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25 22:3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充市2023-2024学年度上期普通高中二年级学业质量监测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择题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将答题内容书写在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分,每题2分,共50分)
1.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共同生活的内环境是( )
A.只有组织液 B.血浆和淋巴液
C.组织液和淋巴液 D.血浆和组织液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B.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与血浆渗透压无关
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组织细胞吸水
3.下列情况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患有肾小球肾炎时,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
B.摄入的食物过咸时,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C.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时,血浆蛋白渗出
D.摄入蛋白质不足而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4.下列有关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弧中的各种细胞均为可兴奋的细胞
B.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
C.感受器和效应器不可以位于机体的同一部位
D.神经中枢可以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5.下图①②③④为研究神经冲动的传导、传递而构建的四个实验模型,在模型①②④中,A点为电流表两电极的中点。若给予四个模型的A点处一个有效刺激,则电流表只发生一次偏转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情绪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释放的神经递质调控,情绪的变化常常也会引起内分泌活动的变化。此外,学习和记忆也与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持续发挥作用
B.定期回顾知识形成长期记忆的过程与新突触建立无关
C.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会使人警觉性降低、呼吸频率减慢
D.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可能会使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紊乱
7.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是( )
A.指尖采血时针刺指尖不缩手 B.运动员听到枪声时迅速起跑
C.司机看见路人过斑马线时停车 D.婴儿膀胱充盈时引起膀胱排尿
8.下列研究动物激素的实验或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扎狗的胰管,其胰腺提取液可用于治疗患糖尿病的狗
B.给阉割的公鸡补充雄性激素可研究性激素对性征的影响
C.给患糖尿病的小狗饲喂含胰岛素的饲料会使其血糖浓度迅速降低
D.用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喂小蝌蚪可观察到其提前完成变态发育
9.下列有关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
B.垂体可通过神经细胞支配其他内分泌腺
C.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导管运输到体液中
D.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但不能作用于垂体
10.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失活
B.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并发挥作用
C.人体需要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
D.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低,但具有高效的调节作用
1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比较长
B.生命活动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不会影响神经调节
C.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分别是反射弧和体液运输
12.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B.胸腺随着年龄而增长,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C.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D.非特异性免疫对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
13.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V进入人体内环境后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
B.HIV刚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不会对其作出反应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
D.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主要是控制和降低感染者体内HIV的含量
14.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某种传染病减毒疫苗的接种须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多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多次注射疫苗能促进浆细胞分化产生记忆细胞
B.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产生相应抗体
C.注射疫苗的间隔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
D.该种疫苗刺激产生的抗体能特异性结合该种病原体
15.下列有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特异性免疫是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的
B.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C.在体液免疫中,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在细胞免疫中,靶细胞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16.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侧光会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
B.生长素在极性运输过程中会消耗能量
C.生长素在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植物生长
D.生长素可在成熟组织中进行非极性运输
17.下列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过高浓度的2,4-D会抑制插条生根,甚至会杀死双子叶植物
B.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a-淀粉酶
C.吲哚丁酸的分子结构与IAA完全不同,但具有与IAA类似的生理效应
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得到无子番茄
18.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会受环境因素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重力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环境因素
B.随着昼夜交替,气温变化,植物的代谢会有旺盛和缓慢之分
C.植物在生长期都需要经历一段时期的低温之后才能开花
D.光信号可激活光敏色素,经过信号传导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19.我国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道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可体现植物的向光性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生物之间存在原始合作的关系
C.“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体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可体现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0.对于一个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K值)取决于环境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育种和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能一直提高地球上人类的环境容纳量
