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是一只小虫子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1我是一只小虫子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5 21:2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是一只小虫子》教学设计
课 题 《我是一只小虫子》
课时安排 1 课前准备 PPT、热身操音频、微课
教材内容 分 析 这是一篇自述性散文,从小虫子的视角描述了小虫子生活中的苦与乐,表达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先写伙伴们当小 虫子的感受一“ 点儿都不好”, 再写觉得不好的理由——生活中处处都是危险。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主要写“我”当一只虫子的感受——“还真不错”。与伙伴们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你瞧,“我”在摇晃的草叶上伸懒腰,用露珠洗脸,把触须擦得亮亮的,是多么惬意!坐上“免费的特快列车”,跟着小狗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是多么幸运!接着介绍小伙伴,有可能撞伤“我”的屎壳郎,有想吃掉“我"的螳螂,有脾气不太好总是想顶“我”的天牛,但在“我”眼里,它们都特别有意思,于是“我”小心、有礼貌地对待它们。最后以“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设计理念 将随文识字以组块的方式融合在童话教学中,以不同的功能分块呈现,帮助学生拾级而上,从字词的积累到具体语境的实际运用,逐步深入理解课文。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整体性,将知识进行模块化组织,使学生能够在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过程中逐步深化理解,高效地达成积累与梳理语言文字的目标。
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相对于一年级来说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对于这一要求来说是有点难度的。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和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屁、股”等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泡”,会写“股”字,能发现“月”字作偏旁时的表义特点。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交流当一只虫子的不好之处。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能说清楚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读题指导 引导: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1课,请同学们先齐读课题。 提示学生:要把“小”字读轻一些,在“只”字后面稍作停顿。 生词认读,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螳螂、屎壳郎、天牛、苍耳、露珠”等图片及文字,学生依次认读。 教师提问:假如,你现在就是这些小虫子中的一只,人类眼中这片矮矮的草丛,在你眼里会是什么样的呢?
设计意图 课件出示文中出现的虫名和相应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读通课文做好铺垫。又通过几幅简单的场景图,置换角色,孩子们的视角由人类转换成了一只只小虫子,小世界就变成了大世界,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为想象表达打下了基础。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标出自然段,并用“ ”画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地方。 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朗读课文中包含“当一只小虫子”的句子,整体感知课文脉络。
设计意图 课文结构清晰,以“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的设问开头,然后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描述了当一只小虫子的“不好”与“真不错"。这两点都是围绕“小”的特点来描述的。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当小虫子有哪些不好,并用序号标出来。 学生朗读课文关键句,汇报当小虫子的不好之处。 学习第一个不好:被刺 字理识字。出示甲骨文的“尸”字,使学生了解“尸”在古文字中与“人”同源,所以尸字头的字往往与人有关。出示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里有3个古文字,你能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吗? 归类识字。“股”这个字本来的意思是大腿,单独出现时读作三声ɡǔ,放在“屁股”这个词语里读轻声。教师提问:苍耳除了刺痛小虫子的屁股,还可能刺痛哪些部位?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表示身体部位的字都是月字旁。 微课解说:(出示篆文“月”和“肉”)月字旁是由古代的“肉”字演变而来的,小篆“月”和“肉”的字形非常相似,后来把它们合成一个偏旁。在合体字中,月字旁绝大多数是“肉”的意思,与人的身体部位有关。 拓展识字,出示课后第二题中的词语。 ①认读词语。 ②引导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笔画的变化。“月”在左边,第一笔是撇;“月”在下边,撤变成了竖。 预设2:形旁表义。月字旁的字大多与身体部位有关。 识字游戏。教师引导:让我们动起来,找找名称中带有月字旁的字的身体部位。 指导书写“股”字。 学生自主观察,说出“股”的书写要点。教师提示:“股”是左右结构的汉字,左窄右宽,月字写瘦长,第一笔为竖撇。这个笔画是横折弯。横撇起笔在横中线上。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展评。
设计意图 本识字教学环节运用多种识字方式,引导学生归类识字,发现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发现偏旁表义、笔画变形的秘密,并通过“月、肉”的字源演示,渗透汉字文化。引导学生联系身体部位识字,在游戏活动中巩固识字成果,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1.出示语段,指导朗读。 我们蹦蹦跳跳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地方,不然屁股会被苍耳刺痛的。 想象体验:作为小虫子,身体被苍耳刺痛,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带上表情和感受读好关键词“刺痛”。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朗读,边读边做表情,读出被刺痛的感受。 2.学习第一个不好:被淹 想象体验:小小的“我”掉进了水塘里会是怎样的反应?如果掉进小狗撒的一泡尿里,会被熏、被淹得——昏头昏脑。 扩词理解“昏头昏脑”这样的ABAC式词语。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朗读,边读边做动作。教师指导朗读:读时强调“很深很深”“昏头昏脑”“一泡尿”。指导读准多音字“泡”。 3.学习第三个不好:被吃 播放小鸟吃小虫子的视频,直观感受小昆虫对鸟类的害怕,鼓励学生带着表情、动作和感受朗读。 多种形式读第二自然段。 句式训练。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的原因。 拓展阅读,补白想象。出示课文原文,了解当小虫子还有哪些不好。启发想象:小虫子还会有哪些烦恼呢? 引读:明明当小虫子有这么多不好,这只小虫子却说“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这是为什么?请在课下找一找原因,还可以读一读《昆虫记》《喂,小蚂蚁》等课外书,尝试完成特色作业单。
