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练5 氧化还原反应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
1.工业可通过Al2O3+N2+3C2AlN+3CO制得高温陶瓷材料Al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统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AlN是分子晶体
C.N2发生氧化反应
D.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2.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顺利着陆。飞船的燃料为偏二甲肼(C2H8N2),发射时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N2O43N2+2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B.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C.CO2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
D.N2O4属于酸性氧化物
3.从烟道气中分离回收硫的反应:SO2+2CO2CO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SO2、CO和C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C.SO2在该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
D.500 ℃,CO能将铝土矿中的Al2O3还原为Al
4.我国古人曾用反应Cu2S+O2SO2+2Cu制铜,并最早发明了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铜是铜的一种合金
B.O2和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Cu2S只作还原剂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5.硫元素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浓H2SO4SO2Na2SO3溶液Na2S2O3溶液S
A.反应①中生成的SO2具有漂白性,可使溴水褪色
B.反应②中若SO2过量,就会生成NaHSO3
C.反应④中生成 S 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D.反应④中当消耗 1 mol 稀硫酸时,电子转移为4 mol
6.(2022·广州调研)双碱法脱除烟气中SO2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SO2表现出还原性
B.过程Ⅱ中,1 mol O2可氧化2 mol Na2SO3
C.脱除SO2的过程中,NaOH可以循环利用
D.总反应为:2SO2+2Ca(OH)2+O2===2CaSO4+2H2O
7.几种离子在水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条件下的氧化性:Ce4+>Cr2O>ClO
B.反应(1)中,每生成1 mol Cr2O,转移3 mol电子
C.将反应(2)设计成原电池,Cr2O向负极迁移
D.Ce4+与ClO反应生成Ce3+和ClO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8.根据溶液中发生的两个反应:①2Mn2++5PbO2+4H+===2MnO+5Pb2++2H2O;②2MnO+16H++10Cl-===2Mn2++5Cl2↑+8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B.酸性条件下,氧化性:PbO2>MnO>Cl2
C.实验室将高锰酸钾酸化时,常用硫酸酸化而不用盐酸酸化
D.反应②中每生成1.12 L的气体,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9.硝酸厂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为保护环境,将烟气与H2的混合气体通入Ce(SO4)2与Ce2(SO4)3[Ce中文名“铈”]的混合溶液中实现无害化处理,其转化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Ce4+===2H++Ce3+
B.处理一段时间后,混合溶液中Ce3+和Ce4+浓度不变
C.该转化过程的实质为NOx被H2还原
D.x=1时,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0.硫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利用H2S废气制取单质硫的常见途径有:①用O2将部分H2S氧化为SO2,SO2与剩余H2S反应得到硫单质,总反应为2H2S(g)+O2(g)===2S(s)+2H2O(g) ΔH<0;②用ZnO与H2S反应生成ZnS,再用Fe2(SO4)3溶液浸取ZnS得到单质硫。下列有关H2S制取单质硫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2H2S(g)+O2(g)===2S(s)+2H2O(g)的 ΔS>0
B.途径①中通入O2越多,越有利于单质S的生成
C.途径②反应过程中,ZnO是反应的催化剂
D.途径②中每回收32 g硫,理论消耗Fe2(SO4)3 1 mol
11.下图是一种综合处理含SO2尾气的工艺流程。
已知“吸收”步骤和“氧化”步骤发生的反应分别为:
①2H2O+SO2+Fe2(SO4)3===2FeSO4+2H2SO4
②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
若每步反应都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收”步骤中Fe2(SO4)3为还原剂
B.由反应过程可推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O2>Fe3+>SO
C.处理100 L含SO2体积分数为0.336%的尾气,反应①中转移电子0.015 mol
D.Fe2(SO4)3溶液在上述流程中不可以循环使用
12.KIO3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利用“KClO3氧化法”制备KIO3包括以下两个反应:
①11KClO3+6I2+3H2O===6KH(IO3)2+3Cl2↑+5KCl
