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面积的认识 (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面积的认识 (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26 08:5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面积的认识 教学设计
课 题 面积的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尺子、橡皮、杯子、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学习单1、学习单2。
教材内容 分 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个知识点,初步认识面积,通过实物的表面积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帮助学生感受面积的含义,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设计理念 建议从技术融合创新的思路上表达,描述整节课中期望利用何种技术,在教学教研、课堂应用、学生评价、有效反馈等哪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但在其观念中并没有形成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结合故事与生活实际,通过辨、找、摸、比、量、说、判、涂、摆等活动,认识面积,能用正方形做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感悟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和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发展量感和几何直观。 3.体会面积单位的价值,发展学生面积守恒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及统一面积单位的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建立面积的概念及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绘本故事《蚂蚁的新家》。小蚂蚁要搬新家了,瞧这就是蚂蚁的新家,这是新家的平面图,搬家前它们要先打扫卫生。蚂蚁妈妈说,(孩子们,你们的任务就是把地面拖的干干净净。) 师:听了蚂蚁妈妈的话,小蚂蚁们迅速分工。
设计意图 用蚂蚁的新家的故事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从故事情节中感受生活中图形与空间的大小,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数学活动中,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二、感知比较,理解内涵。 1.辨一辨:认识物体的面。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蚂蚁们完成的怎么样了吧! 师:仔细看,哪些小蚂蚁完成了拖地任务?大家同意吗? 师:为什么说棕蚂蚁和红蚂蚁没有完成拖地任务?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1:因为黄蚂蚁没有全部拖完。 生2:因为红蚂蚁只拖了卧室的边线。 师:你说的太有道理了。 师:是的,要把剩下的部分都拖完。 师:我们来看卧室的地面,卧室的地面在哪?谁来告诉红蚂蚁?(学生摸) 师:是呀,要像这样把卧室地面的每一处都拖到。我们要拖的不是边线,而是一个面。(板书:面) 2.找一找、摸一摸,感知不一样的面。(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 师:孩子们,在我们的教室里能找到面吗?请用手掌面去摸一摸。 师:请你来边摸边和大家介绍。 师:你也找到了,这个孩子还找到了这么大的面。(大家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师:摸一摸数学书 师:摸起来感觉怎么样? 预设:这些面平平的。(是的) 师:谁来摸一摸杯子的面。 师:杯子只有这一个面吗?谁有补充?这是杯子的侧面!这个面跟我们之前摸的有什么不一样?(弯曲的)这个词用来形容他特别好。 师:我们在许多物体上都能找到了面。不仅有平平的面,还有这样的曲面。面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蚂蚁的世界里也有许多的面呢! 3.量一量:建立面积的表象。 师:小蚂蚁们完成拖地任务后,蚂蚁妈妈要红蚂蚁给家里的卧室买地毯。并叮嘱到:孩子,记得要买和卧室一样大的地毯哦! 师:瞧,如果像这样给卧室铺上地毯,蚂蚁的新家就更漂亮了。 师:红蚂蚁来到商店对售货员阿姨说。(你好,我要买跟我家卧室地面一样大的地毯。请问你家卧室地面多大?我家卧室地面有多大?大,很大,非常大,哎呀,这可怎么办?) 师:完不成任务的红蚂蚁,它很着急,只好先带着这个问题回家了。孩子们,红蚂蚁想知道什么?(卧室地面有多大) 师:是呀,卧室地面究竟有多大?(板书:有多大。板书:?) 师:那怎么才能知道卧室地面有多大?(板书:卧室地面的大小) 师:不急,我们先来看小提示,如果选择一种工具,你会选择什么?怎样使用它就能测量卧室地面有多大? 