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二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B A C C A D
二、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ACD ABCD AD AB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0
13. 5 14. 9 15. 2n 16. 5
详解
1.解:由题意知 a 1,c 2,所以b2 c2 a2 4 1 3,
2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x2 y 1 .
3
2
2.解法 1: (a b) (b c) a b a c b b c 1
解法 2: (a b) (b c) AC A1D 2 2 cos60
o 1
3. 2 2解:因为点 P(a,b)在圆 x2 y2 1内,所以 a b 1,故圆心到直线 ax by 1的
1
距离 1,所以直线 ax by 1与此圆相离.
a2 b2
4.解:设从冬至起,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
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an},
设冬至日的日影长为 a1尺,公差为 d尺,
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 31.5尺,小寒、雨水、清明日影长之和为 28.5尺,
a1 a4 a7 3a1 9d 31.5 ,解得 a 13.5, d 1,
a2 a5 a8 3a1 12d 28.5
1
大寒、惊蛰、谷雨日影长之和为: a3 a6 a9 3a1 15d 25.5(尺 ).
5.解: xA xB 4 , | AB | xA xB p =5
1 1 3 1
6.解法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 A(0, ,0) ,B (0, ,1) ,M ( , ,0) ,
2 1 2 4 4
C( 3 ,0,0),C 31( ,0,1) ,设 N (x, y, z),由CN CC2 2 1
3
得(x , y, z) (0,0,1) x 3,所以 , y 0, z ,
2 2
N ( 3 ,0, ),MN ( 3 , 1 , ) ,因为MN AB ,
2 4 4 1
AB1 (0,1,1)
1 1
,所以 0 ,得 。
4 4
解法 2:CB CA 1 ,CB CC1 CA CC1 0,2
MN CN CM 1 CC1 CB2
AB1 CB1 CA CB CC1 CA
因为MN AB1,所以MN AB1 0
1
得( CC1 CB
1
)( CB CC1 CA)=0,所以 2 4
x2
7. n解:由 1得 xn 1·x
2
n 1 xn ,所以数列 xn
2
为等比数列,首项为 1,公比为 ,所
xn 1·xn 1 3
x 2 ( )n 1以 n 3
8.解法 1:设M 是 A1D上任意一点,过M 作MN AC,垂足为 N
设 A1M A1D AD AA1, AN AC AB AD
则MN AN AM AB AD AA1 AD AA1
= AB ( )AD ( 1)AA1 , AC AB AD ,
MN AC , MN AC 0,即( AB ( )AD ( 1)AA1) (AB AD)=0,
0, 2 .
MN | AB ( )AD ( 1)AA1 |= ( AB ( )AD ( 1)AA )21
= 2 ( )2 ( 1)2 6 1 1 3 ( )2 ,所以直线 AC与 A1D之间距离是 33 3 3 3
解法 2:以DA,DC,DD1为 x, y, 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1,0,0),C(0,1,0),D(0,0,0), A1(1,0,1) , AC ( 1,1,0),DA1 (1,0,1),DA (1,0,0)
设 n (x, y, z),且n AC,n DA1 ,则n AC 0,n DA1 0
得 x y 0,
DA n
取 x 1, y 1, z 1, n (1,1, 1),则DA在 n上的投影 | |就是两异面
x z 0, | n |
DA n 3
直线间的距离 | | 。
| n | 3
A
9.解:直线斜率 k 0 C,在 y轴上的截距 0 ,所以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B B
10.解:当 [ ,0)时,方程表示双曲线;当 0时,方程表示两条直线: x 1 ;当
2
(0, ) 时,方程表示焦点在 y轴上的椭圆;当 时,方程表示圆.故选 ABCD
2 2
11.解: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经过点 A关于 x轴对称的点(-2,-3),圆心C(3,2),半径为 1
设反射光线所在直线方程为 y 3 k(x 2),因为反射光线与圆 C相切,所以
| 3k 2 2k 3 | 1 4 3 ,解得 k1 ,k2 ,代入方程得
k 2 1 3 4
y 3 4 (x 2), y 3 3 (x 2),即反射光线所在直线方程为
3 4
4x 3y 1 0,3x 4y 6 0,故选 AD.