②KH(IO3)2+KOH===2KIO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表明氧化性:KH(IO3)2>KClO3
B.反应①中每转移4 mol电子生成2.24 L Cl2
C.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碘盐,溶液会变蓝
D.可用焰色试验证明碘盐中含有钾元素
13.含Ba的三效催化剂是一种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表面的物质转化分为储存和还原两个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还原过程中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10 mol
C.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D.当NOx中x=1时,储存过程中,反应的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14.(2022·江西南昌模拟)用酸性KMnO4溶液处理硫化亚铜(Cu2S)和二硫化亚铁(FeS2)的混合物时,发生反应Ⅰ MnO+Cu2S+H+―→Cu2++SO+Mn2++H2O(未配平)和反应Ⅱ MnO+FeS2+H+―→Fe3++SO+Mn2++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中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反应Ⅰ中每生成1 mol S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
C.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若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KMnO4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15.过二硫酸是一种硫的含氧酸,化学式H2S2O8。它的结构可以表示成HO3SOOSO3H。它的盐称为过二硫酸盐,在工业上用途广泛,用作强氧化剂等。下列反应分别是Cr3+与过二硫酸盐和高锰酸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Ⅰ.Cr3++S2O+H2OCr2O+SO+H+
Ⅱ.Cr3++MnO+H2OCr2O+Mn2++H+
A.过二硫酸根中显-2价的氧原子和显-1价的氧原子的数目比是3∶1
B.反应Ⅰ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3∶2
C.反应Ⅱ中每生成1 mol Cr2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D.若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Cr3+的物质的量相同,则Ⅰ和Ⅱ中消耗的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16.(CH3NH3)PbI3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吸光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Walsh提出H2O降解(CH3NH3)PbI3的机理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3O+的键角小于H2O的键角
B.1个(CH3NH3)PbI3晶胞含有3个I-
C.机理中的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D.H2O可与CH3NH反应生成H3O+和CH3NH2
17.H2和O2在钯的配合物离子[PdCl4]2-的作用下合成H2O2,反应历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的总反应为H2+O2H2O2
B.[PdCl2O2]2-在此过程中作为催化剂
C.生成1 mol H2O2的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2 mol
D.历程中发生了Pd+O2+2Cl-===[PdCl2O2]2-
18.Fe3O4中含有F、F,分别表示为Fe(Ⅱ)、Fe(Ⅲ),以Fe3O4/Pd为催化材料,可实现用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致癌物NO,其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d上发生的反应为:H2-2e-===2H+
B.Fe(Ⅱ)与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C.反应过程中NO被Fe(Ⅱ)还原为N2
D.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降低
19.(2022·苏州八校适应性检测)甲烷单加氧酶(s-mmo)含有双核铁活性中心,是O2氧化CH4生成CH3OH的催化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
B.步骤③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形成
C.每一步骤都存在铁和氧元素之间的电子转移
D.图中的总过程可表示为CH4+O2+2H++2e-CH3OH+H2O
20.我国科研部门采用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Na2S2O8,S为+6价)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As(V)],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零价铁只被S2O氧化成Fe2+
B.S2O参与的反应中,每消耗1 mol S2O转移1 mol e-
C.在碱性条件下,硫酸根自由基发生的反应为SO·+H2O===SO+·OH+H+
D.As(V)在反应过程中化合价没变,主要通过与Fe(OH)2、Fe(OH)3共沉淀而除去
自主练5 氧化还原反应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
1.工业可通过Al2O3+N2+3C2AlN+3CO制得高温陶瓷材料Al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统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AlN是分子晶体