师:卧室地面模型就在你们桌子上,开始测量吧,并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打开展台) 师:孩子们谁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想法吧。(展台展示) 师:先说一说你的想法。为了让大家明白他的想法,我来充当你的小助手。把你想量的这些边线描给大家看看。 师:孩子,你测的是它的什么? 师:这样测一周的长度是它的什么?。 师:周长可以代表卧室地面的大小吗?你还是没有把卧室的地面每一处都量到。(没事,孩子我们听听其他孩子的想法。) 预设1:他选择的工具尺子倒是给了我们一些思考。 预设2:这个孩子很有想法,听一听他是怎么测量的! 师:老师来充当你的助手。把你量过的地方画出来给大家看看。 师:这是他测量出的结果,孩子来说一说卧室地面有多大?他的这种方法有没有量出卧室地面有多大?(真了不起,有独特的数学思维,感谢你的分享。) 师:他用的是什么去测量的? 师:老师把这个尺子面贴到黑板上。测量的结果也展示出来。(板书:卧室面的大小:大约有6个尺子面) 师:像这样尺子面一个挨着一个,不留一点缝隙,就能把卧室地面的每一处地方都量到了。 师:如果你是红蚂蚁带上这把尺子去商店,你会怎么说?(表达的很清楚呢!)你也来试一试。(非常棒) 师:卧室地面的大小我们表示出来了,在数学上,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板书:面积) 师: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了卧室地面的()? 师:(板书:其实卧室地面的大小就是卧室地面的面积) 师:在你们的启发下,红蚂蚁在家里的置物架上,找到了橡皮,我们跟着红蚂蚁一起来,量一量,数一数。 师:老师把橡皮面也请到黑板上。(板书:卧室地面的面积就有18个橡皮面那么大) 师:如果你是红蚂蚁带上这块橡皮去商店你会怎么说?(表达的很完整) 师:看来橡皮面也能测量出卧室地面的面积。还能用其它的面来测量出这个卧室地面的面积吗?你会选择用怎样的面去测? 师:是啊!用小面去测量大面,数一数有几个这样的小面,那面积就是几。 师:看到测量的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咦?测量的同一个卧室地面,怎么测量的个数会不同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是的,小面面积的大小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小面越大,个数越( ),小面越小,个数越( )。 师:虽然个数不同,但是都表示出了这个地面的面积。(擦掉疑问号) 4.说一说:进一步理解面积概念(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师:刚刚我们发现了面积,知道了卧室地面的大小就是卧室地面的面积、尺子面的大小就是尺子面的面积,黑板面的大小就是( ),(边摸边说)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真会表达。(指名完整说后全班边摸边说) 5.判一判:理解面积守恒(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 师:摸一摸数学书封面,你会怎么说?摸一摸数学书的侧面,你会怎么说?老师将数学数这样放(斜放)面积变了吗?变了,说说你的想法?这样呢?(竖放) 师:尽管摆放的形式不同,但封面面积的大小不变。 6.涂一涂:感悟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孩子们了解了面积,我们来玩个涂色游戏吧!在这些图形中选一个涂出它的面积,看谁最快完成。请拿出学习单一,开始涂吧。 师:我们来看看他涂的对不对。(展台展示)刚才看到大部分的孩子选的是这些图形,你们是这样涂的吗? 师:那4号图形你们为什么不选啊? 生:因为它不是封闭图形。 师:所以它的面积我们无法确定。 师:这些图形我们称为…… 师:他们的面积你会怎么说?封闭图形的大小才是它们的面积。 7.比一比: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现实世界) 师:红蚂蚁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的买回了地毯,蚂蚁妈妈非常高兴,奖励它一块大大的奶酪。 (孩子们,你们今天的拖地任务完成的不错,我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四张“劳动小能手”奖状,谁拖的面积最大,谁就是第一名。) 师:我们一起来帮帮小蚂蚁们比较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并按照从大到小排序, 师:谁的面积排最大 谁的面积排最小?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看出来的) 师:相差很大的,我们一眼就看出来了。 师:剩下的这两个图形还能一眼看出谁的面积更大吗?要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又该怎么办呢?拿出来看一看,比一比。 师:像这样用重叠的方法能比较出来吗?(将卧室与走廊模型重叠) 生:不能比出来。 师:那怎么办呢? 生:用小面的面去测量出他们的面积再比较。会学以致用。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小面帮助我们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师:不着急,在操作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合作要求:(哪个孩子来读一下合作要求) 4人组成一个小组, 选一选:小组商量选择一种图形。