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
【设计思想】
本设计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观察法、探讨法、演示实验法、训练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内容】
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二年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心理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平时由于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且课堂气氛好,师生配合融洽。
2.教材分析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最后概括出规律的方法的掌握, 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钢直尺、砝码盒、钩码盒、气球、小桌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展示两幅图片:
1.啄木鸟
2.鸭子
请同学们从图片中总结出各自的特点
示问:如果把啄木鸟的嘴换成鸭子的嘴、
把啄木鸟的脚换成鸭子的脚,
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学。
1、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2、对物体受力分析得出压力
①小孩对地面的压力(如图)
结论:小孩垂直压在地面上
②图钉对墙壁的压力(如图)
结论: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
③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如图)
结论: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
总结三条结论:
小孩垂直压在地面上的力
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的力 压力
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的力
得到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3、练习画出压力的示意图并与重力进行比较
对比项
名称
施力
物体
受力物体
方向
两者关系
重力
?
?
?
?
压力
?
?
分析归纳:课本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桌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课本。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的。
4、练习
5、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图片,学生活动:从课桌上的器材中,做出能够说明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6、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情预设:学生的猜想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好引导工作,为引入演示实验做好铺垫。)
学生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或猜想还与其他什么因素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有关。所以,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受力面积相同,研究压力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再控制压力相同,研究受力面积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学生自行实验: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
教师演示实验,选用器材:小桌、砝码盒、钩码盒和一海绵。
〔设计意图:把砝码盒和钩码盒分别放在小桌所产生的压力大小不同,但小桌的受力面积相同,因此,可以比较出压力的大小对压力效果的影响;把反放能保证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得出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课件回顾实验,学生分析
分析论证: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学生活动:判断压力作用效果的明显程度,进而转入压强的学习。
7、压强的学习
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的单位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单位组成的复合单位,写作“N/m2”,物理学中称为帕斯卡。帕斯卡是非常小的单位;我们把三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约为1Pa。
实际应用:比较芭蕾舞演员和大象所产生的压强。
例题:比较图中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图中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已知:(1)对演员来说
F1=G1=475N,S1=9.5cm2=9.5x10-4m2
(2)对大象来说
F2=G2=60000N,S2=600cm2x4=0.24m2
求: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P1,大象对地面的压强P2.
比较可知,芭蕾舞演员虽小,但是她对地面的压强却远大于大象对地面的压强。
〔设计意图:通过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加强对于压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应用.〕
交流与讨论:
3.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增大压强?怎样才能减小压强?
分析归纳: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应用:(1)把两个核桃同时放在一只手上捏,由于两个核桃互相挤压,其接触面积非常小,产生的压强很大,很容易把核桃压开。
(2)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它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答: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应用:钉子、箭头、刺刀、长矛等。
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应用:建筑物的地基、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学生的书包做成双肩背且背带做得比较宽。
三、课堂反馈。
判断下列事例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并指出各是采用什么方法?
1、用来割麦子的镰刀用久了要磨锋利才好使
2、建房时要先筑起比墙宽的墙基
3、把图钉按在墙上时要用力压
4、载重汽车要用多个轮胎
5、在固定螺丝的螺母时垫一个较大的垫圈
四、课堂小结。
一、压力:
1、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
(1)与压力的大小有关(2)与受力面积有关
二、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公式
3、单位
4、增大和减小压强
五、现实问题考虑
如何自救:
一小孩在冰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将要破裂,这时他应该如何自救呢?请你们一起帮他想想办法。
课件19张PPT。《压强》 压力方向1、压力(1)、定义: ___________在物体表面上
的力叫做压力。(2)、方向: 与受力物体的支承面相
_________。 垂直作用垂直压力的定义压力的定义2、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
两只手指顶住一支铅笔,感受笔给手指的压力,并说出你的感觉。猜想与假设影响压力作用效果有关的因素可能有: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1.受力面积一定,只改变压力的大小
2.压力一定,只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猜想与假设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把压力小桌放在沙石上,在桌面放上钩码,为1N、2N、3N,观察压力小桌陷入沙石的深度? 2.保持压力为3N不变,把压力小桌倒放过来,
观察压力小桌陷入沙石的深度? 记录数据记录数据表1:
受力面积一定,只改变压力的大小表2:
保持压力为2N,只改变受力面积大小浅深深浅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力作用越显著.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越显著.结论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和
_________有关. 压力受力面积3、压强(1)、定义: 物体__________上受到的_____叫做压强. (2)、计算公式: ___________。(3)、 单位: 单位面积压力 国际单位制中, 压强的单位是______, 简称___。
符号______ .1 Pa = ____ N/m2帕帕斯卡1 Pa压强定义 帕是很小的单位,一张纸放在桌上对桌面的压强大约为1Pa. 帕斯卡帕斯卡
帕斯卡(1623-1662)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由于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他自己聪明好学,因此语文学得很好,数学也学得很出色。他16岁时参加了巴黎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小组的学术活动,并发表了一篇有关于圆锥曲线的出色论文,这篇论文使年轻的帕斯卡名声大振,使他正式踏进了法国学术界的大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果。
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就是对流体静力学和大气压强的研究。
由于过度劳累,帕斯卡39岁就病死于巴黎。为了纪念帕斯卡,物理学中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压强的单位—帕斯卡。芭蕾、大象计算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4、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生产和生活中, 如果要减小压强, 可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增大压强, 可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 但从实际出发, 压力大小往往是不可改变的, 则减小压强采用_______________; 增大压强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受力面积练习1 书包带加宽是为了增大面积,减少压强,使书包背在身上更舒服一些.
练习1:练习2 磨刀是为了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使剪刀等用具更容易剪断物体。练习2:阅读材料货车超限超载 国道不堪重负
2002年6月6日《海峡都市报》报道“104国道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以上,但才使用5年就大修,现以伤痕累累??????”。有些运输单位和个人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利益,让汽车成倍的超载时损坏路面的直接原因。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汽车严重超载加快路面损坏的原因(只需答出一种合理的原因即可)。
阅读材料小结小结 1. 压力的定义、方向.
2. 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
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与
受力面积成反比.
3. 压强的公式
4. 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为什么笨重的坦克
在雪地里不会陷下去,
而比它轻得多的人却留
下深深的脚印呢?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损坏.作业作业1.书面作业: P69----1、2、3.
2.实践活动: P69----4
3.从网上和报刊上寻找有关压强应用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