C.N2发生氧化反应
D.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答案 A
2.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顺利着陆。飞船的燃料为偏二甲肼(C2H8N2),发射时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N2O43N2+2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B.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C.CO2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
D.N2O4属于酸性氧化物
答案 A
解析 偏二甲肼在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 1价升高到+4价,N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做还原剂,A项正确;燃烧都是放热反应,B项错误;CO2的大量排放不会导致酸雨,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排放导致酸雨,C项错误;和水反应只生成酸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N2O4与水反应除了酸生成以外,还有其它产物 NO,故N2O4不属于酸性氧化物,D项错误。
3.从烟道气中分离回收硫的反应:SO2+2CO2CO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SO2、CO和C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C.SO2在该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
D.500 ℃,CO能将铝土矿中的Al2O3还原为Al
答案 C
解析 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没有单质参与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A错误;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B错误;SO2在该反应中S的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表现氧化性,C正确;Al要用电解法进行冶炼,不能通过热还原法冶炼,D错误。
4.我国古人曾用反应Cu2S+O2SO2+2Cu制铜,并最早发明了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铜是铜的一种合金
B.O2和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Cu2S只作还原剂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 C
5.硫元素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浓H2SO4SO2Na2SO3溶液Na2S2O3溶液S
A.反应①中生成的SO2具有漂白性,可使溴水褪色
B.反应②中若SO2过量,就会生成NaHSO3
C.反应④中生成 S 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D.反应④中当消耗 1 mol 稀硫酸时,电子转移为4 mol
答案 B
解析 SO2具有漂白性,但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原理为:Br2+SO2+2H2O===2HBr+H2SO4,与漂白性无关,是因为其还原性,A错误;反应②中若SO2过量,则将发生反应Na2SO3+SO2+H2O===2NaHSO3,B正确;反应④中Na2S2O3歧化生成S,反应原理为:Na2S2O3+H2SO4(稀)===Na2SO4+S↓+SO2↑+H2O,S元素化合价降低,S为还原产物,C错误;反应④中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稀)===Na2SO4+S↓+SO2↑+H2O,由方程式可知,反应消耗 1 mol 稀硫酸时,转移2 mol电子,D错误。
6.(2022·广州调研)双碱法脱除烟气中SO2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SO2表现出还原性
B.过程Ⅱ中,1 mol O2可氧化2 mol Na2SO3
C.脱除SO2的过程中,NaOH可以循环利用
D.总反应为:2SO2+2Ca(OH)2+O2===2CaSO4+2H2O
答案 A
解析 过程Ⅰ中反应为SO2+2NaOH===Na2SO3+H2O,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过程Ⅱ中,Na2SO3→CaSO4,S由+4价升高为+6价,1 mol Na2SO3失去2 mol电子,O2中的O由0价降低为-2价,1 mol O2得到4 mol电子,则1 mol O2可氧化2 mol Na2SO3,B项正确;过程Ⅰ消耗NaOH,过程Ⅱ生成NaOH,故NaOH可循环使用,C项正确;由图示,结合原子守恒知,反应物为SO2、Ca(OH)2、O2,生成物为CaSO4、H2O,D项正确。
7.几种离子在水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条件下的氧化性:Ce4+>Cr2O>ClO
B.反应(1)中,每生成1 mol Cr2O,转移3 mol电子
C.将反应(2)设计成原电池,Cr2O向负极迁移
D.Ce4+与ClO反应生成Ce3+和ClO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 A
解析 A.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1)的氧化剂是Ce4+、氧化产物是Cr2O,反应(2)的氧化剂是Cr2O、氧化产物是ClO,因此氧化性:Ce4+>Cr2O>ClO,A正确;B.反应(1)的离子方程式为6Ce4++2Cr3++7H2O===6Ce3++Cr2O+14H+,每生成1 mol Cr2O,有6 mol电子转移,B错误;C.将反应(2)设计成原电池,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r2O+6e-+14H+===2Cr3++7H2O,Cr2O在正极得电子生成Fe3+,C错误;D.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e4++ClO+H2O===2Ce3++ClO+2H+,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错误。