12.解: 数列{a *n}满足: a1 1, an 1 3an 1 0, n N ,
1 1
an 1 3an 1, an 1 3(an ),2 2
a 1 31 ,
1
数列{an }
3
是首项为 ,公比为 3的等比数列,故A正确;
2 2 2 2
a 1 3 1 3n 1 3nn , a
1
n 3
n 1 ,故 B正确;
2 2 2 2 2
数列{an}是递增数列,故C错误;
1 3{a } n (1 3
n )
数列 n 的前 项和为: S 2 3 (3n 1 32 n 1) 3
n 1 ,
1 3 4 4 4
{a } n S S 1n 1 1n 的前 项和 n n 3n 1 n
3
,故D错误.故选: AB.2 4 2 4
13.解:两圆心坐标分别为 (3, 2), (7,1),所以两圆心之间的距离为 5。
14.解:因为 ||MF1 | |MF2 || 2a 4,且 |MF1 | 5,所以 |MF2 | 9,或 |MF2 | 1,
因为 |MF1 | |MF2 | | F1F2 | 8,所以舍去 |MF2 | 1,即 |MF2 | 9
2
( |MF2 | (x 4)
2 y2 (x 4)2 12( x 1) 4(x 1)2
4
因为 x ( , 2) (2, ),所以 |MF2 | 2)。
a
15.解:设bn nn 1,{bn}的前 n项和为 Sn,则 Sn =2 n,当 n 1时,bn Sn S2 n 1
,即
an
n 1 2n 2(n 1) 2,当 n 1时,b1 a1 2,满足题意,所以 n N
* , a 2nn .2
16.解法 1:设 A(x, y),B(0.m),F1( c,0),F(2 c,0)
则F1B (c,m),F1A (x c, y),F2B ( c,m),F2A (x c, y)
因为F1B F1A,所以F1B F1A c(x c) my 0,
因为F2B 4F2A,所以 c 4(x c),m 4y,得 x
5 9
c, y2 c2,
4 16
25c2 9c2
1 a2 b2 2 4代入椭圆方程得 2 2 ,又因为 c ,所以 25c 50a
2c2 16a4 0
16a 16b
a4 4两边除以 ,得 25e 50e2 16 0,即 (5e2 2)(5e2 2 8 8) 0 2 2,得 e ,e (舍去)
5 5
e 10所以
5
解法 2:设 | AF2 | m,则 | BF2 | | BF1 | 4m,
因为 | AF1 | | AF2 | 2a,所以 | AF1 | 2a m,
因为F 21B F1A, 所以 | AF1 | | BF
2
1 | | AB |
2 ,
得 (2a m)2 16m2 25m2 ,
即 (a 2m)(a m) 0,得 a 2m,a m(舍去)
因为 AF2F1 BF2F1 ,所以 cos AF2F1 cos BF2F1 0
m2 4c2 (2a m)2 4c2 16m2 16m2
得 0 2 2,得5c 4a 4am 0
2m 2c 2 2c 4m
把 a 2m 2代入得5c 2a2 0 10,所以 e
5
17.解:(1)由题意可知
a1 1 q 4 15
1 q a1 1 n 1
解得 ,所以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为 a 2 .
