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综合素质测试(期末)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岳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综合素质测试(期末)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25 16:36:24

文档简介

2023-2024 学年高一年级上期学科综合素养测试卷
物 理
满分:100 分 时间: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第 19 届亚洲运动会于 2023 年 9 月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夏季亚运会
主办权的城市。下列关于亚运会比赛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4 100m决赛中陈佳鹏逆转夺冠,研究陈佳鹏的交接棒技术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B. 双人 10 米跳台的比赛中,中国陈芋汐和全红婵组合获得冠军,若以全红婵为参考系,
陈芋汐做自由落体运动
C. 100 米蝶泳决赛选手张雨霏夺冠,赛道为 50 米国际标准泳道,则张雨霏全程运动的位
移大小为 100m
D. 女子 100 米栏决赛林雨薇跑出 12 秒 74,夺得冠军,则林雨薇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大
于亚军的平均速度大小
2. 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所对应的单位为长度单位 m、质量单位 kg、时间单
GM
位s,现有一个物理量 A 2 ,其中M是质量,r是长度,又已知G的单位是N m
2 kg 2,
r
据此推知 A 表示的物理量可能是( )
A. 加速度 B. 速度
C. 力 D. 时间
第 1 页 共 8 页
{#{QQABDQCAogiAQBBAAAhCEwEYCAMQkAAACKoOwAAIIAIAiANABAA=}#}
3. 如图所示,在高速公路上,为了行车安全,每隔一段路程就会设
置一组车距确认标志牌:0m、50m、100m、 150m、200m。设有一辆
汽车沿着平直路面行驶,当车经过“0m”标志牌 A 时前方出现突发
情况,司机立即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已知车通过 AC
的时间与通过 CD 的时间相等,则预计车停下来的位置与“150m"
标志牌 D的距离为( )
A. 50m B. 25m
C. 12.5m D. 6.25m
4.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上有 a、b、c、d、e 五个点,ab=bc=cd=de,从 a 点水平抛
出一个小球,初速度为 v 时,小球落在斜面上的 b 点,落在斜面上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
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 2v 时( )
A. 小球可能落在斜面上的 c 点与 d 点之间
B. 小球一定落在斜面上的 e 点
C. 小球落在斜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大于θ
D. 小球落在斜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小于θ
5. 铺设瓦片时,屋顶结构如图乙所示,建筑工人将瓦片轻放在两根相互平行的檩条正中间,
瓦片静止在檩条上.已知檩条与水平面夹角均为θ,瓦片质量为 m,檩条间距离为 d,重力加
速度为 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A. 瓦片受到 4 个力的作用
B. 檩条对瓦片作用力方向垂直檩条向上
C. 增大檩条间的距离 d,两根檩条对瓦片的弹力都增大
D. 减小檩条的倾斜角度θ,瓦片与檩条间的摩擦力增大
6. 打印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纸系统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
示,若图中有 10 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质量为 m,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并带动最上面
的 1张纸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
第 2 页 共 8 页
{#{QQABDQCAogiAQBBAAAhCEwEYCAMQkAAACKoOwAAIIAIAiANABAA=}#}
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2,工作时搓纸轮对第 1 张纸压力大小为 F。打印机正
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 2 张纸与第 3 张纸之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B. 第 5 张纸与第 6 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2 (F mg)
C. 第 10 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2 (F 10mg)
D. 若 1 2 ,进纸系统仍能正常进纸
二、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
部选对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7. 2023 年 11 月 11 日,中国蹦床运动员朱雪莹、范欣怡、胡译乘荣获世界
蹦床锦标赛女子网上团体冠军,为国家争得荣誉。如图是她们比赛时的画
面。如果把网面近似看成遵循胡克定律的垫子,且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
员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以向下为正方向),速度—时间、加速
度—位移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8. 如图所示,乙球静止于地面上,甲球位于乙球正上方 h 处,现从 地面上竖直上抛乙球,
初速度 v0 10m / s,同时让甲球自由下落, 不计空气阻力。(取 g 10m / s2,甲乙两
球可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 h 为何值,甲乙两球一定能在空中相遇
B. 当h 10m时,乙球恰好在最高点与甲球相遇
C. 当h 15m时,乙球不能在下降过程中与甲球相遇
D. 当h 10m时,乙球能在上升过程中与甲球相遇
9. 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四个完全相同的排球,相互接触,处于静止状态。假设
排球的质量均为 m,不计排球之间的摩擦力,不考虑转动情况,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 3 页 共 8 页
{#{QQABDQCAogiAQBBAAAhCEwEYCAMQkAAACKoOwAAIIAIAiANABAA=}#}
A.下面每个球对地面的压力均为
B.下面的球不受地面给的摩擦力
C.下面每个球受地面给的摩擦力均为
D.上面球对下面每个球的压力均为
10. 如图所示,一个倾角为 37 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底端固定一垂直于斜面的
挡板一劲度系数为 k 100N / m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挡板上,上端与物块 A连接,物块
A 与物块 B 接触且不粘连,弹簧与斜面平行,物块 B 通过与斜面平行的轻质细线跨过斜面
顶端的定滑轮与物块 C连接,物块 A、B 和 C 的质量均为1kg,物块 A、B 与斜面之间的动
摩擦因数均为 0.25,且三个物块都可以视为质点。刚开始,用手托住 C 使细线刚好
伸直但不绷紧,此时 A、B 处于静止状态且 A、B 与斜面之间的静摩擦力刚好为 0,然后松
手,物块 C 下落,A、B上升,在 A、B 分离时,C 还没有落地。
重力加速度 g 10m / s2, sin 37 0.6, cos37 0.8 ,最大
静摩擦力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松手前,弹簧弹力为12N