8.根据溶液中发生的两个反应:①2Mn2++5PbO2+4H+===2MnO+5Pb2++2H2O;②2MnO+16H++10Cl-===2Mn2++5Cl2↑+8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B.酸性条件下,氧化性:PbO2>MnO>Cl2
C.实验室将高锰酸钾酸化时,常用硫酸酸化而不用盐酸酸化
D.反应②中每生成1.12 L的气体,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答案 D
解析 A.反应①中氧化剂是PbO2,还原剂是Mn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A项正确;B.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酸性条件下,反应①中氧化性:PbO2>MnO,反应②中氧化性:MnO>Cl2,则氧化性:PbO2>MnO>Cl2,B项正确;C.H2SO4中S元素为+6价,是最高正价,不能被氧化,因此硫酸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HCl中Cl元素为-1价,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故实验室将高锰酸钾酸化时,常用硫酸酸化而不用盐酸酸化,C项正确;D.未指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D项错误。
9.硝酸厂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为保护环境,将烟气与H2的混合气体通入Ce(SO4)2与Ce2(SO4)3[Ce中文名“铈”]的混合溶液中实现无害化处理,其转化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Ce4+===2H++Ce3+
B.处理一段时间后,混合溶液中Ce3+和Ce4+浓度不变
C.该转化过程的实质为NOx被H2还原
D.x=1时,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答案 C
解析 A.过程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2Ce4+===2H++2Ce3+,故A错误;B.Ce3+和Ce4+是反应的催化剂,参与反应但是量不变,因为反应生成了H2O,故其浓度在变化;故B错误;C.总反应:2NOx+2xH2===2xH2O+N2↑,NOx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该转化过程的实质为NOx被H2还原,故C正确;D.总反应:2NOx+2xH2===2xH2O+N2↑,x=1时,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D错误。
10.硫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利用H2S废气制取单质硫的常见途径有:①用O2将部分H2S氧化为SO2,SO2与剩余H2S反应得到硫单质,总反应为2H2S(g)+O2(g)===2S(s)+2H2O(g) ΔH<0;②用ZnO与H2S反应生成ZnS,再用Fe2(SO4)3溶液浸取ZnS得到单质硫。下列有关H2S制取单质硫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2H2S(g)+O2(g)===2S(s)+2H2O(g)的 ΔS>0
B.途径①中通入O2越多,越有利于单质S的生成
C.途径②反应过程中,ZnO是反应的催化剂
D.途径②中每回收32 g硫,理论消耗Fe2(SO4)3 1 mol
答案 D
解析 反应2H2S(g)+O2(g)===2S(s)+2H2O(g)中气态物质转化为固态物质且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为熵减的反应,ΔS<0,A错误;途径①中若通入O2过多,氧气可能会将硫化氢转化为二氧化硫,不利于单质S的生成, B错误;②用ZnO与H2S反应生成ZnS,再用Fe2(SO4)3溶液浸取ZnS得到单质硫,同时生成FeSO4和ZnSO4,故ZnO为反应物不是催化剂, C错误;根据反应Fe2(SO4)3+ZnS===S↓+2FeSO4+ZnSO4,途径②中每回收32 g硫,理论消耗Fe2(SO4)3 1 mol,D正确。
11.下图是一种综合处理含SO2尾气的工艺流程。
已知“吸收”步骤和“氧化”步骤发生的反应分别为:
①2H2O+SO2+Fe2(SO4)3===2FeSO4+2H2SO4
②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
若每步反应都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收”步骤中Fe2(SO4)3为还原剂
B.由反应过程可推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O2>Fe3+>SO
C.处理100 L含SO2体积分数为0.336%的尾气,反应①中转移电子0.015 mol
D.Fe2(SO4)3溶液在上述流程中不可以循环使用
答案 B
解析 A.“吸收”步骤中Fe2(SO4)3的Fe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A说法错误;B.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反应①可推知,氧化性Fe3+>SO,由反应②可知氧化性O2>Fe3+,则氧化性的强弱顺序:O2>Fe3+>SO,B说法正确;C.100 L含SO2体积分数为0.336%的尾气,SO2体积为0.336 L,未给定状态,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因此无法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C说法错误;D.根据流程可知,反应①消耗Fe2(SO4)3,反应②生成Fe2(SO4)3,因此Fe2(SO4)3溶液在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D说法错误。
12.KIO3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利用“KClO3氧化法”制备KIO3包括以下两个反应:
①11KClO3+6I2+3H2O===6KH(IO3)2+3Cl2↑+5KCl
②KH(IO3)2+KOH===2KIO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表明氧化性:KH(IO3)2>KClO3
