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寒假预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寒假预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25 17:5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寒假预习-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一、填空题
1.小芳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竞赛成绩分别是85分、90分、92分,她这三科的平均分是( )分。
2.某年6月2日到4日温州的空气质量指数分别是46、66、74,那么这三天的平均空气质量指数是( )。
3.5个数据的和为405,其中一个数据是65,则另外4个数的平均数是( )。
4.某次数学考试中,9个同学的平均分是76,去掉一个转学同学的成绩后,剩下的同学平均分为80分,转学走的同学的成绩为( )分。
5.小明3次跳远的平均成绩是152厘米。他第一次跳了150厘米,第二次跳了155厘米,第三次跳了( )厘米。
6.统计分析。
(1)乙品牌的电视机2月份比1月份的销售量增加了( )台。
(2)如果乙品牌电视机第一季度月平均销售83台,那么乙品牌电视机3月份销售了( )台。
(3)甲品牌电视机第一季度共销售( )台。
二、判断题
7.27,28和29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 )
8.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9.小亮班的平均身高是1.43米,小强班的平均身高是1.48米,所以小强比小亮高。( )
10.在一组不相等的数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要小。( )
11.四年级同学平均每人捐款4.5元,其中丽丽一定捐了4元5角。( )
三、选择题
12.下图是宁宁玩“钓鱼”游戏中的五次成绩统计,图中的虚线所指位置能代表宁宁平均成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说法,哪个不正确?( )
A.上次考试,我们小组有6个同学,平均每人得90分,90是平均数;
B.上周平均每天的气温是26℃,26是平均数;
C.华华体育课上测试60米跑的成绩,跑了4次,平均每次跑12秒,12是平均数;
D.15个梨平均分给3个小猴,每个小猴分得5个,3是平均数。
14.五个人踢毽子,丽丽踢了39个,明明踢了28个,华华踢了10个,另外两个人踢的个数比明明少、比华华多。这五个人踢毽子的个数的平均数应( )。
A.大于10小于28 B.等于28 C.大于28小于39 D.大于39
15.下面是四(2)班四个小组睡眠时间统计图,虚线所在的位置能反映出各小组平均睡眠时间的是( )。
A. B.
C. D.
16.小明、小红、小强暑假收集塑料瓶的数量按从少到多排列如下表。可是小红收集的数量给遮住了,他们三人收集塑料瓶数量的平均数可能是( )个。
小明 小红 小强
数量 92个 96个
A.90 B.91 C.94 D.97
四、作图题
17.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新星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情况如下表。
五、解答题
18.甲、乙、丙三个数,甲与乙的平均数是84,乙与丙的平均数是92,乙数是85。求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
19.“五一”期间博物馆门票统计如下图。
“五一”期间博物馆门票统计图
(1)这5天中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多少张?
(2)如果你是博物馆的馆长,看到这个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20.小希本学期五次数学单元测试成绩分别是84分,91分,85分,83分,97分,她这五次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21.摩托车驾驶员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6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30千米,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22.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小测测试的成绩出来后,小刚算出自己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3,后来发现他的英语成绩抄错了,应该是98,这时小刚的平均成绩是94,问小刚的英语成绩抄成了多少分?
参考答案:
1.89
【分析】根据题意,把小芳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科的成绩相加,再除以3,即可求出她这三科的平均分。
【详解】(85+90+92)÷3
=267÷3
=89(分)
所以,她这三科的平均分是89分。
【点睛】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2
【分析】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这三天温州的空气质量指数总和,然后用空气质量指数总和除以3即可,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46+66+74)÷3
=(112+74)÷3
=186÷3
=62
这三天的平均空气质量指数是62。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85
【分析】5个数的和减去其中一个数,剩下的就是4个数的和,再除以4即可算出这4个数平均数。
【详解】(405-65)÷4
=340÷4
=85
故答案为: 85
【点睛】牢记平均数公式:平均数=总量÷总份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44
【分析】已知这9个学生在转走了一个之后数学成绩总分数出现了变动,要求得转走的学生的成绩,可分别计算出9个同学的总成绩和剩下的8个同学的总成绩,再相减即可。
【详解】76×9-80×8
=684-640
=44(分)
【点睛】利用平均数的意义,逆用平均数公式求得总数,是本题的主要解题思路,列式时要注意平均分数与人数相对应。
5.151
【分析】根据“小明3次跳远的平均成绩是152厘米”可知,小明3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52×3)厘米,再分别减去他第一次与第二次跳远的成绩,即可求出他第三次跳远的成绩。
【详解】152×3-150-155
=456-150-155
=151(厘米)
所以,小明第三次跳了151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7 82 253
【分析】(1)根据统计图信息,用乙品牌的电视机二月销售量减去一月销售量;
(2)根据总数=平均数×总份数,先求出乙品牌第一季度共销售电视机的台数,然后减去乙品牌一月销量-乙品牌二月销量=乙品牌三月销量;
(3)甲品牌电视机第一季度销售量就是一、二、三月份销售量的总和。
【详解】(1)87-80=7(台)
乙品牌的电视机二月比一月销售量增加了7台。
(2)83×3-80-87
=249-80-87
=169-87
=82(台)
乙品牌电视机3月份销售了82台。
(3)84+91+78
=175+78
=253(台)
甲品牌电视机第一季度共销售253台。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信息的读取和分析,运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7.√
【分析】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27+28+29)÷3
=84÷3
