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5 18:51:25

文档简介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科知识质量测评
高中二年级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C【解析】“也不追求尽善尽美”“他们一心只想完成任务”的表述不当,推
断不成立。只是与其他动机的基层干部相比,他们在“尽善尽美”方面表现逊色,
而在“完成任务”方面,“从基层做起,锻炼自己”“工作稳定,待遇有保障”
两种动机的干部表现得更加强烈。
2.A【解析】B项, “目的是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催生了大量优秀的基层干
部”这一表述曲解文意。C项,“并提出消除危害的具体对策”这一表述无中生
有。D项,“基层干部……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错,原文是“见证了国家
的发展”。
3.B 【解析】“马上”的说法缺依据,材料中的表述是“坚定了回乡致富的信心”。
4.【参考答案】①要与群众心心相印,为群众谋幸福并为之奋斗;②要扎根基层,
恪尽职守,以身作则;③要廉洁自律,妥当处理好各种问题和关系。(评分标准:
一点 2分,两点 4分。答出任意两点可满分。)
5.【参考答案】①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一致,导致一些领导
干部在实践中未能妥当处理多种问题和关系;②一些基层干部的个人违规违纪行
为,如贪腐,不仅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和政策的执行效果和落实程度,也影响
了群众对基层干部群体的评价;③一些自媒体对个别行为不合格基层干部的传播,
导致了“群体极化”效应。(评分标准:一点 2分,三点 6分。)
6. C【解析】C项“也烘托了老百姓水深火热的生存处境”说法有误。根据“一
家三口,惦记着那十几个人,放心不下”“早晨,天没亮,大娘就去开了门”可
知,“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一是说明天气恶劣,二也在自然环境的描
写中展露了大娘担忧战士的沉重心情,没有“烘托老百姓水深火热的生存处境”。
7.D【解析】D项“语言清新活泼、生动形象”错误,文中语言特点朴素平实,多
采用生活化语言。
8.【参考答案】①小菊性格矜持内敛。前文听出李连长到来,小菊虽然“又惊又
喜”,但并未直接表露,还嘱咐大娘小心点,听说李连长要过河,“连忙从机子
上下来到西间去了”,可见小菊是个矜持内敛的姑娘。②大娘性格热情直爽。得
知来人是李连长,母亲“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知道李连长的
需要帮忙的来意后,母亲向着西间喊,“那你就快点吧!”大声地催促老金,可
见母亲的爽朗直爽性格。
1
1页 共 7 页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
9.【参考答案】
①“碑”指固执打捞的赵老金,他是八路军战士战斗和牺牲的见证者。②“碑”,
悲也,表达出赵老金对牺牲战士的悲痛之情。③写出赵老金对八路军战士精神的
理解。④彰显八路军战士的功绩已经刻在以赵老金为代表的百姓心上,百姓永远
怀念他们。(评分标准:一点 2 分,三点满分。)
10. A【解析】句意:因此面向南从政做官,地位高贵却不骄横,富有了却能恭
敬,有了根本却能考虑末节,治理政事却能建立功业,长时间居于官位却不停地
努力,近处的感情沟通了却畅达到远方。“临官”为动宾结构,后面断开,排除
CD;“贵而不骄”“富而能供”结构一致,各自断开,排除 BD。
11. B【解析】文中两处的“察”字的用法和意思不相同,前者是动词用法,观
察;后者是形容词,精明意。A 项《水浒传》中“左右”属于口语,意为横竖,
反正。C 项《登泰山记》中的僻意思为偏僻、荒远。D 项《师说》中“习”的意
思为“练习、学习”。
12.C【解析】“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率先去做”错误。原文所说的“欲政之速行也,
莫善乎以身先之”,意思是要想政治措施迅速推行,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做表率,
并非指“无论天下的大事小事都要率先去做”。
13.【参考答案】(1)君子治理民众,不可以不了解民众的性情,进而通晓民众
的感情。( 得分点“莅”,统治、管理、治理;“知”,知道、了解;“达”,
通晓;句意 1 分)。(2)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
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得分点:“不忍人”,怜
悯体恤、怜爱;“运”,运转、;句意 2分,尤其要注意“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的