B.反应①中每转移4 mol电子生成2.24 L Cl2
C.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碘盐,溶液会变蓝
D.可用焰色试验证明碘盐中含有钾元素
答案 D
解析 A.物质的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所以反应①物质的氧化性:KClO3>KH(IO3)2,A错误;B.Cl2所处的外界条件不知,无法由物质的量计算气体的体积,B错误;C.淀粉与碘单质变蓝,而与碘盐不变蓝,C错误;D.焰色试验用于检验不同金属元素,钾的焰色为紫色,所以可用焰色试验证明碘盐中含有钾元素,D正确。
13.含Ba的三效催化剂是一种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表面的物质转化分为储存和还原两个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还原过程中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10 mol
C.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D.当NOx中x=1时,储存过程中,反应的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答案 B
解析 A.根据图示可知,储存过程中NOx被氧气氧化得到硝酸盐,氮元素被氧化,A错误;B.还原过程中生成1 mol N2,N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5-0)×2=10 mol,B正确;C.根据图示可知,BaO为催化剂,NOx与BaO、O2转化成Ba(NO3)2的过程中,BaO参与储存N元素,C错误;D.当NOx中x=1时,储存过程中,则是NO与BaO、O2转化成Ba(NO3)2,N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5价,O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2价,由化合价升降守恒,可知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D错误。
14.(2022·江西南昌模拟)用酸性KMnO4溶液处理硫化亚铜(Cu2S)和二硫化亚铁(FeS2)的混合物时,发生反应Ⅰ MnO+Cu2S+H+―→Cu2++SO+Mn2++H2O(未配平)和反应Ⅱ MnO+FeS2+H+―→Fe3++SO+Mn2++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中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反应Ⅰ中每生成1 mol S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
C.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若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KMnO4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答案 B
解析 MnO中Mn为+7价,Cu2S中Cu和S分别为+1价、-2价,FeS2中Fe和S分别为+2价、-1价,反应Ⅰ中Cu2S中Cu和S的化合价都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则Cu2S为还原剂,Mn的化合价降低,MnO发生还原反应,是MnO为氧化剂,A错误。反应Ⅰ中每生成1 mol SO,参加反应的Cu2S为1 mol,Cu2S化合价共升高2×(2-1)+(6+2)=10,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B正确。反应Ⅱ中氧化剂MnO化合价降低(7-2)=5,还原剂FeS2化合价共升高1+2×(6+1)=15,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5=3∶1,C错误。设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KMnO4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1 mol KMnO4得到5 mol电子,Cu2S化合价共升高2×(2-1)+(6+2)=10,1 mol KMnO4可氧化0.5 mol Cu2S,FeS2化合价共升高1+2×(6+1)=15,1 mol KMnO4可氧化 mol FeS2,则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5 mol∶ mol=3∶2,D错误。
15.过二硫酸是一种硫的含氧酸,化学式H2S2O8。它的结构可以表示成HO3SOOSO3H。它的盐称为过二硫酸盐,在工业上用途广泛,用作强氧化剂等。下列反应分别是Cr3+与过二硫酸盐和高锰酸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Ⅰ.Cr3++S2O+H2OCr2O+SO+H+
Ⅱ.Cr3++MnO+H2OCr2O+Mn2++H+
A.过二硫酸根中显-2价的氧原子和显-1价的氧原子的数目比是3∶1
B.反应Ⅰ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3∶2
C.反应Ⅱ中每生成1 mol Cr2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D.若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Cr3+的物质的量相同,则Ⅰ和Ⅱ中消耗的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答案 D
解析 A.过二硫酸中S的化合价为+6,H的化合价为+1,则过二硫酸根中显-2价的氧原子和显-1价的氧原子的数目比是3∶1,A正确;B.配平反应Ⅰ:2Cr3++3S2O+7H2OCr2O+6SO+14H+,三价铬是还原剂,过二硫酸根是氧化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3∶2,B正确;C.配平反应Ⅱ:10Cr3++6MnO+11H2O5Cr2O+6Mn2++22H+,每生成5 mol Cr2O转移30 mol电子,每生成1 mol Cr2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C正确;D.反应Ⅰ:2Cr3++3S2O+7H2OCr2O+6SO+14H+,消耗10 mol Cr3+,消耗15 mol氧化剂;反应Ⅱ:10Cr3++6MnO+11H2O5Cr2O+6Mn2++22H+,消耗10 mol Cr3+,消耗6 mol氧化剂,则消耗10 mol Cr3+,Ⅰ和Ⅱ中消耗的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6=5∶2,D错误。
