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5 孔乙己
【解析】B项,“绰”应读chuò;C项,“间”应读jiàn;D项,“侍”应读shì。
A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舀出 门槛 伤疤 污人青白
B.恳切 蒲包 擦拭 颓唐不安
C.结账 书藉 皱文 麻木不仁
D.锭出 碟子 拖欠 自欺欺人
【解析】A项,青—清;C项,藉—籍,文—纹;D项,锭—绽。
B
【解析】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用“毋庸置疑”。
B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孔乙己》这篇小说,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B.《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制度的战斗檄文和强烈呐喊。
C.“孔乙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让我们分明看到这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悲苦人生道路上留下的一串长长的足迹。
D.鲁迅塑造了这样一个孔乙己处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最终被黑暗社会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
【解析】A项,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B项,搭配不当,删去“和强烈呐喊”;D项,语序不当,将“这样一个”与“孔乙己”互换位置。
C
5.下列语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外貌描写。写出了孔乙己尚有劳动能力但又不肯劳动、懒得出奇的特点,以及精神萎靡颓唐、生活穷困潦倒的现状。
(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语言、神态描写。说明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孔乙己》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社戏》《故乡》等课文都选自《呐喊》。
B.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一文,饱含着鲁迅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思念与同情。
C.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又称“秋试(秋闱)”。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D.“密得不透气”“放松下来”“红得发紫”“响起来了”“漂亮极了”等短语都是补充短语。
【解析】《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A
(一)
阅读课文第九至十三段,完成下列各题。
7.第九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概括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遭遇,说明孔乙己在人们心中没有地位,是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也表现了众人的冷酷无情。
不能。“排”字体现出孔乙己想要显示自己付得起钱的心理,在短衣帮面前炫耀自己,表现了他的虚荣和穷酸气。“摸”字描绘出孔乙己的贫困潦倒。从“排”到“摸”的动作变化,前后对比,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地。
9.掌柜一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其作用是什么?
含蓄地表现了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全部身价还不如十九个钱,也表现了掌柜的冷酷无情、唯利是图的特点。
10.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的“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大约”是因为没有人关心孔乙己的死活,没有人知道孔乙己的确切消息;“的确”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里,像孔乙己那样的人只有死路一条。用这看似矛盾的猜想结尾,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
(二)(2022·自贡)
写字的老人
邓建华
①广场地面的砖很周正,拼在一起,像一幅巨大的字帖。
②华灯初上时,有个驼背老人,手提装有清水的旧油漆桶,肩扛一米长的毛笔来了。
③驼背老人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只要天晴,他准时来。摆好水桶,硕大的笔头蘸上清水,就提笔开始写字,工工整整将字写在方格的地面砖上。欧体,飘逸、洒脱。书《满江红》,或《登鹳雀楼》。大热天,他常常穿一条西装裤,一件背心,一口气写上百字,也不见他歇,甚至不喝一口水。清水写的字,让有些呆滞的广场充满韵味。
④有人散步,匆匆走过广场,陡然发现地面上遒劲有力的字,便收住脚步,围着字细看一番,“啧啧啧”赞叹不已。有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止不住加速度的轮滑,碾压过老人的“作品”,也不见他抬头喝止。他还是那样从从容容地写,腰不痛手不酸的样子,着实叫人惊叹。等到广场舞大妈们开始张罗着,将音响设备推过来,驼背老人才开始收拾自己的笔“墨”。他将六七斤重的笔在桶里反反复复淘洗,将笔锋上每一根不服帖的白毛扯拉得顺顺溜溜,再将有些脏的剩水,提到不远处的金桂树下,小心浇灌。我一直觉得这棵树与别的树不同。如果说那排树是一个班的学生,这棵树就带点它们中的“学霸”那种骄傲样子,是喝多了那些“墨”水吗?
⑤有段时间天气不错,驼背老人天天来,我也天天去广场溜一圈。有人问:“您收不收徒弟啊?这么好的本事。”老人偶尔搭腔,说:“哪天没饭吃了,可能会!”
⑥听说了有这么个老人,书法协会的人也寻了过来。来的人看着老人写了十几分钟字,面带羞愧,小心翼翼地说:“如果请您加入我们书法协会,您老愿意不?”老人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说:“哪天没事干了,可能会的!”
⑦驼背老人这点儿怪脾气,彻底调动了我的好奇心。他是谁?天天这么练,他要干什么?
⑧许多人围着他转,他还是一声不响,提笔写字,不关心所有的疑问和好奇。
⑨这天,天有点闷热,他每每写到第三行字,第一行就已干了,所以总只能见到两行字,伴着他缓缓前行。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老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的蜗牛,爬行在日复一日的轨迹上。
⑩我忍不住说:“要能写在纸上,多帅!”老人说:“有天到了那步田地,可能会的!”
我不理解“那步田地”是哪步,就说:“毕竟啊,写在地上的清水字,一瞬就不见了!”
老人将笔蘸满清水,写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几个字,才接过我的话说:“是吗?那刻在石头上的字,也只一瞬就不见了。”
我看着那几个字,转眼就风干了,不知怎么回答他。
老人见我没再说什么,就笑道:“我没有在写字啊,你没有看见我只是在扫地吗?”他照例在他该收场时,洗笔、拨锋、泼水、扛笔、提桶而去。我很纳闷。扫地?
