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树三首》教案、课件、习题、学案四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咏树三首》教案、课件、习题、学案四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14 16:53:44

文档简介

《咏树三首》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2.理解诗的内容、主题思想和所抒发的感情。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力。
学习过程
搜集有关咏树三首的资料和图片,利用“学乐师生”APP记录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
1.朗读理解《树》(艾青)的内容:
(1)朗读,初步了解内容
(2)边读边思考:每节所写的内容是什么?
2.朗读理解《悬崖边的树》的内容:
(1)朗读,初步了解内容
(2)边读边思考:每节所写的内容是什么?
3.朗读理解《树》(王尔碑)的内容:
(1)朗读,初步了解内容
(2)边读边思考:每节所写的内容是什么?
4.写出你感悟的三首诗所表述的三种意象?《咏树三首》习题
基础题
1. 下列词语中划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允许(rǔn) 伫立(chù) 刚正不阿(ē)
  B. 强迫(qiǎng) 褴褛(lǚ) 谆谆教诲(dūn)
  C. 猝然(cù) 祈祷(qǐ) 满载而归(zài)
  D. 附和(fù) 尽量(jǐn) 厚此薄彼(bó)
  2. 依据词义结合语境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1)邓老比我长35岁,他无愧为我们的师长,每次见面,我都带着几分__,以晚辈的身份向他请教。
  (2)杜拜事件给全球股市带来__,投资者或会忧虑出现金融海啸第二波。
  ①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②拘谨:过分谨慎
  ③震荡:震动、动荡
  ④振荡:振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_______,孕育了______,积淀了_______,凝聚了________。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①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②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③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
  ④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
  A. ①③②④ B. ①④③② C. ④②①③ D. ④①③②
4.对王尔碑的《树》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剩下半截生命”的树,它“痛苦”,因自己的不幸和孤独;它“愤怒”,为自己的命运不公。首段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荒凉中孤独的树的形象。
B.“一片新绿”表现出树扑不灭的生命力。它从伤残的身躯和滴血的心灵中艰苦地走向新生。
C.“谁笑在最后,谁笑的最甜”,“绿的枝条,绿的叶子”笑那可笑的持斧者,引起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深思,更激起对砍树者的愤怒。
D.从痛苦、愤怒,到艰难顽强的生存,到最后的笑傲,诗人塑造了一个倔强、乐观、豪放的强者形象。
5.指出对下面这首诗分析有错的一项( )
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月色正好,你圆,我也圆
三十年后,我从柳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
A. 诗中三十年前与三十年后形成巨大时空跨度,诗美空间得到拓展,三十年的思念,酸甜苦辣凝聚在这短短的12行诗中。
B. 诗人采用了将月亮拟人化,人月交流的含蓄抒情方式。人月互诉衷肠,话沧桑,相得益彰。
C. 小诗构思精巧,结构谨严,意象清新,意境优美。
D. 小诗以绮丽自然的语言写出了极其不寻常的哀怨,含蓄蕴藉。
综合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10月1日上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典活动彰显了中国日益雄厚的综合实力,体现了中国建设和谐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心和实力。
  6. 请你简要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7. 你们班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召开了以“热爱祖国”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8.从全诗看,作者在诗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我的体会:

9.本诗的开头作者为什么将自己假设成一只鸟?
我的理解:

