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第三节 人口容量(第5课时)课件+教学设计+评价表--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一章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第三节 人口容量(第5课时)课件+教学设计+评价表--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一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19 13:46:27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三节 人口容量
人教版高一年级第二册
第5课时
内容总览
课标要求
01
学习目标
02
探究新知
03
课堂检测
04
课堂总结
05
课后作业
06
目录
2020新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素养要求与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要求:
1.区域认知:
学会分析某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2.综合思维:
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和措施。
3.地理实践力:
根据区域的资源状况,判断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人口合理容量。
4.人地协调观:
结合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树立良好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情境导入
《老鼠的乌托邦》揭示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道理?
结论:人口数量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失去平衡丧失原有的承载力
新知讲解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任务一
在承载力范围内保持稳定
资源合理开发+良好生态环境
承载的人口数量
一个地区最多养活多少人
(环境人口容量)
最大值
警戒值
1.概念
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新知讲解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任务一
2.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
数量和质量
社会经济
科技发展水平
人均消费水平
新知讲解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任务一
2.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1).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状况。资源丰富的区域承载较多的人口。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
假设在中国,资源量可以……
能源可供21亿人
矿产可供18亿人
淡水可供19亿人
耕地可供17亿人
粮食可供16亿人
那么中国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6亿
新知讲解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任务一
2.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思考:我国西北、青藏地区估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各是什么?
水资源
热量
合作探究
【思考】——“短板效应”
讨论
我们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所谓的“短板效应”
1. 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 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短板”问题?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资源量最少的那一种资源。
开源:
①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还可能发现可替代的新资源;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促使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区域间的贸易往来,获取其他区域的资源。(对外开放程度)
节流:
节约资源。
新知讲解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任务一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科技发展
提高利用效率
发现新能源
交通运输发展
促进贸易往来
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新知讲解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任务一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思考:日本靠什么养活自己?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它是依靠什么条件来提高本国环境人口容量的?
面积:37.8万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极度匮乏
人口:1.26亿
港口条件:海湾多,多良港
科技:非常发达
经济:高度发达、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科研、航天、制造业、动漫、游戏产业、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
依靠岛国的位置、众多的良港,进口资源、能源,出口产品,发展经济、科技。
新知讲解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任务一
(3).人均消费水平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如某地每天能生产2000个馒头。
若每人每天吃5个馒头,则可以养活400人。
若每人每天吃4个馒头,则可以养活500人。
新知讲解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任务一
(3).人均消费水平
印度
美国
国土面积 :937万Km2
人口数量 :3.30亿人
人类发展指数 :0.914 极高
国土面积 :298万Km2
人口数量 :13.24亿人
人类发展指数 :0.586
如果按照美国人的消费水平来生活,印度所能容纳的人口就要比现在少得多;这是因为美国人在衣食住行和娱乐等方面需要消耗巨大的资源。
新知讲解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任务一
(3).人均消费水平
美国与中国人均消费水平对比(2021年)
如果要达到美国的消费水平,中国人口应保持在7亿左右
人均消费 食品烟酒 衣着 居住 医疗保健 教育娱乐 交通
中国 1113 美元 220 美元 874 美元 328 美元 403 美元 489 美元
美国 3827 美元 731 美元 9427 美元 2593 美元 2045 美元 4567 美元
新知讲解
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总结
正相关
自然资源(最主要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受教育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消费水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最主要的因素
环境
承载力
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
决定开发数量
人均消费水平
决定消耗数量
新知讲解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任务一
3.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的特征
a.不确定性 (长时期内因制约因素不确定)
以科技发展水平为例:
中世纪
铁器、手推磨
现代
电脑、生物工程
b.相对稳定性 (在一定历史阶段内较稳定)
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假定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时,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
近代
蒸汽机
远古时代
石器、青铜器
新知讲解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任务一
这位婴儿是“地球村”的第80亿位居民,于2022年11月15日凌晨诞生。
地球家园可以承载多少人口?
世界适合养活多少人口?
80亿
世界80亿宝宝——菲律宾Vinice Mabansag
新知讲解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任务一
从全球尺度来讨论,把全球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呢 对于这个问题,由于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计结果。
乐观派:地球潜力无限
悲观派:已经超载
中间派:目标100亿
4.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计
案例分析
牧民的愁于乐
分组讨论
小组讨论:
1.读左图,结合实例说出你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解。
2.从上述实例中获得什么启示?
我国甘肃省的两个草场牧区,地形、气候和水资源等自然环境大致相同,但现在一地牧民乐,一地牧民愁。这是为什么呢?