后来在一个小区的传达室,我碰见他,只是,他没提笔,而是提一杆不太利索的竹扫帚,在认真地打扫外来车辆粘带进来的纸屑,那一丝不苟的神态,很熟悉。
我迎上去,说:“您好啊,您在这里扫地?”
老人头都没有抬,有一句话却有力地蹦出来:“扫地?你没见我在写字吗?”
(选自《羊城晚报》2021年8月26日,有删改)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围绕“写字”展开叙写,写了老人写字、有人问“字”、老人“释字”等情节。
B.第③段中“韵味”一词,表现了老人飘逸洒脱的字给呆滞的广场所增添的文化味道。
C.第④段写散步的人的啧啧赞叹,从正面刻画了写字老人在广场上练字的认真、从容。
D.这篇小说从生活小事入手,语言朴实,耐人寻味,能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解析】第④段写散步的人的啧啧赞叹,是侧面描写,烘托了写字老人在广场上练字的认真、从容。
C
12.第⑦段写到老人的“这点儿怪脾气”。老人的“怪脾气”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示例:有人想向老人拜师学艺,他不收;书法协会的人请老人入会,他直接拒绝;他在地上写字,不愿在纸上写。
13.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老人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说:“哪天没事干了,可能会的!”(从人物描写角度)
示例: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老人对加入书法协会的不屑之情。
(2)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老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的蜗牛,爬行在日复一日的轨迹上。(从修辞角度)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老人写字时动作的缓慢、执着,表现了老人写字的从容、潇洒。
14.毕淑敏认为,在精神上,人应该有三间小屋,其中一间用来“安放我们自身”,即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小明读完小说后认为,写字的老人就有这样一间精神小屋。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同意。写字的老人本职工作是看守小区的门卫,还负责打扫卫生。他有写字的特长,凭着长期的练习,写得一手好字,既不加入书法协会,又不收徒弟,甚至不在纸上写字,可见他并不为名,更不为利,写字纯粹是个人精神爱好。老人把在地上写字比作扫地,把扫地比作在地上写字,可见他的精神是纯洁高尚的,是超脱世俗的,有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立思考。
15.为迎接校园文化节的到来,光明中学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个开场白,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示例:提起小说,大家一定不陌生。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就像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走进小说天地”!
(2)活动二:请仿照活动形式再写两项。
A.竞猜歌词,走进小说世界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跨越时空,驰骋文学想象
讲述故事,畅谈独特感受
评说人物,神游人物画廊
诸葛亮:_______ 林黛玉:_______
鲁智深:_______ 孙悟空:_______
(3)活动三:小明找到四大名著里的几副对联布置教室,可惜下联被打乱了,请你帮他找出相关人物对应的上下联,填写在横线上。
①⑧
上联 下联
①一诗二表三分鼎 ⑤病如西子胜三分
②心较比干多一窍 ⑥戒刀杀尽不平人
③禅杖打开危险路 ⑦头戴金冠光映映
④身穿金甲亮堂堂 ⑧万古千秋五丈原
③⑥
②⑤
④⑦
16.【写作借鉴】本文成功运用了肖像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如“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等肖像描写,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片段仿写】请运用肖像描写的方法,描写一位你熟悉的人。(100字左右)
【例文】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厚厚的整齐的刘海搭在额头上,一副大黑框眼镜已经占去了半个脸,眼镜后面有一双灵动的豆豆眼。你可别小瞧这一双豆豆眼,一想到鬼主意,那双小小的、灵活的豆豆眼立刻变成了两道弯弯的小月牙,月牙下面还有一张正在“奸笑”的嘴。这双豆豆眼转两圈,以及送上嘴边的“奸笑”,就让大家知道她的鬼主意已经诞生了。(共24张PPT)
6 变色龙
shāi
chéng
lì
揣
端
讥
饥
比喻
拟人
B
【解析】“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为贬义词,用在此句中不合语境。
3.小李同学为了解契诃夫而搜集整理了如下资料,资料中画线句子均有语病,请你帮忙修改。
19世纪90年代,契诃夫的创作达到高峰。①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不少杰出的杰作。②除了契诃夫自己主动研究现实外,由于90年代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也给了他不少的影响,使他对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他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也更加深入。在著名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③他编造了一个害怕一切新事物、顽固地维护旧制度的典型人物别里科夫的形象。契诃夫相信旧制度一定会灭亡,新的生活必然会到来。在剧本《樱桃园》里,他喊出了“新生活万岁!”
