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一部分真题基础精炼
目录
第二部分真题能力提升
1.(2023下·高一单元测试)有学者认为,十四、十五世纪,整个西欧处于急剧的经济衰退,已从地处大西洋的马德拉群岛获利的葡萄牙人将注意力转向了西非海岸,并不断取得成功,刺激了竞争对手西班牙资助哥伦布,这才能解释为什么没有更早发现美洲。该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
A.西葡两国贸易的冲突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C.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D.葡萄牙海外扩张方向的改变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学着认为葡萄牙海上冒险成功刺激了西班牙人,西班牙资助哥伦布发现美洲,即葡萄牙海外扩张方向的改变,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西葡两国贸易的冲突,排除A项;材料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排除B项;C项是新航路开辟之后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下·安徽滁州·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英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哈克卢伊特在谈到英国的探险事业时写道:“因为我们的主要愿望是替我国天然产物——毛纺织品寻觅广大的销路。在我所读所见的一切地方中,我以为能适合这种目的的就是日本群岛及其近邻鞑靼人之地。”这可用于说明( )
A.自由主义思潮推动英国外贸发展 B.世界工厂已经转移至大西洋沿岸
C.东西方之间的海运贸易已经成熟 D.市场拓展的需求助推新航路开辟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英国“探险事业”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为毛纺织品找市场,所以,材料信息可用于说明市场拓展的需求助推新航路开辟,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自由主义思潮”产生于18世纪70年代,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是英国拓展市场,不是进行工厂的生产,而且,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在工业革命时期,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英国一个国家拓展毛纺织品的国外市场,不能证明“东西方之间的海运贸易已经成熟”,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下·山东临沂·高一统考期中)14-16世纪是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个“发现”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下图《通途变天堑》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
A.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 B.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黄金
C.西欧各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通过对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16世纪新航路开辟。根据标题《通途变天堑》并结合所学可知,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威胁东西方传统商路,造成传统商路被阻,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A项正确;仅从图片无法得出“寻金热”、商品经济发展、传播基督教等原因或背景,排除B、C、D项。故选A项。
4.(2023上·重庆渝中·高二重庆巴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1401年出版的《世界的面貌》一书中,提及“西班牙末端和印度东端彼此相距并不太远”,哥伦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算出,从加利群岛至日本的直航距离仅有2400海里。正是这个数字才使哥伦布在当时并不很发达的航海条件下,敢于直面大西洋。这表明( )
A.西欧自然地理知识严重欠缺 B.人类对世界认识已趋向完善
C.科学著作发挥助推探险作用 D.冒险精神成为航海决定因素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401年(世界)。据材料“哥伦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算出,从加利群岛至日本的直航距离仅有2400海里”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航海之前结合相关科学著作的数据进行了参考,部分科学著作起到了推动的作用,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整个西欧自然地理知识的欠缺,排除A项;题干中所反映的时代表明,人类当时对世界的认识还处于蒙昧时期,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冒险精神有助于探险活动的开展,但并非决定性因素,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下·山西大同·高一统考期中)15世纪末,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被得·马特呼吁:“打起你们的精神……听来自新世界的声音吧!”首航归来的哥伦布则向其同胞宣称:“新发现的地方有许多神奇的东西。从带回来的黄金制品来看,可以证明那里矿藏丰富”“那里的人是如此的欢喜,显得十分友好”,这些说法( )
A.折射出欧洲开辟新航路的动力 B.是美洲风土人情的确切写照
