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能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子动理论。
2、知道扩散现象。
3、知道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4、内能的定义及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5、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6、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基础自清互查
一、自读文本、整体感知
自读课本P5—P7页,做到整体理解。
二、依据学案、梳理知识
通过自读文本,请解决下列问题:
1、分子动理论:
(1)一切物体都是由大量的_ 组成的;
(2)分子都在不停地_ ;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 力和_ 力。
2、图10-12、13、14中的三个实验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两种不同的物质可以 地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叫_ 现象,扩散现象既说明分子都在不停地_ ,也说明分子之间有_ 。
3、图10-15实验现象: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度_ ,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 。
4、分子由于 _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动能。
5、图10-16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 ;压缩物体时需要用力,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
6、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_ 同时存在的。(填“是”或“不是”)
7、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着__ 而使分子具有的能叫分子_ 能。
8、物体内_ 分子的_ _能和 能的总和叫这个物体的内能。
9、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_ 和_ 。
10、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是内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例如外界压缩气体是对气体做功,是外界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使气体的内能________,温度_ ;反之,气体膨胀对外界做功,是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外界的机械能,使气体的内能_ ,温度_ 。
11、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过程是内能转移的过程。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的_ 不同。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从_ 物体转移到_ 物体,高温物体_ 热量,温度__ ,低温物体_ 热量,温度 。
注意:
1、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很小,肉眼看不见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而扩散现象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所以由肉眼能看见的微粒运动而产生的现象,都_ 扩散现象。例如:尘土飞扬就不是扩散现象。
2、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又叫分子的热运动),所以扩散速度越_ 。
3、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位置的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对外表现为零;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的距离时,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对外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距离时,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对外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时,引力和斥力都十分微弱,作用力可以忽略,比如气体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忽略。
三、理解记忆、自清互查
1、对有关知识相互交流,理解记忆。
2、结对互查,检查效果。
四、展示竞赛、基础反馈
分组展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内能(探究课)
深层探究共享
一、师生研讨、明确目标
探究目标:
1、会用分子扩散现象解释生活中的实例。
2、理解内能的定义及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3、进一步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二、依据目标、深层探究
根据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完成下列探究内容:
1、扩散是微观分子运动,肉眼 。例如“瑞雪纷纷” 扩散现象(填“是”或“不是” )。
2、扩散是两种物质的分子_ 地彼此进入对方,无外力参与。例如和泥、和面都_ 扩散现象(填“是”或“不是” )。
3、温度越_ ,扩散越快。例如向热水中放糖比向冷水中放糖,水甜得更_ 。
4、一般我们闻到什么气味时,都是发生了_ 现象。
5、下列现象中,是扩散现象的是( )
A.春天柳枝摇曳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瑞雪飘飘
6、内能是物体内的_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总和,不是单个分子的能量。
7、因为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动能不可能为零,所以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_ 。
8、影响内能大小的主要因素是_ (所以内能又叫 _能),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_ 。
9、内能的大小还与状态有关,同一物体,温度相同时,气态时的内能大于液态,液态大于固态。例如冰在熔化时吸热,内能_ ,温度_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以下的冰没有内能
B、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11、炒菜时放盐后菜很快就会变咸,腌咸菜放盐后菜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变咸,这是因为_ 。
12、“破镜难圆”是因为:玻璃打碎后,即使再放在一起,由于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很 ,无法使玻璃再合在一起
13、使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压缩筒内空气,对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 ,温度_ ,是 能转化为_ 能;同时活塞与筒壁摩擦也是_ 能转化为_ 能。所以打气时间过长,会使筒壁温度 ,摸起来感觉发热。
14、燃料燃烧时,是_ 能转化为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能;发生摩擦时,是 _ 能转化为 _能;气体膨胀对外界做功时,是 能转化为 _ 能;外界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时,是_ 能转化为_ 能
三、展示提升、拓展延伸
学生分组展示、点评、质疑,老师补充、点评。
四、反馈检测、查漏补缺
检查学习效果,学生做好展示、补充、纠错与总结,并做好双色笔记。
反馈检测达标
1、炒菜时老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当菜冷下来时,香味就渐渐减小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_ , 就越快。
2、同学们做作业写错字时,可以用透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胶带把错处揭去,但操作时往往要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之与纸紧贴,才能揭得干净,这是因为用力抹一下,减小了胶带分子与纸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利用分子间的 力把错处揭干净。
3、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铁锤敲打铁块,铁锤和铁块的温度都升高了
B、据木料时,锯条和木料的温度都升高了
C、流星划过夜空
D、冷水和热水混合成一杯温水
4、 “钻木取火”和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将水加热的过程中,别是利用哪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