(1)第①句成分赘余,可删去“________”或将“______”改为“______”。
(2)第②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_______”。
(3)第③句搭配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_”。
杰出的
杰作
杰作
由于
编造
塑造
4.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契诃夫喜欢通过描摹人物的“习惯”来描写人。________________
①他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多是自然之作、习惯之举。
②契诃夫就站在黑暗中,凝视着他们的愚蠢和精明、忧愁和恐慌、坏心眼和好心肠。
③“他判断每个人和每样东西的时候总是从结实着眼:看看是不是需要修理。他在饭桌边坐下来以前,先试了好几把椅子,看它们结实不结实。”
④契诃夫就是这样来写人的,他笔下的人大都囿于自己的生活,仿佛处在只有烛光能照见的那一小片光影之中,周围的世界一片黑暗。
⑤他塑造的木匠叶里扎洛夫最能体现这一特色。
A.⑤③④①② B.⑤③④②① C.⑤②③④① D.②⑤①③④
B
(一)
阅读“长官,我好好地走我的路……好一条小狗……”,完成下面的题目。
5.选段中描写奥楚蔑洛夫时而脱大衣,时而又穿上大衣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表现人物具有变色龙的特色,揭示了人物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性格;外表的变化同卑鄙的心理相映衬,紧扣标题。
6.下面的语言描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A.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儿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
B.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示例:对比手法。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7.奥楚蔑洛夫前五次断案都是以狗是否归属将军为判定依据,如果文章就此结束,而不写狗是将军哥哥的这一部分内容,在文章中心的表达上会有什么不同?
如果没有这一部分内容,就只会把警官的作为和将军个人的权威连在一起;有了这一部分内容,就能表现出沙皇警察是为整个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从而凸显文章中心。
8.文章中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变”的是什么?这些“变”反映了他哪些“不变”的本质?
示例:“变”的是对小狗的称呼,处理小狗和狗主人的意见以及对赫留金的态度;“不变”的是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本质。
(二)(随州中考)
胖子与瘦子
契诃夫
①两位朋友在从莫斯科通往彼得堡的尼古拉铁路的一个站点上邂逅。两个人中一位是胖子,一位是瘦子。胖子刚在站点的餐厅用过午餐,嘴唇油光锃亮,活像两颗熟透了的樱桃。他身上散发出一股烈性葡萄酒和橙花的气息。瘦子呢,刚从车厢里出来,费劲地拖着提箱、大包小包和几只纸板盒子。他的身上则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息。他的身后,有个尖下巴的瘦女人在东张西望,那是他的妻子,此外还有他的儿子,一位高个子的中学生,眯着一只眼睛。
②“波尔菲里!”胖子一见瘦子,大声招呼起来,“是你吗?亲爱的!多少年没见了!”
③“老天爷!”瘦子惊呼起来,“米沙!我少年时的朋友!哪阵风把你吹到这儿来的?”
④于是两个老朋友亲吻了起来,吻了一次又一次,连吻了三次,眼望着对方的泪眼。两人无不为这次意外相遇而惊喜交集。
⑤“亲爱的!”亲吻之后,瘦子先开了口,“真没有想到!太意外了!我说,你好好瞧瞧我!啊,你还是那么帅!那么倜傥风流,那么讲究打扮!啊,老天爷!你时来运转了?发财了?结婚了么?你瞧,我成家了……她是我妻子路易莎,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他是我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纳法尼亚①,这位是我小时候的朋友!中学同班同学!”
⑥纳法奈尔想了想,摘下帽子。
⑦“中学时的同学!”瘦子接着说,“你还记得,大家怎么拿你开心的事吗?大家管你叫赫洛斯特拉特②,因为你用香烟把公家的一本书烧了一个窟窿。我的外号叫厄菲阿尔特③,因为我喜欢告状。哈,哈……那时我俩还是少不更事的孩子呢。别害怕,纳法尼亚!走近点儿……这位是我的妻子,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
⑧纳法尼亚犹豫片刻,躲到了父亲的背后去了。
⑨“你好吗,朋友?”胖子得意洋洋地看着朋友,问,“在哪里高就?做到几品官了?”
⑩“是在供职,亲爱的!是八品文官,两年了。得过一枚斯坦尼斯拉夫勋章。薪水不算高……嗨,凑合着过呗。妻子教音乐。我呢,私底下用木料做些烟盒,挺不错的烟盒!一只卖一卢布。要是一下子买十只或更多的,可以让些价。凑合着过呗。知道吗,原本是个科员,如今上调到本部门任科长……往后就在那儿任职了。我说,你呢?怕已是五品文官了吧?啊?”
“不,亲爱的,还要高哩。”胖子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还得过两枚星章。”
瘦子一听脸色发白,目瞪口呆,但很快脸色舒展开来,现出喜气洋洋的笑容来,脸上、眼睛里似乎火星四射。他整个人像是蜷缩起来,弯腰弓背,矮了大半截儿……他的手提箱、大包小包和纸板盒全都蜷缩起来,现出条条皱纹来……他妻子的尖嘴巴越发尖了。纳法奈尔挺直了身子,扣上制服上所有的扣子……
“我,大人……可说是非常高兴!您可说是我少年时的朋友,一下子青云直上,做了这么大的官!嘻,嘻,大人!”
“得了吧!”胖子皱起了眉头,说,“干吗用这样的腔调!你我是少年时的朋友,何必用官场上的那套奉承?”