C.确保了欧洲与美洲两地的和谐 D.说明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可知,人文主义者和哥伦布对新世界的发现提出了相似的看法,都充满称赞,且哥伦布强调黄金制品,体现了当时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是寻找黄金,A项正确;哥伦布刚刚到达美洲,对美洲的了解还局限在他去过的地方,并不全面,排除B项;“确保”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在17—18世纪,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3下·广东清远·高一统考期末)英国史学家奈杰尔·克里夫在其著作中对某位航海家在15世纪的一次航海活动作出了评价:“这次探险的航程极富戏剧性,人们花了两年时间与大海搏斗,与家乡失去联系,唯一的依靠就是基督教信仰,有时候连续三个月看不到任何陆地的影子,他们进入印度洋后情况变得更糟,没有地图,也没有任何已知信息。”据此可知,这次航海活动( )
A.完成了首次全球航行 B.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实现了与印度的直航 D.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答案】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5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两年时间”“进入印度洋”等信息可知,这是达·伽马的远洋航行,实现了与印度的直航,C项正确;麦哲伦完成了首次全球航行,排除A项;迪亚士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排除B项;麦哲伦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3下·辽宁·高一校联考期中)南极和亚南极地名命名始于1775年,英国人詹姆斯·库克发现了南乔治亚群岛,并以乔治三世国王的名字命名,此后,英国又陆续为五千多个南极地理实体命名。法国、俄罗斯、挪威等也进行了大量的命名活动。材料侧面反映了( )
A.全球航路的激烈争夺 B.欧洲探险的杰出贡献
C.航海技术的日益进步 D.南极大陆的特殊价值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世界近代史(英法等国)。据材料“此后,英国又陆续为五千多个南极地理实体命名。法国、俄罗斯、挪威等也进行了大量的命名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在南极和亚南极进行航行探险,并争相命名,宣示占领,侧面说明全球航路的激烈争夺,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全球航路的争夺,并不是欧洲探险的杰出贡献,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航海技术的状况以及南极大陆的价值信息,排除CD项。故选A项。
8.(2022下·山东济宁·高一统考期末)15世纪以后,欧洲人普遍认为,黄金能够“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形成这一公认的主要原因是( )
A.天主教会的宣传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人文主义的兴起 D.宗教改革的冲击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黄金能够‘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及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萌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大量资本原始积累,材料体现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对财富的渴求,B项正确;A项属于宗教因素,C项属于思想因素,AC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C项;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3下·辽宁沈阳·高一校联考期中)“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对此段文字解读正确的是( )
①“我”指的是航海家迪亚士
②“王上”指的是西班牙国王
③1492年的航行开辟了东西方最短航线
④航海活动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期的世界。材料是对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描述,其中哥伦布是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完成的远洋航海,航海活动也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必然结果,②④正确,①错误,B项符合题意,排除AC项;达 伽马第一个到达了亚洲印度,他是首先成功地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海上线路的航海家,③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0.(2023下·广东梅州·高一统考期末)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彼等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该材料( )
A.反映出宗教戒律束缚人性发展 B.记载了哥伦布到达亚洲的史实
C.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 D.表明了西班牙成为全球性帝国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期的世界。据材料“将彼等变成基督徒……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并结合所学,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有传播基督教、获得金银和香料等,可得出,该材料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C项正确;材料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只能说明基督教的传播,不能反映出“宗教戒律束缚人性发展”,排除A项;哥伦布到达的是美洲,不是亚洲,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发现新大陆后哥伦布的建议,不能体现其后续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
11.(2023下·云南昆明·高二统考期末)1409年,堙没了1000多年的托勒密《地理学指南》被译成了拉丁文。1474年,托斯卡内利依据此书绘制了一张世界地图,将印度置于大西洋的西岸,并在给哥伦布的信中说:“依此航行即可抵产香料宝石之国。”据此可知,当时( )
A.传统学说影响历史发展进程 B.欧洲绘制的地图准确反映世界原貌