设计意图 当孩子们还沉浸在当小虫子的情境中时,我出示作者原文,激发学生拓展阅读的兴趣,并在阅读后进行输出表达,孩子们在角色代入中沉浸式阅读,在想象体验中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教学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我是一只小虫子》的第一课时,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我”这只小虫子的快乐与烦恼,角色代入感强,贴近儿童的生活与内心,情节充满神奇想象,语言富有童真童趣。我通过组块教学,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和阅读规律,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板块组合方式,试图达成“感知—理解—深悟”的板块组合效果。 一、设计板块 童话具有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情节,其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在体会作者丰富想象的基础上,通过表演和多样的语言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1.创设情境,走进昆虫世界 上课伊始,课件出示文中出现的虫名和相应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读通课文做好铺垫。又通过几幅简单的场景图,置换角色,孩子们的视角由人类转换成了一只只小虫子,小世界就变成了大世界,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为想象表达打下了基础。这种戏剧教学法以趣味引入学习,成为学习语文的工具与媒介,拓宽了学习范围,角色扮演的代入感使学生的学习更为立体,并且可以延伸到学生的成长需要上。 2.提取信息,整体把握 正确理解课文的前提是立足文本,在教学中,我通过提问“当一只小虫子到底好不好”引导学生找到文中四处带有“一只小虫子”的句子,进而概括出课文先写了当小虫子的几个不好,又写了当小虫子还真不错的几个原因,学生自然就能理清课文脉络了。如果直接提出“圈画关键词,概括文章内容”的要求,二年级学生可能不能理解“关键词”这样的抽象概念,就难于上手,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当具有梯度性和指向性,如“先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当小虫子的不好”,再引导学生将课本原文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出示范。 3.明暗双线,体会虫之忧乐 课文有一明一暗两条主线贯穿全篇,明线由四处带有“一只小虫子”的句子串连: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当一只小虫子一点都不好、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这就是课文的行文线索,脉络清晰、欲扬先抑、逐步推进。暗线则是课文围绕着当小虫子的忧与乐列举的一些事例,而这趣味盎然的一切都是因为“小”产生的。迎着明线,可以培养学生按照线索练习讲故事的能力;顺着暗线则可以聚焦文本语言,从字里行间品味文字的意趣,感受语言张力,思考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虫子“小”的烦恼。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蹦蹦跳跳、昏头昏脑”等词语。“蹦蹦跳跳”既是小虫子行动的特点,又是它高兴时的样子;而这快乐的时刻可能会被一个不小心打断,“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头昏脑”,可“原来这深水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这样意想不到之处置于后句,读起来十分有趣。 4.字源归类,感知理解 在本节课中,我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结合追溯字源和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发现月字旁的汉字大多与身体部位有关,以及在不同位置笔画变形的秘密,并通过“月、肉”微课的字源演示,渗透汉字文化。并且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联系身体部位识字,设想小虫子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能被苍耳刺,由此迁移学习,通过抓住关键词“刺痛”,体会“小”带来的烦恼,并在身体操中复现月字旁汉字,巩固识字成果,分解学生识字压力,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5.延伸想象,立体阅读 童话具有想象丰富独特、代入感强的特点,当学生还沉浸在当小虫子的情境中时,我出示作者原文,激发学生拓展阅读的兴趣,并在阅读后发挥想象,进行输出表达,设想小虫子因为小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在想象体验中运用语言表达,提高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的真正本质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学生由一个点的深入思考,引发对人物情节的兴趣,进而对整本书或者同一系列书产生阅读的冲动。在阅读的实践中,对人物或情节自然就有了多角度、立体的解读,阅读就从点到面,逐渐趋于立体。 二、组块教学 在板块设计时,我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为起点,在分块研读后,又整合板块,回归整体。同时,各个板块之间,应该有序延展,拾级而上。小学生阅读文本,先整体后局部,先体验后分析。组块教学在板块的安排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个规律,与学生“感知—理解—深悟”的阅读规律一致。同时,识字板块又作为台阶支撑着学生完成其他板块的学习,板块的组合能有效促进学生激活已有知识,并将这些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在一次教学活动中达成多个教学目标,事半功倍。 改进之处 《我是一只小虫子》一文,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尤其擅用连接词承上启下,将有趣之处置于后句,比如“一不留神,我们会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头昏脑。其实,那深水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这样的描写既延续了上文“蹦蹦跳跳”时一定要看准地方的紧张氛围,让读者走进小虫子的世界,又用“其实”一词揭示这险境对人类来说不过是小狗的一泡尿,让人忍俊不禁,紧张感随之消散。读起来有意料之外的惊喜和情理之中的豁然开朗,趣味无穷。本单元语文要素是“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这样的语言图式需要学生建构并迁移运用,在课堂上没有深度挖掘,应该在想象表达环节提出要求:把有趣的内容藏在后面,中间用上“可是、其实”等连词进行过渡,并且教师要做出示范,这里需要改进。 在回答“小虫子还可能遇到哪些危险”这一问题时,许多同学都谈到人类小朋友对昆虫造成的伤害,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应该顺势引导学生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一只人类眼中微不足道的小虫子,也有喜怒哀乐,也有鲜活精彩的生活和广阔的世界,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只有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我们才能在静谧的夜晚,感受到“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的美好境界,应该在教学中渗透这一深层的情感价值。 在教学中,我立足文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取关键句理清文章脉络,抓住关键词体会语言的妙趣横生,从而进行概括、理解、想象和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最终指向语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