句式和修辞的翻译。)
14.【参考答案】①统治者要实行仁政。②文本一主张“君子莅民”“以仁辅化”,
这与文本二所说的“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意思基本相同。(评
分标准:观点 1分,分析 2分)
【解析】文本一“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君子在民,不责
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民有小过,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
必原其故,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可见文本一主张“君子
莅民”“以仁辅化”;文本二“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先王
因为有怜爱别人的心,这就有怜爱别人的统治了。可见二者都主张统治者要实行
仁政。
【参考译文】
文本一
2
2页 共 7 页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
女子(织布)一定亲自挑选丝麻,优秀的工匠一定亲自挑选完美的材料,贤明
的君主一定亲自挑选身边的大臣。在选拔人才上辛苦,在治理政事时就轻松,君
子要想得到美誉,就一定谨情地对待身边的人。在上位的人,就好像爬树一样,
致力于高处却更加害怕掉下来。拉车的六匹马分散乱跑,定是在四通八达的交叉
路口;百姓背叛正道,必定是因为君王政治措施的错误。民众热爱你,你就能存
在,民众厌恶你,你就要灭亡,治理民众的人必须明白这个道理的重要。因此面
向南从政做官,地位高贵却不骄横,富有了却能恭敬,有了根本却能考虑末节,
治理政事却能建立功业,长时间居于官位却不停地努力,近处的感情沟通了却畅
达到远方,观察一件事物却联想到多种事物,处理一件事却万事都能不乱的,因
为做好了自己。
君子治理民众,不可以不了解民众的性情,进而通晓民众的感情。君子治理
民众,不要求民众做不愿做的事,不强求民众做不能完成的事。如果要求民众做
他们不愿做的事,强迫他们做不能完成的事,民众就会痛恨,痛恨就会做一些邪
僻之事。水太清就没有鱼了,人极其明索就没有追随者了。百姓犯了小罪,一定
要找出他们的长处,赦免他们的过错,百姓犯了大罪,一定要找出犯罪的原因,
用仁爱的思想教育他们,使他们改过从善。如果犯了死罪,惩治后使他们得到新
生,那就好了。
政令不和谐,民众就不会服从教导,不服从教导,民众就不习惯遵守法令法
规;不习惯遵守法令法规,就不可能命令他们了。君子要想使自己的话被别人相
信,最好的办法是先要虚心听取意见,要想政治措施讯速推行,最好的办法是自
己做表率,要想使民众迅速服从,最好的办法是以正确的道理来管理他们。所以
如果不依靠忠信,就不可能取得百姓的亲近和信任,朝廷和民众不能相互了解沟
通,就不能取信于平民百姓。
文本二: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因为有怜爱别人的心,这就有怜
爱别人的统治了;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运
转小物件于手掌上一样容易。……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
没有对自身的不善感到差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僧恶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
有谦逊推让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是非之心,简直不是人。同情之心是仁
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推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人
有这四种萌芽,就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萌芽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这是伤
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所有具有这四种
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
3
3页 共 7 页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
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假若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扩充,
(让它消灭,) 便连侍奉父母都不行。
15.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具体叙述了词人的出身、家世和现在的生活场景”错误。不是具体叙述,是