C.地圆学说得到世人普遍接受 D.印度成为了西班牙侵略的主要对象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5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托勒密《地理学指南》对于古代印度方位的记载存在错误,影响了后人绘制的世界地图,也对后来哥伦布的航行方向产生了误导作用,这说明传统学说对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A项正确;托斯卡内利绘制的世界地图存在一定的错误,并未准确反映世界原貌,排除B项;麦哲伦船队完成了全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在这之前地圆学说并未得到世人的普遍接受,排除C项;印度成为了英国侵略的主要对象,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2下·辽宁丹东·高一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当西欧人开始探险航行时,他们发现散居世界各地的诸民族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水平。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仍处在旧石器时代的食物采集阶段,美洲处在从旧石器时代到中美洲文明的不同发展水平上,非洲也表现出类似的多样性,欧亚大陆的中东、南亚和东亚有着非常先进、高度发展的文明。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代文明的代表及最初出现的地理区域。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欧人开始探险航行时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1)代表及最初出现区域: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西亚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古代中国文明;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的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
(2)特点:差异性。原因:生产方式的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交通条件的限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外来的威胁等。(任答三点)
【解析】(1)
代表及最初出现区域:根据图片并结合缩节可分析出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西亚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古代中国文明;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的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
(2)
特点:根据材料“他们发现散居世界各地的诸民族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水平”可分析出差异性。
原因:根据材料“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仍处在旧石器时代的食物采集阶段”可分析出生产方式的不同;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结合各大洲地理环境可分析出交通条件的限制;根据材料“欧亚大陆的中东、南亚和东亚有着非常先进、高度发展的文明”可分析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外来的威胁等。(任答三点)
13.(2022上·高三课时练习)“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当地人称为海地的地方…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对此段文字解读正确的有
①“我”的航海受西班牙王室支持
②“我”已经到达航海既定目的地
③“我”的航线受“地圆说”影响
④“我”的活动带有殖民扩张色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中“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被当地人称为海地的地方”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哥伦布。随着地圆学说的流传、造船和航运技术的提高,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并将其纳入西班牙殖民地范围内,故①③④正确,故选B;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印度,但他实际达到的是美洲,所以②错误,故排除AD;C选项不全面,故排除。故选B。
14.(2023上·河北秦皇岛·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某学者认为,早在15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就认为财富并不来源于拥有大量领土,而是对海上贸易航路的垄断。他们实行了诸如扩大海洋权益、垄断海上商路等政策。他们航海计划的目的性很强,探索船队也是侦察船队,发现与情报收集同时进行。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葡萄牙( )
A.国家战略颇具超前性 B.航海技术世界领先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早 D.经济结构日益复杂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的葡萄牙。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早在15世纪中叶”“实行了诸如扩大海洋权益、垄断海上商路等政策”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学者意在强调当时葡萄牙国家战略颇具超前性,助推了对外扩张,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葡萄牙航海技术,排除B项;当时葡萄牙是封建国家,材料也没有提及葡萄牙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有葡萄牙经济结构日益复杂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5.(2023下·重庆·高三统考阶段练习)18世纪时,北美马萨诸塞的小农场主没有用硬通货进行交易,而是保持着一种互相赊账的账户系统,称为“薄记易货”。即便如此,他们的农产品价格,仍然与伦敦和巴黎市场的波动亦步亦趋。类似的动态也出现在法属加拿大。材料表明( )