B. 当弹簧弹力为 0 时,A、B 恰好分离
C. A、B 分离瞬间,弹簧弹力为9N
D. 从释放 C 到 A、B 分离这一过程中,物块 C的最大加速度为2m/s2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6 分。
11. (6 分)某同学设计实验研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时,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力
的传感器上,挂钩每次增加 m质量的钩码,弹簧每次伸长量均增加 1cm,力的传感器自
动测量一次弹力,弹簧在每一个伸长量上停留 2 秒钟,最终得到的弹力和时间关系如图。
(1)从 6s~26s 时间内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为________cm。
(2)实验发现,数据连线不过原点,我们依然可以用线性部
分来定义该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图可以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
数为__________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种方法计算的
弹簧劲度系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真实劲度系数。
第 4 页 共 8 页
{#{QQABDQCAogiAQBBAAAhCEwEYCAMQkAAACKoOwAAIIAIAiANABAA=}#}
12. (10 分)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
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出遮光条的宽度 d=0.500cm,光电门 1、2之间的距离 L=100.00cm;
②用细线跨过定滑轮,细线一端与小车相连,另一端挂上托盘和砝码,调节滑轮高度使
滑轮右侧细线与木板平行;
③调节木板的倾角,使小车沿木板匀速下滑;
④取下托盘和砝码,测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m;
⑤取下托盘和砝码后,让小车从光电门 1 上方沿木板下滑,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门 1、2
的遮光时间分别为Δt1、Δt2,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a;
⑥改变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③④⑤,得到多组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m1、m2、m3…,以及
对应的加速度 a1、a2、a3…
⑦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出 a﹣m图像。
小车(含遮光条)的质量用 M 表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9.8m/s2,据此回答下
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必要的操作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需满足 M m 的条件
B.遮光条的宽度要适当小一些
C.小车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2)某次实验时,测得遮光条通过光电门 1、2 的挡光时间分别为Δt1=2×10
﹣3s、
Δt2=1.25×10
﹣3s,则小车通过光电门 1 时的速度大小为 v1= m/s,小车的加速度大
小为 a=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3)在坐标纸上作出的 a﹣m 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得到的结论为 (填正确选项
第 5 页 共 8 页
{#{QQABDQCAogiAQBBAAAhCEwEYCAMQkAAACKoOwAAIIAIAiANABAA=}#}
前的字母)。
A.小车所受合外力一定,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成正比
B.小车所受合外力一定,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
C.小车的质量一定,小车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
(4)利用图乙中的图像还可求得小车(含遮光条)的质量 M= g。(计算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13. (12 分)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向匀速行驶,汽车的速度大小
v1 25m / s;摩托车的速度大小 v2 10m / s。在两车并排相遇时汽车因故开始刹车,
加速度大小 a 5m / s2 ,在以后的运动中,求:
⑴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经历的时间;
⑵从汽车开始刹车,经过多长时间两车再次并排相遇。
第 6 页 共 8 页
{#{QQABDQCAogiAQBBAAAhCEwEYCAMQkAAACKoOwAAIIAIAiANABAA=}#}
14. (12 分) 如图所示,物块 A放在足够长的木板 B上,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6,
木板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2=0.2,某时刻 A、B分别有向左和向右的速度 v0,且
v0=10m/s,如果 A、B的质量相同,取 g=10m/s
2。求:
(1)初始时刻 A、B 的加速度大小;
(2)A 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
第 7 页 共 8 页
{#{QQABDQCAogiAQBBAAAhCEwEYCAMQkAAACKoOwAAIIAIAiANABAA=}#}
15. (16 分)如图所示,传送带的倾角θ=37°,从 A 到 B 长度为 10.25m,传送带以 10m/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 A 端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 2kg 的黑色煤块,它与传
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煤块在传送带上经过会留下黑色划痕,已知:
sin37°=0.6,cos37°=0.8,取 g=10m/s2,不计空气阻力和煤块质量变化,求:
(1)煤块到 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煤块从 A 到 B 的过程中传送带上留下划痕的长度;
(3)若传送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a 逆时针加速转动,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摩擦力正方向,
请写出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 f 与加速度 a 的关系式,并画出 f-a
图像(需要在图中标注出转折点的坐标值)。
第 8 页 共 8 页
{#{QQABDQCAogiAQBBAAAhCEwEYCAMQkAAACKoOwAAIIAIAiANABA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B C B AC BD AC ACD
11.(6 分)(1) 10 (2)50 ,等于
12.(10 分) (1)B;(2)2.5,4.9;(3)C;(4)255(245-258 之间均算对)。
13.(10 分)
【解】(1)(4 分)汽车自开始刹车至停止
0 v1 at0
得 t0 5s 。
(2)(6 分)设经时间 t 两车间的距离最大,此时两车速度相等
v 1 v2
v 1 v1 at
联立解得 t 3s,两车速度相等之前,汽车位移
x v t 11 1 at
2 52.5m
2
摩托车位移
x2 v2t 30m
汽车停止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
xmax x1 x2 22.5m

