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5.16外交事业的发展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历史5.16外交事业的发展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14 13:00:47

文档简介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学情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向我们讲述了50年代中期以后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其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时期,即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70年代、新时期。从三个外交时期的学习中掌握新中国外交的历程,新中国外交的重要政策,从中领略著名外交家的风采,明确新中国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该年龄段的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活动以感性认识为主,对于感官上的东西(例如图像、声音、录像、动画等)十分感兴趣,并已初步掌握了上网浏览、上网搜索信息的能力。?
3、教学环境分析?
本课内容距离学生较远,通过大量图片、视频、资料使学生能近距离地接触历史,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因此选用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等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中日两国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大量运用历史图片,注意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的材料近距离地触摸历史。??
(2)让学生查阅资料,利用补充材料,设计开放性试题,引入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由上海APEC会议的主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乐于合作、团结互助的人生态度。??
(2)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生发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本课主要介绍的是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关系重大发展的基本史实,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是:(1)中美关系正常化;(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法?
本课内容决定了本节教学宜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课前通过学生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课上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间讨论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找出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事业上取得的重大成就等,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都得到提高。?
2、讨论式教学法?
使学生直接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共同讨论,更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激发了求知欲。?
3、多媒体教学法?
课上通过大量图片与视频的运用,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过程,通过课前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集与整理资料,课上到前面的展示活动,使学生参与到多媒体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板书设计: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0年代的外交成就 中美关系正常化
外交事业 中日建交
的发展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1世纪的外交成就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五、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预 期 效 果
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用握手来表达对朋友的关心、远方客人的问候。国际大舞台上,我们同样会看到一次次坚定的握手。这节课上,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见证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国在外交事业的舞台上,与世界握手的精彩瞬间,唱响“合作与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板书: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乔的笑》
视频《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恢复,是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另一方面的体现。现在请大家考虑: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阻力是如何被冲破的以及意义何在?
2.中美关系
出示图片《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引出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中美关系的状况如何?
20世纪70年代出现转机。原因是什么?我们来看材料。
请你站在中、美两国的角度思考,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中美关系是怎样实现正常化的?
说一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联系实际,读史明智:结合实际谈中美关系。
3. 中日关系
中美关系向前发展,中日关系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改善。
各抒己见:
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展望中日未来,如何健康发展?对日本人,你有什么话要说?
阶段小结:70年代的外交成就。
二.21世纪外交成就
1.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主题、内容等。
2.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阶段小结:21世纪外交成就
引出问题: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满载而归:总结本课知识点。
教师小结:所有这些外交事业的辉煌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4.布置作业?
完成历史小论文《谈谈对中美关系的认识和展望》
学生观看影音资料
学生在书中找到答案。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来自美国。中国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了巨大胜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学生看投影,认真思考。
学生回答:敌对。
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学生讨论。
学生认真观看影像资料。
学生: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讨论。
回答:1、亚太经济体合作组织。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江泽民还宣读了《领导人宣言》,成为我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包括中、俄、哈、吉、塔、乌等六个国家的“上海合作组织”。
学生按组讨论。
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回答,其他组进行更正或补充,最后得出结论:
应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背景音乐:《歌唱祖国》。
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过程。
帮助学生理清线索。
通过对比,引起思考,依据史实,得出结论。
通过眼、耳、口的各项活动,加深记忆与理解: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同时也锻炼了归纳总结能力与表达能力。
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寻答案。
②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从中美两国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理解这种转机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
③通过分组合作学习,也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了解70年代出现的建交热潮,尤其是中日建交。
学生理清线索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的世界局势进行分析。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的世界局势进行分析。
①通过比较旧中国外交处于无权地位与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各种表现,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成就的取得原因。
?
②引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善于归纳其中的共性和个性。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为鉴。
?
③通过分组合作学习,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使本课内容与上一课承接,并使内容条理化,系统化。
课件40张PPT。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乔的笑》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何时哪一届恢复的?为什么要说是“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
阻力是如何被冲破的?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意义何在?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敌
视材料一、1971年7月,尼克松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苏联。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经过时。” ——尼克松《不战而胜》
材料四、自赫鲁晓夫1956年上台后,苏联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边界事端,制造流血事件,尤其是1969年3月发生的“珍宝岛事件”。两国关系几近破裂。
——《苏联的霸权主义》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中国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
请你站在中、美两国的角度思考,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是什么?设身处地美国:
①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②承认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③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打中国牌牵制苏联。中国:
①对付来自苏联的胁;
②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③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背景资料“乒乓外交”“历史性的握手”1、1971年7月:2、1972年2月: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3、1979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总统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正式建交说一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2.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中美建交公报 问题:
1.在公报中,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表明了什么立场?
2.决定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是什么?中美关系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双方有合作,也有摩擦。今天,我们又该如何对待中美分歧?中美明天在哪里? 求同存异。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外交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国的外交事业任重道远。联系实际,读史明智1972年9月27日 接见日本
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内
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中日建交中日关系现状:各抒己见: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展望中日未来,如何健康发展?
对日本人,你有什么话要说?中国与各国建交情况阶段小结20世纪
70年代的
外交成就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中国恢复在联合国
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我列你举江泽民主席身穿一件大红色的中式对襟唐装出现在上海科技馆迎宾大厅,迎接前来参加此次APEC峰会的领导。身着中国民族服装的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亚太经合组织探究历史上海APEC会议的内容有哪些?上海APEC会议的意义是什么? APEC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在上海举行的这次APEC
会议时间在哪一年?
主题是什么? 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6月15日,中、俄、哈、吉、塔和乌六国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言》,宣告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在新世纪的征程中,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你还知道中国外交的哪些大事?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02年2月21日至22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2005年9月15日,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2007年3月19日,第六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 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2009年11月奥巴马访华2012年2月习近平访美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领导人第五次会晤。金砖国家领导
人第五次会晤
在南非德班举行21世纪的外交成就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阶段小结能力提升问题2:对比新中国的外交,你觉得差异的根源在哪里?“清政府时期,被迫签定了大量不平等条约,是跪在地上办外交……”问题1:旧中国屈辱外交外交的根源是什么?满载而归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21世纪的外交成就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是在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1972年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A.基辛格 B.布什
C.尼克松 D.克林顿复习巩固4. 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家影响的扩大
B.中美双方有共同的要求
C.意识形态的分歧消失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权利
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①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④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风雨六十年50年代 打破封锁
并步入世界舞台70年代 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开始敞开国门新时期 进一步敞开国门并融入世界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建国初-20世纪50年代
1、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提高了国际声誉;
4、1955年,参加印尼万隆召开的首届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
70年代:
1、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4、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 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3、致力于地区和平稳定,如2001年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开展反恐外交。
教师寄语愿同学们和中国民族一起自强不息!中国外交的辉煌,来源于中华民族的自强!同学们的进步,来源于同学们的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