和富豪逃离大陆,前往台湾、香港、缅甸等地区,有的甚至远赴欧美。据报道,仅到台湾的就有200万之众,那么,解放时逃离大陆的人员应该不下300万之众。与此同时,连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的进军以及在日后抗美援朝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之后在分批回国之后的被分配以及复员转业退伍,以及建国后人民解放军驻地迁移、适龄青年征兵入伍’以及在历次裁军之后的部队退伍转业等浪潮,从而形成了几次新的人口迁徙潮。建国后,有几次大的迁徙活动。 一是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先是有50年代初八千湘女上天山,之后又有10万来自上海的知识青年和鲁、豫、赣、蜀等省的农民加入兵团,1974年该兵团人口总数达226万,约占新疆总人口的1/5,占新疆汉族人口的2/5。另有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兵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年10万转业官兵,还接收了本省和京、津、沪、杭各城市知青50万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吸纳了20多万名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和自治区内城市的知识青年。虽然后来很多知青返城,但也留下了不少人。 二是三线建设:“三线”如果从卫星上俯瞰,三线地区是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山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的广大山区腹地, 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区投入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等,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三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大军奔往东南沿海和农民工进城。如深圳,1000多万人,均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还有10万大军下海南等;报道说,有一亿多农民工,在城乡间往返、流动,有多少已经定居,还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恐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运动了。 四是出国潮,改革开放以来,大批人出国求学、务工、经商,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都有华人社区,但国人出国的主要目的地还是东南亚、北美、澳洲和欧洲;近30年来,已经在国外定居的华人,总数约估有几百万人。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9.教学反思与改进 第一,教师在课堂上应结合实际地理案例进行教学,凸显地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教师应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现实问题,在探讨中获得必要的地理信息,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同时教师需要在生活中多方面收集资料和认真观察各种事物,开发出适合地理教学的乡土资源,进而开展高质量的实际地理案例教学。 第二,教师应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地考察活动,运用当地的地理资源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的习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第三,教师要经常挖掘学生身边具有典型性及实用性的实际地理素材,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发展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让学生对家乡建设有新的认识,立志为家乡建设服务。(共35张PPT)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人教版高一年级第二册
第3课时
内容总览
课标要求
01
学习目标
02
探究新知
03
课堂检测
04
课堂总结
05
课后作业
06
目录
2020新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素养要求与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运用实例,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2.能够利用相关图文资料,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素养要求:
1.区域认知:
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根据材料,判断某人口流动形式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2.综合思维:
理解“推拉理论”,结合具体案例,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地理实践力:
了解世界人口迁移特点,运用所学知识描述人口迁移规律及其成因。
4.人地协调观:
根据材料,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情境导入
看视频判断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概述2019年春运人口情况,并判断是否为一次人口迁移过程呢?
新知讲解
什么是人口迁移?
任务一
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改变居住地
永久性或长期性
跨越行政界线
1.人口迁移的概念
新知讲解
什么是人口迁移?
任务一
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暂时离开原居住地的人口移动现象。
2.人口流动的概念
如何判读人口迁移
1
2
3
住所改变
必须改变定居地
时间较长
一般1年以上
行政区变化
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人口迁移不等于人口流动
春节由于不满足时间和定居地改变两个条件,不属于人口迁移,为人口流动
新知讲解
什么是人口迁移?
任务一
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类型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概念 涉及居住地发生永久或长期改变的人口移动 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又在短期内返回的人口移动现象
举例 “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 探亲访友、出差、旅游
不同点 居住地是否变更 变更,跨越一定行政区界限 不变更、不改变居住地
时间限度 永久性或长期性 临时或短期,具有周期性(季节性)流动或往返流动的特点
共同点 人口在空间上发生位移 新知讲解
什么是人口迁移?
任务一
4.人口迁移的分类
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是否跨越国界
①.按迁移空间范围划分
新知讲解
什么是人口迁移?
任务一
4.人口迁移的分类
②.按迁移方向划分
农村→城市
农村→农村
城市→农村
城市→城市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新知讲解
什么是人口迁移?
任务一
张万森从美国学成归来,在上海工作。
十一去北京旅游一个月
三峡地区居民搬入沿海城市安家落户
江西的周周同学到广东上学,同时把户口也迁过去。
01
02
03
04
05
想一想:下列现象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
√
√
Ⅹ
Ⅹ
“民工”涌向城市
新知讲解
什么是人口迁移?
任务一
5.什么是人口净迁移率
人口净迁移率又称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迁入人口减去迁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1).概念
人口机械增长率=
年内迁入人口数 - 年内迁出人口数
年平均人口数
×
100%
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新知讲解
什么是人口迁移?
