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邓稼先》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导学案
教材内容 分 析 《邓稼先》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大多是记载、评述中外名人生平事迹的传记类文章。这些名人,是那些在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邓稼先》记叙了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等核武器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几千年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的民族为情结,以50年朋友的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是一篇可读性极强的文章。品读本文,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名人的敬仰之情。
设计理念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了解这些杰出人物的经历,认识他们所做的贡献,感受他们的崇高品格,学习他们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在本文的教学设计中,我放弃传统的语文课讲解追求高大全的设计方式,采用“问题串”的方式,从一角度去切入展开分析文章的方式,教会学生欣赏传记文的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对传记文学的主题在教学情境中自然生成,引导学生对现代文进行个性化解读,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解读文章的方法。也许我对这篇文章的处理角度简单些,但我认为,让每一个学生对文章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对解读文章有一些自己的方法,带着一点实实在在的收获离开课堂,这堂语文课就是有实效的语文课,我的设计理念就是这样的,谢谢!
学情分析 学生能通过文章语言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内容,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理清写作思路,但在人物描写手法的多样性,和文章的材料取舍和谋篇布局上需要提高。
教学目标 1、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理解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整体把握传记文学的特点。 2、 勾画课文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其含义。指导学生在精读时找到那些能牵动全篇的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析其含义。 3、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指导学生阅读时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的崇高品格。 4、把握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本文分段较多,有时一两句就是一段,显得简洁精练、铿锵有力。长句与短句交替使用,句式的运用服从于情感表现的需要。同时,语言平实,感情真挚。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句及深刻含义,感知人物形象,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难点)学习用其他人物烘托主要人物的写法,体会作者取舍材料的艺术和谋篇布局的手法。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新课导入 欣赏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和甲午战争图片,了解近代中国受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对比《中国军事宣传片》链接视频,结合文章第一部分内容,引出杰出人物―――邓稼先。
设计意图 链接作者资料,知人论世,希沃课件使学生直观的感受事物的特点,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视频渲染情境,引发学生对屈辱历史的回想,激起学生民族的自尊心。为本节课学生的认知活动寻找一个“停靠点”“发展点”。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二)走近作者 A、展示杨振宁和邓稼先在芝加哥大学的图片,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 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解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得知邓稼先逝世后,杨振宁含泪写出这篇至情之文 B、本文体裁:人物传记―――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序,重点写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等,传记最大的特点是“实录”。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希沃图片的展示,又为本课提供了更多的素材,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三)预习检测 ①下列字形和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C ) A、鲜为人知(xiān) 热泪盈眶(kuāng) 元勋(xūn) 马革果尸 B、鞠躬尽瘁(cuì) 难堪(kān) 罗布泊(bō) 妇儒皆知 C、说服(shuō) 开拓者(tuò) 宰割(zǎi) 当之无愧 D、傍徨(huáng) 挚友(chì) 殷红(yīn) 死而后己 ②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在“辉煌共和国”读书活动中,我市涌现了35个先进集体和500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C、当时,邓稼先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成功地领导了中国原子弹制造工作。 D、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忠诚纯正。