a1 1 q 6 a1 1 q 3 q 2 n
9
1 q 1 q
(2 b 2n 1) n log2 a2n log2 2 2n 1,因为bn 1 bn 2,所以 bn 是等差数列
n 1 2n 1
数列 bn 的前 n项和Tn n2 .2
18.(1)解法 1:两圆方程相减得 4 4x 4y 12 0即x y 2 0
圆 x2 y2 4 0的圆心为(0,0),半径为 2,圆心(0,0)到直线 x y 2 0的距离
为 2 ,由垂径定理得 | AB | 2 4 2 2 2
x2 y2 4 0 x 0 x 2
解法 2:由 得 或 不妨设 A(0,2),B( 2,0)
x2 y
2 4x 4y 12 0 y 2 y 0
所以 | AB | 4 4 2 2
2 1 x
2 y2 4 0 x 0
( )解法 :由 得 或 x 2 ,不妨设 A(0,2),B( 2,0)
x
2 y2 4x 4y 12 0 y 2 y 0
AB y x的垂直平分线为 y x ,由 得圆心坐标为 M (1, 1) ,半径长为
2x y 3 0
|MA | 1 9 10,所以圆的方程为 (x 1)2 (y 1)2 10
解法 2:
圆 x2 y2 4 0的圆心为 O(0,0), x2 y2 4x 4y 12 0的圆心为M(2,-2),
经过两圆交点的圆的圆心在这两圆心所在直线 OM: y x上,由 y x 得圆心坐标
2x y 3 0
为 N (1, 1),两圆方程相减得 4 4x 4y 12 0即AB的方程为x y 2 0
|1 1 2 |
点 N到 AB |AB|的距离 d 2 2,半径长为: r d 2 ( )2 8 2 10,
2 2
所以圆的方程为 (x 1)2 (y 1)2 10
解法 3:设经过 A,B两点的圆的方程为 x2 y2 4 (x2 y2 4x 4y 12) 0,即
x2 y2 4 x 4 y 12 4 0,其圆心坐标为 ( 2 , 2 )
1 1 1 1 1
因为圆心在直线 2x y 3 0上,所以 4 2 3 0解得 1
1 1
所以圆心在直线 2x y 3 0上,且经过 A,B两点的圆的方程为 x2 y2 2x 2y 8 0
19.解:(1)圆Q的圆心为Q ( 4, 2),半径 r =3, | PQ | 36 25 61 ,则
因为 PA QA,PB QB,故 | PA | | PB | | PQ |2 r 2 61 9 2 13.
所以, PA ,PB的长都是 2 13.
(2)解法 1:因为 PA QA,PB QB,所以 A、B都在以 PQ为直径的圆上,圆心为 PQ的中
C( 1, 1点 ),半径长为 | PQ | 61 ,所以圆C的方程为
2 2 2
(x 1)2 (y 1)2 61 ,即 x2 y2 2x y 14 0,
2 4
x2 y2 2x y 14 0
由 得6x 5y 25 0,故直线 AB的方程为6x 5y 25 0。
(x 4)2 (y 2)
2 9
解法 2:因为 PA QA,PB QB,所以 A、B都在以 PQ为直径的圆上,又知P(2,3)、Q
(-4,-2),故以PQ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x 2)(x 4) (y 3)(y 2) 0,即
x2 y2 2x y 14 0
x2 y2 2x y 14 0
由 得6x 5y 25 0,故直线 AB的方程为6x 5y 25 0。
(x 4)2 (y 2)2 9
20.(1)因为 PC 底面 ABCD, AC 平面 ABCD,所以PC AC.
因为 AB 2, AD CD 1,所以 AC BC 2.
所以 AC 2 BC 2 AB2 ,所以 AC BC.
又因为 PC BC C,PC 平面 PBC,BC 平面 PBC,所以 AC 平面 PBC.
又 AC 平面 EAC,所以平面 EAC 平面 PBC.
(2)解法一:以点 C为原点,CB,CA,CP所在直线分别为 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
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0,0,0 , B 2,0,0 , A 0, 2,0 ,P 0,0,2 .
设点 E的坐标为 x, y, z ,因为 BE 2EP,所以 x 2, y, z 2 x, y, 2 z ,
2 4 2 4
即 x , y 0, z ,所以 E , 0, .
3 3 3 3
所以CA 0, 2,0 ,CE 2 ,0,
4
3 3
.
n CA 0
设平面 ACE的一个法向量为 n x, y, z ,则 .
n CE 0
2y 0
所以 2 4 ,取 x 2 2,则 y 0, z 1.
x z 0
3 3
所以平面 ACE的一个法向量为n 2 2,0, 1 .
又因为 BC 平面 PAC,所以平面 PAC的一个法向量为CB 2,0,0 .
设平面 PAC与平面 ACE的夹角为 ,
2 2 2
则 cos cos n,CB
2 2
2 2 . 2 2 1 2 2 3
P AC E 2 2所以,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 .