汽车自开始刹车至停止,设汽车运动位移 x1,摩托车运动位移 x2
0 v21 2ax

1
x 2 v2t0

解得 x1 62.5m

, x2 50m 。因为 x1 x2 ,在汽车停止时,摩托车还没追上汽车,汽车
停止后
x x v t 1 2 2
得 t 1.25s,汽车开始刹车至两车再次并排相遇的所用时间
t t0 t 6.25s
1
{#{QQABDQCAogiAQBBAAAhCEwEYCAMQkAAACKoOwAAIIAIAiANABAA=}#}
14.(12 分)
【解】(1)(4 分)对木块 A
1mg maA
解得
aA 6m/s
2
对木板 B
1mg 2 2mg maB1
解得
a 2B1 10m/s
(2)(8 分)B的加速度大,B 先减速到 0,设 B 由 v0减速到 0 的时间为 t1
v0 aB1t1
解得
t1 1s
此时 A的速度为
vA v0 aAt1
解得
vA 4m/s
该过程 A 的位移为
x v t 1 21 0 1 aAt1 7m2
之后 B受摩擦力反向
1mg 2 2mg maB2
解得
a 2B2 2m/s
B 反向加速至共速的时间为 t2
vA aAt2 aB2t2
解得
t2 0.5s
从 B 反向加速到两者共速,该过程 A 的位移为
x 1 22 vAt1 aAt2 1.25m2
共同速度为
2
{#{QQABDQCAogiAQBBAAAhCEwEYCAMQkAAACKoOwAAIIAIAiANABAA=}#}
v aB2t2 1m/s
两者共速后一起向减速
2 2mg 2ma
解得
a 2m/s2
两者共同减速的位移
v2x3 0.25m2a
A 向左运动的总位移
x x1 x2 x3 8.5m
15.(16 分)
【解】(1)(5 分)开始阶段煤块所受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μmgcosθ=ma1
解得
a 21=10m/s
煤块加速至与传送带共速所需时间
v
t1= a =1s1
运动的位移
1
x1= a1t
2 1 10 121 m=5m2 2
由于
x1=5m<10.25m
所以煤块加速到 8m/s 时未到达 B 点;由于
μ则此后煤块相对传送带下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煤块有
mgsinθ-μmgcosθ=ma2
解得
a 22=2m/s
设第二阶段煤块滑动到 B所需的时间为 t2,则
1 2
LAB-x1=vt2+ 2 a2 t2
解得
t2=0.5s
煤块到 B 点时速度的大小为
vB=v+a2t2=11m/s
(2)(5 分)第一阶段煤块相对传送带向上移动,煤块位移为
x1=5m
3
{#{QQABDQCAogiAQBBAAAhCEwEYCAMQkAAACKoOwAAIIAIAiANABAA=}#}
传送带位移为
x 传=vt1=10m
煤块相对传送带上移
Δx=x 传-x1=5m
第二阶段煤块相对传送带向下移动,煤块的位移为
x2=LAB-x1=5.25m
传送带位移
x 传′=vt2=5m
煤块相对传送带下移
Δx′=x2-x 传′=0.25m
由于
Δx′<Δx
故传送带表面留下黑色划痕的长度为
Δx=5m
2
(3)(6 分)①若 a<2m/s ,煤块相对传送带向下加速运动,二者之间为滑动摩擦,方向沿
传送带向上,则此时
f1=-μmgcosθ=-8N
2 a 2②若 2m/s ≤ ≤10m/s ,煤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此时受静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f2=ma

f2=(2a-12)N
2
③若 a>10m/s ,煤块一直加速运动,二者之间为滑动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则此时摩
擦力
f3=μmgcosθ=8N
f-a 图像如图所示
4
{#{QQABDQCAogiAQBBAAAhCEwEYCAMQkAAACKoOwAAIIAIAiA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