B.建立自然保护区,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C.在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捕捞,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D.对生活在同一个湖泊中的鲫鱼和鲤鱼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21.下列不宜使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的是( )
A.作物植株上的蚜虫 B.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
C.农田中某种昆虫卵 D.某座大城市的常住人口
22.凡是影响种群重要特征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候干旱不是东亚飞蝗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B.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受到的光照强度
C.许多植物的种子在春季萌发为新的植株,主要受气温影响
D.食物和天敌等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相关
23.下列有关生物种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在数量上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B.原始合作的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时双方受益,在数量上同时增加,分开后各自独立变化
C.种间竞争的两种生物在数量上一定会呈现“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占劣势甚至消亡”的变化
D.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在数量上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24.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针阔混交林的物种丰富度比高山冻原的物种丰富度高
B.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完全不同
C.某种鸟主要生活在林冠层,这就是该种鸟的生态位
D.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2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的相对数量
B.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时,需将土壤放在90℃恒温箱中处理1小时
C.在设计人工微生态系统时,要考虑系统内组分及营养级之间的合适比例
D.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时,农村的同学可以进行实地调查
26.我国南方某地的一个稻田群落,近30年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现在已经很少;原来有大量的泥鳅、鳝鱼、田螺等动物,现在它们几乎绝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稻田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变化主要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B.稻田群落虽有分层不明显的垂直结构,但没有水平结构
C.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让稻田群落变得更为单一、脆弱
D.可以发展“稻—萍—鱼”等立体农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27.下列地方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火灾过后的草原 B.过量砍伐的森林
C.弃耕荒废的农田 D.火山爆发的裸地
28.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C.能量的流动与物质的合成和分解没有任何关系
D.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能够加快物质的循环过程
29.下表为生活在某库区水域中层的几种鱼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单位:ng·g-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鱼的种类 A B C D E
Hg 17.8 61.9 70.4 117.0 112.0
A.A可能是草食性鱼,属于第二营养级
B.C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只一种情况
C.汞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富集
D.汞元素的循环过程与碳元素相同
30.世界上每年有大面积的农田、草原和森林遭受病虫害、鼠害、鸟害。下列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中不是生物防治的是( )
A.利用六六六防治稻螟虫,可以使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B.利用光照、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
C.利用星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D.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其繁殖力下降
31.科研人员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为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时,轻轻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左后肢出现屈腿反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该后肢能够发生屈腿反射
B.屈腿反射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脊蛙左后肢趾部的皮肤中
C.用针破坏脊髓后,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该后肢不能发生屈腿反射
D.以上实验结果不能得出“蛙后肢的屈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的结论
32.小鼠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为先给予小鼠灯光刺激,随后给予电刺激。小鼠刚建立该反射后,此时仅给予灯光刺激测得小鼠心率为P;若小鼠建立该恐惧反射后,反复给予小鼠灯光刺激而不给予电刺激,一段时间后再给灯光刺激测得的小鼠心率为Q,结果P>Q。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鼠的恐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P>Q,说明该过程中恐惧反射在消退
C.恐惧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D.恐惧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33.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的结果
C.下丘脑通过垂体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合成进行调节
D.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血糖补充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34.过敏性鼻炎是指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组胺等物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粘膜炎症反应,其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个体首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过敏性鼻炎
B.许多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C.个体只有在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时才会产生相应抗体
D.找出并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措施
35.Graves病的形成原因是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效果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可导致甲状腺细胞增生、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临床上可用放射性的I3II检测甲状腺的功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B.该病患者甲状腺细胞中131I的放射性较低
C.该病患者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较高
D.该病患者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较低
36.植物特定部位能感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从而引起植物体内激素浓度和比例的改变,导致植物发生相应的生理活动改变。几种激素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冬季低温会促进银杏叶片细胞中③④过程