概括叙述。从“平生毫举少年场”可知,上片所写的是对“少年场”生活的回忆,
不是“现在的生活场景”。
16.【参考答案】①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词人要朋友为京城的旧友带去自己一事无
成却已是两鬓如霜的消息。③实际是在暗示朋友,自己容颜老去,抗金报国的愿
望已不能实现。③本为送别,但最后两句却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
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首先注意题干中“借他人
酒杯浇自己块垒”这句话的意思,即比喻借某人某事发泄自己心中的愁苦。诗歌
最后两句“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意思为你回去请替我告诉我京
城的老朋友,我如今是一事无成但却已两鬓斑白,满头华发。这里的“一事无成”,
不只是自己的功不成名不就,主要当指大事之无成,即异族没被驱逐,中原未得
收复。“两鬓霜”不仅是表现的两鬓如霜,更指光阴已逝,年华已老,故这两句
的深层意思是指自己年华逝去,恢复中原的理想不得实现。本文题目为“送叶梦
锡”,文章却在下片道出词人年华老去,一事无成的凄凉。表面上是为他人送行,
却尽情抒发自己的牢骚为自己容颜老去一事无成深感悲伤,为收复失地的愿望未
能实现而慨叹,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郁闷,全然是借题发挥。
17. (1)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2)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3)有善始
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18.【参考答案】①运用排比,增强气势,强调了美食的琳琅满目。②运用拟人,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美食的诱人和食客迫切的心情。(评分标准:一点 2 分,两点
4分。指出手法 1分,分析 1分。其他表达,如言之有理,可酌情打分。)
【解析】海鲜贝类整齐地叠放在碎冰上,奶白色的舒芙蕾在煎锅上冒着热气,煎
炒炖炸的各色菜着被盛在金灿灿的高脚容器中”,三个句子,句式一致,都采用
了主谓结构的句式,构成了排比,加强了语气。三个句子都以美食为主语,表现
了美食之多,琳琅满目,在明亮灯光的映照下,更加诱人。每种食物都仿佛在使
劲叫嚣:“快来吃我吧!”中“叫”一词把食物人格化,使用了拟人的修辞,用人
的特有动作来描摹食物迫不及待被吃的形象,别具一格,既体现了美食的诱人,
又体现了食客急切的心情。
19.【参考答案】①早已看透了廉价食物的幻相,②热菜过于家常,蛋糕饱腹感
强,碳酸饮料容易胀胃,③这些自然可以跳过。(评分标准:一个短句 1 分,三
4
4页 共 7 页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
个短句 3分,且顺序要符合表达逻辑。)
【解析】结合上文“我有备而来”可知,画线句子的主语是“我”,谓语部分是
“跳过幻相”,其余部分“那些早已看透的热菜过于家常、蛋糕饱腹感强、碳酸
饮料容易涨胃等廉价食物”是“幻相”的长定语,依次单独成句为:热菜过于家
常,蛋糕饱腹感强,碳酸饮料容易胀胃。
整合以上信息,得出答案:早已看透了廉价食物的幻相,热菜过于家常,蛋
糕饱腹感强,碳酸饮料容易胀胃,这些自然可以跳过。
20.【参考答案】②提前将顾客喂饱 (或①我突然意识到这是商家把被动变为主
动)③于是彻底地摆脱“最佳顺序”的限制(评分标准:每改正确一处 2 分,两
处 4分。)
【解析】语句①②结构混乱,“商家是想把被动变为主动、提前将顾客喂饱的诡
计”成分赘余造成结构混乱,应改为“商家是想把被动变为主动、提前将顾客喂
饱”或“我突然意识到这是商家把被动变为主动、提前将顾客喂饱的诡计”语句
③成分残缺,“彻底地摆脱‘最佳顺序’缺少宾语中心词,应改为“于是彻底地
摆脱“最佳顺序”的限制”。
21.【参考答案】①现代所谓真/现代意义的真/现代说的真;②“立其诚”可以
说包括三层含义/“立其诚”包含三层含义/“立其诚”的内涵有三;③“听其言
观其行”
22. D【解析】文本中括号的用法是增加附加信息,也可以说是补充说明。A.对
“精神、思想”词义的解释,限定其含义范畴,如果去掉括号内的文字,对准确
理解“精神、思想”会产生障碍;B. 多见于影视、戏剧剧本,括号表示剧情或
剧中人的表情、动作、情绪及心理等。C. 多用于学术著作、论文写作等交代时
间处所、引文出处和编者按语等;D.括号内的文字是增加附加信息,进行补充说
明。
23.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比较简单,只有一句庄子的话,意思是肉体死亡精神不亡的人,才是真
正的长寿。可见这里涉及的是关于死亡或寿命的话题,具有很强的思辨性,本来
“死”和“亡”意思相同,只是说法不同,但是在这里却具有截然不同的深意。
这里的“死”指的是生命的终结和肉体的消亡,“不亡”指的是精神的永在和影
