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练1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
1.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H2为氧化性气体
B.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C.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并放热的过程仅涉及化学变化
D.核电站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U与U互为同位素
2.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
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
C.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
D.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
4.(2022·江苏卷)我国为人类科技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下列成果研究的物质属于蛋白质的是( )
A.陶瓷烧制 B.黑火药
C.造纸术 D.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5.(2022·海南卷)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C.可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
D.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营养价值
6.(2022·全国乙卷)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
B.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
C.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
D.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
7.(2022·重庆调研)化学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制造“蛟龙号”潜水艇载人舱的钛合金是金属材料
B.“天和”核心舱舷窗使用的耐辐射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为Na2SiO3
C.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我国“硅-石墨烯-锗晶体管”技术已获重大突破,C、Si、Ge都是主族元素
8.我国古代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炬成灰泪始干”,古代的蜡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此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D.“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涉及反应N2+2O22NO2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合金密度较小、强度较大,可用于制造飞机部件
B.还原铁粉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氯气、臭氧、二氧化氯都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D.油脂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
10.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的火炬“飞扬”、定制款滑雪板、碲化镉发电玻璃,以及全气候电池等无不散发着化学高科技的魅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炬中的燃料氢气燃烧时释放热量
B.滑雪板材料中的尼龙为无机非金属
C.由碲和镉合成碲化镉时碲作还原剂
D.电动汽车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1.能源、材料和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潮汐能和生物质能均是可再生能源
B.“奋斗者”号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钛合金属于纯净物
C.农村推广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D.石灰法是燃煤烟气脱硫的一种方法
12.关于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起火时,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B.双氧水、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均具有强氧化性,用于杀菌消毒
C.二氧化硫是有毒物质,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
D.包装食品里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三类小包,其作用相同
1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蛋白质、聚氯乙烯塑料、天然橡胶都是高分子物质
B.在医疗上一般利用纯碱治疗胃酸过多
C.高温下碳酸钙分解、铝和氧化铁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水玻璃是纯净物,常用于生产硅胶、木材防火剂、粘合剂
14.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薪柴之灰”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可增强肥效
B.有机玻璃和钢化玻璃都是由二氧化硅为原料制得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C.发泡塑料饭盒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但不适用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
D.高铁酸钾(K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氧化还原反应、蛋白质的变性、盐类的水解、胶体的聚沉
15.2022年2月20日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闭幕!本届冬奥会尽显材料化学高科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员餐饮“碗具”选用可降解聚乳酸材料减少对环境污染,该材料属于混合物
B.火炬喷口外壳选用聚硅氮烷树脂材料提高耐高温性能,该材料属于无机聚合物
C.滑雪头盔选用含玻璃纤维的新材料提高防护性能,玻璃纤维和光导纤维的成分不同
D.滑雪“战袍”选用含石墨烯材料提高保暖性能,石墨烯和金刚石互为同分异构体
16.(2022·湖南长沙适应考)我国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属于多糖,分子式为C6H12O6,是纯净物
B.由CO2等物质合成淀粉的过程涉及碳碳键的形成
C.玉米等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将CO2转化为淀粉
D.该成就能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17.合金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合金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生铁容易被腐蚀,可用于炼钢和制造各种铸件
B.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导热性好,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C.镁锂合金密度小、硬度和强度大,可用于制造火箭、导弹、航天器等
D.镍铬铝铜合金具有很高的电阻率,可用于制备电路中的精密元件
18.化学为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科学家研究的由CO2到淀粉的全合成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B.“神舟飞船”返回舱外层材料的酚醛树脂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服装中含有的“Gore-Tex”聚四氟乙烯薄膜面料的单体是卤代烃
D.“光刻技术”的光敏树脂在曝光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聚合成像是物理变化
19.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筑梦苍穹,星辰大海,再添一抹中国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于制造载人飞船上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成分为SiO2
B.用作运载火箭壳体复合材料增强体的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运载火箭加注的液氢燃料是高能清洁燃料
D.载人飞船内氧气主要来自运送的高压氧气、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和电解水
2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铁车厢材料铝合金具有强度大、质量轻、耐腐蚀等优点
B.华为5G手机使用的麒麟芯片,其主要成分为SiC
C.医用口罩中无纺布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其原料来源于石油化工产品
D.核酸检测是确认病毒类型的有效手段,核酸是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自主练1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
1.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H2为氧化性气体
B.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C.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并放热的过程仅涉及化学变化
D.核电站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U与U互为同位素