A.北美农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欧洲 B.大西洋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
C.北美的农业生产已达到欧洲水平 D.伦敦和巴黎控制了北美货币流通
【答案】B
【详解】北美马萨诸塞的农产品价格与伦敦和巴黎市场的波动相似,说明美洲市场与欧洲市场经济联系紧密,B项正确;北美马萨诸塞的农产品价格与伦敦和巴黎市场的波动相似,不能说明北美农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欧洲,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美洲市场的农产品价格,无法体现北美的农业生产水平,排除C项;材料反映北美马萨诸塞的农产品价格与伦敦和巴黎市场的波动相似,无法体现伦敦和巴黎控制了北美货币流通,排除D项。故选B项。
16.(2023上·高三单元测试)1596年,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资助下,巴伦支带领3艘船开始了第三次探险。在这次航行中,他们不仅发现了斯匹兹卑尔根群岛,而且到达了北纬79°39'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巴伦支的航行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沿途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海图。可见,巴伦支的航行( )
A.为哥伦布到达美洲奠定基础 B.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C.拓展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 D.促进了欧洲与大洋洲的直接联系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596年,巴伦支带领3艘船,发现了斯匹兹卑尔根群岛,而且到达了北纬79°39'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同时其航行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沿途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海图,其航行探索到了人类未知的地域,拓展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C项正确;哥伦布到达美洲是1492年,排除A项;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 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排除B项;巴伦支的航行没有促进欧洲与大洋洲的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7.(2022上·高三单元测试)在《古地图密码》一书中,有两幅地图值得人们深思:一幅是绘于1459年,藏于威尼斯马尔西亚那国家图书馆的“毛罗地图”,能清晰地看到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另一幅是绘于1507年的“瓦德西穆勒地图”,绘出了美洲大陆和太平洋海域,且太平洋海域大于大西洋海域。如表是相关史实简表。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 事件
1459年 毛罗绘制地图
1488年 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8年 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1507年 瓦德西穆勒绘制地图
1519年—1522年 麦哲伦环球航行
A.地圆学说已经得到了普及 B.西方地图测绘技术取得了关键突破
C.地理科学的地位有所提高 D.地理认知革新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D
【详解】根据“能清晰地看到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绘出了美洲大陆和太平洋海域,且太平洋海域大于大西洋海域。”可得出,随着人们对世界地理认识的加深,成为人们探求新世界的原因之一,反映出地理认知革新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D项正确;普及说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测绘技术的突破,而只是认知的变化,排除B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
18.(2022上·高三课时练习)大发现时期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商人等或去淘金发财,或去开疆拓土,或去求知求直,成去传播-福音”一都是为了一个“人”,而不是为了一个神:都是为了现实的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此现象主要是因为
A.王室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B.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向海外传播基督教的需要 D.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
【答案】D
【详解】解读材料关键在于“都是为了一个‘人’,而不是为了一个神”,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精神,重视人的作用,反对神性,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地理大发现的精神动力,故选D; A、B、C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但是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
19.(2023·全国·模拟预测)1492年哥伦布登上了圣萨尔瓦多——一座巴哈马群岛中的小岛。他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因此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证明哥伦布结论错误的重大事件是( )