“哪能呢……您说哪里去了……”瘦子的身子蜷缩得越发厉害了,笑嘻嘻地说,“承蒙您大人的好意……鄙人如沾再生甘露……大人,他是犬子纳法奈尔……这是贱妻路易莎,新教徒,某种意义上……”
胖子刚想说句客气话,可只见瘦子脸上一副诚惶诚恐、低三下四的寒酸相,直要呕出来。他扭过脸,伸出手来告别。
瘦子只握住对方三只指头,深深鞠了一躬,嘴里发出“嘻嘻”笑声。他妻子也莞尔一笑,纳法奈尔双脚咔嚓一声,挺身敬礼,把制帽也掉落到了地上。一家三口又喜又惊。
(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契诃夫小说选》)
【注释】①纳法尼亚:纳法奈尔的爱称。②赫洛斯特拉特:古代希腊人,他为了扬名于世,在公元前 356年焚烧了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阿泰密斯神庙。③厄菲阿尔特:古代希腊人,曾引波斯军队入境,出卖同胞。
9.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示例:两个儿时好友在火车站邂逅的故事。(意近即可)
10.结合语境,说说第 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示例:“蜷缩”是蜷曲而收缩的意思,行李本身不会“蜷缩”,作者通过这一动作描写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折射出瘦子的奴性。(意近即可)
11.简要分析第⑨段在选文中的作用。
示例:①通过对胖子的语言和神态描写,刻画出一个自觉高人一等、志得意满的胖子(高官)形象;②暗示了小说“等级观念已深入人心”的主旨;③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瘦子对胖子的言行发生巨大变化埋下伏笔。
1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这篇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表现出讽刺效果的。
示例:①胖子和瘦子这两个人物的对比。比如小说开端,油光满面的胖子气派地出场和精瘦干瘪的瘦子拖家带口蠕动在人流中,通过对比,显现出胖子和瘦子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处境;又如瘦子与胖子交谈时,瘦子“诚惶诚恐”的神态与胖子“得意洋洋”的神态进行对比,刻画出小官吏习惯性低三下四的奴性嘴脸。_②瘦子在知晓胖子真实身份前后的言行对比。初见面时瘦子的语言充满了亲切感,得知胖子身份后,瘦子的语言则变得敬重和谄媚,通过对比突出瘦子的奴性心理和善变的性格特征。
13.“瘦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请简要作答。
示例:瘦子是一个奴颜婢膝、见风使舵(卑躬屈膝,趋炎附势)的下层官吏。(意近即可)__瘦子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深入每一个人的骨髓的社会现实。瘦子的奴性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意近即可)
14.学习本文后,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我看变色龙”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我的发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出自然界中的变色龙变色的几种情况。(至少写出三种)
美国纽约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爬虫动物学副馆长拉克斯沃斯是目前全球资深变色龙研究专家。他发现,除了为了逃避天敌的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而变色之外,变色龙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表达也是通过变换体色来完成的。它们经常在捍卫自己领地和拒绝求偶者时,表现出不同的体色。此外,当变色龙意欲挑起争端、发动攻击时,体色会变得很暗。
示例:①逃避天敌的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时变色;②变色龙之间信息传递和表达时变色;③捍卫自己领地和拒绝求偶者时变色;④意欲挑起争端、发动攻击时变色。
(2)【我的观点】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现实生活中的“变色龙”这类人物的看法。
示例:这类人物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媚上欺下、无耻至极,他们善于迎合某些人的胃口,从而得到许多好处,但他们也遭到许多人的唾弃。
15.【写作借鉴】本文多处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如“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咳”“拧”等动作形象地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在百姓面前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丑态。
【片段仿写】请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人物,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他(她)的特点。(100字左右)
【例文】他的梦被单调的闹铃声打断,他使劲睁开惺忪的睡眼,呆呆地盯着天花板,仿佛还在回味那个奇妙的梦。一会儿,他回过了神儿,眨了眨眼睛,翻了个身,举起被空调的凉风吹得有些僵硬的胳膊,不爽地叫了一声,伸了个懒腰,接着努力地撑起了身子,穿上睡衣,拖着无力的双腿走出了冰凉凉的卧室。(共18张PPT)
7* 溜 索
B
【解析】A项,“黏”应读nián;C项,府—俯,“蓦”应读mò;D项,倾—顷。
D
【解析】“身临其境”意思是亲身面临那种境地。这里应用“设身处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阿城的具有散文化倾向的系列短篇小说《遍地风流》也引起评论界。
B.这份倡议书的对象是全市健身爱好者提出的。
C.两会新闻发布会,已经成为老百姓掌握、了解国家政策的平台。
D.力箭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顺利将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广泛关注”;B项,句式杂糅,删去“提出的”;C项,语序不当,“掌握”和“了解”互换位置。
D
(2022·宿迁)勇士的背影
宋子洵
①虽已进入春天,风却也卷挟了几分寒意。朦胧的金光洒落在山顶的薄雪上,氤氲出几分雄壮悲凉。连绵陡峭的山岭在云层中若隐若现,远处传来几声鸟鸣,却未见飞鸟。夹金山的每一个清晨都是这般景象。
②一条陡峭的山路向上延展,在视线所及之处骤然急转,消失于云层雾气中。藏族小伙扎西一早就站在路边。
③他在等待着一位执意独自登山的老人。
④“咚、咚、咚……”沉重的脚步声自远处传来,扎西探出头,仔细打量着来人。一个略显佝偻的身影,逆着光走来。虽然脚步有些蹒跚,但每一步都像巨石一样重重地压在地上。只见老人一边走一边用留恋的眼光注视着周围,像是在回忆什么。“就是他!”扎西赶忙跟上,一路上躲躲闪闪,生怕被发现。
