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5 15:2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扬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 二 地 理
2024.01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生活在瑞典乌普萨拉(约59.9°N,17.6°E)的植物学家林奈发现有些花定时开放,不受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图为乌普萨拉培植的“花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乌普萨拉的蛇床花开花时,扬州同时开花的植物是( )
A.鹅肠菜 B.牵牛花 C.野蔷薇 D.半支莲
2.扬州市花芍药的花期主要集中在5、6月,在此期间( )
A.乌普萨拉昼长比扬州短 B.我国各地日出时间推迟
C.扬州的日出方位东偏北 D.北京正午树影影长增加
2023年12月中国国际冰雪旅游发展大会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开幕。图为张家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图。据此完成3~4题。
3.有关图中各滑雪赛道的正确描述是( )
A.L1山坡坡度适中 B.L2地形起伏较大
C.L3谷中景色优美 D.L4山脊视野开阔
4.大会期间,某游客正午时分驾乘汽车从D驶向E( )
A.车辆上坡,阳光从车后窗透入
B.车辆平稳,阳光从左侧窗透入
C.车辆颠簸,阳光从右侧窗透入
D.车辆下坡,阳光从右前方透入
不整合面是地质界线的一种,是上伏地层与下伏地层中有缺失间断的一种接触关系。图为松嫩平原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信息显示该区域( )
A.铁力地区地壳下沉侵蚀作用强 B.林甸与嫩江间地下岩层最为古老
C.通肯河地区沉积岩有层理构造 D.东西两侧都曾发生过火山喷发现象
6. 图中不整合面显示,绥化地区的地层经历( )
A.中生代沉积——挤压褶皱——抬升侵蚀——第四纪沉积
B.中生代沉积——抬升侵蚀——挤压褶皱——第四纪沉积
C.第四纪沉积——中生代沉积——挤压褶皱形成向斜
D.第四纪沉积——古生代沉积——挤压褶皱形成背斜
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依格孜也尔河发源于昆仑山,汇入塔里木盆地,沿途发育多级河流阶地。下图为依格孜也尔河流域简图。据此完成7~8题。
7.有关该地河流地貌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壳相对稳定时,堆积作用较弱 B.地壳抬升时期,河流以下蚀为主
C.地壳下沉时期,河流以下蚀为主 D.阶地1至阶地4,面积持续增加
8.关于图中河流甲乙两岸,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岸阶地数量多,受洪水影响大 B.乙岸位于阳坡,光照较为充足
C.甲岸阶地1宽阔,适合聚落布局 D.乙岸地势陡峭宜发展立体农业
早第三纪时三江并流保护区所在地区气候干旱,发育耐旱植被。第四纪青藏高原隆起,纵向岭谷地貌逐渐形成,深切河谷底部植被出现“返祖”现象。图1为三江并流保护区位置示意图,图2为三江并流保护区局部地形剖面和降水分布图。据此完成9~11题。
图1 图2
9.早第三纪时,三江并流保护区所在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大陆内部 B.受东北季风控制
C.植被覆盖率低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10.第四纪三江并流保护区的耐旱植被出现在深切河谷底部体现(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地方性分异
11.影响三江并流保护区深切河谷底部的植被出现“返祖”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水文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乌蒙山,汇入长江。赤水河每年5-6月后,流卷泥沙,水色浑赤。重阳节后,河水清澈,当地酒厂开始自赤水河中取水酿酒。图为赤水河流域简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有关赤水河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B.冰雪融水补给量大
C.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D.有较长的凌汛期
13.当地酒厂开始取水酿酒时( )
A.流量大增 B.流速减慢 C.流域面积扩大 D.地下水位上升
图为2023年9月11日14时(北京时间)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冷空气移动前缘常出现冷锋天气系统。当露点温度和气温之间的差异较少,降水几率增大。据此完成14~16题。
14.关于M地天气系统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平气流逆时针辐合 B.水平气流顺时针辐散
C.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D.雨区分布在M的东南
15.此时最可能经历阴雨天气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6.此时下列各地灾情预警中,可信的是( )
A.川西——泥石流 B.东北——重度沙尘
C.黄海——狂涛巨浪 D.粤北——台风肆虐
有学者将海南岛划分为五大气候区(如图1所示)。某游客到三亚旅游,拍摄了亚龙湾中心广场的花岗岩图腾柱。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7~19题。
图1 图2
17.该五大气候区划分的指标最可能是依据 ( )
A.降水量 B.积温 C.地形 D.水文
18.亚龙湾图腾主要材质属于图2中的( )
A.甲类岩石 B.乙类岩石 C.丁类岩石 D.戊类岩石
19.图10中数字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喷出作用 B.②固结成岩 C.⑤变质作用 D.⑥冷却凝固
云南地理环境独特,被誉为冬季的“天然温室”、夏季的“天然凉棚”,是我国多种反季节蔬菜供应基地。图为云南反季节蔬菜产区分布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反季节“云菜外运”,主要体现不同区域之间具有( )
A.差异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开放性
21.下列云菜外调路线,最可行的是( )
A.冬季—Ⅰ—“云菜入甘” B.夏季—Ⅱ—“云菜入粤”
C.冬季—Ⅲ—“云菜入辽” D.夏季—Ⅲ—“云菜入桂”