设计意图 屏幕上显示本课的重点字词,组成字音字型辨析题,直观、便捷帮助学生掌握字词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四)文本互动 学生通读全文后以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全文内容。 问题一、邓稼先对我们国家贡献巨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两弹元勋。 问题二、你能椐据课文按时间顺序列举他的生平事迹吗? 1924年――1945年―――1948年――1950年――1950年10月――1958年8月―――1964年10月16日―――1967年6月17日――1985年8月―――1986年3月至5月―――1986年7月29日 (利用希沃白板设计连线题) 问题三:作者如何准确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利用希沃链接视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58年,邓稼先接受国家最高机密任务-秘密研制原子弹。随后他人间蒸发,隐姓埋名,进入与世隔绝的西北戈壁。28年间,他带领团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中子弹。 整整28年,邓稼先生死未卜不知去向,他的夫人许鹿希信守离别时相互托付的诺言,无怨无悔痴情等待。28年后的1986年,夫妻再度重逢,邓稼先却因为核辐射身患重病,一年后在妻子怀中离开人世。 问题四:虽然对我们国家有很大的贡献,但是他又鲜为人知,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找找他鲜为人知的原因: A、鲜为人知的原因之一:工作性质,地点 B、鲜为人知的原因之二:与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 思考:1、写奥本海默是多余的吗? 2、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你更喜欢谁?作者对奥本海默是什么态度?对邓稼先是什么态度呢? 两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同,对于领导者的气质性格也有不同的要求。 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C、重点理解: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2、“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这里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 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 邓就是把这这些奉为自己的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问题五:如何理解邓稼先的“纯”和最高奉献精神 一个行动:获博士学位 后立即回国 体现:热爱祖国,以国家利益为重 一个谣言---寒春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 邓稼先说,他觉得没有,从“觉得”二字也可以看出,邓稼先对这个也没有做一个确切的回答,他说他要回去证实一下,并专门写澄清信,表现他严谨认真、实事求是,襟怀坦荡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一句话―――我不能走 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其他地方也有体现) 一篇文章―――《吊古战场文》 渲染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侧面烘托出邓稼先艰苦的工作环境表现邓稼先坚韧执著的精神 一首赞歌: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6、一份建议:重病期间写核武 器发展的建议书 体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重点理解:文章第四部份的小标题是“民族感情?友情?” 作者写自己通过邓稼先的来信得到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满眶。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这是作者既是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也是为做了50年的朋友邓稼先而骄傲。(这样写也从侧面突出了邓稼先贡献之大) 问题六:第六部分写的是什么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邓稼先永恒的骄傲:朋友角度:忠诚纯正 历史角度:贡献永恒 人生观角度:志存高远 选择角度:忠于祖国 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全文结构: 一、历史背景(引子) 二、生平经历和贡献(补充扩展) 三、人物对比(具体化) 四、巨大贡献 五、沙漠创业 六、热情赞颂(总结)
设计意图 采用“问题串的方式”,学生通读全文后以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全文内容。让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在教学情境中自然生成,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解读文章的方法。
教学环节 (五) 师生活动 (五)、拓展运用 思考一:假如你就是邓稼先,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你愿意做这样的人吗?邓稼先的经历对你又有什么启迪? 思考二:穿越时空,稼先同志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请你再用心的阅读《邓稼先》一文,仿照下面的示 为邓稼先写一段颁奖词。 (复习颁奖词的写法): 高度概括,简洁精炼(2)句式灵活,文笔优美(3)字斟句酌,巧用修辞 (4)化用诗句名言和歌词(5) 一字一句,感人至深。 (六)课时小结 1、邓稼先的生平事迹的精神。 2、人物传记的特点。 (七)欣赏歌曲、升华感悟 1、欣赏《我的中国梦》理解国家的兴旺是我的光荣。 2、你还了解哪些杰出人物的光荣事迹?
设计意图 音乐的感染,让人刻骨铭心,而撰写颁奖词,则是对人物的一生总结,让同学再一次沉浸在对邓稼先的缅怀之中,感受人物的高度形象。
板书设计 一个行动:获博士学位 后立即回国 一个谣言:寒春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 一句话:我不能走 一篇文章:《吊古战场文》 一首赞歌:中国男儿 一份建议:重病期间写核武 器发展的建议书 热爱祖国,以国家利益为重 、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坚韧执著、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历史背景(引子) 二、生平经历和贡献(补充扩展) 三、人物对比(具体化) 四、巨大贡献 五、沙漠创业 六、热情赞颂(总结)
课件设计
教学反思 课文内容多,课堂时间紧,无法全顾,只好以点带面;自主又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探究又板书,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整堂课运用多媒体工具,将教学内容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以流畅、生动的阐述课堂内容,向学生展现出高效的课堂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