16.(CH3NH3)PbI3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吸光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Walsh提出H2O降解(CH3NH3)PbI3的机理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3O+的键角小于H2O的键角
B.1个(CH3NH3)PbI3晶胞含有3个I-
C.机理中的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D.H2O可与CH3NH反应生成H3O+和CH3NH2
答案 A
解析 H3O+中只有一对孤电子对,H2O中有2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越多,排斥力越大,键角越小,因此键角H3O+>H2O,A错误;在1个(CH3NH3)PbI3晶胞中,含有黑球:1个,白球:6×=3个,阴影球:8×=1个,因此1个(CH3NH3)PbI3晶胞含有3个I-,B正确;根据图示可知:机理中的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因此这些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H2O分子中的O原子上含有孤对电子能够与H+形成配位键结合形成H3O+,因此H2O可与CH3NH反应生成H3O+和CH3NH2,D正确。
17.H2和O2在钯的配合物离子[PdCl4]2-的作用下合成H2O2,反应历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的总反应为H2+O2H2O2
B.[PdCl2O2]2-在此过程中作为催化剂
C.生成1 mol H2O2的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2 mol
D.历程中发生了Pd+O2+2Cl-===[PdCl2O2]2-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 [PdCl4]2-在反应过程中先消耗后生成,反应前后不变,为反应的催化剂,总反应为氢气与氧气在[PdCl4]2-催化作用下生成过氧化氢,反应的方程式为H2+O2H2O2,A正确;由图可知,[PdCl2O2]2-先生成后消耗,为反应中间体,B错误;根据H2+O2H2O2可知,生成1 mol H2O2转移2 mol电子,C正确;由图示可知,过程中发生了Pd+O2+2Cl-===[PdCl2O2]2-,D正确。
18.Fe3O4中含有F、F,分别表示为Fe(Ⅱ)、Fe(Ⅲ),以Fe3O4/Pd为催化材料,可实现用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致癌物NO,其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d上发生的反应为:H2-2e-===2H+
B.Fe(Ⅱ)与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C.反应过程中NO被Fe(Ⅱ)还原为N2
D.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降低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Pd上H2失电子生成H+,所以Pd上发生的反应为:H2-2e-===2H+,A项正确;Fe(Ⅲ)得电子生成Fe(Ⅱ),Fe(Ⅱ)失电子生成Fe(Ⅲ),则Fe(Ⅱ)与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B项正确;由图可知,NO和Fe(Ⅱ)反应生成N2,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且Fe(Ⅱ)具有还原性,所以反应过程中NO被Fe(Ⅱ)还原为N2,C项正确;由题可知,总反应方程式为2H++2NO+3H2N2+4H2O,反应过程中消耗了H+,所以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升高,D项错误。
19.(2022·苏州八校适应性检测)甲烷单加氧酶(s-mmo)含有双核铁活性中心,是O2氧化CH4生成CH3OH的催化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
B.步骤③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形成
C.每一步骤都存在铁和氧元素之间的电子转移
D.图中的总过程可表示为CH4+O2+2H++2e-CH3OH+H2O
答案 C
解析 Fe是26号元素,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A项正确;步骤③有O—O非极性键的断裂和O—Fe极性键的形成,B项正确;步骤⑥铁的化合价改变是由于外界提供了两个电子,氧的化合价没变,不存在铁和氧元素之间的电子转移,C项错误;由图示知,总过程可表示为CH4+O2+2H++2e-CH3OH+H2O,D项正确。
20.我国科研部门采用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Na2S2O8,S为+6价)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As(V)],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零价铁只被S2O氧化成Fe2+
B.S2O参与的反应中,每消耗1 mol S2O转移1 mol e-
C.在碱性条件下,硫酸根自由基发生的反应为SO·+H2O===SO+·OH+H+
D.As(V)在反应过程中化合价没变,主要通过与Fe(OH)2、Fe(OH)3共沉淀而除去
答案 D
解析 S2O能把Fe氧化为Fe2+,Fe2+可以被S2O氧化为Fe3+,故零价铁可以被S2O氧化成Fe2+或Fe3+,且存在Fe3+Fe2+的转化,故零价铁也可被Fe3+氧化成Fe2+,A错误;1个S2O和1个Fe反应生成1个Fe2+和2个SO的反应中转移2个e-,1个Fe2+和1个S2O反应生成1个Fe3+和2个SO·的反应中也转移2个e-,故S2O参与的反应中,每消耗1 mol S2O转移2 mol e-,B错误;如图所示,在碱性条件下,硫酸根自由基发生的反应为SO·+OH-===SO+·OH,C错误;如图所示,As(V)在反应过程中化合价没变,被吸附在腐蚀层表面后,主要通过与Fe(OH)2、Fe(OH)3共沉淀而除去,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