答案 D
解析 H2作为燃料在反应中被氧化,体现出还原性,A项错误;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B项错误;乙酸钠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C项错误;U与U是质子数均为92,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因此二者互为同位素,D项正确。
2.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
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
C.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
答案 D
解析 “石胆能化铁为铜”指的是铁可以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发生了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工业上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以二氧化碳、氨气、氯化钠和水为原料发生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晶体经加热后分解生成碳酸钠即纯碱,发生了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将水直接转化为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没有涉及化学变化,D符合题意。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
D.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
答案 D
解析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与盐酸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两者不能混合使用,A错误; 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B错误;棉花、麻来源于植物,主要成分均是纤维素,为碳水化合物,但蚕丝来源于动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是碳水化合物,C错误;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形成 “云雾”效果,D正确。
4.(2022·江苏卷)我国为人类科技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下列成果研究的物质属于蛋白质的是( )
A.陶瓷烧制 B.黑火药
C.造纸术 D.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答案 D
解析 A.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陶瓷烧制研究的物质是硅的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B.黑火药研究的物质是硫、碳和硝酸钾,B不符合题意;C.造纸术研究的物质是纤维素,C不符合题意;D.胰岛素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研究的物质是蛋白质,D符合题意。
5.(2022·海南卷)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C.可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
D.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营养价值
答案 B
解析 A.人体缺氟会导致龋齿,因此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A正确;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HCO3,B错误;C.食醋的主要成分为CH3COOH,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的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因此食醋可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C正确;D.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所以合理使用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不应降低食品本身营养价值,D正确。
6.(2022·全国乙卷)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
B.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
C.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
D.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
答案 B
解析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为石墨,不含二氧化铅,A错误;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能使面团松软,可做食品膨松剂,B正确;青铜是在纯铜(紫铜)中加入锡或铅所组成的合金,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两者均属于混合物,不是铜单质,C错误;钠及其化合物灼烧火焰显黄色,D错误。
7.(2022·重庆调研)化学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制造“蛟龙号”潜水艇载人舱的钛合金是金属材料
B.“天和”核心舱舷窗使用的耐辐射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为Na2SiO3
C.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我国“硅-石墨烯-锗晶体管”技术已获重大突破,C、Si、Ge都是主族元素
答案 B
解析 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B项错误。
8.我国古代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炬成灰泪始干”,古代的蜡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此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D.“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涉及反应N2+2O22NO2
答案 C
解析 古代的蜡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金在自然环境中稳定,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将金和沙子分开,得到金单质,B错误。加热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过程为化学变化,C正确。氧气和氮气在闪电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NO,即N2+O22NO,D错误。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合金密度较小、强度较大,可用于制造飞机部件
B.还原铁粉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氯气、臭氧、二氧化氯都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D.油脂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
答案 B
解析 金属镁的密度较小,镁合金的强度高、机械性能好,是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故A正确;还原铁粉能吸收氧气,可用作食品脱氧剂,B错误;氯气、臭氧、二氧化氯都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都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C正确;油脂在代谢中可以提供的能量比糖类和蛋白质约高一倍,油脂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D正确。
10.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的火炬“飞扬”、定制款滑雪板、碲化镉发电玻璃,以及全气候电池等无不散发着化学高科技的魅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炬中的燃料氢气燃烧时释放热量
B.滑雪板材料中的尼龙为无机非金属
C.由碲和镉合成碲化镉时碲作还原剂
D.电动汽车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 A
解析 氢气燃烧为放热反应,氢气燃烧时释放热量,A说法正确;尼龙是聚酰胺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说法错误;碲属于非金属元素,镉属于金属元素,因此碲化镉中碲元素显负价,碲作氧化剂,C说法错误;充电时装置属于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说法错误。
11.能源、材料和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潮汐能和生物质能均是可再生能源
B.“奋斗者”号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钛合金属于纯净物
C.农村推广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D.石灰法是燃煤烟气脱硫的一种方法
答案 B
解析 A.潮汐能和生物质能均能快速补充,是可再生能源,A正确;B.钛合金属于合金,合金属于混合物,B错误;C.农村推广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减少了火力发电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C正确;D.石灰法可以使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被吸收,因此石灰法是燃煤烟气脱硫的一种方法,D正确。
12.关于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起火时,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B.双氧水、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均具有强氧化性,用于杀菌消毒
