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壳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卵生小动物孕育生命、破壳而出时的情景,感受生命的神奇与力量。
2.学习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尝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抓住小动物们的姿态和画面背景的添画来表现它们刚刚见到这个世界的样子和见到妈妈时的情景。
3.教师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从感知到思索,从畅想到创新,多层面的拓展学生的创作空间,提高学生观察与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一边对卵生动物的形象塑造有深入认识,一边让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
2.吸引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讲故事,欣赏优秀作品等方式,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师生问好,建立课堂秩序。 1、师:创设情境,教师告诉孩子们今天邀请了一位朋友,通过教师板画,让学生们猜一猜。 2、师:创设情境教师告诉学生鸡妈妈伤心地哭了,她的蛋宝宝丢了,让学生们一起找一找。师:请同学们上台把找到的蛋宝宝贴上,提示学生如何摆放蛋宝宝。 3、师:鸡妈妈要抓紧时间孵小鸡了,我们给它们做一个温暖又舒适的家吧!(师板画) 4、师:告诉孩子们鸡妈妈每天都在孵小鸡,小鸡快要出壳了。(贴板书)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我将运用教师范画结合互动游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导入新课环节师生问好,建立课堂秩序。 1、PPT展示美丽的彩蛋,营造氛围。教师通过问题创设,板画示范,引出母亲的形象。 2、通过寻找蛋宝宝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潜移默化的让学生理解母亲与孩子不可分割的亲情。 3、通过鸡妈妈和蛋宝宝的创情境引导学生继续感受生命。 4、引出课题。
二、新授环节 1、师:设置疑问蛋宝宝是如何出壳的,引导学生观看小鸡出壳的视频。(播放视频)。 2、师:提问学生看到小鸡出壳时内心的感受。 3、师:教师通过学生们的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恩母亲,感激生命。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精彩和奥秘,并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感恩母亲,做个有孝心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对小动物动作和色彩的关注与塑造。 5、师:创设情境教师告诉孩子们夏天很热,让学生们帮鸡妈妈想办法,让他她们凉快舒适的生活,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再次范画。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再次激发学生想象力同时,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对背景的添加有初步的意识。 6、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能出壳的动物?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出壳动物画到黑板上。 7、利用学生绘画时间,带领其他小朋友去了解卵生动物的含义。 【设计意图】 师:设置疑问小鸡出壳之后会做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板画示范。通过这一环节,将卵生动物的内涵内化到学生的心中,帮助学生轻松理解生命科学知识。 8、师: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画并结合学生的画添画合适的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背景的衬托。9、师: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优秀作业和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去看看更多不同优秀的作品,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 10、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的作品。 11、师:教师通过孩子们的回答,引导学生关注创作中要关注的色彩、姿态和构图并粘贴板贴,通过板贴提示让学生理解创作一幅好的作品,要关注姿态、颜色、背景和构图。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去看看初步了解创作中要关注的重点。 12、师:结合教师板画让学生运用学习的绘画方式分析教师作品,将创作中学生需要关注的内容真正内化到学生的意识当中,便于学生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只是分析欣赏画作,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学会创作绘画。 13、设置开盲盒彩蛋的环节,随机请孩子们来打开他们,一起探索彩蛋中隐藏的小动物并让学生明白我们的卵生动物可以用彩泥或者更多不同的表现方式去创作。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明白美术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多去探索更多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 1、学生认真观看视频。 2、引导学生抒发对生命的认识。 3、通过师生共同体验,引导学生们爱生命,爱母亲。 4、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感受孩子与母亲不可分割的亲情和小鸡宝宝可爱的姿态。 5、学生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感受母鸡妈妈对鸡宝宝爱的同时,初步感受背景的添画,色彩的运用。 6、学生们踊跃回答自己已知的生物知识,积极参与课堂,同时鼓励学生初步探索孩子们对出壳小动物的塑造。 7、学生通过一系列情境创设和思考答疑,内化卵生动物的含义。 8、学生们一起交流蛋宝宝造型的同时学习背景的绘画。 9、引导学生欣赏更多不同的卵生动物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10、学生们畅所欲言,运用自己的绘画知识去点评自己喜欢的画作。 11、学生通过作品赏析理解和巩固创作绘画需要注意背景、姿态、色彩和构图。 12、学生运用课堂学习的知识回答老师问题将美术创作需要注意的重点内化。 13、学生积极踊跃的去开启盲盒彩蛋,了解出壳动物还能用彩泥去塑造表现。
三、实践创作 1、师:出示 ppt--一颗神秘的蛋壳,让学生猜一猜这个蛋壳里藏着谁? 2、师: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你想象,去创作自己喜欢的蛋宝宝并提示同学们取出美术创作用品开始创作。 3、师:请大家把课前准备好的绘画用品轻轻的取出来,开始你的创作,教师全程巡回辅导。 1、学生们积极且快乐的诉说自己喜欢的卵生动物。 2、学生们积极投入创作中,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绘画。
四、评价环节教师帮助学生展示优秀作品,及时调整课堂纪律。 1、师:教师引导学生自评,将美丽的奖励送给自己。 2、师:在肯定学生的自信心后,再次引导孩子们去欣赏班级作品,并让学生结合学到的绘画知识去赞美其他孩子们。 3、师:教师要带着肯定的态度赞美学生们的作品,并给予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做出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1、学生把赞美送给自己,学会赞美自己,肯定自己。 2、利用有趣的点评环节,让学生爱上赞们别人,懂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3、学生们在得到老师肯定的同时也学会关注更多有创意有内涵的作品,提高思想道德品质。
五、拓展提升 1、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从小动物为生命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出发,让学生理解好习惯的养成和小动物破壳而出都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精神,让学生在肯定自己已经拥有的好习惯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学生们通过老师的引导,结合本课的学习,在学会创作卵生动物的同时,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向可爱的蛋壳宝宝学习,学会坚持不懈的精神,并学会养成更多好习惯,做更好的自己。
板书: 《出壳了》 背景 色彩 姿态 构图
《出壳了》课后反思 针对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反思。在准备本课的过程中,我参考了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并加以打磨,最终呈现出了一堂完整的美术造型表现课程。我对本课比较满意的地方: 1、教学游戏环节的设计,情景故事贯穿整堂课程,通过板画营造了一个美丽的画面——小鸡妈妈和小鸡们幸福生活的情景,并通过绘画和故事让学生理解母亲无私伟大的爱。 2、在授课过程中,我对乌龟出壳后奔向沙滩的画面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理解生命的顽强。 3、在课堂中和学生互动频繁,邀请学生一边联想一边绘画,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 4、在拓展延伸环节把小动物破壳而出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低年级学生好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素养。 本课不足之处: 1、创作环节中,如果能去探索更多美术素材利用到课堂中来,会大大丰富学生的艺术创作素养和视野。 2、授课过程中,设计更多有趣的互动环节,让更多学生在课堂中多想像,多创作,这样对之后的艺术实践会有更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