⑤突然,他发现老人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注视着他。
⑥“糟了,被发现了!”心一横,扎西硬着头皮凑上前,向老人解释道,是小金县的桑杰书记让自己悄悄跟着的,因为担心他一人登山有危险。扎西一脸诚恳的模样,让老人原本紧皱的眉头缓和了些许。
⑦“你回去吧!”老人转过身去,背朝扎西摆了摆手。
⑧“我不走,我答应桑杰书记要照顾好您的。”扎西倔强地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⑨老人动了动嘴角,想说点什么,却又什么也没说,继续向上攀登。看着老人沉重的背影,扎西知道老人默许了。
⑩100米,100米,又100米,老人脸颊涨红,额头的青筋不停地跳动。
“您不要再往上走了。”见状,扎西有些着急。
老人的喘息声越来越急促,听起来像是即将报废的拉风箱,光听着都让人心慌。对于扎西的话,老人置若罔闻。
“您撑不住的……”扎西的声音因焦急而轻微地颤抖着。
终于,老人停了下来。
“我走不动了,这夹金山,是上不去了,真想再上去看看你们。”他看向前方喃喃地说,“小伙子,帮我个忙,到上面替我敬个军礼吧。”
敬礼?扎西没听懂。
“就像这样。”老人边说,边颤颤巍巍地举起右手,庄重而又虔诚地向大山敬了一个军礼。
或许是不想老人继续攀登,扎西没有拒绝这个请求。
随着一步步攀登,扎西的体力渐渐透支,汗水湿透了单薄的衣衫,他的牙床都在冷风中打战,腿像灌了水泥一样,豆大的汗珠顺着脸侧滴落。空气越来越稀薄,呼吸也被逐步掠夺,扎西已经接近窒息了。
终于行至一片开阔处,扎西累得连动一下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喘息间,扎西记起了老人的嘱托。
4.小雅准备以对联形式概括小说情节,并写好了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老人登山怀念革命战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作答。
(1)100米,100米,又100米,老人脸颊涨红,额头的青筋不停地跳动。(小文认为这句话中的前两个逗号改为顿号更合适,说说你的看法。)
我认为用逗号更合适,逗号能表明环境恶劣,老人行进的艰难,老人的体力消耗巨大,能突出老人的顽强坚毅。
示例一:扎西敬礼告慰红军英魂 示例二:小伙参军传承先辈精神
(2)二十几年过去了,老人的背影一直烙在他的心底。(请你从词语的表达效果方面为加点词语做批注。)
“烙”字在句中指深深铭刻的意思,写出老人的背影给扎西留下的印象之深,突出老人对扎西影响之大(老人精神之可贵)。
6.小文认为这篇小说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请你从文中找出一组伏笔与照应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示例一】伏笔:只见老人一边走一边用留恋的眼光注视着周围,像是在回忆什么。或:“我走不动了,这夹金山,是上不去了,真想再上去看看你们。”他看向前方喃喃地说,“小伙子,帮我个忙,到上面替我敬个军礼吧。” 照应:老人深邃的眼神给了扎西答案。或:“老人家,您一定是老红军吧?”扎西突然意识到什么。 作用: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前后照应,使揭示老人身份的情节自然合理;使老人的形象逐渐鲜明。 【示例二】伏笔:有种念头在他心里升腾而起,久久不散。 照应:那之后,扎西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__作用: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前后照应,让扎西报名参军的行动自然合理;凸显了扎西思想境界的升华。
7.小文认为扎西是小说的主人公,小雅认为老人才是小说的主人公,请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
示例一:我认为老人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的主要情节为“老人上山敬军礼”;赞美的是老人及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扎西报名参军正是受到老一辈革命精神(红军精神)的感召;标题“勇士的背影”赞美的正是以这位老红军战士为代表的革命前辈。__示例二:我认为扎西是本文的主人公。小说以藏族小伙儿扎西的见闻和感想组织材料;小说用大量笔墨来描写扎西,表现他的性格和精神;小说通过扎西来表现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这一主旨。
8.为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你所在的村庄或社区开展主题为“宜居我做主”的居民参与式调查活动,你想向负责此项活动的马主任提出一些利于居民运动健身方面的建议,你会怎么说?(50字左右)
示例:马主任,您好!我们村(社区)健身器材很少,满足不了居民的健身需求。我建议增加一些健身器材,或拓宽一下健身场地。您说好吗?(共18张PPT)
8* 蒲柳人家(节选)
A
【解析】B项,“烙”应读lào,“肋”应读lèi;C项,“聘”应读pìn;D项,“憋”应读biē,“嚼”应读jiáo。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晌午 招架 不知好歹 呱呱坠地
B.筵席 嫌弃 威风凛凛 咬牙切齿
C.蓬蒿 官讳 膀阔腰圆 莺啼燕啭
D.腌臜 叨唠 茫刺在背 不依不娆
【解析】茫—芒,娆—饶。
D
B
【解析】A项, “妙手回春”意思是医生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用来形容驻村工作队,使用对象错误。C项,“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用在这里不合语境。D项,“望眼欲穿”意思是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使用对象错误。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蒲柳人家》的作者是刘绍棠,这是一篇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中篇小说。
B.“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何满子就像春蚕贪吃桑叶,一册唱本不够他几天念的。”这句话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何满子聪慧灵秀、记性好的特点。
D.“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这个句子是因果关系复句。
【解析】这个句子是条件关系复句。
D
(2022·辽阳)高山民宿
宁 白
①遥看起伏的山峦,心存疑惑:把店开到山顶,哪来的底气和自信?车子往山上爬的时候,是在一条不足丈宽的小路上。路已年久,不少地方坑洼不平,好几个弯道,极陡,路边不见护栏,我瞪着眼睛,双手紧紧攥着扶手。近一小时的惊恐后,终于见到被大树环绕着的一幢幢钢架结构的时尚小屋,夕阳斜照,大玻璃墙晃人眼睛,飘窗摆着素雅的靠垫。突然想起,在这高山之巅,晚饭没法下山吃了,那险窄之道,在漆黑的山林里,谁还受得了一上一下?