案例分析
牧民的愁于乐
分组讨论
1.读左图,结合实例说出你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解。
从图中可知一牧场牧民愁,因为该牧场牲畜数量超过了牧草的环境承载力,导致草地受到破坏。所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理解为是某一地区资源与环境所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一个警戒值,超过此值,区域生态环境会恶化。
案例分析
牧民的愁于乐
分组讨论
2.从上述实例中获得什么启示?
人类在生存与发展时,不能超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否则生态环境会受到破坏。
区域环境承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短板”来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
新知讲解
人口合理容量
任务二
思考: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它与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关系?
1.概念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个地区最适宜养活多少人)
关系:人口合理容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新知讲解
人口合理容量
任务二
人口合理容量
2
10
6
12
14
18
16
22亿人
20
4
8
<
实际人口数量
资源环境承载力
<
2.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
7亿
14亿
16亿
新知讲解
人口合理容量
任务二
3.当前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
人口真的越多越好吗?
现代社会出现
人口过快增长
对于资源的占有量和使用量就越多,造成资源短缺问题。
污染物排放量增加,造成环境问题。
还会带来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思考: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新知讲解
人口合理容量
任务二
国际合作
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建立公平秩序
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人地协调发展
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4.应对措施
课堂练习
结合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回答。
1.制约加拿大人口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 )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条件
2.加拿大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主要表现在( )
A.地域辽阔,地广人稀
B.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
C.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D.气温低,人均消费水平低
D
A
课堂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
2.影响和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1)自然资源状况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3)人均消费水平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2.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
3.当前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
4.应对措施
作业布置
第三节 人口容量 同步作业5 1---10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知识性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科学知识 1 通过材料分析,知道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很好 一般 不好
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短板效应”
3 通过活动分析,理解牧民的愁于乐
4 通过材料分析,掌握人口合理容量
探究能力 1.通过理解材料分析,掌握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2.通过分析,理解“短板效应”的含义
3.通过分析,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
科学态度 培养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
一 成员
二 成员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第三节 人口容量 (第5时课)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 指标 权重 评 价 因 素 评价等级 简要评价
优 良 中 一般
教学 目标 (1) 10 1、根据课标、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具体的教学目标。 2、整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教学结构 (2) 15 1、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能力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安排教学环节,具有自己的特色。 2、过程设计科学合理,抓住重点关键,突破难点。 3、过程层次清晰,布局合理,信息反馈及时。 4、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扎实,体现学法指导。 5、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对学生智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 方法 (3) 20 1、注重优化教学过程,讲究教学实效。 2、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精当,富有诱导性。 3、依据教材、学生实际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注意教与学的调节,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教学 手段 (4) 10 1、根据教学实际,教学手段运用合理,如电教,提高教学效率。 2、精心设计常规教具和学具的操作。
教学时间 (5) 10 1、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节。 2、各环节耗时合理,讲练时间协调. 3、作业适度,负担合理。准时下课,不拖堂。
教学氛围 (6) 20 重视教学情况的创设,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师生感情融洽。
教学 效果 (7) 20 1、教学措施落实,学生各方面表现出色。 2、教得实、学得活,即时效果好。 3、教学任务完成,课业负担减轻,教学效率提高。
注:优95%,良85%,好75% 一般60%
评教人:【大单元整体教学】 高中地理学科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一单元 人口 分课时设计
课题 第三节 人口容量 (第5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人口容量》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人口的分布与迁移能够引发资源、环境、经济及社会等一系列的变化。本章的落脚点放在人口容量这一节上,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人地协调观。本节教材主要有两个标题:第一个是【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该标题主要讲解地球上最多养活多少人。教材首先是引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再以木桶的“短板效应”原理和一些例子加以证明,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以及消费水平等,并能够辩证地看待他们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对“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同估计”的思考,加深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解。进而引入第二个标题【人口合理容量】,该标题主要讲的是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研究其的意义以及各国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宜采取怎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本节的重点便是结合实例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并说出二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各国应该采取的措施。人口容量 “地球上最多养活多少人”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这两个问题本身没有固定的答案,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正确认识人口容量,对于制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与人口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它会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念。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通过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的学习也对人口增长有了一定的掌握。因此,通过人口增长所引发的问题引出人口合理容量是可行的。 学生对人口问题具有一定的直观感受,加之他们的认知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教学活动也可以建立在生活实例或虚拟情境的基础上,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目标: 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实践力) 教学重点: 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教学评价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老鼠的乌托邦》揭示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道理?