3
解法二:取 AB的中点 G,连接 CG,以点 C为原点,CG,CD,CP所在直线分别为 x轴,
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0,0,0 , B 1, 1,0 , A 1,1,0 ,
P 0 0 2 , , .所以CA 1,1,0 ,因为 BE 2EP,
BE 2 BP 2 ( 1,1,2) ( 2 2所以 , , 4),
3 3 3 3 3
CE CB BE (1, 1,0) ( 2 , 2 , 4) (1 1 4故 , , )
3 3 3 3 3 3
n CA 0
设平面 ACE的一个法向量为 n x, y, z ,则 .
n CE 0
x y 0
所以 1 1 4 ,取 x 3,则 y= 3
3
, z .
x y z 0 2 3 3 3
3
所以,平面 ACE的一个法向量为 n 3, 3, 2
.
又因为 BC 平面 PAC,所以平面 PAC的一个法向量为CB 1, 1,0 .
设平面 PAC与平面 ACE的夹角为 ,
3 1 3 1
cos cos n,CB 2 2
则 2 3 .
32 3 2 3 12 1
2
2
所以,二面角 P AC E 2 2的余弦值为 .
3
21.解:(1)以拱顶为原点,拱桥的对称轴为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x2 2py( p 0) 16,则点 B(4, 5)在抛物线上,代入方程得 2p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
5
x2 16为 y
5
(2)当水面上涨 0.5米时,木船与拱顶的距离为 3.75米,
设 F (a, 3.75) 2,代入方程得 a 12,故 | a | 2 3,则
|EF|= 2 | a | 4 3 4,所以木船能通行;
(3)假设当水面上涨h米时,木船开始不能通行,此时木
船 与 拱 桥 接 触 , 且与 拱 顶 的 距 离 为 4.25- h , 把 y (4.25 h) 代 入 方 程 , 得
x2 16 16 [ (4.25 h)],故 | x | (4.25 h),由 2 | x | 4,得 h =3.
5 5
所以当水面上涨 3米时,木船开始不能通行.
22.解:(1)已知抛物线C2 : y x
2 1中,令 y 0,解得 x 1,所以 a 2,因为 e c 3 ,
a 2
2
所以 c 3 ,从而 b2 a2 x c2 1, 椭圆C1的方程为: y
2 1;
4
y mx
(2 )①直线 l的斜率显然存在,设 l方程为 y mx.由 ,整理得 x2 2 mx 1 0,
y x 1
设 B(x1, y1),C(x2, y2 ),则 y1 x
2
1 1, y
2
2 x2 1, x1x2 1,
y 1 x2
由已知 A(0,1),所以 AB,AC的斜率分别为 k 1 1AB xx x 1
,
1 1
k y2 1 x
2
AC
2 x2,故 kAB kAC x1xx x 2
1,
2 2
所以直线 AB与直线 AC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y kx 1
②设直线 AB : y kx 1,显然 k 0,由 2 ,解得: x 0或 x k,
y x 1
B( k ,1 k 2),则 | AB | k 2 k 4 | k | 1 k 2 ,
由①知 AB AC AC : y 1 ,直线 x 1 1,则 | AC | | | 1 ( 1 )2 | 1 1 | 1 2 ,k k k k k
y kx 1 (1 4k 2 )x2 8kx 0 x 0 x 8k由 2 2 ,得 ,解得 或 ,
x 4y 4 1 4k
2
P 8k 1 4k
2
) | AP | 8 | k | 1 k
2
( , ,则 ,
1 4k 2 1 4k 2 1 4k 2
1 8 |
1
| 1 ( 1 )2
AC y=- x+1 | AQ | k k 8 | k |由①知,直线 : , 2 1
1
,
k 21 1 4( )2 k 4 k
k
1 | AC || AB | | k | 1 k 2
1 1
S | | 1 21 2 k k (1 4k
2 )(k 2 4)
则
S 1
2 2
2 | AP || AQ | 8 | k | 1 k 8 | k | 64k
2 2 2 1
1
1 4k k 4 k 2
1
(4k 2 4 2 17)
25
64 k 64
S 25
当且仅当 k 1时等号成立,即 1 最小值为 .
S2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