响的深远。“寿”是长寿的意思,但不是指寿命长,而是指精神和影响长远。对
于大多数人而言,死亡是真正意义的死亡,意味着一切终结,身体和精神一起逝
5
5页 共 7 页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
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消失,渐渐被所有人遗忘。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他们
或品质高尚,或精神高贵,或造诣颇深,或造福人类,或影响巨大,或令人瞩目,
他们就算是肉体消亡,生命陨灭,但是他们的成果、事业、精神、品质。却一直
源远流长,泽被后世。可视的形体不见了,可感的精神却一直为后人铭记、钦佩、
仰慕和学习;有形的寿命结束了,甚至很短暂,但无形的寿命却无限延长,这是
一种更高层面的活着,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长寿,是抗拒了自然规律的永生,更是
一个人对寿命最高价值的追求。
从“联想和思考”可知,文体是记叙文或议论文。若写记叙文,考生可以选
择一个生命短暂却被人长久铭记的人物的故事,运用有形的“短暂”与无形的“长
久”之间的鲜明对比,来凸显人物的高贵品质和精神。若写议论文,考生可以运
用层进式结构,首先阐述什么是真正意义的“死亡”和“长寿”,然后指出这种
意义的“长寿”对于我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最后分析我们如何让自己有限的生
命具有无限的价值。
立意:
1.做好生命的延长线
2.生命去,精神永存者长寿
3.生命虽短暂,宽度却无限
4.有形的寿命无法掌控,无形的寿命自由选择
【参考例文】
吾生有涯,死而不亡者永生
自鸿蒙混沌初开、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生死不由人,寿天皆在天。于是,求
仙问道,长生不老,求而不得,思而无解,就像打了结的死疙瘩,令人无功而返。
可是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却被庄子一句“死而不亡者寿”轻轻打开了结:吾生也
有涯,唯肉体消亡精神永存者永生。
曹操曾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警如朝露,去日苦多。”的确,人世美
好,人生苦短,匆匆百年,弹指一挥间,倏然而逝。正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
造物主是公平的,生命短暂,死便是亡,谁也不比谁命长。
放眼寰宇,万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往,份量锱铢,尽是沧海一粟。昙花夜间
开放,夜间凋零,美人一瞥,太匆匆。露珠夜晚凝结,日出而消,遮面一笑,忙
促促。正所谓“朝菌不知朔,蟪蛄不知春秋”,死则死矣,充其量不过留下一点
6
6页 共 7 页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念想。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碌碌而往,烟尘四起,尽是
岁月沧桑。人们奔波生计,操劳俗务,欲假天万年,却百年不足,急吼吼。正所
谓“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亡就亡了,说到底不过换来一丝“天空没
有飞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的安慰。因为,生命消亡,一切终结,归于沉寂。
尽管如此,可是总有一些人在造物主的“生死簿”之外,“与天地兮比寿,
与日月兮同光”。臧克家也曾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诚然,他们肉体寿
终正寝,“托体同山阿”,从此再无此身。但是,精神却像一阵风,无影无形,
存在于天地中,游走于灵魂间,永生不灭。
万户大胆飞天,身体因火箭高空爆炸而当场殒殁,精神却让航天的梦想深入
后人的心底,代代相传。屈原自沉汩罗,身体早已化作一股清流汇入大海,精神
却将爱国的情怀植入民族的基因,生生不息。苏武持节牧羊,身体在无人问津中
趋于朽木,精神却将忠贞的品质注入华夏的血液,汩汩流淌。文天祥被囚大都,
身体在威逼利诱中从容就死,精神却将不屈的气节沉入炎黄的筋骨,铮铮作响。
袁隆平禾下乘凉,身体在常年劳累中永远睡去,精神却将责任的意识渗入脚下的
土壤,深深扎根。所以,肉体逝去,精神不朽,从此无极。
王羲之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原来并非完全如此。对
大多数人来说,生是生,死是死。而对于精神永存者来说,生是生,死更是生,
且是涅槃永生。
7
7页 共 7 页
{#{QQABJQIAgggIQBIAAQhCAwW6CAGQkBEACAoOwAAAMAAASB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