任务一
5.什么是人口净迁移率
(2)人口迁移率如何影响人口数量
人口自
然增长
人口机
械增长
★ 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
★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自然增长: 出生-死亡
机械增长:迁入-迁出
探究活动
探究人口迁移的影响
分组讨论
思考讨论: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迁出地)
有利 影响 缓解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
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 影响 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
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步发展
探究活动
探究人口迁移的影响
分组讨论
思考讨论:
2.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迁入地)
有利 影响 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利 影响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探究活动
探究人口迁移的影响
分组讨论
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迁移者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减轻迁出地的资源环境压力
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短缺的状况
有助于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
年轻人的迁出致使迁出地劳动力减少
可能影响迁入地的社会治理
可能导致迁出地人才外流
给迁入地带来就业压力
新知讲解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任务二
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排斥力(推力)与迁入地的吸引力(拉力)共同构成。
+
+
+
_
_
_
迁出地
迁入地
+
_
推力因素
拉力因素
迁移障碍
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示意
_
_
+
+
_
+
+
_
_
1.人口推拉理论
新知讲解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任务二
1.人口推拉理论
拉力因素
新知讲解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任务二
1.人口推拉理论
推力因素
新知讲解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任务二
1.人口推拉理论
推力
1.环境污染
2.经济发展慢,就业机会少
3.生活条件差
4.自然灾害
5.战争
..........
拉力
1.就业机会多
2.收入水平高
3.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4.文化、教育、住房、医疗条件好
5.社会稳定(和平)
..........
中间阻力
距离远近
交通便利程度
语言相通/不通
国家政策
文化、宗教信仰差异
个人因素:不同的人进行迁移决策时往往考虑不同的因素
新知讲解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任务二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
气候
水源
地形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的人口移动。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迁出人口较多。
大别山山区人口大量外迁
新知讲解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任务二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
土壤
矿产资源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迁入
自然灾害
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饥荒或生态恶化迫使人们“背井离乡”
西非的环境难民、爱尔兰土豆饥荒移民潮
案例分析1
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和移民潮
思考
在近代历史上,爱尔兰曾经经历过“成也土豆,败也土豆”的时期。土豆于17世纪初传入爱尔兰,后败广泛种植。到18世纪末,土豆成为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但是从1845年起,爱尔兰连续数年,土豆因病害严重歉收,引发大饥荒,短短几年中,100多万人背井离乡,形成移民潮。
为纪念爱尔兰大饥荒150周年,1997年爱尔兰人在首都都柏林街头修建了一系列逃荒者的雕像。
思考:爱尔兰人为什么会背井离乡?
案例分析2
图瓦卢举国搬迁
思考
思考:图瓦卢为什么会举国搬迁?
图瓦卢位于南太平洋,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全国最高海拔仅为4.5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国土不断淹没,2001政府就宣布对抗海平面上升失败,当地政府曾考虑在邻国购买土地建立“国中国”,然后由于经济落后只能放弃。转而向邻近国家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等求助,而由于图瓦卢在国际上几乎没有影响力,并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慷慨解囊。
新知讲解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任务二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文因素
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由一个不足2万人的小渔村,成长为千万人口的大都市,正是由于经济、政策等众多因素影响形成的。
新知讲解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任务二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文因素
美国劳动力每小时收入收入大约是墨西哥的8倍,巨大的收入差异让墨西哥大量移民流向美国。
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经济收入。
新知讲解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任务二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文因素
政治因素:战争、国家政策、政治迫害等
2011—2017年,饱受内战摧残的叙利亚,有400多万人逃离家园,约占该国总人口的1/5。
新知讲解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任务二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文因素
社会人文因素:家庭、婚姻、教育、宗教等。
案例分析3
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分组讨论
2. 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阶段 流向
南北战争时期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
农村
城市
东
西
南部
北部
东北部
南、西部
1. 结合背景资料,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恶化,居住条件差,而太平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新资源开发和新工业兴起,吸引了大批人口迁移到这些地区。
课堂练习
读2000—2015年广东跨省流入人口主要来源地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示两个时段,广东跨省流入人口主要来源地变化幅度最大的省份是 ( )
A.广西 B.湖南 C.湖北 D.河南
2.导致广东跨省流入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省际间( )
A.空间距离差异 B.城市化水平差异
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D.人口密度差异
课堂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
2.人口流动的概念
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4.人口迁移的分类
5.什么是人口净迁移率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推拉理论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文因素
作业布置
第二节 人口迁移 同步作业3 1---10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