A.明朝郑和七次远航西洋 B.麦哲伦的探险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C.《马可·波罗行纪》的流行 D.迪亚士船队历尽艰辛发现好望角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92年(欧洲)。据材料可知,哥伦布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错认为自己发现了印度,麦哲伦的探险队完成环球航行,开辟了从美洲到亚洲的航线,这一事件否定了哥伦布的结论,B项正确;郑和下西洋没有到达过美洲,并且在时间上早于哥伦布探险,排除A项;《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的流行早于哥伦布航行,排除C项;迪亚士并未到达印度和美洲,排除D项。故选B项。
20.(2022上·山西·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15世纪初期,葡萄牙的亨利王子采用许多优惠政策鼓励造船,还聚集航海人才,研究并制订航海计划与方案,广泛收集地理、气象、信风、海流、造船、航海等各种文献,再加以分析整理,绘制出崭新的世界地图。这说明葡萄牙( )
A.迫切需要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B.海洋探险技术领先他国
C.统治者重视发展国家工商业 D.积极进行远洋探险准备
【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15世纪初期,葡萄牙的亨利王子采用许多优惠政策鼓励造船,还聚集航海人才,研究并制订航海计划与方案……”,可以看出15世纪初期,葡萄牙王子鼓励造船、聚集航海人才、制定航海计划、绘制新的世界地图,这说明其积极为远航探险做准备,D项正确;“传播基督教”材料体现不出,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信息,“领先”的说法无法得出,排除B项;葡萄牙王子重视远洋探险不是为了发展工商业,而是为了掠夺财富和进行殖民,排除C项。故选D项。
21.21.(2022上·高三课时练习)13世纪中期至16世纪初,埃及大力推动对外贸易,在沟通欧洲与印度洋沿岸、东南亚、中国等地的往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时期
①奥斯曼帝国日渐兴起 ②地中海区域商业活跃
③美洲大西洋沿岸繁荣 ④马尼拉帆船贯穿东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中期至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日渐兴起,同时地中海地区的商业活跃,①②正确;这一时期,美洲被发现不久,美洲大西洋沿岸的贸易并不繁荣,③错误;1521年麦哲伦完成全球航行,因此马尼拉大帆船尚未流行,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22.(2023下·高一课时练习)1492年,哥伦布与西班牙王室签订协议:“作为海洋领主的陛下,从今以后赐予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以‘唐’的尊号(贵族尊号),并委任他为一切海岛和大陆的司令。一切商品,不论是珍珠或宝石,黄金或白银,香料或其他货物……他都有权把全部获得物的十分之一留给自己,其余的十分之九应呈献给陛下。”由此可以推知
A.商业革命推动欧洲航海探险 B.王室支持是远航的主要动因
C.中国元素深刻影响贵族命名 D.野蛮的殖民掠夺将接踵而至
【答案】D
【详解】材料“他都有权把全部获得物的十分之一留给自己,其余的十分之九应呈献给陛下”体现的是哥伦布是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进行的对外扩张,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这必然会助推殖民掠夺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与商业革命无关,排除A项;王室的支持是条件,并非是动因,排除B项;材料与中国元素深刻影响贵族命名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23.(2023上·全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达·伽马首航的船队中没有(除奴隶以外的)外国人,同时,船队也没有女人;船队携带的货物包括条纹棉布、食糖、橄榄油、蜂蜜、珊瑚珠、洗手盆、红头巾、丝夹克、马裤、玻璃珠、小圆铃等。由此可推知,达·伽马船队的首航( )
A.试图在印度建立殖民地 B.意在开辟大西洋奴隶贸易航线
C.具有探险与商贸的目的 D.体现欧洲高超的工业生产能力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末(世界)。据材料可知,达·伽马船队携带的货物琳琅满目,说明其具有一定的经济目的,结合所学可知,达·伽马船队的首航是为了开辟新航路,具有探险性,由此可知,达·伽马船队的首航具有经济与探险双重目的,C项正确,“试图在印度建立殖民地”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达·伽马首航去的是印度,并非要开辟大西洋奴隶贸易路线,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欧洲生产能力的高超且当时工业革命也尚未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
24.(2022上·高三单元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城市市场的典型形态,是行会控制下的市场,在组织其成员争取自治权与封建领主的交涉和斗争中,行会成为城市市场的主导力量。为了保证市民的共同利益,必须制定各种制度来防止来自外部和内部的竞争,严格约束同行之间的经济行为和活动。使作为同行成员的小生产者之间具有均等的生产条件和营业机会。它以行规的形式制定一系列以垄断、限制为目的的管理制度,有一整套检查监督、奖惩的措施和行为规范。所以西方中世纪的市场制度是市场行为主体之间的一种契约,其目的是用来约束自身的活动。这些行规世代相传,从而使西方中世纪的市场经济也带有一种习俗经济的性质。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和西欧传统市场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随着15世纪末新航线的发现,西欧开辟了新的商道,使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联系了起来。于是西欧启动了市场国际化进程,特别是进入16世纪,市场国际化程度继续深入,西欧对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彼此之间商品具有了一定的依存度。西欧对利润无限制的追求,推动着商人们不断进行市场分工,并且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商人们开始了国际化,与国外客户进行广泛的贸易。西欧主要对一些奢侈品及贵金属存在着较大的需求,而这些产品大部分来自欧洲以外的地区。……从15世纪起,西欧市场越来越多,一些大的集市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安特卫普。安特卫普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借助外力而成为的世界首府。