=28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关键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8.√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特点是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直条越长表示数量越多,直条越短表示数量越少,若直条长度相等,数量就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所以原题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9.×
【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此题依此判断即可。
【详解】每个班的平均身高只是这个班全体同学身高的一个平均值,并不代表这个班每个同学的实际身高。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求法,求出这组数的和再除以这组数的个数,如果这组数大小不同,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如果这组数大小相同,最大数、最小数、平均数相等,解答判断即可。
【详解】如果这组数大小不同,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例如:
3、4、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3+4+5)÷3
=12÷3
=4
4<5
所以在一组不相等的数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要小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
11.×
【分析】平均数指的是一个整体的平均值,不能得出里面每一个数据的大小,数据有可能大于平均数,也有可能小于平均数,也有可能等于平均数,据此判断。
【详解】四年级同学平均每人捐款4.5元,其中丽丽不一定捐了4元5角。故题干说法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平均数的理解,注意单个数值可能大于、小于、等于平均数,不能确定一定就是平均数。
12.B
【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其特点是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依此选择。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②所指位置能代表宁宁平均成绩;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D
【分析】平均数是指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据此逐项分析,找出说法错误的即可。
【详解】A. 上次考试,我们小组有6个同学,平均每人得90分,90是平均数;说法正确。
B. 上周平均每天的气温是26℃,26是平均数;说法正确。
C. 华华体育课上测试60米跑的成绩,跑了4次,平均每次跑12秒,12是平均数;说法正确。
D. 15个梨平均分给3个小猴,每个小猴分得5个,5是平均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认识,认真解答即可。
14.A
【分析】解答时可以利用设数方法,先设另外两人踢的个数,再计算5人的踢毽平均数。
【详解】极大值情况:另外两人踢的个数都是27。
(39+28+10+27×2)÷5
=(39+28+10+54)÷5
=(67+10+54)÷5
=(77+54)÷5
=131÷5
=26(个)……1(个)
极小值情况:另外两人踢的个数都是11。
(39+28+10+11×2)÷5
=(39+28+10+22)÷5
=(67+10+22)÷5
=(77+22)÷5
=99÷5
=19(个)……4(个)
大于19个,小于26个,通过比较A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睛】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15.A
【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其特点是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此统计图虚线所在的位置能反映出各小组的平均睡眠时间;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C
【分析】根据题意,小红收集的数量大于92小于96可能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为:93、94、95;
【详解】由此计算出的平均数分别为:
(92+93+96)÷3
=281÷3
≈94(个)
(92+94+96)÷3
=282÷3
=94(个)
(92+95+96)÷3
=283÷3
≈94(个)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7.见详解
【分析】在竖轴上预留出的位置,根据数据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即可
【详解】
【点睛】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多种量的多少。
18.89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用甲与乙的平均数乘2,求出甲与乙的和是多少;再用乙与丙的平均数乘2,求出乙与丙的和是多少;然后把甲与乙的和、乙与丙的和相加,再减去乙数,求出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多少;最后根据平均数的求法,用甲、乙、丙三个数的和除以3即可。
【详解】(84×2+92×2-85)÷3
=267÷3
=89;
答: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9。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19.(1)1000张;
(2)可以适当的降价或者搞一些优惠活动吸引游客,增加销售量。(答案不唯一)
【分析】(1)将这5天所售的门票全部加起来,再除以5,就是平均每天售出的票数;
(2)可以适当的降价或者搞一些优惠活动吸引游客,增加销售量(答案不唯一),据此解答。
【详解】(1)
答:这5天中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1000张。
(2)可以适当的降价或者搞一些优惠活动吸引游客,增加销售量。(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并正确计算。
20.88分
【分析】用五次数学单元测试的总成绩,除以5即可。
【详解】(84+91+85+83+97)÷5
=440÷5
=88(分)
答:她这五次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是88分。
【点睛】根据平均数的含义,解答此题即可。
21.24千米/小时
【分析】先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分别求出来和回需要的时间,再根据速度=总路程+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60×2)÷(60÷20+60÷30)
=120÷(3+2)
=120÷5
=24(千米)
答:往返全程平均速度是24千米/小时。
【点睛】往返的平均速度,就要找到相对应的往返的总路程和往返用的总时间。
22.95分
【分析】根据题意,小刚把英语成绩抄错时平均成绩是93,用93乘3计算出它的三门课程的总和,再根据小刚实际的英语平均成绩是94时,用94乘3计算出三门课程的总和,两次课程的总和作差,就是小刚的英语成绩比抄错的成绩多多少分,最后再用98减去小刚的英语成绩比抄错的成绩多的分数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
答:小刚的英语成绩抄成了95分。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实际应用,找出数量关系,正确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