B.促进小麦种子细胞中①②过程有利于其萌发
C.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
D.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和脱落酸的作用效果相反
37.人工节制生育是指人为取走巢中部分卵和幼鸟。为了对大山雀种群动态进行研究,科学家在大山雀产卵后进行人工节制生育操作,统计当年幼鸟和成鸟数量并计算存活率,下表为部分实验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项目 繁殖亲鸟数量(对) 巢中所含幼鸟初始数量(只) 存活率(%)
幼鸟 成鸟
对照年 52 274 26 11
实验年(人工节制生育)
A.与对照年相比,实验年大山雀成鸟的存活率明显下降
B.对照年幼鸟存活率比实验年低的原因可能是食物不足
C.人工节制生育不会改变大山雀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可以用标记重捕法来调查大山雀成鸟的种群密度
38.用4种不同的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瓶规格、温度、酵母菌菌种和接种量等),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B.培养液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曲线a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最快,将一直呈现“J”形增长
D.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每组酵母菌种群数量都会达到K值
39.某地在建设池塘时引入一些生物,包括大量藻类,以藻类为食的水蚤、鲫鱼和鲢鱼,以鲫鱼为食的鳜鱼。其中卿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还同时捕食水蚤。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池塘生态系统中共有4条食物链
B.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大于鲢鱼
D.若要提高鱼类产量还需投入相应的物质和能量
40.在“草→兔→鹰”的食物链中,能量流经兔所处营养级的过程如下图所示,数字和字母均表示能量值,单位为:J/(cm2·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为用于初级消费者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草与兔之间的信息传递只需要信道和信息源
C.兔与鹰所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F/A
D.图中的“粪便量”属于草所处营养级的同化量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41.(16分)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可用于预防3岁及以上人群流感病毒的感染。研究发现,四价流感病毒中BY型流感病毒衣壳蛋白在一定表达系统中能重新自我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该颗粒不含病毒核酸,可作为预防BY型流感病毒的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VLP注入机体后作为_________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2)为验证病毒样颗粒(VLP)作为预防BY型流感病毒疫苗的有效性,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若干健康状况良好、生理状况一致的小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甲组小鼠接种__________,作为实验组;乙组小鼠接种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③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血清中抗BY型病毒抗体的浓度。
预测实验结果:若甲组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浓度明显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乙组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浓度,则证明病毒样颗粒(VLP)作为预防BY型病毒的疫苗是有效的。
(3)该实验中甲组和乙组小鼠体内产生抗BY型病毒抗体的浆细胞分别是由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4)接种疫苗后,当机体再次接触BY型流感病毒时免疫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__,这主要与_________细胞有关。
42.(18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下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其中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三种调节方式(分别标记为甲、乙、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寒冷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产生寒冷感觉的部位是_________。此时图1中激素B和C的分泌量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减少汗腺分泌、_________,来减少散热量。
(2)当细胞外液_________时,可通过图2中乙模式调节,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促进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导致排尿量减少。
(3)人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其作用是,_________从而升高血糖;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图2中__________模式(填“甲”或“乙”或“丙”)调节激素的分泌量,此时胰岛A细胞属于反射弧结构中___________的一部分。
43.(16分)南充拥有众多的湿地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有南部升钟湖、蓬安相如湖、西充青龙湖、营山清水湖、阆中构溪河;人工湿地公园有上中坝、缤纷水岸、黄金江岸等。湿地生物群落中的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常见的有位于挺水层的芦苇和香蒲、位于沉水层的黑藻和金鱼藻等植物,以及鱼类、两栖类、鸟类等动物。它们形态各异,趣味迥然,总会给人舒适之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生物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_________,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2)芦苇、金鱼藻和黑藻三类生物中,与香蒲的生态位重叠最大的是_________。
(3)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_________(组成成分)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如果一条食物链的某种动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___________来取代。
(4)流经天然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能量金字塔直观地反映出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能量的关系,通常都是呈_________的金字塔形。
(5)若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或干扰,对抗这种破坏或干扰,使生态系统恢复平衡调节机制,是_________的机制。
(6)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天然湿地生态系统低,原因是_________。
南充市2023-2024学年度上期普通高中二年级学业质量监测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分,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C D D D C A B B D B A C A C C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A C A B B D C D A A D B C D C A C C D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41.(16分,每空2分)
(1)抗原
(2)②适量的VLP
③给两组小鼠接种等量的BY型流感病毒 大于
(3)记忆(B)细胞(1分)和B(1分) B
(4)反应快而强,产生的抗体多 记忆细胞
42.(18分,每空2分)
(1)下丘脑 大脑皮层 增加 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
(2)渗透压升高 肾小管和集合管
(3)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丙 效应器
43.(16分,每空2分)
(1)复杂的种间关系
(2)芦苇
(3)消费者 其他生物
(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上窄下宽
(5)负反馈
(6)与天然湿地生态系统相比,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较低,食物网(营养结构)较简单,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所以抵抗力稳定性较低(答出两点即给2分,答出一点只给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