——摘编自魏跃军《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西欧市场的国际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中世纪城市市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16世纪西欧市场国际化的表现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背景。
【答案】(1)城市市场受到行会的控制;有明确行规制度严格约束市场行为;带有习俗性经济的性质。(3点)
(2)表现:西欧商人国际化;商品交易的国际化;西欧国际性市场中心城市的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形成。(任意3点)
主要背景:新航路的开辟;西欧民众需求的国际化;商人对利润的追逐;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任意3点)
【详解】(1)根据材料一“欧洲中世纪城市市场的典型形态,是行会控制下的市场”可知城市市场受到行会的控制;根据材料一“必须制定各种制度来防止来自外部和内部的竞争”可知有明确行规制度严格约束市场行为;根据材料一“这些行规世代相传,从而使西方中世纪的市场经济也带有一种习俗经济的性质”可知带有习俗性经济的性质。
(2)表现:根据材料二“商人们开始了国际化,与国外客户进行广泛的贸易”可知西欧商人国际化;根据材料二“进入16世纪,市场国际化程度继续深入”可知商品交易的国际化;根据材料二“一些大的集市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安特卫普”可知西欧国际性市场中心城市的形成;根据“西欧主要对一些奢侈品及贵金属存在着较大的需求,而这些产品大部分来自欧洲以外的地区”可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形成;背景:根据材料“随着15世纪末新航线的发现,西欧开辟了新的商道”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根据材料二“西欧对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彼此之间商品具有了一定的依存度”“西欧主要对一些奢侈品及贵金属存在着较大的需求,而这些产品大部分来自欧洲以外的地区”可知西欧民众需求的国际化;根据材料二“西欧对利润无限制的追求,推动着商人们不断进行市场分工,并且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可知商人对利润的追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西欧对于海外商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因而西欧商人开始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由此促进了对西欧不同商品的供给,因此是以供求关系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运行促进了15、16世纪西欧市场国际化。
试卷第10页,共13页
试卷第11页,共13页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一部分真题基础精炼
目录
第二部分真题能力提升
1.(2023下·高一单元测试)有学者认为,十四、十五世纪,整个西欧处于急剧的经济衰退,已从地处大西洋的马德拉群岛获利的葡萄牙人将注意力转向了西非海岸,并不断取得成功,刺激了竞争对手西班牙资助哥伦布,这才能解释为什么没有更早发现美洲。该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
A.西葡两国贸易的冲突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C.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D.葡萄牙海外扩张方向的改变
2.(2023下·安徽滁州·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英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哈克卢伊特在谈到英国的探险事业时写道:“因为我们的主要愿望是替我国天然产物——毛纺织品寻觅广大的销路。在我所读所见的一切地方中,我以为能适合这种目的的就是日本群岛及其近邻鞑靼人之地。”这可用于说明( )
A.自由主义思潮推动英国外贸发展 B.世界工厂已经转移至大西洋沿岸
C.东西方之间的海运贸易已经成熟 D.市场拓展的需求助推新航路开辟
3.(2023下·山东临沂·高一统考期中)14-16世纪是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个“发现”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下图《通途变天堑》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
A.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 B.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黄金
C.西欧各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通过对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4.(2023上·重庆渝中·高二重庆巴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1401年出版的《世界的面貌》一书中,提及“西班牙末端和印度东端彼此相距并不太远”,哥伦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算出,从加利群岛至日本的直航距离仅有2400海里。正是这个数字才使哥伦布在当时并不很发达的航海条件下,敢于直面大西洋。这表明( )
A.西欧自然地理知识严重欠缺 B.人类对世界认识已趋向完善
C.科学著作发挥助推探险作用 D.冒险精神成为航海决定因素
5.(2023下·山西大同·高一统考期中)15世纪末,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被得·马特呼吁:“打起你们的精神……听来自新世界的声音吧!”首航归来的哥伦布则向其同胞宣称:“新发现的地方有许多神奇的东西。从带回来的黄金制品来看,可以证明那里矿藏丰富”“那里的人是如此的欢喜,显得十分友好”,这些说法( )
A.折射出欧洲开辟新航路的动力 B.是美洲风土人情的确切写照