④吃着黄嫩的鸡、大块的肉,看着民宿里泳池亮起的五彩灯饰,我问老伯:“这么漂亮的地方,哪儿养猪养鸡种菜做豆腐?”“这山大着呢,哪儿不能搭个棚,筑个栏?”
⑤“请了城里的厨师啦?”“我们的食材好,谁烧都好吃。就老板他姐在厨房天天忙着。”
⑥“这样辛苦,找几个年轻人当服务员多好?”“找了几个,管着民宿。那电脑网络啥的,咱不懂。老板自个儿在外面开着厂子,让我这60岁老头帮个手。”
⑦“大伯,您看鸡和肉都吃不完,您帮个忙放入冰箱,明天中午热热再吃,行吗?”“应该的,可不能浪费了。”大伯的关照,让我有在家一样的随意。
⑩走出后院,有一观景台。春阳和煦,满山翠绿,映山红点点,山坡上层层果树茶树连绵而去,远处的绿丛间,横卧着一排排白色塑料大棚。民宿服务主管正挎着竹篮转向山里,说是挖点野菜给我们尝鲜。
山道蜿蜒,闻鸡鸣鸭叫。走着,抬头看到一扇大木门上横挂着“有机示范园”的牌子,才明白原来这儿就是在观景台看见的白色塑料大棚所在处,赶巧碰见了示范园当家人。她说,自从党的乡村扶贫政策落实以来,这里成为市和县里的试点,要向市场提供原生态农副产品。她的背后,一幢木板老房子的廊檐下,密麻地挂着几排正风干的猪大腿,香味飘散。我们吃的土菜,正是从这里“端”上桌的。
民宿是现代的农村旅舍,都筑于田边、溪畔、山间,村景入眼。有农食之餐,可与宿景相谐,更是城里人一次又一次入乡的诱引和牵念。会琢磨城里行游者心思的农家人,便敢于把民宿开在山顶之上。
回城后,常在闲静之时遥想那一片净土。待我再登山而去,也还想见到在餐厅前后忙着的那两位老人。听说,后山那条更为险峻的上山小路,已在修缮拓宽了。
(选自《新民晚报》2022年1月29日,有删改)
【注释】①呒(?):没有。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②~⑦段的内容。
“我”到民宿餐厅吃饭,并与服务员大伯攀谈。
6.你如何理解选文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新奇”和“无奈”呢?
“新奇”是因为第一次来到高山民宿,没在这儿用过餐,所以感到“新奇”;“无奈”是因为处在高山之巅,没有选择,又担心民宿主人抬高餐价,所以感到“无奈”。
7.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⑧段的画线句。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真切生动地写出大姐对早餐品种的详细介绍和对顾客就餐随到随做的妥当安排,表现了她的细心周到和热情大方。
8.比较下面原句与改句,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原句:我们吃的土菜,正是从这里“端”上桌的。
改句:我们吃的土菜,正是从这里来的。
原句不仅说出土菜的来源,还强调了土菜的新鲜、绿色。
9.结合全文说说结尾段有何作用。
结构上:照应开头,使行文结构严谨。内容上:写“我”回城后对高山民宿及餐厅老人的思念;“险峻的上山小路已在修缮拓宽”,巧妙含蓄地暗示了党的乡村扶贫政策让农家人的致富路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好,深化了中心。
10.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选文开头就设置悬念,写“我”上山前的疑惑,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选文第③段画线句重在表现“我”对厨师刀工不够精细的嫌弃和对舅妈刀工的赞美。
C.选文第 段介绍了与民宿有关的情况,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一群有智慧的农家人。
D.选文中运用了“呒没”“老嫂子”等方言口语,使语言显得亲切自然、质朴无华。
B
【解析】从文章第③段“这一组粗、土、简、拙的农家菜品,就是小时候去乡下舅舅家里吃的啊”,第⑦段“大伯的关照,让我有在家一样的随意”,第⑨段“老板姐姐不穿戴工作衣帽,兜着围裙,来回忙着,只像个农家厨房里辛苦的老嫂子”可知,高山民宿让“我”有在家一样的随意,表现了“我”对这个地方淳朴农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厨师刀工不够精细的嫌弃”理解错误。(共11张PPT)
写作 审题立意
写作题目一旦给定,就明确了作文的受限定和不受限定的方面,有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题意。
1.审准题目要求:立意选材要切题(写什么)
(1)审准题目类型。要审清题目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是比喻类还是实际概念类,是偏于抽象概括还是感性描述。(2)审准中心词,明确题目内涵。(3)审清修饰限制语。如《生命的养分》,“生命”指作为社会的人的生命,“养分”指能促进人精神生命成长的某种精神产品,如书籍、诗歌、艺术、音乐、书法、绘画、电影等,前者是后者的限制语。
2.审明写作重心:行文要扣题(怎么写)
如《生命的养分》,首先确定所写的“养分”是什么,然后要回答它为什么是生命的“养分”,即它是怎样具体滋养生命、促进生命成长的。所以写作应扣住“养分”对人精神生命成长的具体作用来写,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3.立意的要求:
(1)正确——让读者受到教育、启发和鼓舞;要健康向上,体现出当代中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2)明确——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中心突出。(3)深刻——深入挖掘人、事、物、景的外表,发现其内在的东西。(4)新颖——有新的观念、见解、思考角度,能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给人新的联想、启迪。
【作文题目】
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佳作欣赏】
翻过那座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难以逾越的山。
——题记
面对高山,你会做什么?望而生畏,退避三舍?丧失勇气,丧失追求,丧失信念?让自己一辈子只能生活在挫折的阴影中?
我却不然!
我深信,如果把山只视为山,那它就只是一座山,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那它也许就会是一种挑战,一种前进的动力!
曾经的我,一直怕“试”。不管是考试、口试还是面试,好像有“试”这个字的词,都与我有仇似的。而我之所以怕,不是因为我能力不够,而是我给自己背上了太多的压力:我怕失败,我怕让父母失望,我怕让老师失望,我怕被当众嘲笑……而我越是怕,这一切越是会发生,于是,心中的这座山,挡在我面前十几年,直到那件事的发生……
那年,学校组织演讲比赛,不知班主任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竟然选我代表班级出征。去推脱,可班主任只是拍拍我的肩,道了句“你行的”,便什么也没说。
我顿时跌入了深渊,前面无数次的经验让我知道,我必定会失败!那夜,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与原来一样,无意入睡。在脑海中想象着失败后的场景,当着无数人的面,那么尴尬,那么无助,还要忍受无数的冷嘲热讽……这些场面,似曾相识。
天!为什么是我?那一刻的我,满脸惆怅,欲哭无泪。
这时,爸爸走了进来,看见我,便明白了一切。没有安慰,没有鼓励,只有严肃的让人喘不过气的一句话:“你不是爱爬山吗?那就再爬一座!看看山的后面会是什么!”
山?我一下子蒙了。哪来的山?爸爸是什么意思?都十万火急了,还要爬山?迷惑中,顿时豁然开朗!此山非彼山!是啊,这么多年,我一直被挡在山前,那山后是什么?是蓝天还是大海?是喜悦还是悲痛?
于是,带着好奇,我开始了艰难的旅程。那路异常陡,一路上充满了荆棘丛。想到放弃,却又不愿半途而废,便忍着疼痛和劳累,登上了顶峰,刹那间,一束耀眼的光芒将我穿透……
可想而知,在比赛中我成功夺魁。从那以后,我便再也没有怕过“试”。
只有上路,才会知道结果;只有前进,才有机会成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但我深信,高山的背后定然是迷人的风景。要想看看山的后面会是什么,就去翻越吧!
题记式开头,既新颖,又扣题。
四个疑问句让人深思。
一个转折句作为一段,既承上启下,又有警醒作用。
点明“我”一直怕“试”的原因。
多用短句,描写了“我”想象中的煎熬,很形象。
一个“天”字,一个问句,表达了极度绝望的心理。
此段语言精练,多用问句和感叹句。
略写登山过程。
结尾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名师点评】
本文以记叙为主,深刻理解了“山”的含义,以“我”一直怕“试”作为自己的“山”立意,叙述了自己“翻过那座山”的过程及感悟。(共10张PPT)
阅读新课堂 重点词、句的赏析
第一部分 典范文本精读
【常见题型】
1.请分析加点词的妙处。
2.第×段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3.试从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4.××句子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典范文本】
(天水中考改编)人生没有多余的疼
朱成玉
①在键盘上敲字的时候,忽然想,如果人生也有一个删除键,我会删除些什么呢?快乐幸福的时光自然舍不得删去,那么删去的就只有那些疼了。[点明题旨,设下悬念,激发兴趣。]
②我想删去手指的疼。因为一分之差没有考上县城的重点高中,老师和家人都劝我复读一年,我却倔强地选择了离开学校。每天上午9点30分,是学校上课间操的时间,喇叭里传来熟悉的“广播体操”,一颗心便跟着疼了,再回不去本该属于自己的校园。于是更加发奋地自学,冬天,写字的手冻成了“馒头”,钻心的疼让我坐卧不宁,直到现在,每到下雨阴天,手指还会隐隐作痛,20多年以前的疼,就像一条甩不掉的蛇,紧紧尾随。
④我想删去脚掌的疼。刚结婚的时候,一贫如洗。租来的房子又小又破,冬天很冷,墙壁上到处是亮晶晶的霜花。买不起煤,就去后山打柴。有一天回来得晚,天已经黑了,妻子担心,拿着手电去山路上寻我。直至看到我拉着一车柴火,蹒跚归来时,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我告诉她,不敢快走,鞋子马上就要掉了底儿,她找个绳子帮我把鞋子绑上。脚冻了,又红又肿,害得我现如今走起路来都不是那么笔直。[具体事例,述说详细,说服力强。]
⑤我想删去牙疼,我想删去头疼,我想删去失恋的疼,我想删去失去亲人的疼,我想删去各种各样的心疼,我想删去……太多太多的疼![运用排比,说明人生之疼的多,为下文抒发感悟做铺垫。]
1.文章以“人生没有多余的疼”作标题有何作用?