C.二氧化硫是有毒物质,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
D.包装食品里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三类小包,其作用相同
答案 B
解析 A.家用电器起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否则会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B.双氧水、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均具有强氧化性,都能使蛋白质因氧化而发生变性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B正确;C.二氧化硫是有毒物质,但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常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故C错误;D.包装食品里放置硅胶和生石灰的小包主要是用于吸水,起防潮的作用,放置还原铁粉的小包主要起抗氧化的作用,其作用有所不同,故D错误。
1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蛋白质、聚氯乙烯塑料、天然橡胶都是高分子物质
B.在医疗上一般利用纯碱治疗胃酸过多
C.高温下碳酸钙分解、铝和氧化铁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水玻璃是纯净物,常用于生产硅胶、木材防火剂、粘合剂
答案 A
解析 A.纤维素、蛋白质、聚氯乙烯、天然橡胶均为聚合物,属于高分子物质,故A正确;B.医疗上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故B错误;C.铝和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D.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为混合物,故D错误。
14.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薪柴之灰”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可增强肥效
B.有机玻璃和钢化玻璃都是由二氧化硅为原料制得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C.发泡塑料饭盒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但不适用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
D.高铁酸钾(K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氧化还原反应、蛋白质的变性、盐类的水解、胶体的聚沉
答案 D
解析 A.“薪柴之灰”有效成分是碳酸钾,碳酸根离子易和铵根离子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氨气,导致氮肥肥效降低,故A错误;B.有机玻璃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属于有机材料,故B错误;C.发泡塑料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或聚苯乙烯,不适合高温条件下的加热,故C错误;D.高铁酸钾通过强氧化性使细菌蛋白质外壳变性来杀菌消毒,被还原为铁离子后水解成氢氧化铁胶体,进而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聚沉,故D正确。
15.2022年2月20日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闭幕!本届冬奥会尽显材料化学高科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员餐饮“碗具”选用可降解聚乳酸材料减少对环境污染,该材料属于混合物
B.火炬喷口外壳选用聚硅氮烷树脂材料提高耐高温性能,该材料属于无机聚合物
C.滑雪头盔选用含玻璃纤维的新材料提高防护性能,玻璃纤维和光导纤维的成分不同
D.滑雪“战袍”选用含石墨烯材料提高保暖性能,石墨烯和金刚石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D
解析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中聚合度n值不同,因此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则可降解聚乳酸材料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聚硅氮烷树脂材料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聚合物,故B正确;玻璃纤维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氧化铝等,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两者的成分不同,故C正确;石墨烯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16.(2022·湖南长沙适应考)我国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属于多糖,分子式为C6H12O6,是纯净物
B.由CO2等物质合成淀粉的过程涉及碳碳键的形成
C.玉米等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将CO2转化为淀粉
D.该成就能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答案 A
解析 淀粉属于多糖,分子式为(C6H10O5)n,是混合物,A项错误;由CO2等物质合成淀粉的过程中,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转化为含多个碳原子的高分子化合物,涉及碳碳键的形成,B项正确;玉米等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淀粉和氧气,C项正确;该成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人工合成淀粉,能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法,D项正确。
17.合金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合金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生铁容易被腐蚀,可用于炼钢和制造各种铸件
B.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导热性好,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C.镁锂合金密度小、硬度和强度大,可用于制造火箭、导弹、航天器等
D.镍铬铝铜合金具有很高的电阻率,可用于制备电路中的精密元件
答案 A
解析 生铁用于炼钢和制造各种铸件,是由于生铁具有优良的铸造、切削加工和耐磨性能,题中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A项选;钠钾合金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是由于钠钾合金导热性好,B项不选;镁锂合金用于制造火箭、导弹、航天器等,是由于镁锂合金具有密度小、硬度和强度大的特点,C项不选;镍铬铝铜合金用于制备电路中的精密元件,是由于镍铬铝铜合金具有很高的电阻率,D项不选。
18.化学为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科学家研究的由CO2到淀粉的全合成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B.“神舟飞船”返回舱外层材料的酚醛树脂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服装中含有的“Gore-Tex”聚四氟乙烯薄膜面料的单体是卤代烃
D.“光刻技术”的光敏树脂在曝光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聚合成像是物理变化
答案 D
解析 光敏树脂在曝光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聚合成像,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
19.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筑梦苍穹,星辰大海,再添一抹中国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于制造载人飞船上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成分为SiO2
B.用作运载火箭壳体复合材料增强体的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运载火箭加注的液氢燃料是高能清洁燃料
D.载人飞船内氧气主要来自运送的高压氧气、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和电解水
答案 A
解析 用于制造载人飞船上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成分为Si,不是二氧化硅,A错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正确;氢气热能高,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运载火箭加注的液氢燃料是高能清洁燃料,C正确;载人飞船内氧气主要来自运送的高压氧气、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另外电解水也生成氧气,D正确。
2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铁车厢材料铝合金具有强度大、质量轻、耐腐蚀等优点
B.华为5G手机使用的麒麟芯片,其主要成分为SiC
C.医用口罩中无纺布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其原料来源于石油化工产品
D.核酸检测是确认病毒类型的有效手段,核酸是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B
解析 高铁车用大部分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A正确;硅晶体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的主要成分为晶体硅,B错误;医用口罩中无纺布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其单体为丙烯,来自石油裂解气,C正确;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是已知生命形式必不可少的组成物质,含有C、H、O、N、P等元素,故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