C.确保了欧洲与美洲两地的和谐 D.说明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6.(2023下·广东清远·高一统考期末)英国史学家奈杰尔·克里夫在其著作中对某位航海家在15世纪的一次航海活动作出了评价:“这次探险的航程极富戏剧性,人们花了两年时间与大海搏斗,与家乡失去联系,唯一的依靠就是基督教信仰,有时候连续三个月看不到任何陆地的影子,他们进入印度洋后情况变得更糟,没有地图,也没有任何已知信息。”据此可知,这次航海活动( )
A.完成了首次全球航行 B.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实现了与印度的直航 D.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7.(2023下·辽宁·高一校联考期中)南极和亚南极地名命名始于1775年,英国人詹姆斯·库克发现了南乔治亚群岛,并以乔治三世国王的名字命名,此后,英国又陆续为五千多个南极地理实体命名。法国、俄罗斯、挪威等也进行了大量的命名活动。材料侧面反映了( )
A.全球航路的激烈争夺 B.欧洲探险的杰出贡献
C.航海技术的日益进步 D.南极大陆的特殊价值
8.(2022下·山东济宁·高一统考期末)15世纪以后,欧洲人普遍认为,黄金能够“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形成这一公认的主要原因是( )
A.天主教会的宣传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人文主义的兴起 D.宗教改革的冲击
9.(2023下·辽宁沈阳·高一校联考期中)“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对此段文字解读正确的是( )
①“我”指的是航海家迪亚士
②“王上”指的是西班牙国王
③1492年的航行开辟了东西方最短航线
④航海活动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2023下·广东梅州·高一统考期末)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彼等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该材料( )
A.反映出宗教戒律束缚人性发展 B.记载了哥伦布到达亚洲的史实
C.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 D.表明了西班牙成为全球性帝国
11.(2023下·云南昆明·高二统考期末)1409年,堙没了1000多年的托勒密《地理学指南》被译成了拉丁文。1474年,托斯卡内利依据此书绘制了一张世界地图,将印度置于大西洋的西岸,并在给哥伦布的信中说:“依此航行即可抵产香料宝石之国。”据此可知,当时( )
A.传统学说影响历史发展进程 B.欧洲绘制的地图准确反映世界原貌
C.地圆学说得到世人普遍接受 D.印度成为了西班牙侵略的主要对象
12.(2022下·辽宁丹东·高一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当西欧人开始探险航行时,他们发现散居世界各地的诸民族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水平。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仍处在旧石器时代的食物采集阶段,美洲处在从旧石器时代到中美洲文明的不同发展水平上,非洲也表现出类似的多样性,欧亚大陆的中东、南亚和东亚有着非常先进、高度发展的文明。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代文明的代表及最初出现的地理区域。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欧人开始探险航行时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13.(2022上·高三课时练习)“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当地人称为海地的地方…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对此段文字解读正确的有
①“我”的航海受西班牙王室支持
②“我”已经到达航海既定目的地
③“我”的航线受“地圆说”影响
④“我”的活动带有殖民扩张色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2023上·河北秦皇岛·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某学者认为,早在15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就认为财富并不来源于拥有大量领土,而是对海上贸易航路的垄断。他们实行了诸如扩大海洋权益、垄断海上商路等政策。他们航海计划的目的性很强,探索船队也是侦察船队,发现与情报收集同时进行。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葡萄牙( )
A.国家战略颇具超前性 B.航海技术世界领先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早 D.经济结构日益复杂
15.(2023下·重庆·高三统考阶段练习)18世纪时,北美马萨诸塞的小农场主没有用硬通货进行交易,而是保持着一种互相赊账的账户系统,称为“薄记易货”。即便如此,他们的农产品价格,仍然与伦敦和巴黎市场的波动亦步亦趋。类似的动态也出现在法属加拿大。材料表明( )
A.北美农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欧洲 B.大西洋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
C.北美的农业生产已达到欧洲水平 D.伦敦和巴黎控制了北美货币流通
16.(2023上·高三单元测试)1596年,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资助下,巴伦支带领3艘船开始了第三次探险。在这次航行中,他们不仅发现了斯匹兹卑尔根群岛,而且到达了北纬79°39'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巴伦支的航行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沿途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海图。可见,巴伦支的航行( )
A.为哥伦布到达美洲奠定基础 B.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C.拓展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 D.促进了欧洲与大洋洲的直接联系