10.品析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会品析::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A 2.C 3.D 4.B 5.D
二、综合题
6.我国在国庆节当天举办阅兵仪式,彰显国威,影射国力。
7. 祖国啊,我们亲爱的祖国!60年,您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您的怀抱变得多么温暖!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时,生日乐章为您响起,我们中国13亿人民啊,以微笑祝福您!不论是正在您怀抱的儿女,还是远渡重洋的侨胞,都在您这60华诞,用一双双深切的眼睛,为您祝福!
三、提高题
8.诗中的土地突破了土地的本身的意义,上升到了象征祖国,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9.用假设语句,以“鸟”为意象,生动形象,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具有感染力,而且能够让人产生联想:鸟既如此,何况人乎?拓展了诗的意境。
10.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越深,心中的痛苦就越强烈。《咏树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2.理解诗的内容、主题思想和所抒发的感情。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记忆力。
教学重点
了解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理解诗的内容、主题思想和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理解诗的内容、主题思想和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解决遇到的生字生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1.提到“树”的话题,你会想到什么树?为什么?
2.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成果。
新授
今天学习第三课《咏树三首》
(一) 简要解题:“咏”是什么意思? “三首咏树”会有什么不同?
(二) 《树》艾青
1.简要介绍作者: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 http: / / baike. / view / 706539.htm" \t "_blank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 http: / / baike. / view / 5068149.htm" \t "_blank ),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 http: / / baike. / view / 964893.htm" \t "_blank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 ( http: / / baike. / view / 113514.htm" \t "_blank )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了解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1940年,处于中华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 思考:抗战期间,广大的人民群众需要怎样做才能彻底的消灭侵略者?由此你会想到在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应该适应时代气息?
3.朗读理解诗的内容:
(1) 朗读,初步了解内容
(2) 边读边思考:每节所写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 第一节写树的地上生态,彼此孤立。 第二节写树的地下生态,根须相缠。
4.从树的地下生态,你感受到了树怎样的精神,结合重点词语谈谈。
5.把握主题思想:抗战期间,广大的人民群众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他们的人生态度就要像这些树,作者歌咏这些树就是在歌咏人的生态。说说作者在歌咏怎样的人的生态。 明确:诗人歌咏树的生态,实质是歌咏人的生态,每个人各自独立,中华民族的血肉相连,团结一起奋起抗战。
(三)《悬崖边的树》
1.简要介绍作者:曾卓,著名诗人。原名曾庆冠 ( http: / / baike. / view / 1033846.htm" \t "_blank )。笔名还有柳红 ( http: / / baike. / view / 952647.htm" \t "_blank )、马莱、阿文、方宁 ( http: / / baike. / view / 563045.htm" \t "_blank )、方萌、林薇 ( http: / / baike. / view / 4810406.htm" \t "_blank )等。原籍湖北黄陂 ( http: / / baike. / view / 36166.htm" \t "_blank ),生于湖北武汉。1936年加入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加入全国文协,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1943年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1944至 1945年从事《诗文学》编辑工作。1947年毕业后回武汉为《大刚报》主编副刊。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 ( http: / / baike. / view / 628991.htm" \t "_blank ),1952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当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
2.了解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1970年,处于文化大革命中。
3.朗读理解诗的内容: (1)朗读,初步了解内容 (2)边读边思考:每节所写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 第一节:叙述一棵树被吹到悬崖边上,交待树的处境危险。这里“奇异的风”一是指自然现象,二是暗指突然发生的政治风暴——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描绘风的形态和精神。这棵 树虽然被刮到险境,但它仍充满着生命力,顽强地面对世界。
4.树的生长象征着怎样的人生 明确主题思想 诗人咏树,实质上是在咏人,虽然身受打击,身临险境,然而理想尚存,诗人歌颂了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四)《树》——王尔碑
1.简要介绍作者:原名王婉容 ( http: / / baike. / view / 369943.htm" \t "_blank ),曾用笔名海涛、非非、浮草、王念秋等。1926年农历冬月11日生,四川盐亭 ( http: / / baike. / view / 24659.htm" \t "_blank )人。1949年肄yì业于重庆南林学院外文系,1951年于北京新闻学校毕业后,曾在《川北日报》及《四川日报》文艺部编辑、记者,副编审。1946年开始发表诗作。深受读者喜爱。其中部分作品收入《中外散文诗鉴赏大观》等多种选本。部分小诗收入《中国四十年代诗选》、《中华诗歌百年精华》等多种选本。1986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 ( http: / / baike. / view / 113514.htm" \t "_blank )会员。目前也是中国黄河文化促进会顾问、微型诗联谊会会员。
2.边读边思考:每节所写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 第一节叙述树被伤残的身世, 第二节写树生命的坚强不屈。“捧”体 现对人类的奉献。“笑”嘲笑凶残的暴力。
3.把握主题思想:作者简洁而细致地描绘树由伤残到 新生的艰难的历程,歌颂了一个倔强、 乐观、豪放的强者形象。
练习
比读诗歌《咏树三首》,三种树,三个意象,这对于你观察自然界的树有什么启示?说说你对树有哪些新感悟?
总结
抓住事物的特点构思会产生不同的意象就会有不同的情感;歌颂了树的自强和奉献精神。虽被伤残,但仍吐出新绿,服务人类。笑斧头的失败,笑自己的胜利。笑出了树的坚强、旷达的铮铮铁骨。
作业
认真观察一事物,抓住特点写一首小诗,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
板书
咏树三首
群树 各自独立而又紧密团结
独树 在险境中不屈不挠、奋发自强——身在逆境追求理想信念
独树造摧残 乐观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