并说一说理由。 摆一摆:用选的学具摆一摆,并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比一比:谁的面积大? 4.摆完之后请先不要动学具,老师会来拍照展示。 师:操作材料就在咱们抽屉里,拿出来摆一摆。计时3分钟。开始吧。(拍照的时候提醒孩子待会要汇报) 师:时间到,请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你们已经完成了。 师:老师请几个小组的代表上台进行汇报。 这三种图形都能帮助我们比出图形的大小。 师:要准确知道卧室和走廊的面积,你们认为用哪种图形作面积单位去测量最合适? 生:选正方形。因为正方形能铺满, 师:为什么不选择三角形和圆形来铺? 生:圆形、三角形有空隙不能铺满。(空隙这个词用的很好,这就不能把卧室地面的每一处都量到),而且摆放起来不方便。 师:看来,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更简单、科学、精准。 师:真不愧是未来的数学家,你们的想法跟数学家的想法是一样的。 8.看一看:弘扬传统文化,感受古人智慧。 师:那古人又是怎么来表示面积的呢?(播放视频) 师:幂就像我们测量的这些小面,积就是这些小面积累的个数。 看来你们也有古人的智慧。 师:谢谢孩子们帮助小蚂蚁比较出了卧室和走廊的面积。现在到了颁奖的时候了。祝贺黄蚂蚁获得了第一名。
设计意图 本节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教学的重点,在本环节中,安排了学生:“辩一辩”“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说一说”“判一判”“涂一涂”“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因为面积还是比较抽象的,利用图片,展台展示让学生更好更直观的感知空间的面积大小,给了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实践机会。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逛一逛:走进生活,巩固新知。 师:小蚂蚁们做完家务后,便跟着蚂蚁妈妈一起去逛街。在热闹的大街上,小蚂蚁们看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 师:待会画面会动起来,如果你听到有关面积的信息,就喊停,不仅要看,更要用心,用耳朵去听。 图1师:哪里有面积?(门面的大小就是门面的面积)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可真强,我们跟着小蚂蚁继续逛。 图2师:你从哪里看到了面积?20元一个这个信息表示的是价钱。 图3师:哪里有面积?(电脑屏幕的大小就是电脑屏幕的面积) 图4师:哪里有面积?(墙面的大小就是墙面的面积) 孩子们对面积掌握的真不错,老师为你们点赞。 2.数一数:体会面积单位的价值。 师:那你们有办法知道刚才这些图形的面积吗?有没有想到什么? 生:用小面去量。 师:用哪种小面去量最合适? 生:正方形 师:你真会学以致用,太有想法了! 师:如果像这样把许多相同的正方形依次的摆出来,就会变成我们熟悉的方格图,有了它量出来是不是更快了? 图1:里面有几个小正方形?你真是个数下小天才。第二个图还能很快数出来吗?你看到几个小正方形?(14+2)你有什么好方法?有了这个经验,第三个图你看到几个小正方形?(24+3)
设计意图 感知了空间面积,需要应用与实际生活中去,哪里可以用到呢,这里我们要抓住学生渴望自主探究的特点,在深化练习中既检验了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将学生的思维方式向高层次提升。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四、回顾整理,畅谈收获。 孩子们,绘本故事讲完了,这节课也接近尾声了,请打开数学书第55,56页,回顾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结束语:数学是因数而美丽,无论是以前学过长度,还是今天学习的面积,都是先找到一个单位,然后再数单位的个数。希望孩子们以后能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和描述身边的事物,这就是数学特有的魅力。
设计意图 畅谈收获,总结本节课知识,给学生串联知识。
板书设计 面积 卧室地面的大小是卧室地面的面积。 个尺子面 (17)个橡皮面 面: 有多大? 数学上选用正方形来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教学反思 故事生动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跟着故事情景非常开心的帮助小蚂蚁解决难题,学生有参与感。当然课间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增加了趣味性,也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这个故事中,面积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知识,所以课件、展台的应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