17.(2022上·高三单元测试)在《古地图密码》一书中,有两幅地图值得人们深思:一幅是绘于1459年,藏于威尼斯马尔西亚那国家图书馆的“毛罗地图”,能清晰地看到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另一幅是绘于1507年的“瓦德西穆勒地图”,绘出了美洲大陆和太平洋海域,且太平洋海域大于大西洋海域。如表是相关史实简表。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 事件
1459年 毛罗绘制地图
1488年 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8年 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1507年 瓦德西穆勒绘制地图
1519年—1522年 麦哲伦环球航行
A.地圆学说已经得到了普及 B.西方地图测绘技术取得了关键突破
C.地理科学的地位有所提高 D.地理认知革新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18.(2022上·高三课时练习)大发现时期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商人等或去淘金发财,或去开疆拓土,或去求知求直,成去传播-福音”一都是为了一个“人”,而不是为了一个神:都是为了现实的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此现象主要是因为
A.王室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B.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向海外传播基督教的需要 D.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
19.(2023·全国·模拟预测)1492年哥伦布登上了圣萨尔瓦多——一座巴哈马群岛中的小岛。他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因此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证明哥伦布结论错误的重大事件是( )
A.明朝郑和七次远航西洋 B.麦哲伦的探险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C.《马可·波罗行纪》的流行 D.迪亚士船队历尽艰辛发现好望角
20.(2022上·山西·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15世纪初期,葡萄牙的亨利王子采用许多优惠政策鼓励造船,还聚集航海人才,研究并制订航海计划与方案,广泛收集地理、气象、信风、海流、造船、航海等各种文献,再加以分析整理,绘制出崭新的世界地图。这说明葡萄牙( )
A.迫切需要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B.海洋探险技术领先他国
C.统治者重视发展国家工商业 D.积极进行远洋探险准备
21.(2022上·高三课时练习)13世纪中期至16世纪初,埃及大力推动对外贸易,在沟通欧洲与印度洋沿岸、东南亚、中国等地的往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时期
①奥斯曼帝国日渐兴起 ②地中海区域商业活跃
③美洲大西洋沿岸繁荣 ④马尼拉帆船贯穿东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2023下·高一课时练习)1492年,哥伦布与西班牙王室签订协议:“作为海洋领主的陛下,从今以后赐予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以‘唐’的尊号(贵族尊号),并委任他为一切海岛和大陆的司令。一切商品,不论是珍珠或宝石,黄金或白银,香料或其他货物……他都有权把全部获得物的十分之一留给自己,其余的十分之九应呈献给陛下。”由此可以推知
A.商业革命推动欧洲航海探险 B.王室支持是远航的主要动因
C.中国元素深刻影响贵族命名 D.野蛮的殖民掠夺将接踵而至
23.(2023上·全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达·伽马首航的船队中没有(除奴隶以外的)外国人,同时,船队也没有女人;船队携带的货物包括条纹棉布、食糖、橄榄油、蜂蜜、珊瑚珠、洗手盆、红头巾、丝夹克、马裤、玻璃珠、小圆铃等。由此可推知,达·伽马船队的首航( )
A.试图在印度建立殖民地 B.意在开辟大西洋奴隶贸易航线
C.具有探险与商贸的目的 D.体现欧洲高超的工业生产能力
24.(2022上·高三单元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城市市场的典型形态,是行会控制下的市场,在组织其成员争取自治权与封建领主的交涉和斗争中,行会成为城市市场的主导力量。为了保证市民的共同利益,必须制定各种制度来防止来自外部和内部的竞争,严格约束同行之间的经济行为和活动。使作为同行成员的小生产者之间具有均等的生产条件和营业机会。它以行规的形式制定一系列以垄断、限制为目的的管理制度,有一整套检查监督、奖惩的措施和行为规范。所以西方中世纪的市场制度是市场行为主体之间的一种契约,其目的是用来约束自身的活动。这些行规世代相传,从而使西方中世纪的市场经济也带有一种习俗经济的性质。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和西欧传统市场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随着15世纪末新航线的发现,西欧开辟了新的商道,使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联系了起来。于是西欧启动了市场国际化进程,特别是进入16世纪,市场国际化程度继续深入,西欧对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彼此之间商品具有了一定的依存度。西欧对利润无限制的追求,推动着商人们不断进行市场分工,并且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商人们开始了国际化,与国外客户进行广泛的贸易。西欧主要对一些奢侈品及贵金属存在着较大的需求,而这些产品大部分来自欧洲以外的地区。……从15世纪起,西欧市场越来越多,一些大的集市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安特卫普。安特卫普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借助外力而成为的世界首府。
——摘编自魏跃军《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西欧市场的国际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中世纪城市市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16世纪西欧市场国际化的表现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背景。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