播放动画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从视频内容总结出规律,引出环境承载力。
任务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 2.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1)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 思考:我国西北、青藏地区估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各是什么?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思考:日本靠什么养活自己? 总结: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3.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的特征 4.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计 地球家园可以承载多少人口? 世界适合养活多少人口? 【思考问题】自主思考 1.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状况。资源丰富的区域承载较多的人口。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 【思考问题】学生回答: 水资源、热量。 (2)归纳 学生回答:依靠岛国的位置、众多的良港,进口资源、能源,出口产品,发展经济、科技。 (3)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总结: 不确定性 (长时期内因制约因素不确定) 相对稳定性 (在一定历史阶段内较稳定) 4.三种观点 1.让学生学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影响因素、特征、估计。 2.让学生学会读学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总结出地理规律。 3.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学习,分组讨论学习任务。
合作探究:【思考】——“短板效应”
1. 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 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短板”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资源量最少的那一种资源。 2.开源: ①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还可能发现可替代的新资源;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促使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区域间的贸易往来,获取其他区域的资源。(对外开放程度) 节流: 节约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并验证探究得出的结论,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牧民的愁于乐
1.结合实例说出你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解。 2.从上述实例中获得什么启示?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 讨论人口合理容量 1.从图中可知一牧场牧民愁,因为该牧场牲畜数量超过了牧草的环境承载力,导致草地受到破坏。所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理解为是某一地区资源与环境所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一个警诫值,超过此值,区域生态环境会恶化。 2.人类在生存与发展时,不能超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否则生态环境会受到破坏。 区域环境承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短板”来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 让学生学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原理。 2.让学生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任务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思考: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它与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关系? 2.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 3.当前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 思考: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4.应对措施 【思考问题】自主思考 学生回答: 学生演绎: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案例,并验证探究得出的结论,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6.板书设计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 2.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3.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的特征 4.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计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2.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 3.当前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 4.应对措施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后作业 (作业时间:15分钟) 1.人口合理容量指的是一个地区( ) A.最多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B.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C.未来可以达到的人口数量 D.现在的人口数量 2.青藏高原环境人口容量低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才资源少 B.自然资源贫乏 C.交通不便 D.自然条件恶劣 读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图(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甲表示( ) A.资源种类 B.自然环境 C.科学技术 D.国家政策 4.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状况 B.人口素质 C.人口消费水平 D.科技发展水平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5-7题。 5.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6000、45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 A.耕地 B.森林 C.淡水 D.矿产 6.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福建——耕地资源 7.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 8.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A.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地域开发程度 D.科技水平 9.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数 B.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由人口不断增长造成的 C.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D.当全球人口约为100亿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将大为降低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热播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海固人民在国家政策的号召支持下,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平原灌溉区,进行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西海固”是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和固原的简称,1972年该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2020年随着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材料二 图为宁夏国家级贫困县分布示意图。 (1)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原因。 (2)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D 6.D 7.C 8.A 9.C 10.(1)答案:山区地形崎岖,耕地不足;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 (2)答案:人口数量减少,人均(耕地、水)资源增加,使人口容量趋于合理,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人口压力减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轻,生态系统得以修复,促进经济发展。 拓展学习 新木桶效应 现代社会我们越来越重视发挥个人优势,长板效应,于是便形成了“新木桶效应”。 上初中时还被教育“木桶效应”,要重视的短板的弥补,为什么现在却完全变了呢? 一是因为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是一个相互配合、合作的社会,社会成员的分工越来越精细,从而决定我们着重发展个人优势与他人合作,而非一人“挑大梁”; 二是木桶效应的短板强调的是一个组织的短板,而非与个人成长有关的短板,因此与我们强调个人优势并不矛盾。 1. 短板失效 过去我们更多地在强调”短板效应“,受到的教育是弥补缺点。但现在对于我们个人成长来说,短板效应已经失效。 2. 发展长板 短板失效,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投入到长板的发展中,让长板优秀到让别人忽略或忍受我们的短板。 3. 扩大底板 底板决定了木桶能否装水,以及能装多少水。对于我们个人发展来说,底板即指决定着支撑着我们所有能力的底层能力,如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 4. 加强桶箍 木桶能够装水除了底板和长板以外,还需要桶箍将这些板组合起来,即能够将多种能力综合运用的整合能力。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9.教学反思与改进 第一,教师在课堂上应结合实际地理案例进行教学,凸显地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教师应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现实问题,在探讨中获得必要的地理信息,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同时教师需要在生活中多方面收集资料和认真观察各种事物,开发出适合地理教学的乡土资源,进而开展高质量的实际地理案例教学。 第二,教师应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地考察活动,运用当地的地理资源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的习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第三,教师要经常挖掘学生身边具有典型性及实用性的实际地理素材,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发展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让学生对家乡建设有新的认识,立志为家乡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