①揭示了文章的主题;②把生活中的疼痛升华为人生中的挫折,这种挫折实则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积淀,所以说“人生没有多余的疼”。
2.本文中对“疼”的叙述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欲扬先抑。前文用大量的篇幅写“我”想删去生活中的“疼”,后文笔锋一转写感谢疼痛,前面的想删去为后面的感谢做了铺垫。
示例:“吐”本指不由自主地涌出,这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将疼的历练转化为人生真谛的过程。
(2)任选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的句子。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疼痛能给人带来的历练,比喻成孩子在跌倒中学会走路和奔跑,雄鹰在摔伤中学会飞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疼痛都会带给人历练的结果。
不能删去。反复用这个词,突出了“我”急切盼望太阳快点落下去、天快点黑的心情,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扛麻袋给“我”带来了强烈的疼痛。删去后就没有这样的意味了。
5.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黑压压的麻袋落到肩膀上,整个人一下子就蹲到了地上,如此反复,直到后来才慢慢地直起腰来。
示例:动作描写,生动准确地写出了麻袋的沉重和“我”扛麻袋的艰难,突出了“我”的疼。(共6张PPT)
综合性学习 岁月如歌
——我们的初中生活
1.(2022·临沂)毕业在即,班级开展“岁月如歌,畅想未来”主题班会活动。
(1)【致敬母校】活动中,你将代表全班同学向母校致敬。请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上下文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三年初中时光,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让我们快乐成长。课堂上,孜孜以求,我们收获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唱比赛,齐心协力,我们获得佳绩……亲爱的母校啊,您是我们扬帆起航的港湾!
操场上,生机勃勃,我们锤炼体魄
(2)【感恩老师】回顾三年来师生间相处的难忘时光,一位同学发表了一段感言,其中有一处表达不够得体,一处语言不够简明,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老师,我清晰地记得:那次因和好友发生矛盾,我郁郁寡欢,是您开导我要豁达开朗;②在我因成绩下滑,迷惘沮丧的时候,是您让我莅临办公室,鼓励我重拾信心;③作文竞赛中获奖,您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让我心花怒放。④我相信,在您的教诲下,我的面前将是光辉灿烂的无比光明的美好前景。⑤谢谢您,老师!
第____句表达不得体,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句语言不简明,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把“莅临”改为“到”
④
将最后一个分句改为“我的前景将是光辉灿烂无比光明的”
(3)【祝福同学】三年同窗,一生情谊。分别在即,请为你最要好的同学小A精心设计临别赠言(30字以内),表达你的美好祝福,并说明这样设计的原因。
临别赠言:
毕业不是结束,而是新生活的开始。愿你毕业后的学习与生活更加顺利。
设计原因:
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真诚的祝福,适合朋友间真挚的情感。
2.六月,毕业季。蔷薇花盛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一地的回忆。
(1)学校组织毕业演出,拟定了节目方案(如下表),请你按照序曲和尾声主题的格式,结合节目内容,概括其余两个板块的主题。
序曲
忆往昔
播放师生学习生活的视频 第一章
A.________
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舞蹈:《老师 妈妈》
相声:《家访》
诗朗诵:《献给母校的歌》
第二章
B._________
爵士舞:《快乐崇拜》
时装秀:《春天的色彩》
武术:《风云》
歌曲:《青春修炼手册》 尾声
展未来
舞蹈:《让梦飞起来》
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
朗诵:《少年中国说》
颂师恩
炫青春
(2)节目的序曲部分,播放师生三年来学习生活的视频,请你写一段解说词,作为画外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
示例:忆往昔,岁月如歌。朵朵白云记录了入学时的铮铮誓言;茵茵绿草闪烁着竞技的滴滴汗水;依依杨柳倾听过青春的甜甜畅想……
(3)节目组的同学准备在活动中送给老师们一副对联。请你选出最恰当的一副( )
A.毕生心血哺新秀 桃李成荫四海春
B.日暖风和开桃李 笔酣墨浓写春秋
C.汗水染成千顷绿 一代桃李谱华章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