马拉开波湖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年平均降水量达1500毫米。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及马拉开波湖区示意图。据此完成22~23题。
22.图中自然带最能体现热量条件递减的路线是( )
A.④-⑤-⑥ B.②-①-③ C. ③-④-⑤ D.⑥-⑤-④
23.马拉开波湖南部盐度较北部小,其主要原因( )
A.南部位于迎风坡,地表径流汇入多 B.南部湖盆泥沙淤积,海水倒灌更少
C.北部受东北的信风影响,干旱少雨 D.北部受寒流影响,湖水蒸发量较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中国国家地理》刊登了一条环绕乌鞘岭的旅游路线,呈现我国不同自然区的环境差异。乌鞘岭是东亚夏季风到达的西端,《史记》首次提到该地区为古西戎之地,“畜牧为天下饶”。
材料二 西北干旱荒漠区位于我国西北,具有面积广大、干旱缺水、风沙分布广等特点。图13为我国部分地区简图,图14为东祁连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1)从地形地势、气候、农业活动角度说明乌鞘岭地理位置的过渡性。(6分)
(2)从水汽来源角度,分析甲、乙两区域不属于干旱荒漠区的原因。(4分)
(3)相比东祁连山山地A坡,描述B坡垂直自然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某科考队前往北美大陆西海岸温哥华岛进行考察,考察手册中记录:从温哥华市乘轮渡到达温哥华岛,岛上有许多高大的乔木,为著名的温带雨林,这些地区的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沿海多峡湾和峭壁,海岸线曲折,建有大量的国家公园。
材料二 图15为温哥华岛及周边区域简图,图16为温哥华市(49.3°N,123.1°W)气候资料图。
图1 图2
(1)描述温哥华市的降水特征。(4分)
(2)推测温哥华岛温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区并解释原因。(8分)
(3)温哥华岛沿海峡湾峭壁、岸线曲折,从外力作用视角解释其成因。(6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2023年7月,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太平洋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厄尔尼诺现象对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水温及大气产生影响。
材料二 太平洋柔鱼作为迁徙洄游类生物,对温度和食物的要求极高。西北太平洋柔鱼产卵场位于35°N以南的海区,5-8月生长为幼鱼后向北游至索饵场,10~11月后再向南洄游。下图示意西北太平洋海域柔鱼索饵场和产卵场分布。
(1)在答题卡相应图中,用箭头标出厄尔尼诺年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大气环流的运动方向,并分析两岸降水的变化特征。(6分)
(2)分析厄尔尼诺年西北太平洋日本暖流减弱的原因。(4分)
(3)描述图示海域柔鱼产卵场和索饵场位置的差异,并推测产生差异的原因。(8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题型,请按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评分。在综合题中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近的,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本题所分配的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6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D C A D C A B C D D C C
题 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 案 B A B A A B C D B D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24.(18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6分 地处地势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处)(2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半湿润、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2分);农耕区、畜牧区的过渡地带(2分)
(2) 4分 甲地受来自大西洋(西风)、北冰洋的水汽影响降水较多(2分);乙地受来自太平洋水汽(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2分)
(3) 8分 差异:A坡和B坡基带类型不同;B坡自然带带谱更丰富;B坡发育森林带(针叶林带);B坡雪线较低(任答2点得4分) 原因:B坡基带海拔较低;B坡相对高差较大;B坡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任答2点得4分)
25.(18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4分 年降水量大;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冬季);雨季长(任答2点得4分)
(2) 8分 西南部(西侧)(2分) 受山脉阻挡,西南部冬季受冷空气影响较小(2分);岛屿西侧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2分);西南(西)部处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2分)
(3) 6分 纬度较高,多高海拔山地,冰川侵蚀作用强(2分);降水较多,流水侵蚀作用强(2分);地处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浪侵蚀作用强(2分)
26.(18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6分 逆时针(2分,画图略) 赤道太平洋东岸气流上升,降水增加(2分);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下沉,降水减少(2分)
(2) 4分 厄尔尼诺年,东南信风减弱(2分),赤道暖流减弱(2分)
(3) 8分 差异:索饵场位置偏北(纬度较高),产卵场位置偏南(纬度较低)。(2分) 原因:索饵场地处(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2分),海水扰动,营养盐上泛,浮游生物繁盛,饵料充足(2分);产卵场水温较高利于孵化(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