A、热传递,做功 B、做功,热传递 C、都是热传递 D、都是做功
5、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一定加剧
C、分子间存在引力时,就没有斥力
D、0℃的冰,分子不再运动
6、铁丝不容易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 ( http: / / www.21cnjy.com ) 力;水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 力;打开装有酒精的容器,会闻到酒精的味道,这是 _现象;将50ml酒精倒入50ml水中,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 _ 。一、内能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运动论的内容,知道扩散现象。
2、知道什么是内能,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随这改变。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能用做功和热传递能改变内能的关系来解释常见的物理现象。
4、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学习过程:
一、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
①.物质由__组成的。
②.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____。
③.分子间存在着__和__。
(2)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二.内能:
1、内能的概念:物体__所有__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和分子__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内能大小与____有关。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____。内能也常称为热能。
3.__物体都具有内能(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__;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____
做功的实质是: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即是能量的转化)
2.热传递:
①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直到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
②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③归纳:热传递现象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即是内能的转移)
3.____和____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它们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____的。
拓展运用:
1.__________是扩散现象,它说明_____。
2.如图所示是_____实验,它说明_________。用手撕开一叠纸不易,说明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3.___物体具有内能,内能与物体的_____有关。
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__和______的总和叫内能。
5.物体的内能与___有关:物体的___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就___。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___和___。
6.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_____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____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直至_____相同。
7.把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一会儿之后,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摸勺柄,会感到它的温度明显升高,这表明它的内能____了。把食品放入电冰箱一段时间,它的____会降低,它的内能____。
8.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_____和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两种。冬天我们感觉手冷时,我们可以将两手相互搓一搓,也可以用热水袋焐一焐。前者是用____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加的,在用后种方法增加手的内能时,能量发生了______。
9.上课时,老师从室外带进教室一根烫手的钢 ( http: / / www.21cnjy.com )锯条。对这根锯条烫手的原因,同学们猜测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刚刚在火炉上烧过------用____的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另一种情况则是刚刚用它锯过木头------用_____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加。在老师不说明锯条烫手的原因的情况下,我们____(选填“能”或“不能”)肯定是通过哪种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的。这表明:在改变物体的内能时,___和___两种方法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即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____的
10.如图所示,下列是利用热传递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11.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是( )
A.分子动能 B.分子势能 C.内能 D.机械能
12.关于内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降低,放出内能
B.内能是指每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
C.内能是指物体中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所具有的能
D.0℃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为零
13.关于热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时,分子的热运动停止了
B.物体吸收热量,分子运动必然要加速
C.气体分子热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没有热运动
D.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14.在0℃的房间里,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 )
A.具有机械能
B.没有机械能
C.具有内能
D.没有内能
15.下列关于物体的内能和温度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
B.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物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物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16.下面四句话中都有一个“热”字,其中哪一句话中的“热”字表示温度( )
A.热传递
B.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C.摩擦生热
D.今天天气很热
17.物体从粗糙的斜面上滑下来,则( )
A.机械能不变,内能不变
B.机械能增加,内能不变
C.机械能减小,内能减少
D.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加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B.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小
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速度增加,内能一定增加
19.下列关于内能的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B.0℃冰不具有内能
C.一个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它的内能也变化
D.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20、根据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完成填空:
定义 存在情况 研究对象 影响因素
机械能
内能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